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晚清放眼世界第一人---李鸿章(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晚清放眼世界第一人---李鸿章(随笔)


作者:惠风 白丁,8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4发表时间:2022-11-27 12:47:43


   《马关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它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所谓“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3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在财源枯竭的情况下,除了进一步搜刮人民外,只得向列强大肆举借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为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提供了条件。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致使中国刚刚起步的民族工商业遭受巨大的打击。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行船特权的掠取,使得列强各国可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中国内地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等地,不但使中国失去了大片战略要地,而且使中国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由以上所述可见,《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空前的严重影响,是一个继《南京条约》后出卖更多国家民族利益的屈辱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各阶层人民悲愤交集,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抨击清政府和李鸿章的卖国行径。康有为等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在拒和、迁都、练兵、与日本决一死战的基础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在清朝统治层中,内而宗室王公、都院、谏垣,外而各省督抚、前敌将领,“莫不交章谏阻”,他们要求“毁约再战”,他们追究致败之由,误国之责,把一腔愤怒几乎都洒在李鸿章身上,形成了“国人皆曰可杀,万口一词”的局势。鉴于马关条约的流弊无穷和全国的抗议浪潮,清政府对是否“毁约再战”举棋不定。而此时李鸿章仍主张按期批准互换马关条约,反对“毁约再战”。清政府指示李鸿章就割台、赔款问题电商伊藤“通融更改”,李鸿章断然拒绝,说自己作为马关条约的签订者,不能“改议电商”,“以一口说两样话,徒为外人耻笑”。这里既有恫吓,又有推诿,而意在迫使清政府按时批准换约。光绪皇帝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只能吞下这个苦果。5月8日,清政府代表伍廷芳与日本代表伊东美久治在烟台互换批准书。
   1895年11月8日,由于俄、法、德三国的干涉,日本政府被迫退还辽东半岛,但却向中国政府索要3000万两白银作为“还辽费”。这天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具体规定了“还辽”的各项事宜。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
   经过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赖以支撑其权威的北洋海军溃灭殆尽,加上他主张议和辱国,群议指摘,帝党官僚乘机要求将他密召入都,勿复假以事权,后党要员荣禄也指责他“误国”,“甘为小人”。而此时慈禧太后由甲午战争前敬信李鸿章转为甲午后信任奕匡和荣禄。正因为这样,李鸿章入觐之后,便被留在北京,奉旨入阁办事,从而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宝座。
   签订《中俄密约》
   李鸿章和清政府一直把眼睛盯住日本,而对沙俄不仅不加以防范,反而当作救命“恩人”来看待,把沙俄看作是最值得信赖依靠的一个朋友。1896年,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先派布政使王之春去,沙俄政府嫌他位卑言轻,不予接待。同时点名让李鸿章“参加盛典”,这表明,在“参加盛典”的名目背后,将有一大笔政治交易。鉴于沙俄要求,光绪皇帝不得不于1896年2月10日下旨改派李鸿章为赴俄专使,任命他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前往俄国。随后,清政府又交给李鸿章访问德、法、英、美各国以重邦交,并顺便与俄、德、英、法、美各国外交部商讨增加进口洋税以挽回利权的两项任务。当然,李鸿章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联俄制日”。
   1896年3月28日,李鸿章领随员李经方、李经述、于式枚、罗丰禄及外籍顾问俄人柯乐德、德人德璀琳、法人穆意索等人,乘法国邮船“爱纳司托西蒙”号从上海起航,开始了环游欧美王国之行。4月30日,李鸿章一行乘坐专列快车抵达彼得堡,尼古拉二世在宫中亲自接见,给予了最隆重的礼遇。沙俄的笑脸背后,隐藏着叵测的居心,他们要借李鸿章来访之机,攫取我国东北主权。5月3日,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拔诺夫与李鸿章进行了秘密会谈。维特大谈俄国干涉日本还辽有功。随后,又向李鸿章提出“借地修路”问题,把“借地修路”同俄国“支持中国的完整性”联系起来,企图以俄国“支持中国的完整性”的承诺为钓饵,来诱骗清政府对“借地修路”这一侵害中国主权的要求的让步。李鸿章对这个问题毫无思想准备,但他提出“种种异议”来拒绝对此问题进行表态。5月18日,李鸿章到达莫斯科,随后参加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应邀“入宫庆贺”,“居各国专使首班”,并被授予“宝星”头等都是钻石密嵌。在沙皇的贿赂下,李鸿章妥协了。
   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罗拔诺夫、维特代表两国政府在《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上正式签字。《中俄密约》共6款,具体内容是:日本如果侵占俄国本部或中国、朝鲜,中俄两国应将所有海陆军及军火粮食,尽力互相救济;中俄两国不经两国协商同意,不得单独与敌人议和;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对俄国开放;中国政府允许俄国于黑龙江、吉林地方建筑铁路通往海参崴,此项铁路建筑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其合同由中国驻俄公使与华俄银行商订;开战时俄国可用这条铁路运送士兵、粮食,平时也可以运送过往之兵士、粮食;本约自修建铁路的合同批准之日生效,为期15年。
   《中俄密约》这个表面上针对日本而实则为沙俄在我国东北扩大势力的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东北地区。逐渐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通过这个密约,沙俄不仅夺得了中国东北的铁路路权,而且为以后俄国海、陆军开进中国其他口岸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一严重后果,李鸿章并未认清,反而自鸣得意,他认为“条约的谈判,很少分歧意见,俄方的动机,纯粹是要同我国结成友好关系。如果拒绝了,俄国必然怀恨在心,而且将会对我国造成危害”。所以签订此条约是对的。
   《中俄密约》签订之后,中俄两方严守秘密,李鸿章回国后,对这个条约一直秘而不宣。在清政府中,只有极重要的几名枢臣知道此事。
   从李鸿章一生的外交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格局,使李鸿章产生了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他的所作所为,让中国人在上两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目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近代学者及国外媒体对李鸿章的评价
   梁启超:李鸿章接人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揶揄弄之,惟事曾文正,如严父,执礼之恭,有不知其然而然者。
   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
   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得君不及之。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
   清代前半,有皇帝,无名臣;道光以后,有大臣,无英主。
   王尔敏:李鸿章所注重的幕才,多为通达治体、了解洋务的人物和廉正精明的循吏,着重于经世致用。凡有谋略而干练,必受到赏识擢拔;文章道德,尚在其次。
   日本媒体: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媒体: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共 19301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叙述晚清历史人物李鸿章,认为他是晚清放眼世界第一人。文中详实地叙述李鸿章的从政经历和历史功绩,感悟虽然虽然李鸿章所引领的国防工业最后宣告失败,但它为百十年后“开拓始基”所作的尝试,在促进中国国防近代化方面的重要意义是不可抹杀的。内涵厚重的随笔,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的功过,有着深刻的感悟。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11-27 12:48:36
  内涵厚重的随笔,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的功过,有着深刻的感悟。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