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小说】十面埋伏

绝品 【心灵·小说】十面埋伏


作者:柳晓月 举人,4726.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55发表时间:2013-03-30 16:25:05
摘要:十九岁的田秀英是美丽的,即使穿着土气的花布衬衫,不合身的蓝布裤子,还有一双蓝布鞋,依然掩不住她的美丽。青春的朝气就像这早春的新芽,即将穿透一切阻碍,蓬勃在蓝天下。

【心灵·小说】十面埋伏
   都说婆媳矛盾是永远没有输赢的战争,秀英觉得这话不正确。没生茜茜前,婆婆教导自己的儿子,年轻人,吃点苦算不了什么,想当初我和你爸……然后就是无尽的忆苦会。秀英会顺着婆婆的话头应和几句,然后心生愧疚,对自己享受着如此美好生活过意不去。生了茜茜后,婆婆得空就会教导孙女,囡囡,我跟你爷爷累死累活给你们衔好了窝,一张瓦片,一块砖头都浸着我的血汗呢,你们可是坐享其成,囡囡要知道感恩。可是这个囡囡,还听不懂奶奶的意思,秀英听了几遍后明白了是说给她听的。也没理会。可是架不住婆婆一遍又一遍的强化教育。晚上躺在床上,就觉得墙上发出一股血腥味,觉得自己有点像吃了人却掩饰得很好,没有吐骨头。这场战争还没开始时,秀英已经注定败局。等秀英迈过那个心理坎,才真正感觉这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拉锯战,那些电视里放的似母女的婆媳关系都是电视而已,真正的婆媳关系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且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可是在这场拉锯战中,力量过于悬殊,卫东明显偏于母亲一边,几个回合下来,秀英就知道不能依靠卫东,而是把女儿紧紧撰在手里。这就是她在这个家庭立于不败的最有力武器——我不让你们跟孩子亲近,你们就都抓瞎吧。虽说是个丫头片子,这可是你们何家的独苗苗。最气人的还是卫东。老太婆动不动告状,卫东就会拐弯抹角的,名义上是“沟通”,其实是训导。“我妈年纪大了,你别跟她一般见识,老人嘛,哄哄就行了。”“你也真是,犯得着这样大声小气么,让邻居听见了多不好。” 可是卫东从不问是谁先挑起争端的,有次还听见卫东在劝她妈:“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她不姓何,我姓何哩,我可是你的亲亲儿子,你就看我面上,消消气,咱不理她。”原来这个家她田秀英再累死累活还是个外人呐!于是借着给女儿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咬着牙买房,离开这!
   刚住进新房时,卫东坚持给爸妈一把钥匙,好让他们来去方便,这也是他们家!秀英学乖了,不跟卫东正面冲突,还亲亲热热地说:“要的,要的,他们也出了一份子,这也是他们的家,自然应该有钥匙。”半年后,卫东出差了一个星期,秀英让人换了把锁,说钥匙断在里面。然后再也没给婆婆钥匙,卫东问起时,秀英轻描淡写地说:“反正我经常在家呢,也不用特地给钥匙,再说老人年纪大了,忘性大,要把钥匙丢了,家里不安全。”卫东也就没再问起。这个家以后就是她田秀英说了算!
   卫东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秀英的生活过得水起风生!搬离农村这三年,恐怕是秀英活到至今最痛快的三年。只是最近秀英觉得卫东有点异常,也说不上来具体情况,只是女性的一种直觉。
  
   【二】
   秀英跟美娟在超市逛了一上午,买了好些个打折的商品,日用品居多。两个都是居家过日子女人,在这上头很有共同语言。平时要遇上这样的活动,精明的秀英总是会买上足够半年用的日用品,最夸张的一次,商店关门大拍卖,秀英整整买了八箱洗衣皂。卫东问她买那么多洗衣皂干嘛,是准备贩卖呢还是想当年糕炒着吃?秀英的解释是,反正用得着的,又不会过期,省俩钱是俩钱。应该说秀英的出发点是好的,过日子就该勤俭节约。可是愿望与现实总是有一段距离。因为洗衣皂实在太多,她给老娘大哥大嫂家送去几块,大姐来的时候也让捎上几块。小姑来家,为了显得她这个嫂子大方,给装了整整二十块。美娟笑话她:二十块算多的了?秀英听不进去了:“天地良心,二十块呢,我买了这么多大概也就省下买二十块肥皂的钱,一下子全给她了,我这嫂子做得还不够好?”可是即使这样,这八箱肥皂还是用了几年,到最后那些肥皂不知道是质量不好,还是过期了,竟然不起沫了。怕卫东责骂,秀英偷偷给扔了。
   今天的秀英逛了一上午,马夹袋里瘪瘪的,只买了几个牙刷,一个钢丝球,还有茜茜要喝的纯牛奶。
   “今天你可是转性了?”美娟开玩笑,“怎么没有购物欲望了?看你没精打采的,怎么,昨晚是不是消耗过度?”美娟暧昧地笑。
   “你这死女人,大概你老公喂不饱你吧,一说起这你就来劲!”秀英作势要撕美娟的嘴。两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在街上打打闹闹,引来路人侧目。
   秀英也说不清怎么跟美娟认识的,大家前后楼住着,同一条道出进,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多了,慢慢有了招呼,然后就熟稔起来,竟然脾胃相投,然后就无话不谈。不过今天的秀英没跟美娟说,不是她不想买,是她这几天手头不怎么宽裕——卫东有近一个月没给家用了。当然存款都在秀英那握着,可是那存款秀英绝不肯轻易动用。大姐家乡下造房子,秀英推说卫东最近接了个工程,钱都盘进去了,只借给大姐家两万。她和卫东盘算着买块地皮,建栋别墅,如今这房子小了点,而且四周后起的高楼影响了她们的光照。
   都说谁掌握家里的财权,谁就是家里的老大,秀英是收藏着家里的存单,可她觉得自己也就是个掌管钥匙的丫环,多少钱卫东一清二楚,要借要用都要卫东同意。当然卫东要往外挪钱也得秀英同意。这存款是死钱,活钱都在卫东手里撰着,前些天跟卫东说家里没钱了,卫东不耐烦地说“钱钱钱,你一天到晚钱,不是前天才给你一千,这么快就花完了?你以为我是印钞机啊。”“ 这一千,女儿学费饭费就花去七百,还有三百够几天的菜钱?”“知道了,明天给你!”已经过了两个明天了,秀英只好计算着花。女人的虚荣心让她不肯跟美娟诉苦。女人不掌握男人的钱袋子,真的是很失败的。秀英自己都不明白卫东什么时候开始不再一分一厘地上交给她这个“国库”?很多事情她都没明白,只是觉得开口跟卫东要家用时,语气带了几分讨好,没有在农村时说“何卫东,别说养家是你的责任,就是养我也是应该的”那份理直气壮。有时她很羡慕美娟的工作,上午做做家务,下午上班,虽说累,但是总有个来钱处。美娟说:“你得了吧,这点钱你哪看得上,这点钱,你家卫东手缝里漏都漏掉了。”卫东确实不同意她出去工作,“累死累活能挣几个钱了?我少抽几包烟,你那点钱就来了,你累个半死,我回家还没个热汤热水的,还得侍候你。” 确实,以前秀英在工厂里打工,做着牛马一样的活,回家甩个脸色,何卫东还不是讨好地把洗脚水都倒好了。秀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本事你养我啊,你养我我自然乐意侍候你。” 如今真的被养着,秀英却找不到那份心安理得。有时也骂自己贱,被自己老公养着那是天经地义,是荣耀的事,看有多少姐妹在羡慕自己,自己干嘛觉得底气不足呢,天生就是个劳碌的命!
   路过菜场时,秀英又买了一尾鱼,一盒豆腐,几个蘑菇。午饭卫东通常不在家吃,母女俩糊弄着吃点,也不讲究。
   回到家,婆婆已经离开了,菜已择好放在菜篮子里,水池里的锅碗没了,茜茜在看电视。问她奶奶什么时候走的,小东西看电视入了迷,似听非听,答非所问,秀英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下了点面条侍候自己和孩子吃了,放盐时,手重了,孩子直抱怨。秀英来不及理会,电话响了,是麻友。把碗筷放进水池,交待了孩子几句,就出门打麻将去了。搬出来住就这好处,想干啥干啥,没人干涉,邻居不邻居的平时只闻门响,要不赶巧,一个月都见不了一次,没人管你的闲事;碗筷高兴洗就洗洗,不高兴了存几顿一块洗;孩子大了,可以独自在家做作业,看电视。虽然婆婆时不时在卫东电话里唧唧歪歪,秀英不理会,一个下午不打麻将做什么呢?
   麻将一般四点就散场了,那几个麻友接孩子的接孩子,做饭的做饭,秀英也赶着回家做饭。晚饭红烧鲫鱼,麻婆豆腐,蘑菇肉丝汤,又炒了个婆婆早上送来又择好的芹菜,摆上桌,色、香、味俱佳,秀英很自信自己的厨艺。当然这只是秀英良好的自我感觉。卫东风卷残云地吃着饭,随手夹点菜,似乎吃饭只是任务,把饭倒进肚子任务就结束了,然后坐到电视机前看新闻,这是在家的日子里雷打不动的节目安排;女儿吃饭却像是数着饭粒下肚,只见筷子在碗里划啊划,就是不见多少饭粒下肚,这个菜说不好吃,那个菜说太辣,让她吃口芹菜,只嚼了一下就吐出来了。秀英生气地喝骂了她几句,小姑娘就抽抽搭搭地哭开了。何卫东在沙发上不耐烦地说:“干嘛又骂孩子,好好的,又惹她哭。”
   “她这还叫好好的,哪顿饭她痛痛快快吃了,饭都要结冰了!”秀英突然爆发了。
   “你哪根筋搭错了,吓到孩子了。今天麻将输了吧,输了就拿孩子出气。来,茜茜,到爸爸这儿来。”
   女儿擦着眼泪饭也不吃了,坐到爸爸身边。
   “好,你们父女俩都不吃是吧,那我吃,我正好多吃点。”秀英气鼓鼓地大吃特吃。
   何卫东皱了一下眉:“你这几天好像吃错药了,动不动就不痛快,更年期到了吧?”
   “你才到更年期了!”秀英把碗筷碰得叮当响收拾桌子。她也不明白自己生的哪门子气。或许是前天那个电话吧。
   前天卫东走得匆忙,忘了带手机。手机在床头柜上一直响,秀英怕耽搁了卫东什么重要事情,就接了,电话里一个急急的女人声音:“怎么才接啊,不是说好了八点半,都快九点了,怎么还没到?”秀英“喂”了一声,问:“你找谁?”对方明显愣了一下,沉默了一会才说“打错了”迅速挂了电话。如果对方说“找何卫东”,秀英倒是一点不疑心,跟卫东有生意往来的女人秀英就知道好几个,在商海里混,哪有那么汤清水利的,秀英自认这点肚量还有。可是这个女人犹豫一下说“打错了”,反而在秀英心里存了一个疙瘩,这个疙瘩一时不解开秀英就觉得心里闹得慌。本想好好问问卫东,可是也没什么迹象,反而显得自己无事生非无理取闹似的。留心一下卫东平日的言行,也没什么异常。秀英怪自己在家呆久了,有些疑神疑鬼了。跟美娟说起,美娟也说她杯弓蛇影,没事找事,“我看你家卫东外面要有什么,全天下的男人都不干净了。” 一个外人对自己丈夫都这么放心,秀英觉得自己疑心卫东实在说不过去,夫妻贵在信任。此后秀英更加一心一意相夫教子,过她的幸福生活。
   秀英家这一片的建设速度赶得上火箭升天的速度了,一夜醒来说不定又一栋楼拔地而起,然后又是一群人热热闹闹地搬进去。这一块的楼价也是日涨夜升,秀英家的房子时价,比当初买时已经翻了两倍,看来自己当初的决断是英明的,有远见的。这才几年,就赚下了一大笔钱,说不定是一个做苦力一辈子都挣不来的钱。卫东说:“那还不是因为我有远见,我的决断英明!”
   秀英嘴一撇:“你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的,要不是我坚决买房,照如今的房价,现在你还在乡下待着呢。”
   卫东嬉皮笑脸地说:“我是说,我英明远见地娶了你,然后才发挥了你的远见英明。”
   “你个猪……”秀英甜蜜地滚进丈夫怀里。结婚都快十年了,卫东还是爱她的。
   只是房子建多了,岔路也多了,弯弯绕绕,一不小心就走迷了,尤其是不识字的老年人。久不上门的秀英的老娘,就摸错了女儿家的门,走到后一栋楼去了。老娘抱怨,这儿的房子多得像迷宫一样,看着相似,分不清哪是哪,进去了好像出不来了。秀英不知怎的竟然想起那年朋友说的“十面埋伏”,看看窗外,林立的高楼,自己真的似乎被围在了中间。晚上梦见自己在一团迷雾中奔跑,隐隐约约四周有什么威胁,秀英左奔又突,却始终冲不出那层威胁。一急,醒了。醒来浑身是汗,心有余悸。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呢?
  
   【三】
   听说公公病了,秀英推倒麻将牌站起来就走。电话是婆婆打来的,婆婆自然不会第一个就想到她。卫东的手机不接,卫华在外地出差,实在没办法,公公才让婆婆拨了秀英的手机。公公不明原因忽然疼得直抽搐,农村没有打120的习惯。秀英叫了辆出租车就直奔乡下老家。一个小时后,公公已经躺在医院病床上了——初步诊断是胆结石,需要手术。秀英跑上跑下,付费,拿化验单,签字准备手术。婆婆不识字帮不了什么忙,只能看着老头子疼得直呻吟干着急。秀英倒不单单是尽人媳的本分,她是真着急。公公跟婆婆不一样,从一进门,公公是真把自己当女儿看,人前背后都不曾说过一句自己的不是,偶尔与婆婆有了口角,公公也总是喝着婆婆“与自己的孩子计较什么”。卫东开始做生意,黑天白日不在家,田间地头的活都落在秀英身上,公公总是抢着把肩扛手提的重活都做了,很小就没有父亲的秀英,在公公这找到了父亲的感觉,那一声“爸”不仅仅是一声称谓。
   “爸,你怎么样?很疼吗?你忍忍,很快就手术了。”秀英安慰公公。
   “老头子不知道作的什么孽,疼得这副样子。”婆婆心疼地叨叨,“卫东也不知忙什么,说就过来了,还没过来。他爷老子都这样了,他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放下的。”婆婆说着就开始生起气来。用得着儿子的时候儿子不见人影,这不跟没儿子一样。老婆子越想越生气。催秀英再给卫东打电话。秀英正要给卫东打电话,护士进来叫道:“36床,准备手术!”秀英和婆婆赶紧推着公公往手术室,电梯门合上的瞬间,秀英看到卫东的身影从电梯门前闪过,她还没来得及出声,电梯已经上去了。赶紧把公公送进手术室,秀英掏出手机,拨通电话:“你在哪呢,我们现在十楼手术室门口呢。”

共 28765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农村长大的秀英十九岁,出落得美丽水灵,一天母亲下地前交给她一个杀鸡的任务,第一次杀鸡的秀英手足无措,不相识的小伙子卫东“英雄救美”替秀英把鸡杀了。而后,彼此产生好感,卫东让媒人来提亲,两个人结婚了,过着甜蜜的生活,女儿的到来,使他们幸福无比,只可惜的是,婆婆总是不冷不热地说起,若是个孙子就更好了,秀英在生完女儿期间,婆婆一直以很忙的借口早出晚归,刻意躲避着照顾秀英的责任。为此秀英和婆婆心里产生了隔阂,只是面和心不和。秀英和卫东一起奋斗终于在镇里买了楼房,一家三口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卫东做着生意,秀英在家里照顾孩子,做起了家庭主妇。因为有了钱,秀英也学会了打扮穿衣,打打麻将,做做美容,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日子依旧平静的过着,只是秀英偶尔会想起风水先生说起自家的楼房虽然风水好会有敛财的好处,但四周楼房建起后,就形成一个十面埋伏的态势,有生闲气之嫌,眼下过着幸福日子的秀英并不在乎风水先生说的话。卫东的老父亲病了,秀英接到电话后,赶到老家把父亲送到医院手术,之后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卫东和他的妹妹卫华却整日忙碌,每天到医院露个面后就走掉。一天在医院里,秀英偶尔看到了卫东在电梯里的身影,但是过后他死不承认,说秀英一定看错了。原来在同一个医院,在不同的楼层,卫东在妇产科照顾着和另一个女人刚出生的儿子。得之一切真相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秀英发疯似的打骂卫东,把家里的东西也砸的一干二净,在婆家人的百般劝阻和娘家人的一番出主意后,秀英仍感无助和心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失去理智的秀英选择了自杀。秀英被抢救过来了,秀英虽然生命被救活了,但她的心却死了,除了照顾女儿外,她对卫东始终不理不睬,形同陌路。有一天,秀英的娘家大哥突然拿着一份亲子鉴定的单子出现在秀英面前,原来那个女人的儿子并不是卫东的,一切都是一场虚惊和误会。但是,秀英却无法原谅卫东,也无法释怀,虽然后来他们搬进了别墅,美丽又漂亮的大房子,但高兴的只有他们的女儿,自此秀英和卫东表面上没有离婚,但是心里上已成陌路。花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把小说编辑完,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小说,小说的情节就像细水长流的小河,不缓不慢的一点点渗透到人的心里,看似波澜不惊,在平静中叙述着一种真实,而真实的背后却暗藏汹涌,使人久久无法释然。小说中的人物来自普通百姓,描写的是大众生活的喜怒哀乐,爱情婚姻家庭,当一个家庭的婚姻突遭变故的时候,婆家的人,娘家的人对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心理,彻底的暴露了他们的本性,这里面的劝说也好,本着对秀英着想也好,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都有着自己的私心和利益关系,最终受伤的还是秀英。“十面埋伏”与其说是与风水有关的埋伏,还不如说是与人心有关的埋伏。小说的文笔老道,在平静处突起波澜,紧紧抓住人心,把人物的心理剖析得透彻入理,深入人心,难得的一篇佳作!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夕阳ann】【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304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夕阳ann        2013-03-30 16:30:30
  问候晓月,周末快乐!
以文会友
2 楼        文友:夕阳ann        2013-03-30 16:36:39
  阅读晓月的小说是一种享受,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仅生动,把人物的心理和人性剖析得十分透彻;我虽然花了3个多小时来编辑这篇小说,但是对于“编者按”我并不满意,我总觉得写得并不到位,很多小说中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我并没有抓住,为此感到十分惭愧,还请晓月见谅。
以文会友
回复2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3-30 21:10:39
  社长客气了,解读的很好。小说本来就是,作者写了,然后一个读者有一个读者自己的解读,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作者只管把自己想写的尽情表达罢了,至于是不是表达得完善也只能是尽人事,因为很多时候作者也会心有余,力不足,比如我。
3 楼        文友:夕阳ann        2013-03-30 16:50:21
  从小说中不难看出,当一个家庭遭到变故后,婚姻中的男女,男人无论对错,但是承受舆论最多的是女人,受到伤害最多的也是女人,而亲人们的态度和看法更是各说各的道理,最终需要有勇气承受这一切的还是当事者本人。小说的最后,虽说儿子不是男主人公的,但他毕竟和这个女人出过轨。看到这里,似乎婚姻也可以恢复平静,错误也可以得到原谅,但是对于发生过的事情能当作没发生么?正如小说的最后浮现在眼前的是女主人19岁时的画面,过去的时光虽然美好,但是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模样。令人感叹和嘘唏!
以文会友
回复3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3-30 21:12:24
  “人生若只如初见”,呵呵,那就没有小说了。感谢社长辛苦编辑!
4 楼        文友:yangxuemei        2013-03-31 18:28:25
  拜读晓月精美小说,已被这精练老道的文笔而叫绝!笔者把普通百姓的日常琐碎铺在读者面前,让人品赏这篇小说,犹如一条小溪,潺潺流淌,仿佛感觉故事就发生在我的故乡农村。故事取材精彩,情节描写生动,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更是恰到好处!环境的描写别具一格。
回复4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4-01 19:53:33
  感谢朋友的盛赞,尚在学习中,向你学习,向大家学习!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4-01 13:31:33
  仔细地阅读了两边晓月的这部小说,真是感动。这篇小说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描写,心理描写,语言动作描写都是很成功的,不失为一篇好小说,取材又来自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娓娓道来,读后好像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感情刻画真质细腻,引起共鸣,感谢晓月给我们奉献了一道好的文化大餐,很欣赏晓月的文笔,问候晓月。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4-01 20:02:53
  感谢柳琴姐的认真阅读,不管写的好不好,有人认真看了,心里总是高兴的。每写一篇小说总没有人家说的愉悦感,总是战战兢兢,总觉得自己漏了什么,总怕自己把人物写得四不像,也怕前后矛盾,经不起推敲。这么点字写完了总像是跑了长跑,累得直打呵欠,却还是没找到人家说的完成后的放松,总是患得患失不敢拿出来示人,最后是劝着自己“反正没人认识我”,然后就发上来了。请柳琴姐多多指点,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6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3-04-06 08:50:04
  一直喜欢晓月的小说,再见新作,很欢喜,慢慢读完再评。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7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3-07-04 18:54:55
  柳晓月是江山难得的优秀作者,她的小说我一向最为喜欢,这篇依然,她的文笔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关注婚姻系列生存现状,在平实淡然的文风中常会异峰突起,很有武汉作家池莉风格,这篇和她的《一路红尘》一样,是她的代表作,精彩纷呈!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回复7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7-05 09:26:46
  谢谢小人鱼的夸奖,真是很不好意思,一直努力想写好,一直写不好。一直偷偷跟你学呢,你的《土地的脊梁》我看了三遍,那语言,诗一样的语言,我是怎样都学不来的。我还得继续努力,向你学习!
8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05 08:16:45
  小说攫取社会一个侧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描述了一位农村到城里的女人在生活、情感、家庭、人际上的种种情节,揭示了从农村的朴素道德情感转型到城市生活后出现的几种思想道德的冲突,执着和迷茫、享受和无为,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对待,是揭示给读者的一个思考问题。小说比较好地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文章在情节的脉络设定上,还略显不足。直叙和转述手法,在写作上是难于掌握的,本文在衔接和使用上的明朗化和确切性欠缺,还应吸取和历练,以在以后的创作上有新的突破。
回复8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7-05 09:31:52
  感谢评议组的点评,尤其感谢能如此坦率地指出我的缺点,万分感谢,我一定好好总结,消化,期望有长足的进步。再次感谢!
9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7-05 09:40:01
  小说的情节推进张弛有度,前喜后悲,让故事走向高潮。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特别是遭受刺激后的情绪表现的场景,写得逼真感人。对人物的表现刻画,鲜明地刻画出了因为事件人物亲疏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一篇漂亮的小说。
语文教师
回复9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7-05 17:31:37
  感谢朋友阅读,尚在学习中,还有许多不足,望多提意见。
10 楼        文友:夕阳ann        2013-07-05 12:46:14
  恭喜晓月的小说再次获绝,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对于草根作者来说,小说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看到晓月更精彩的小说。继续加油!!
以文会友
回复10 楼        文友:柳晓月        2013-07-05 17:32:02
  感谢社长的好意,谢谢!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