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此去永嘉无多路(散文)

精品 【东篱】此去永嘉无多路(散文)


作者:练字小兵 白丁,4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7发表时间:2021-09-22 06:03:29
摘要:此去永嘉,相对儿时于大山深处的行程听闻,甚是便捷。而我心底偶发的感慨,又因为老爸日渐衰老却萌发蓬勃的念想不遂,异化成时空向旧的事物生长,包含着永嘉这一地名,回归久远……

【东篱】此去永嘉无多路(散文)
   改地名,变区划,似乎是历代统治者对王土拥有的某种支配式爱好,有时或是出于某种现实管治目的,而有时候仅仅就是心血来潮而已。此后,关于温州与永嘉的域名还在不停变换着。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温州又改成永嘉。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永嘉为温州。
   就这样反反复复,也因为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永嘉与温州似乎都是难以分清的。期间,人物络绎,陶弘景、玄觉法师、孟浩然、韩愈、王开祖……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却把脚印足迹留在这片历史尘土之下的,于时间嘀嗒中在一个地方的底本上勾勒描色,众构出一方水土的风采传承……
   亦由于地域原因,瓯居东海远,期间无论是永嘉还是温州,于时空辗转中,置于轮番坐庄的王朝版图里,都还是属于偏隅流放之地。自然地域色彩的浓淡轻重,相较中原厚土便似有无足的味道。直至数百年后,政治文化中心偏移,宋王朝又一次南迁。
   确有意思的是,晋王朝南迁,有了水长且美的永嘉郡诞生。而至于宋王朝南迁,虽隆冬恒燠的温州则有了文化突发的繁荣。
   影响深远的永嘉学派,大概就是这样有了茁壮成长起来的气候土壤。
   温州的经商文化,是否与此有关,实在不好说,但温州的体性,历来是特别的,从儒到商,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点不可否定。
  
   六
   公元1197年,是为庆元三年。赵氏南宋苟安半壁,已有七十年。曾经的亡命奔逃,以及靖康耻的疼痛痕迹已在一个王朝心底慢慢淡化。北伐虽于君臣嘴上未忘,甚至偶尔还会有干戈相向,但党争更是朝堂的旋律经常。
   这一年,四十八岁的叶适,受党争牵连失意被贬,差知衢州,干脆一推了事,回到了老家温州永嘉。彼时,这位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已在宦海浮沉近二十余载。望天命之年,热情一腔几经挥洒,艰涩回家路,进退得失心,望眼唯茫茫。
   而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庆元党禁进入高潮,胜利者以朝廷名义颁立《伪学逆党籍》。而所谓伪学,就是当时时兴的道学,名单共有59人,朱熹是为伪学魁首,叶适亦名列其中。
   道学,又称宋学,新儒学。汉武之后,儒学一统华夏,孔孟文章成为国学经典,包含释注全凭官方圈定,更不能有个人任意理解发挥。而至于宋,政治风气相对开朗,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思想的自由度又有了一个新的拓展,儒学虽还是官方主流,则求知欲的本能,让不少学者可以个人理解对儒学典章进行系统阐述,思辨传承,蔚为风尚。即所谓道学也。于当时,道学又主要分为三大学派,即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以及提倡事功的浙东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
   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六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就理学与心学,进行了三天的哲学式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在这次影响后世深远的辩论会上,朱熹阐述理学的核心是,万物源于理(也就是道),理赋气则有事物各形,即所谓的器,要想了解事物的道理,就必须通过行动实践,以达到格物致知。而二陆则以为,心就是理,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万物的道理就在你我心中,而要明白这些道理,只要不断反省内心就可以了。辩论的全景细节已不得而知,但思想光芒的碰撞,在那个习惯自由钳制的年代里,追及原初,溯至根本,星火激烈,殊为难得。
   也是在这一年的秋天,二十六岁的叶适赴武义招明山访学吕祖谦。在一程欢跃的脚步后,叶适得以与吕祖谦、陈亮等相聚会论。而鹅湖之会的主持者,就是吕祖谦。有意思的是,吕祖谦是金华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叶适则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此际,吕祖谦三十九岁,陈亮三十三岁。正是学富才涌之年。更年轻的叶适,还是少年时就师从当时名儒,永嘉学派开继者陈傅良,此后脚步跨山越水,四处游学交友,学问自是日益精进。对于叶适这位好学的年轻人,吕祖谦给出的评价是“后生可畏,非虚言也,相已相见,深得其要领,恨不得闻其一二……”而陈亮给出的评价是“聪明颖悟,其视天下事有迎刃而解之意……此君更过六七年,诚难与敌……”
   可以想象,当这三位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聚在一起的时候,探究穷理,把盏忘饮,转瞬星华见晓,不知何等快意。他们之间碰撞讨论的激烈未必就逊于鹅湖的那场唇枪舌战,只是他们论辨观点更加私密趋同,不为世人更多关注而已。
   主张事功,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派的思想核心。他们反对空谈义理,反对道器二分,主张义利统一,并提出了工商皆本,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于彼此间,他们不拘门户,相互融合,吸纳补长,又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这是事功衍生的基础前提,而相对永康学派提出的“义理之学不必深穷”,永嘉学派则主张义利并举,把功利与义理结合起来。至叶适发扬光大后,更是形成了朱学、陆学鼎立而三的局面。
   当然,永嘉学派的蓬勃,不仅仅是叶适一个人的功劳,源起于北宋庆历年间王开祖、丁昌期等人学术思想,至南宋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穷心修治,承接创新,逐渐形成学派气象,而到了叶适,则“一洗之”达到了一个新的成就高度。
   或以现代眼光来看,义利并举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当时,把义跟利并列一起,如同男女平等,却是很不容易的创举突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以说,在传统儒学体系里,义与利是相互冲突的。对于义利的选择,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也因为如此,相对于提倡事功的永嘉学派,在专制皇权之下,朱熹的理学先天就有着不可言喻的正确。存天理(代表善良),灭人欲(代表邪恶)的观点主张。更是为统治者提供了秩序维稳的理论导引。
   庆元六年(1200年),七十一岁的朱熹在庆元党禁中去世,但很快就得到了平反。宝庆三年(1227年),被追赠为太师、信国公,在朱熹去世后二十多年后,朱熹的理学就成了朝廷力推的官学。此时,叶适也已去世四年。往后,朱熹成了自孔孟之后的大圣人,世尊朱子。
   定于一尊后,朱陆亦趋合流。而叶适勤于授业,却也有“水心工于文,故弟子多流于辞章。”的评说,叶适去世后,永嘉学派影响自是趋微。宋后元明清,专制愈发,朱熹理学更是大行其道,不过永嘉学派亦是作为一门显学存在。没有朝廷官方力挺,却于务实层面,又不得不遵循运用,甚至易义加利。亦可见其现实生命力之强。
   不得不说,在温州的这片相对偏隅的土地上,能够蕴育出影响历史的一大思想流派,确实令人刮目。或看似是一个偶然的奇迹,则又其实内含着必然的演变因缘。
   即使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思想最开明的两宋时期,一个学派于一偏隅之处萌发壮大,确是有概率性的。但温州永嘉这片土地的赋彩,从东瓯王塑就底色开始,在滨海江流的荡漾下,就有着无限塑就可能,水长且美的文化渗入,隆冬恒燠温暖土壤,地处偏隅的生存动力,无不刺激着永嘉学派的基因脉动,当南迁后政治文化中心再一次靠近后,这棵学派的大树就这般不可避免地生长壮大了。
   虽后趋于边缘,但源自温州这方水土的润滋,事功的基因亦一直绵衍。水心驻足祠奉之后,温州辈出的人物中,张璁便是典型代表,大礼仪事件中确有投机的嫌疑,但作为内阁首府,也着实做了不少实事。
   至于清末孙诒让,虽是以儒学大家朴(经)学大师闻名当世,晚年却致力于经世致用,兴办实业,创办了温州师范学堂,以及各级学校三百余所。筚路蓝缕,躬身尽瘁。或许也缘是传承此种基因的气脉。
   而至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群温州土生的民众,没有经验可循,没有理论指导,更不知永嘉学派所谓,凭着自己双脚,硬是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名曰温州模式。
   深究其里,基因脉传,深铸绵延。
  
   七
   1982年的夏天,于温州而言,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季节。改开已行,百业起兴,温州人来往匆忙的脚步,更是把这火气推到了一个潮头。而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出乎这里很多人意外的,经济气候却忽然急转直下。
   自1980年12月11日,温州工商部门发放第一张个体营业工商执照后,温州的个私经济就一发不可收拾。街户万千,以家作坊,凭坊为厂,奔波市场,购售全国,更是被不少安逸惯了的国营企业称之为“蝗虫大军”。至1982年,温州个体工商企业已超过十万户,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一地级市的规模,其份额之大,令人乍舌。或许是一次刹车,也或许是一次倒车,面对潮涌的个私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对所谓投机倒把行为进行一次严厉打击,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电器大王郑元忠等八人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当然打击涉及面不仅仅是这八人,一时间,抓的抓,逃的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温州,称之为“八大王事件”。
   1983年,中央出台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的若干问题》,从上至下,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宽,八大王也得到了平反。温州个私经济的脚步匆忙,在经历一番忐忑后,又重新回归日常。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评论“温州的启示”,首次在文中提出了温州模式。媒体的发表,是挖掘,是探路,更是舆论导向,也是政治风向。而记者的脚步从温州走过,一串串脚印化作了报纸上的铅字,把温州模式敲打在这个时代发展的道路之上。墨色底里,金碧辉煌。在改开的历史上,以一个地域命名,与苏南模式并称,影响了此后中国经济数十年。
   1986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到温州考察后,在新华社主办的新闻周刊《瞭望》发表文章《小商品,大市场》,温州模式开始以学术理论的高度,出现在中国经济的名词殿堂里。此后1994年,1998年,费孝通又接连为温州著文正名。可以说,费孝通到来温州的脚步,包含着一个古稀耄耋老人的凝重怀豫,却带来了一个学人的远景洞见,温州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名词,而是一个大国在改开以后,在经济领域里最早觉醒的一批民众自发走出的一条大道。束缚脱离,自由奔放。
   是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可以说,温州模式,就是这样一条路。是勤劳之路,是奋斗之路,也是机遇之路,政策之路,更是一次实践先于理论的创举之路。
   南宋以后,温州一直于政治文化中心偏远,此地生民,由于地域原因,既有着山地文化的勤劳耐苦,又有着海洋文化的冒险活络,事功的基因血脉隐藏,欠只东风何时吹拂。亦可以说,改开之后,历史选择了温州,或也有概率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着重此地生民的秉性,在未知前途的险路上,只有敢为人先的温州人,才敢打敢拼敢闯过去。
   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财富的地方,就有温州人的传奇。于改开初期,在一代温州人的艰辛努力下,短短近十年时间,就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模式,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大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但也不得不说,正是这样暴发暴富,亦引发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利润不顾一切的过分追求,以及文化内卷式的自大傲慢,也造成了对温州经济的反噬严重,对温州人形象的影损恶劣,甚至是对温州模式的质疑否定。
   一开始,是源自温州商品假冒骗的泛滥。由于大量温州假货冒牌货充斥市场,温州货一时也成了假货的代名词。1987年8月8日,愤怒的杭州人在武林门广场点起了一把火,5000多双温州假冒皮鞋毁于火海。于此同时,不少商场门口还挂起“此地没有温州货”的牌子,以示正宗。可以说,这一把火不仅把温州假货放在火堆上,也把温州人的脸面放在了火堆上,从此前口耳传说的唾沫星子,一下子放大成熊熊烈火的焚烧,即使再怎么厚的脸皮,也难耐躁热不堪了。
   温州人的心被刺痛了。1999年12月15日,也是在武林门广场,也是一把大火,烧毁了2000双冒牌奥康的皮鞋。而奥康则是温州有名的鞋企,多少为温州品牌挽回了颜面。
   而除了假冒骗,低小散的制造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一大问题所在。由于缺乏相关监督保护机制,温州不少地区(包括市区),乱排乱放,污水横流,连地下水也被严重污染。譬如一些以制革产业为主的地方,整个城镇都是在一片臭气弥漫之中。不得不说,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发展,是改开后一个全国性普遍现象,温州只是相对一些地方比较严重而已。当政府与民众觉醒以后,随着各项机制逐渐完善,治污也自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也确实,除了这些副作用,温州模式的主体成效是显著的。至于九十年代末,温州在服装、皮鞋、纽扣、眼镜、电器等制造业方面,几乎都是国内的领头羊,正泰、奥康等知名企业纷起,闻名全国。但随着温州经济快步发展,还有一个被隐藏的副作用也开始凸显,那就是人心的贪婪,以及由贪婪带来的无所顾忌。

共 1223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此作品构思精妙,立意深刻,以陪老爸去永嘉见老友,引出下文。作者沿着渊源的历史沿革,切合实际,釆用真实的表达形式,完成了深邃的文学创造。永嘉本是偏隅东海岸的瓯地,在公元323年,这里设置了永嘉郡,郭璞来到了永嘉,把这座城打造的妥妥当当。在公元347年,王羲之来此任太守,让“书圣”的脚印深烙其里。公元422年,谢灵运作为“流放者”来到永嘉,留下数量颇丰的山水诗,为永嘉“水长且美”作了最好的艺术诠释。而永嘉这方水土,在名永嘉之前,瓯居海中,是蛮荒之地。公元前192年,勾践后裔驺摇封为东海王,世称东瓯王,受封后,披斩荆棘,一往直前,让东瓯的蛮荒慢慢融入大汉风气之中。最后归于历史终结,划归会稽郡。离东瓯王千年的时光,有了新的名字,“温州”。此后,关于温州与永嘉的域名还在不停变换着。期间无论是永嘉还是温州,都还是偏隅流放之地,直至宋王朝又一次南迁,使“永嘉学派”有了成长起来的气候土壤,直至清未孙诒让创办温州师范以及各级学校三百余所,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人凭双脚硬闯出了“温州模式”。文章思路开阔,有厚重的历史,不朽的人文,让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作者用特有的敏锐眼光,以深厚的文学功底,用故事和感悟相结合的描写,娓娓叙来,层层推动,让人感到鞭辟入理的逻辑力量。文中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散发着醇香!笔法徜徉恣肆,前后贯通,历史与现实和未来,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了泛泛而论的虚浮和正反统一的俗套,有以一种堪称宏大的气魄来从“战略”上思考问题的能力,展示了作者通古今的知识和见闻,若没有丰厚的素养,是万万不可效之!好文,推荐品读,感受精彩。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92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9-22 06:18:15
  感谢投稿东篱,辛苦了,洋洋洒洒万多字,赞才情!文章从东汉时期写到如今的改革开放,前后贯通,一气呵成,罗列了诸多历史名人,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让尘封的往事重新活跃在世人的眼前。文章可谓大开大合,纵横恣意,给人磅礴的气势!推荐品读。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2 楼        文友:白玄        2021-09-22 09:39:39
  博古通今,生动细致地叙谈温州永嘉时合时分的历史长卷,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叙议结合,感悟深刻。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9-22 11:42:07
  路是走出来的,用历史的丰富细节,去诠释一个厚重的道理,飞人人可为的。永嘉这个地方,我教书时,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我想追究一番,但最终还是不求甚解也。一个永嘉的前世今生,在这篇文章里得到了充分表达,尤其是作者一直关注一个地方的现在,写出了时代的韵味和理性,很值得贯通思考。作者语言精粹,行文开合有致,跌宕多姿,显示了不俗的语言驾驭功底,向小兵老师学习,怀才抱器拜读。遥握,问候小兵老师秋祺!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练字小兵        2021-09-24 18:36:32
  感谢编辑老师点评,感谢各位老师评论。
5 楼        文友:练字小兵        2021-09-24 18:41:45
  初来投稿,文章太长了,给编辑老师添麻烦了,也在此表示歉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