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李卓吾与黄宜人及梅澹然(杂文)

精品 【流年】李卓吾与黄宜人及梅澹然(杂文)


作者:刘福田 进士,99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25发表时间:2017-07-21 15:05:12

黄宜人是李卓吾结发之妻,二人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亲,时李卓吾21岁,黄宜人15岁(即14周岁,参见耿定力《诰封宜人黄氏墓表》)。李卓吾当时已算晚婚,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明令民间嫁娶依《朱子家礼》,男16岁,女14岁。按此黄宜人适龄,李卓吾则已延后数年,这可能和李卓吾当时家境有关。古时人为了尽快繁衍后代,有钱人家男子更多早婚,并更多是女大男小的搭配(可能尽快繁育后代),俗语“女大三抱金砖”描述的正是这种状况。
   结发夫妻男大女小,一般多属于贫困阶层,已经是大龄男青年了,自没必要再娶比自己年长的媳妇。李卓吾是家中长子,古代婚嫁风俗讲究长幼有序,长子拖延至这个年龄,其家庭经济状况可以想见。
   李卓吾这门亲事还算门当户对,妻子黄宜人也是仕宦后裔,到黄宜人时黄家虽也失去了门第光环,但其“家颇温厚,又多男子,其男子多读书,又善读书,纵其不尽读书,亦皆能本分生理”,属于“彬彬德素人家”(李卓吾《因果录》卷下)。这话翻译成民俗语,即是说黄宜人出身有一定门第背景,黄家知书达理是过日子人家,其家门风既好,又没有出过不肖子弟,黄宜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也是个贤惠淑德之人。
   不过尽管如此,黄家并不显达,到黄宜人时,黄家已三世未出孝廉,更没出过举人、进士,这与李卓吾家有些相似,李卓吾的父亲也止于秀才。
   黄家也是泉州本地人,门第之故与李家交往已久,并世代联姻。许建平《李卓吾传》称李卓吾母亲也是黄家女子,此说无其它考据支持,李卓吾自述其生母徐氏、继母董氏,黄氏一说或为其再继母或亲族嫁入的女性长辈也未可知。有确凿考据的倒是黄宜人母亲为林李家族人,“宜人以嘉靖癸巳(1533)六月八日生,生五岁而丧其父黄公朝。事母林,……年十五归卓吾。家窘甚,佐以女红,糟糠不厌。而养其舅白斋公,务致……”(耿定力《诰封宜人黄氏墓表》)云云,这段记述透露以下信息:一者黄宜人母亲林姓;二者其呼李卓吾之父李白斋为舅;三者其父早亡(与李卓吾幼年丧母经历相似,都是苦孩子);四者黄氏嫁到李家之初吃苦受累却毫无怨言。
   以上一二两项可认定黄宜人母亲为林李家族人,是以两家世代联姻无疑,黄宜人和李卓吾甚至可能近亲(俗称“骨肉还家”,或者他们子女夭亡也与此有关),故两家人知根知底又亲上加亲。黄宜人长得说不上倾国倾城,但也算得上端秀,且心地善良非常贤淑。成婚之前李卓吾与黄宜人是否见过面不得而知,但两人肯定不是恋爱结婚,只是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果还算般配,当时婚姻能是这种状况已属难得。
   事实上李卓吾与黄宜人婚后恩爱和睦,很可能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状况。这个判断有若干依据,一是李卓吾后来追述黄宜人时的褒扬笔触;二是婚后他为这个家(起码包括自己小家)劳苦奔波却毫无怨言;三是李卓吾一生不负黄宜人,且在二子夭亡,身后再无男丁的情况下坚不纳妾;四是黄宜人去世后李卓吾对她仍恋恋不舍……此外还有李卓吾在《夫妇论》中对夫妻关系的重视和特别强调等。如果不是他与黄宜人感情深厚、婚姻幸福,这些状况应该不会全部呈现。
   古代妇女没有多大生活舞台,黄宜人与李卓吾婚后,无非也是相夫教子料理家务孝顺长辈等,黄宜人作为一个贫困大家庭中的长媳,除了孝敬长辈还要肩负照顾弟妹等责任。从李卓吾后来对她的追述中也可感觉,黄宜人在家事上做的不错,李卓吾对她从无抱怨。
   小夫妻难说没有一点矛盾,但黄宜人对李卓吾可能忍让、迁就更多,那个时代夫妻关系大多这样,李卓吾对黄宜人应该相当满意。
   李卓吾下面光弟妹就有7个,其家境本就贫穷,有了小家后肩上的担子自然更重,添人进口雪上加霜,养家糊口就成了李卓吾首要任务。无论作为长子、长兄,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李卓吾此时都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这一时期李卓吾存世资料不多,但肯定是在为生计四处奔波,他在《续焚书•与焦弱侯》中追述:“弟自弱冠糊口四方,靡不逐时事奔走。”这里透出很多信息,这“逐时事奔走”,或者是做私塾先生;或者是做小买卖(李卓吾商人家族血缘背景,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肯定不很成功);或二者兼而有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游食于亲戚富贵之家,一边求学一边告贷。
   按李卓吾当时状况,更大可能是做私塾先生。李卓吾在《子由解老序》中,曾谈及当时一段故事:“盖尝北学而食于主人家矣。天寒,大雨雪三日,绝粮七日……主人怜我,炊黍饷我,信口大嚼,未暇辨也。撤案而后问曰:‘岂稻粱也欤!奚其有此美也?’”这个故事难鉴真伪,但一种状况可以肯定,“北学而食”或是个委婉说法,李卓吾当时“糊口四方”为家计奔波,一定吃了很多苦,若没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作精神后盾,这种苦很难忍受。此反证黄宜人在他心中的份量。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卓吾中举,家中贫困状况却未能改观。举人做官不但官小俸微难有前途,还可能长期候缺不知等到什么时候,是以中举后李卓吾继续为家计奔波,生存状况并未因此改善。举人头衔带来的好处有限,但总是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点希望。李卓吾中举,黄宜人内助之功不可没!她嫁给李卓吾未得同甘先已共苦,这点希望对黄宜人也是个安慰,但万没想到好事没到灾难却抢先一步:嘉靖三十四年(1555)夏,李卓吾已经七岁的长子竟至饿死!李卓吾悲痛欲绝,黄宜人更是心都碎了……
   不久官报下来,李卓吾补从九品河南辉县教谕。丧子之痛中这一消息,带给李卓吾的却是安慰不抵忧愁:此职官小禄微不足养家,更且任所太远再无法照顾家庭,若此当时利益可能还不如离家不远当私塾先生,或做点小买卖呢!“不意走共城(即河南辉县)万里,反遗父忧。”(《卓吾论略》)不止如此,妻子儿女也不能随行,升斗之禄,或者养得了小家顾不了大家,或者单养小家都很困难,若去做官就必须离妻别子……长子夭折,黄宜人还没有走出丧子之痛,这时李卓吾又要离去,这对黄宜人而言何其残酷?但不去做官是坐以待毙,那可能连未来的希望都没了。
   李卓吾最终决定只身赴任,黄宜人不舍也无可奈何,贫贱夫妻百事哀,两个人都没有办法选择。此时黄宜人嫁给李卓吾已有八年,这八年家事艰辛,李卓吾被迫糊口四方,夫妻俩本就离多聚少,如今他们更要长期分离!黄宜人留在家中,还要担起更多责任,她要替李卓吾孝顺长辈养育子女,还要替他照顾好下面一众弟妹。为此黄宜人做出了巨大牺牲,她被迫地也会成为一个坚强的女人。
   夫妻一别直到李卓吾丁忧父丧再回泉州,其时已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了,李卓吾离家五载,夫妻相思之苦可知。当时李卓吾新迁南京国子监博士,正想接父亲妻儿团聚,不料父亲突然病故,一切打算都泡了汤。
   明制:官员丧父要去职回乡丁忧守制三年,俸禄减半或全无。李卓吾被迫回泉州,他与黄宜人总算得以团聚。不过此时泉州正遭倭寇进犯,李卓吾此回,以朝廷命官身份参与御倭竟变成主事,丁父忧倒成了其次。内忧外患,家事更加艰难,好在倭患终得暂时平定。李卓吾守孝期满,要到北京再次候职,这次他决定携妻子儿女同行。父已去,弟妹婚嫁毕,李卓吾对大家的责任算是完成差不多了。黄宜人盼到了与夫君常相聚首,却不知老天给他们夫妻的磨难远没有结束。
   嘉靖四十一年(1562)夏末秋初,李卓吾携妻子儿女来到北京,到礼部报到候职,不承想这一等竟等了十数月!盘费耗尽,李卓吾只能重拾私塾旧业,总算盼到补缺北京国子监博士,以为最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没想到更大的灾难不久又接踵而至:李卓吾北京国子监博士任上不到一年,家中再遭不幸,且祸不单行:先是次子因病因贫夭折,当天竟又接到祖父病逝讣文!
   李卓吾此时只剩下次子一个儿子了,次子夭折他便成了“无后”之人;一般官员只须丁父辈之忧,李卓吾却父丧在前,他作为长房承重孙,还要再丁祖父之忧!李卓吾此时真是穷厄困顿已极,大概连携家小返乡的路费都没有着落,一家人陷入“绝境”。但面对还嗷嗷待哺的三个女儿,李卓吾必须闯出一条生路来,黄宜人心态上与他一般无二,夫妻俩这种状况下被迫实现了“人格统一”。他们谁都不能再有自己,无论谁做出怎样牺牲,只要能让全家人跨过这道门槛!
   黄宜人又一次做出巨大牺牲。
   家小留在北京,无亲无故又无进项,只有死路一条;全家回泉州,当时无路费,回乡无生计,同样不可行……绞尽脑汁反复权衡,李卓吾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暂时将家小安置到河南辉县去。那里有他之前置下的一点田产,将妻女安置在那里,靠那点田产耕获,或者还可能有一线生机。
   李卓吾将这个打算告知黄氏,没想到黄宜人一听大哭,她以自己母亲见其不归必死为由,哀告李卓吾不要把她和三个女儿弃置辉县。可哭着哭着,也自觉无法,竟又破涕强颜,反过来安慰丈夫。对于一个当时还没有走出又一次丧子之痛的女人而言,这是多么的坚强和难能可贵?通情达理如此,什么样的夫君能不为之感动?
   不过李卓吾这一决定还真值得商榷,置妻女于数千里之外的河南辉县,所冒风险实在太大了。三个女儿尚小,黄宜人一个妇道人家难以外事,万一有什么意外,那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后来发生的事不幸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就没有想哪怕告贷,也要带妻女回乡呢?泉州也是黄宜人的家乡,林、李和黄家在泉州有不少亲族,总不会发生妻女差点全都饿死的惨事!难道李卓吾当时真的贷不到回家路费?也不是没有可能,北京国子监任上李卓吾得罪了很多同僚。反躬自省,这或者也是后来李卓吾“以友为命”的肇因?黄宜人当时的反对不无道理,这件事以后她给李卓吾的建议也大多合情合理,这说明黄宜人不仅贤惠而且智慧,只是多数情况下她无法违忤李卓吾的决定罢了。
   将妻女留在河南辉县,李卓吾再一次回泉州守制。三年丁忧期满,李卓吾才回辉县来接妻女,万没想到,眼前只剩下妻子和一个大女儿了!原来这期间辉县旱灾,自己又两个女儿饿死,这是何等悲哀的惨事!李卓吾惊悉噩耗,大病一场后总算挺了过来。黄宜人是已经挺过来了,生活磨难已经把她锻炼成一个坚强的女人。大灾时赖有李卓吾故友邓石阳主动接济,黄宜人用这些救命钱“以半籴米,半买花纺为布”(《卓吾论略》)自救,她和大女儿才得以活命,但两个小女儿先已饿死,黄宜人竟强忍悲痛,连消息都没有告知李卓吾。
   为什么没有告知?传信不便等或有其它原因,但问题是告知李卓吾有用吗?李卓吾其时穷困潦倒又鞭长莫及,知道情况也无能为力更于事无补,不过是徒增伤悲,那知道还真的不如不知道。李卓吾责怨黄宜人,但了解详情,他对妻子只剩下感戴和钦敬:“乃知妇人势逼情真,吾故矫情镇之,到此方觉屐齿之折也。”(《卓吾论略》)李卓吾心中愧疚,自此患难夫妻更是相依为命。
   孟子曰:“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个说法天命迷信,但若将原因和结果掉过来,便大大有理了。思想诞生于痛苦,李卓吾此时所经历的痛苦,已非一般人可能承受,挺过去就可能闪烁思想的火花,但一定得挺过去,黄宜人就是与他相互依靠与他一起挺过来的人。如果没有黄宜人,李卓吾能否挺过这些灾难真很难说。这种患难与共、生死相随还是某种激励,李卓吾有妻如此何以为报?也只能君子乾乾、自强不息了。
   黄宜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她对李卓吾或者没有期望什么,但在李卓吾这里,黄宜人贤惠、妇德无可挑剔,这种付出就是某种动力。黄宜人贤惠无需多说,她为李卓吾和那个大家早已付出很多,且无怨无悔。黄宜人的妇德,一件事就可说明:李卓吾在泉州守制、黄宜人留守辉县时,旱魃肆虐生计无着,若无人资助,黄宜人和三个女儿都会饿死。其时李卓吾故友邓石阳主持辉县赈灾,有位邻居老妇知之,劝黄氏主动往求。黄宜人却说:“妇人无外事,不可。且彼若有旧,又何待请耶?”(《卓吾论略》)其妇德、妇道、气节、见识由此可见一斑。
   李卓吾与黄宜人走到此时,他们之间早已不止爱情,更多出一种生死恩情,正可谓患难见真心,这样的两颗心,还有什么力量能把他们分开?这些经历奠定了李卓吾对黄宜人一生感情的基础:能够跟自己生死与共的女人,当然值得珍重一生一世。理解了两人这一段苦难经历和滴血心历,李卓吾此后坚不纳妾也就不难理解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初秋,李卓吾在辉县接到吏部通知,出任北京礼部司务职。这是一个从九品更小的官职,俸禄还不及丁祖父忧前的国子监博士,但李卓吾别无选择。好在此时他身边只剩妻子和一个女儿,负担减轻,家中经济状况反有所好转。自此黄宜人跟着李卓吾再没有忍受饥寒,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几年后李卓吾官场转运,黄宜人夫贵妻荣,更终于跟李卓吾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共 23481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李卓吾是明代的官员,又是思想家,文学家,他反对八股文,提倡心学,是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卓吾自幼家境贫寒,在21岁时才娶黄宜人为妻。黄宜人心地善良,明事理,伺候公婆,哺育儿女,知书达礼。年轻时,丈夫仕途不畅,家境贫困潦倒,黄宜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随着丈夫官运亨达,她也一直跟随其左右,夫唱妇随。即使丈夫弃官讲学,周游全国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时,她也是一心一意地陪伴在身边。无疑,黄宜人是个好妻子,李卓吾不但非常满意,也非常地爱她。他们夫妻到了老年时,黄宜人想回归故里,叶落归根。可李卓吾不同意,他还要为了他的事业,周游讲学,继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使黄宜人非常伤感。她在无奈之下,撇下丈夫,与女儿女婿回到故乡,不久便逝去了。黄宜人去世后,李卓吾便与年轻的梅澹然书信来往密切。梅澹然积极向上,深得李卓吾欢心,但两人始终未曾见面,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知己。黄宜人和梅澹然是李卓吾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她们都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文章立意厚重,主题丰沛,语言优美,知识面广。用大量材料为读者描述了李卓吾的感情生活。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五十玫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72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07-21 15:10:45
  欣赏老师佳作,感谢老师的分享!
   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刘福田        2017-07-22 11:18:15
  感谢老师的编辑和点评,问好祝好!
哲学研究文学创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