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笔尖】陈年旧事(中篇小说)

精品 【笔尖】陈年旧事(中篇小说)


作者:垄上行 童生,987.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78发表时间:2013-12-03 08:48:23


   骄阳躲进一团云里,留给大地一片阴凉。过来一股风,吹得河面起皱,倒影破碎。云帆大听不懂登攀舅舅的吟咏,但能依稀听出悲凉。
   (十一)
   转眼间,小梦幽长大上学了。老师很喜欢她,因为她无论是算术还是语文,学得都很快,而且,长得又特别漂亮。她个子小巧,圆圆的小脸始终保持着少年的嫩白,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长长的睫毛随着眼皮的眨动一上一下,像极了蒲公英随风一起一落。一次卫花去供销社买盐,顺便给梦幽买一张粉凉纸钉本用,正好碰上教书的林老师。林老师见卫花买粉凉纸,笑着明知故问道,“又给梦幽钉本?”“钉本,可是废了。”“你咋生下那么个闺女,长得待见(漂亮),学习又好。”卫花自然高兴老师夸奖自己的闺女,但得表现谦虚些,“待见甚哩?学习好赖这会儿也料不死。”从供销社回来,三番五次地给有粮重复老师对梦幽的好评价。
   老师让上自习,同学们各干其事。隐约听到外面有哭声,不是一个人哭,是好多人在哭,而且是边哭边说。云帆听到吵嚷就坐不住了,他从座位溜出去,顺着哭声找过去,是六、七年级教室。从里面同学们的说话中他听出了是学校不再成立六、七年级,就要解散了。他跑回自己班向吵嚷的同学们呼喊,“快出来看,六、七年级要解散了。”然后拐到梦幽所在班级,推开教室的门,“快出来看,六、七年级开追悼会。”全校两个教室的同学蜂拥而出,站在六、七年级教室门外看。
   六、七年级是三个村合在一个村上,要分别了,同学们马上要回到各自的村里,以后做什么?大概都是参加农业合作社当社员。昨天还听见合唱《前进》,今天就要分别。同学们一个劲地说些道别的话,老师不知道哪儿去了,学生站下半院也没人管,一村的学生站在门口呆呆地看大年级学生边哭边说道别。“歇下就来。”“这一分开,不知甚时候才能见上。”“村不远,有空就来了。”“唱戏就都看去,趁看戏能见上。”门外的小同学如看戏般地盯着看,看着看着也哭了。
   再开学梦幽就上二年级,学校也搬到旧学校以南的新校园。新学校是崭新的砖瓦房,有两个教室,一三五一个班,二、四一个班,东墙根门窗朝西的窑洞是老师的卧房。
   搬到新学校,学习的劲头比在旧学校时多了许多。
   这天早自习,梦幽和林秀早早背会老师布置的课文就能回家了。一出学校门,就与铺天盖地的春光撞个满怀。路边杨柳妖娆,翠鸟啁啾。两个伙伴迈着轻快的步子往家走,但见村上到处炊烟袅袅,知道时间还早,回家饭还没做好,她们拐至供销社。供销社里人们出出进进,买盐的,打酱的,打煤油的,卖鸡蛋的,人们各取所需,两人站在墙角看人们买卖一会儿又走出去。迎面过来一个人样子很怪,面色苍白的像白纸,眼睛向外凸,每向前迈一步,头像鸭子一样往前一蠕一蠕的,而且,还呲着个嘴,露着一道血红的牙床,像要吃人,看上去很吓人。身后跟着一只狗紧贴着他的腿,边随他走边东张西望。来人向出门的梦幽和林秀问什么,两个孩子没听清他说什么,只看着他发愣,那张白脸就阴下一层,向狗喊“嗅”,狗随即扑向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吓得撒腿就跑,一出供销社门,梦幽直右拐跑向河东,林秀径直向河西,狗紧追林秀向河西。突然,林秀被石头绊倒,狗俯身要咬的一霎那,被担水路过的哑巴用扁担当头一棒。狗被打跑了,林秀站起来嚎啕,梦幽怯怯地过去拉她,她边哭边往回走,脸上有几道被尖石头划的血痕。
   回家后林秀父母打听到吓唬两个孩子的是沟梁村的白胡稀(是人们根据他的形态特征起的外号),气愤得直骂白胡稀不是人,众人让找到那人好好教训一顿,让给林秀买罐头,但林秀父母骂归骂,也没找过可恨的白胡稀理论什么。
   队里收回谷子晾在打谷场上,金黄灿灿一片。听说要用拖拉机碾,而且,还说让上边坐上人碾的好。这可是稀奇事,小村人坐过的车只有队里五马拉的平车,听说过出远门要坐汽车,但在偏远的小村,也只能是传说中的事,如今,要真正坐汽车了,孩子们兴奋的手舞足蹈。幽梦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出门到一队打谷场,已有不少孩子坐在车上吵嚷着等开车。
   时间不长,司机计如来了。他刚坐上驾驶室,车就“突突”开了,“突突”几声车离开原位绕打谷场转圈,车上的孩子们兴奋地一声声尖叫,犹如自己坐上了电影里才有的汽车,正要要远行。可不大工夫,就有孩子呕吐,一个呕吐,两个呕吐,一连串孩子呕吐,早晨吃的饭吐了个精光,把个车厢吐得一塌糊涂。吵嚷声逐渐变小,呕吐的、不呕吐的随着车身的转弯东倒西歪。大人们看见了,赶紧让停下车,把呕吐的孩子抱下来,不呕吐的愿意坐就继续坐。因呕吐下来的孩子坐在场院墙根石台上晕头打脑,听大人们说呕吐是因为晕车,晕车的孩子就赌气说以后打死也不坐那要命的车了。
   (十二)
   要到公社过六一儿童节。天刚朦朦亮,大队派人带着挂面随老师和一村孩子向公社出发了。村离公社十三里,中午就在娶到公社村的杏花老姑家给孩子们煮挂面吃。同学们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走在乡间公路,一路边走边说,想像比赛广播体操的场景,炫耀自己的衣服,还有中午在桂花老姑家吃那顿挂面。
   各村演完广播体操是三好学生上台领奖。梦幽在台上因着急而没能听清发奖状老师的问话,第二次才听清是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羞得吐一下舌头才低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下一轮的领奖名单中又有她,她一上台,就听到底下有人笑说,“看,吐舌头的这个小闺女又来了。”她羞得由不得又吐一下舌头。
   六一活动完排队要回杏花老姑家吃挂面。半路上,两个路过女人,其中一人把梦幽从队伍里拉出来,“你看这个闺女多亲?穿的这一身衣服真好看。”另一个问:“你这小布衫(衬衣)和裤是做的还是买的?”梦幽怯生生地说:“裤子是我妈做的,小布衫是买的。”“在哪儿买的?”“太原。”“穿上那一身,跟画上的一样好看。”说话间走远了。同学们的衣服多是公社供销社买的布做成,她那一身是父母去太原时买的,偏远的乡下根本找不到,梦幽突然觉得自己无比幸福。小布衫为豆青色,衣领和前胸都绣着同色花,裤子是天蓝色上面缀一条条金线,阳光下闪闪发光。梦幽本就小巧玲珑,穿上这一身有别同学的衣服,更显得出类拔萃。上台领奖状,又有人夸衣服好,走在吵吵嚷嚷的队伍里,梦幽高兴得几乎要忘了自己。
   梦幽真的算幸运,不但穿的好,还能经常吃上城市的好吃的,因为她父亲有粮经常去太原郊区给村里定棍棍。
   太原郊区种菜需要菜架,小村山上不缺的就是可以做菜架的棍棍。于是,大队派有粮与郊区联系推销他们的棍棍。乡民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割棍棍,割回来每一百根成一捆,集到够一车后由有粮去太原郊区联系出售,队里按卖一根给有粮补助二厘钱。有额外补助,有粮每次从太原回来总要给梦幽和愣小买些城市才有的好吃的,动物饼干、蛋卷、山楂卷、草子糕等是有粮常带的好吃的,过年还有奶糖和花炮。梦幽把奶糖装在衣兜很少舍得吃,一直装着,直到愣小吃完后把自己那份拿出来给他吃。每年买回花炮,还要给河西表哥铁蛋几个。一到正月,河东酒坊街以上的孩子们饭后就聚到有粮家院里等着看花炮,舍不得一次响完,每天只响两个,响前得先让愣小选该放哪个,连续几夜都如此,直到响完最后一个。
   有粮用补助的钱买了收音机,花了三十八元,足以让闭塞的小村人大开眼界。还用补助的钱买了一块东风手表,手表120元,戴在手腕实在气派。梦幽趁父亲洗脸趁机悄悄把手表戴在手腕上,走出院子。手表在阳光下闪着光,奶奶看见了,催促让放回去,说怕弄坏,但梦幽不理奶奶这一套,自顾举着戴手表的手腕绕院走,奶奶踮着小脚边往家走边发牢骚,“甚也让耍,紧要把脑袋摘下来让耍。”
   有粮每次从太原回家,梦幽总要围着父亲听有关城市话题。那一次小梦幽歪着脑袋问父亲,“我们怎么就也能过上城市人那么好的生活?”有粮疼爱地抚摸着女儿的脑袋,“好好念书就能到城市。”梦幽记下了,好好念书。
   (十三)
   村里要安电灯,可高兴坏了孩子们。
   每年跟着大人去公社看戏,最眼馋公社的电灯,尤其戏台顶上那一排像桶粗一样的灯,一到黑夜,照得台上亮堂堂的。每次看戏回来,小家伙们总要在一起讨论几天关于电灯的问题,村外有亲戚的孩子还要不厌其烦地介绍电灯的妙处。电灯实在神奇,不用火柴点火,只拉一个灯线就着了,也不像煤油灯一样一遇风或碰撞就熄灭,而且,一亮起来,比煤油灯要亮好多倍。驾电线杆时候,正是暑假期间,孩子们有事没事就跑着看沿路立起的电线杆。站在高耸入云的电线杆下,孩子们瞻望高远的天空,生出太多的幻想。
   星期天梦幽和林秀提着箩筐捥猪草。乡间遍地是草,不一会儿各人就捥了满满一箩筐。影子还长,知道时间还早,她们挎着装满猪草的箩筐玩转到坳子脑坡下的一块草坪上看路边立起的电线杆。电线杆从下往上看,逐渐变细,高得插入云端。蔚蓝的天空如浆洗过的蓝锦缎,锦缎上,几朵雪白的云彩在悠游。云彩里搭起大戏台,戏台上,一会儿是骏马奔驰原野,一会儿又是姑娘河边洗衣。图案一会儿一变,两人干脆靠着电线杆坐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戏。
   梦:你看那朵像不像咱们坐在教室上课的样子?
   秀:就是好像哎!前面那个是你,后面那个像我。
   梦:还有那边那一大朵,你看像不像又一个咱们村?
   秀:真是又一个咱们村,两边大山脚下是河西和河东,中间也有一条小河。
   梦:你看,河边也有一群孩子,中间的孩子像不像云帆哥哥耍小洪拳?
   秀:还有又一个咱俩,也坐在电线杆下。
   看着,看着,天上又一个小村的图像没了,云朵在天上杂乱无章地游走,不知要赶着做什么。突然,听见前面有吵闹声,她俩挎猪草过去。另一电线杆旁边,云帆哥哥给一群孩子耍小洪拳,他在中间“嗨、哈”地挥舞,众人也跟着“嗨、哈”。耍了好大一会儿才停下,众人散开回家,她俩也跟着回家。
   梦幽刚回家和她妈在院里喂鸡,云帆就从院门外进来,叫一声“有粮婶婶”,从裤兜掏出一把榴榴递过去,“给梦幽和愣小吃。”卫花接过榴榴,“在哪儿摘的这榴榴?这么大。”榴榴大如算盘珠,黄里泛红,阳光下透着光,直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渠沟来,正经多哩,我们那么多人吃饱还一人摘了满满两兜。”卫花把榴榴放在窗台,“云帆,你会上树,快上去摘几个杏吃。”“不了,榴榴就吃饱了。”说着走出院门。刚迈出门的脚又返回来,“今黑夜电灯就安好了。”“谁说的?不是明天?”“河里人们说了,今儿加加班就能通上电。”说完一溜烟跑了。梦幽腼腆地不敢过来拿榴榴吃,直到云帆走后才吃。榴榴嚼在嘴里酸甜酸甜的,真好吃。
   电工往梦幽曾祖母屋里拉线,曾祖母指着头顶悬的电灯一个劲地踮着小脚唠叨,“你们把灯挂这么高,我‘加油’和‘吹灯’都不方便。”电工一个劲地解释说不用加油和吹灯,只拉开关线就行,但她的听力已近零,无论怎么解释都不明白,电工还赶着安几家的,不可能在她身上多费时间和口舌。
   天一黑,各家屋里的电灯真的都亮起来了,从祖上承传下来的煤油灯静静地靠在墙角,似乎有些被冷落的灰暗。而且,各条街道的露灯也亮了,照得整个小村像白天一样亮堂堂的。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看电灯这一新生事物,聚在街道露灯下,以电灯为媒介,引申幻化出好多小村没有的新事物。
   晚上通电后,梦幽曾祖母着实兴奋了一阵,咧着没牙的嘴仰头盯着电灯乐呵呵地笑个没完,不停地念叨说世道变了,什么都稀奇。可到临睡前她犯愁了,没等到队部给牲口喂草料的四儿回来就迫不及待地站起吹灯,说灯这么亮,一定也“费油”,节俭惯的她舍不得浪费油。但无论她用多大的劲吹,灯仍固执地亮着,嘴吹不灭,她改用笤帚和枕巾煽。四儿回来见她的屋里还亮着灯,过去看,她正踮着小脚在床上转圈对着头顶那盏顽固的电灯用劲全身力气地煽,嘴里念念有词,“咋给我安了个这‘大害’?还不如点煤油灯省事。”进门的儿子帮她拉灭示范一下才罢休,但她觉得电这东西也实在太神奇了,就孩子般地学着儿子的样子将灯拉灭再拉亮,几个来回,灯不能再着了,深夜叫来电工一看,是灯泡吹了。
   (十四)
   包产到户到改革开放,偏远的乡村不再安静。做买卖的,外出打工的。走出小村见了外面的世界,人们的思想日渐随着时代的发展活跃起来。
   南边堰的刘金丽离婚了。金丽找的是在乡中学教书的葛利民,葛利民当初找金丽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听说这会儿离婚是因为他去省城上过两年进修大学,见了世面,回来嫌金丽没文化,又土气,连儿子也不要,于是,金丽带着儿子回了娘家。
   金丽回娘家没几天,连荣就托媒人上金丽家提婚。那年警车带走后,连荣这是第一次回家。连荣已不是过去穷人家的儿子,几年前,从监狱出来后知道家里没什么牵挂,就流落在外打工。凭着他的才智与能言善辩,如今成了乡煤矿的领导。阔别多年第一次回家,好个气派!一辆罕见的吉普车载着他驶进小村。第一次上门提亲就带着一百大几的礼品,让没见过世面的圪梁村人感叹有本事挣钱的阔绰。

共 32267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
转到
【编者按】都市循规蹈矩的生活让人厌倦,秋夜西风瑟瑟的凄凉惹人伤怀,肖梦幽与杜云帆又一次借网络回忆发生在小村的的陈年旧事。云帆少年时的顽皮演绎出一桩桩恶作剧,儿时伙伴间的纯真是一生最眷恋之净土,耳闻目睹成年人的是非,萌生出少年对正义的神往,对英雄的敬仰。梦幽从小是个乖巧的女孩,人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一直是大人眼里的好孩子,但也不失少年的顽皮与霸气,为护弟弟与伙伴打架是她儿时的主题之一。小村要装电灯,引得一群山里娃对未来充满幻想,蓝天白云下,少年的清纯尽先昭显,云帆摘回酸甜榴榴,最愿意是是给小梦幽送几个。青春期五个孩子同行上十三里外上学,遇洪水,云帆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保护弟妹们的职责,但他的青春期照样充满叛逆与对正义的据理力争。时过境迁,小村如今因赶时代潮流而致劳动力外流,致小村日渐萧条。站在曾经的家门口,感慨万千。然而,置身都市的嘈杂,最眷恋的仍是小村的静谧。作品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对农村发展过程中青少年的个性特征进行了精雕细刻,凸显了发展中进步与制约间的奔突,不错的中篇小说,推荐赏析!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编辑:航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204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月亮        2013-12-03 12:48:17
  《陈年旧事》小说淡淡的几笔把人物勾画的很鲜活,一个个普通的村里人,一件件不打不小的往事,被用一条锁链锁起来,成就故事的核心,换房引起孩子的好奇,偷杏是因为不想看妹妹,少年的情怀很跳脱的显露出来。多年以后,他回到村里,却发现那里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只是他的心还想着童年,想着那些岁月远离喧嚣的美好。
学不会旋转的人
2 楼        文友:航帐        2013-12-04 09:29:22
  祝贺加精!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