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东篱】汾州人物记(小说)

绝品 【东篱】汾州人物记(小说)


作者:中镇枫林 布衣,199.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00发表时间:2023-07-22 09:04:20

【东篱】汾州人物记(小说)
   走进库房,一股浓烈的中药味扑面而来。宽敞的药库里,一排排整齐的木制货架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布袋,布袋上用墨字标记着药材的名称。张师傅转过几个货架指了指一个布袋,道:这里面就是当归,你把它拿到门口。徐怀古攥住布袋口,把布袋横抱在怀里,走到库房门口。张师傅示意他把布袋放到方桌上,接着用双手从布袋里掬出散发出芳香气味的薄片状药材放到盆形秤盘里。掬到第八次的时候,张师傅提起秤杆,左手熟练地拨动秤砣,定好秤星,秤盘连同里面的当归被提了起来,秤盘微微转动着。张师傅的手轻轻离开秤杆,秤杆在上下轻微摆动了几下,定住了。张师傅口中唱道:当归二斤,秤平出库。
   称好药材,张师傅从方桌的抽屉里摸出一本泛黄的账本,提起桌上的毛笔,恭恭敬敬地用一行楷体字:九月二十六,当归二斤,秤平出库。写完把毛笔递给徐怀古,道:贤侄,画押。徐怀古恭敬地接过毛笔在那一行楷体字后画上押。张师傅把秤好的药材倒进方桌上的一个篾条笸箩里,对徐怀古说:快送去吧,福生该着急了。
   回到医馆,药柜上已经摆放了十多副尚未打包的药材。徐怀古递上笸箩的时候,发觉刘师傅的脸色有些阴沉。徐怀古心想,莫非自己耽误了抓药惹恼了福生,看来以后干活可要多长些眼色了。
  
   三、拣来的伙计
   徐怀古在平阳府开始做学徒的时候,徐怀义已经在大恒粮油行当了五年伙计。
   比起徐怀古,徐怀义的家境就要寒酸多了。徐家几辈靠着给地主种地维持生计,这种人家在解放前学名叫做佃户。徐佃户家三男三女,阴阳平衡,徐怀义排行老四。对徐怀义来讲,饥饿是童年留给自己最深的记忆。
   佃户的日子是难熬的,一年到头在地主家的田里从年头忙到年尾,说不上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等有了收成交了租子,一家大小连半饱也吃不上。
   徐怀义的父亲拉扯着一家老小艰难地支撑着日子,繁重的劳作和长期的忍饥挨饿终于压垮了一家之主。初冬时节,十三岁的他送走了父亲,便一心想着逃离贫困的乡村,到县城找个活计换个活法儿。他告别了母亲和兄妹,一路忍饥挨饿撑到了县城。
   县城确实比乡村热闹了许多,繁华了许多。他在街上转悠着,想找家店铺干个学徒,先把肚子混饱再说。可惜接连在县城转悠了三四天,街上的粮店、布店、杂货店,一家一家挨着问了个遍,却没有一家愿意收留他。店家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一来他是个生人,没有保人的伙计不愿意用,二来那时的徐怀义又瘦又小,虽说已经十三岁,却还没有别人家十岁的孩子高。找不下主家,吃不上饭,徐怀义头晕眼花,连上吊的心都有了。可上吊也得找棵树、找根绳子吧,路边的树多的是,可他穷得连根绳子也没有。于是又冷又饿、头晕眼花的徐怀义像个醉鬼似地在街上晃荡着,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大恒粮油行门口。
   大恒粮油行的伙计看见有人倒在店门口,忙向店里的刘掌柜言语了一声。刘掌柜连忙放下手里的算盘,跑到门口把干瘦如柴的徐怀义扶起来,伸手探了探鼻息,接着用大拇指用力掐住了徐怀义的人中。不多久,徐怀义醒了过来,他用力撑了撑眼皮,眼睛只露出一条缝,他隐约看见眼前有几个人影晃动,干裂的嘴唇微微地动了两下,些许热气从两片嘴唇间冒出来。
   刘掌柜唤人端来一碗热水,小心翼翼地给徐怀义灌进了嘴里。徐怀义的神智渐渐清醒过来。但肚子里空空如也,早已前心贴后背,浑身没有一丝力气。刘掌柜看出这是个乡下的流浪儿,想做个善人,把他抬进店里,可店不是自己的,这样的事全凭东家作主,自己哪当得了这个家。看着依旧躺在地上的徐怀义,刘掌柜默默无语。
   答答作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提醒了正无计可施的刘掌柜。东家赵大恒从平阳府串亲戚回来了。马车驶到大门口时,车夫长长地吁了一声,马车缓缓停下。赵大恒掀开车帘,跳下马车。刘掌柜趋步上前请安,东家道,都不去干活,凑在门口做什么?刘掌柜小心回话:东家,店门口倒了个流浪儿,正不知如何是好,赶巧东家回来,还请东家定夺。赵大恒“噢”了一声,踱着方步走到店门口,几个伙计已哈着腰退到了一边。
   赵大恒扫了一眼地上的徐怀义,“嘁”了一声道:这不知是哪家的穷娃,瘦得像根玉米秆。碰上我赵大恒算是你的福大命大。刘掌柜,让伙计抬进店里喂口饭。明天,让李管家给安排个差使。刘掌柜仿佛自己受了莫大的恩惠道:东家大德。说完,张罗众人把徐怀义抬进了院里。
   第二天清早,徐怀义完全清醒过来,他从炕上爬起来,走到屋外,李管家已经招呼家里的佣人忙活开了。清扫院落,生火做饭,袅袅的青烟在初冬的天空中随风曼舞。
   不远处传来哗哗的扫地声,徐怀义抬头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正站在这个阔大院落的一个小跨院里。一排有些矮小的房屋前摆着几条粗糙的石凳,跨院东南角的柴房里摆放着扫帚、铁锹之类的工具和杂物,院子的西南角则是茅厕。徐怀义走出跨院,看见两个身穿粗布黑袄的身影正挥动着竹扫帚仔细地清扫着青砖地面上的落叶和尘土,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一边清扫一边不住地咳嗽着。
   刚给厨房送去二斤猪肉的李管家折回院中,把徐怀义唤到跟前对他说:小伙计,东家救了你一命,以后你就在后院当个杂工,和老黄、小顺一起干些杂活,东家亏待不了你。徐怀义高兴地答应了。说完拿过一把扫帚和小顺他们一起消灭院子里的杂物。这是座三进的大院子,坐北朝南,东家和内眷住在最里面的青砖窑里。徐怀义跟着小顺由里到外仔仔细细扫净了院子,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让人倍觉温暖。体力的消耗让徐怀义头上热气腾腾,更让他的肚子发出咕咕的抗议声。
   吃饭的时辰到了,前面店里的伙计三三两两地回到跨院里。厨房里一个中年妇人端来一盆热腾腾的窝头和酸菜,伙计们从各自的屋里拿出粗瓷大碗和筷子,让妇人给碗里挑了些酸菜铺底,上面放上三个窝头,转身进了各自的屋子。最后还剩下三个窝头和一些菜汤子,那是徐怀义的饭,他上前伸手拿过窝头正准备往嘴里送。老黄从屋里走出来,把一个豁口的瓷碗和筷子塞到徐怀义手里,咳了两声对他说:给你个吃饭的家伙,赶紧吃吧,还有不少活等着呢。徐怀义接过碗筷,抖着身子冲老黄笑笑,把剩下的菜汤和窝头腾到了自己碗里。
  
   四、关门弟子
   从古到今,吃饭从来都是个大问题,饥饿伴随着人类社会数千年的繁衍生息,能吃上饱饭的日子终归是幸福的。
   作为医馆的学徒,徐怀古在吃饭的问题上是无须多虑的。虽然医馆食宿问题都可以解决,但张伯父仍执意把徐怀古安顿在自己家,伙食也由张家供给,标准同上房一致。徐怀古见天能吃上香甜的白面馍,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
   张家的殷勤照料让徐怀古受宠若惊,晚上躺到炕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心里琢磨着给张家做些事情作为补偿,后来每天一早他便会起床,帮忙清扫院落、挑水入瓮,等到天大亮时再去医馆。
   到医馆刚做学徒时,徐怀古的身份像个打杂的,一听到招唤,他便脚底生风,往来穿梭。福生并没有按照张先生的安排让他识药性、明药理,而是把他打发到药库老张那儿,做些晒药、切药、炒药的体力活。
   这些活又脏又累,不过徐怀古没有一点儿埋怨,他在浓烈的药香中快乐地成长。日复一日,他把每天来到医馆做的两件事固定了下来:一是把仁心堂里里外外清扫干净,二是把药库收拾得整整齐齐。隔行如隔山,同样是扫地,在医馆是有讲究的。初为学徒,徐怀古扫地时光顾用蛮力,结果尘土飞扬,呛人胸肺。福生看见了,教训他说:能不能慢着点?这么大个人连地也不会扫,真是个吃干饭的。
   后来,库房老张告诉他,在医馆为了保证药材干净卫生,扫地前先要泼上清水,扫地时笤帚要紧贴地面,防止尘土飞起污染药材。不知不觉间,三个多月过去了,在老张的调教下,徐怀古认识了一百余味中药,并熟练掌握了切药、炒药的操作要领。
   一天后晌,老张从墙角的药架顶上取下两本泛黄的线装书,小心翼翼地把书捧在手里,鼓起腮帮子呼呼地吹落了封皮上的尘土。他转过身和蔼地对徐怀古说:怀古啊,你是个好后生,见天跟着师傅做这些苦活累活,从无半点怨言。师傅这儿有两本药书,一本讲的是药性药理药效,一本讲的是药剂,也就是俗话说的药方子,这两本书上的学问你将来从医是必不可少的,师傅今天把这两本书交给你,希望你勤学苦练,早日学成出师。徐怀古又惊又喜,他郑重地从张师傅手里接过两本沉甸甸的书,像捧着两块金砖,他的心和手一起轻轻地颤抖着。
   他从惊喜中苏醒过来,扑通一声跪到张师傅面前。张师傅用他粗糙的双手扶住徐怀古,有些黯然地说:贤侄,不必拘礼。我一个糟老头子,土埋半截子的人了,能有你这样的后生天天陪着我干活说话,我知足了。听到张师傅凄凉的话语,徐怀古的鼻腔有些发酸,他用手揪了揪鼻头,下保证似地说:师傅,您老放心,我一定听您老的话,勤学上进,不辜负您的大恩。
   有了这两本书的陪伴,徐怀古再一次恢复了以前诵读四书五经时的勤奋劲,秉烛夜读,闻鸡起舞。张伯父看到徐怀古勤奋上进的模样,心里很是高兴,他想自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张伯父膝下一男三女,儿子远在宁化府,一年难得回上两趟家,两个女儿也已经出阁,嫁作他人妇,眼下只有年幼的小女儿尚待字闺中,陪伴二老。第一次见到徐怀古时,张伯父心里便已打起小九九,将来要把小女儿许配给他。此时未更世事的徐怀古哪里会料到张伯父这样的深谋远虑。
   诵读着药书上的药名、方剂,对照着眼前的药材实物强化记忆,加上张师傅丰富经验的传授,徐怀古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水平进步很快。
   一天,医馆里像往常一样挤满了病人,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四五个人用门板抬着一个气息奄奄的老妇人跑进了医馆。为首的一人说:先生,我娘头晕目眩,心窝疼痛,已经三天水米未进,求张神医快给诊治诊治。先生近前仔细诊视,断明了病因,安慰那人说:莫急,莫急,你娘乃血淤心络,气滞生痛,须快些用血府逐淤汤救治。先生朝柜台上喊:福生,血府逐淤汤一副,现煎。
   柜台里并不见福生的影子。听到先生的吩咐,刚到药柜学习抓药不久的徐怀古赶忙回话:先生,马上来。不等说完,徐怀古手持戥子娴熟地把血府逐淤汤的药材一味一味从药柜里抓放到柜台上。先生听到回话有些疑惑,走近柜台一看,见正在抓药的是徐怀古。先生厉声发问:福生去哪里呢?医馆里片刻的沉默,这时福生跑进了大堂,他弓着身子回话说:先生,我去茅厕了。先生斥责说:懒驴上磨屎尿多,这么多病人在这里等着,你怎么不分个轻重缓急?
   说完,先生转身对柜台里的徐怀古说:你知道血府逐淤汤的组方吗?就敢乱抓药!徐怀古张口答道:血府逐淤汤组方为当归、生地各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徐怀古一口气说完了十多味药名和用量,分毫不差。先生心下大吃一惊:这个小学徒,只见平常手脚勤快,自己本打算再过两年让他背些汤头歌,教他些真本事。孰料,他竟不知从何处学到了这些东西。
   这天晚上用过晚饭,先生把徐怀古单独留下,询问他从何处学得这些方剂,徐怀古如实作答。听完,先生默默地点了点头。张师傅同先生年龄相仿,四十年前先生父亲诊病时便在医馆审方抓药了,后来又收了福生当徒弟。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药库半夜失火,为抢出库中的药材,张师傅不顾安危多次冲进药库救火,结果被薰坏了眼睛,虽经医治有所好转,但再看药方上的字却很吃力了。这样,福生便接管了审方抓药的差使,张师傅则被调去管理药库。
   这些事张师傅从来没有跟徐怀古提起过。先生心中涌起一阵感慨,对怀古说:怀古啊,从明天起你就不要再抓药了,随侍我左右学习诊病施药吧。自此,徐怀古正式成了张先生的关门弟子。
  
   五、赵家的千金
   徐怀义被东家救起后在赵家当了一名杂工,每天吃的是窝窝咸菜,喝的是玉米面糊糊。虽然是粗茶淡饭,但能把肚子填饱他已经很知足了。
   每天清早,他是赵家第一个从炕上爬起来的,扫院、挑水、劈柴禾,但凡看在眼里的活计他一概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不到两个月他的手上肩上便磨起了厚厚的茧子。他手脚勤快,办事利落,牵马坠镫,跑腿送信,只要赵家的老爷太太一声吩咐便脚下生风,赵东家常对四邻夸耀说:你们看看,善心有善报,老天爷给我送来个好佣人。
   转眼徐怀义已经在赵家当了两年杂工,他上上下下一团和气,在赵家扎下了根。两年前那个瘦小干瘪的毛孩子不见了踪影,十五岁的徐怀义不仅个头往上窜了有两拃高,臂膀也粗壮了不少,眉眼舒展开来,身上虽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裤,细看起来模样倒也称得上英俊。
   一天前晌,赵东家把徐怀义叫到堂屋,东家坐在黄花梨木椅上,手里夹着一根尺把长的烟锅,长年擦拭的烟锅泛出明亮的古铜色,东家把烟锅伸到黑锦烟袋里填满了一锅土烟,徐怀义忙从八仙桌上摸起火柴,哧地一划亮了给东家点上火。

共 40156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9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人物志,也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乱世传奇。徐怀古和徐怀义都用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践行了中华民族的高古精神和家国大义。小说前半部分用了话本小说的写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给盼弟寻医问药之际,两人的命运第一次交集,让人不禁感叹作者铺垫之从容,构思之精巧,叙事之严谨。小说双线并行却各有侧重。以怀古起笔,让读者以为作者是要重点写怀古,谁知第五章开始作者笔锋一转,在怀义身上大量用墨,在怀古身上反而用了简笔,怀义在明,浓墨重彩,如何被人陷害,如何无奈落草,如何与盼弟重逢,如何成为土匪头子,又如何袭击鬼子的据点,把一个穷苦人家的后生如何成长为抗日英雄的心路历程写得酣畅淋漓。可妙就妙在写怀义不忘怀古,徐怀义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重大节点,怀古都恰到好处的呈现,成了点睛之笔,两人第一次交集,怀义为情所困,心急火燎地请大夫,而怀古则俊逸从容,有高士之风;怀义被刘管家陷害受伤逃亡,落魄之时倒在怀古家门前,而怀古则救死扶伤,照顾入微,显出医者仁心;怀义设计抢鬼子粮食,和鬼子周旋,怀古却一改往日温和,严词拒绝给鬼子疗伤,则既凸显了怀义的足智多谋,又塑造了怀古“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儒家君子之风。写怀古虽用简笔,但人物塑造却不简陋,这一繁一简,两相映衬,一个是草根英雄,身为草莽,心怀大义,理应挥毫泼墨,工笔细描;一个是民间高士,温润如玉,飘逸出尘,正合简笔留白,这才是大写意。小说时间跨度之大,绵延半个多世纪,人物命运起伏与时代息息相关,更给这一部传奇小说加上了厚重的历史感,读来令人赞叹。小说语言富有个性化,打破了旧传奇小说塑造人物的某些套板,叙事语言古朴典雅,句式整齐,流畅蕴藉;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特别是徐怀义,在和怀古说话时,语言文雅有礼,体现了他当了掌柜后勤奋学习;而和伙计或是刘官家说话则口语化了很多,体现他出身市井,熟悉市井的语言方式;初到七里峪,他说话文绉绉,体现了他刚到山上的无所适从……这些作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小说延续了古典小说的写法,注重细节,比如怀古离家学医时,“他直愣愣地盯着从窗外泻进来的惨白月光,思绪翻滚。夜深了,凉意阵阵,他下意识地往身上拉了拉被子,融融的暖意渐渐包裹了全身。不多久,他的眼皮耷拉下来。”比如怀义初见盼弟,“盼弟和徐怀义同时伸手去抓酒盅,两人的手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一起,感觉到盼弟玉手的纤细绵软,徐怀义心里不禁一阵狂乱,自己的手也变得苯拙,不小心又碰倒了桌上的酒盅。”再比如怀义回家探母时,“徐怀义蹲在槐树街上那棵没人能说得清经历了多少年风雨的老槐树下,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嚼着酥脆的烧饼,最后把手里的那些焦黄碎沫一股脑儿全拍进嘴里。”这种精彩细致的描写太多了,写出了人物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立体可感。从主题上看,这篇小说不止把目光放在穷小子和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上,也不只是写一些俗套的民国乡绅的高古精神,而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贯穿始终,身世浮沉,时局动荡,怀古和怀义的初心不变,在满目疮痍的乱世中发挥了中国脊梁的作用。中医中药本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做人经商诚信为本、义字当头,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兄弟两个在民族大是大非面前正义凛然,不畏生死,更是让读者看到我们这个民族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不屈不挠的大义和风骨。虽然是第一次读中镇枫林老师的作品,但敬佩不已,敬佩老师的才华,也敬佩老师对传统的热爱,我能力有限,一只拙笔很难将老师的精彩之处恰当言说,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海涵。感谢赐稿东篱,期待您更多的作品!【东篱编辑:粗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23000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230810第0034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粗人        2023-07-22 09:07:36
  编辑老师的作品我有点惶恐,这是一篇大文章,让我觉得有心无力,向老师致敬,很荣幸成为您的读者。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2 10:38:15
  一个上午,我在看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啊。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读三侠五义的时候,被小说的兄弟之情吸引了。小说的故事叙述,风格脱俗,语言精当,颇有古韵意味。我们从这个故事的某个细节里都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如,相信缘分,懂得善良的价值,知道勤奋的意义。小说的时空跨度很大,但时代的影子始终伴随着人物的命运,这不仅是写人物的遭际和命运,也是在写一个时代的变更。枫林先生的小说,有品读之价值。感谢枫林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2 10:44:06
  和一般的古小说相比,我更喜欢这篇小说的时代感。让我们认识了在某个时代的转换中,人物命运如何把握。所有的果,都是前世埋下的因。做一个好人,行一辈子善事,自然会有奇遇。小说的语言很精粹,叙述毫无繁冗之弊,流畅自如。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粗人        2023-07-22 13:26:33
  又读了一遍才发现,匆忙之中打错了几个字,“刘官家”应为“刘管家”,“正和”应为“正合”,还有“文邹邹”应为“文绉绉”,“是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应为“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实在抱歉。
5 楼        文友:夕泠        2023-07-22 14:59:33
  读完后,觉得蛮有意味的。细节处理也不错。忠肝义胆描述也很入味,一口气读完,还是蛮引人入胜的。很佩服枫林老师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佳作。欣赏学习,祝老师夏祺!
6 楼        文友:中镇枫林        2023-07-22 23:41:03
  感谢编辑老师拨冗费心!向各位老师学习!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3 16:29:29
  小说写得很精彩。怀才抱器邀请老师加入东篱。我的QQ2459962830
怀才抱器
8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23-08-10 21:56:23
  小说双主角结构,时分时合,交替前行,构思精巧,叙事严谨,格局大气;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煌煌数万字,叙述得有条不紊!展现出作者不俗的笔力。故事中有侠义,有民族大义,有家国情怀,同时也有着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烟火气息。推荐绝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