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窗】春(小说)

精品 【西窗】春(小说)


作者:醉里笑秋 举人,402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77发表时间:2014-12-28 16:02:51

【西窗】春(小说) 一、立春
   天蒙蒙亮的时分,陈家大祖堂门外影影绰绰站着一堆人,并不时用哈气和跺脚的方式来驱赶寒冷。哈出的白气最终在胡须上形成水珠,接着变成冰和胡须牢牢地粘在一起,多年不遇的饥寒与暴雪让很多人放弃了矜持,但此刻他们只能等待,不然还有什么办法呢?梅山那头已经泛白,偶尔一声乌鸦的鸣叫特别瘆人。梅山响起了挖掘的声音,肯定又有谁家的人到底没有抵挡住这场罕见的饥寒交迫和疾病,当死亡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哭泣已经多余起来。抑或是人们感受到了死神迫近的脚步声,只能将死去的人匆忙下葬,入土为安。
   梅江河突然响起破冰的咔嚓声,有人居然破冰捞鱼,这等于在大海捞针。当然如果能够捞到一尾两尾鱼,那是稀有之物,往往能引来大户人家竞相购买,这鱼,往往价格不菲,当然这天寒地冻敢下河捞鱼之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天寒地冻加一场瘟疫,往往增加了人们对鱼的迫切性,人死都不怕了,还怕冷么,听说有些地方,有人迫于饥寒竟然已经吃起了人肉。
   天际到底赧红起来,暴雪昨天刚停,雪后的晴空一片湛蓝,看上去让人心暖的阳光没有给村民带来一丝喜悦。“下雪不冷融雪冷”这样的俗语在人们的口口相授中深入骨髓,何况一种不知名的瘟疫在传播,就像蛰伏在某一处的狙击手,然后准确地带走一个生命。终于,看上去让人心暖的红太阳跳出了山梁,照在陈家祖堂的大门铜钉上熠熠生辉,祖堂内响起了打扫庭院的沙沙声,人们骚动起来。陈老爷应该起床了,他有早起的习惯。如果天气好,他会绕着整个祖堂走一圈,然后谦恭地向人们招呼,甚至问候。陈老爷“大善人”的称号是出了名的,值此关键时刻必有善举。
   突然,陈家祖堂内响起了鞭炮声,足足响了半个时辰,烟雾带着刺鼻的土硝味透过大门的缝隙氤氲而出。
   “陈老爷有什么喜事么?”
   “今天是立春。”
   “立春?”村民们各自想着心事,倘若换作好的年景,他们会放串鞭炮,然后用锤子敲动各处,表示迎春之喜。现场有人诅咒:“这该死的饥寒和瘟疫。”
   立春没有给陈老爷带来多少喜悦,硝烟味迫使他不断咳嗽,其实他并不主张在这个时候操办这么一场迎春仪式。龚家村和丁家村因为瘟疫死人的消息让他忐忑不安,这样特殊的年景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更让他寝食不安的是,昨天王中医带来的一则消息——井冈山的革命者居然在乐安县一带将蒋委员派遣的剿匪头领张辉瓒给活捉了。尽管自己这么多年来如履薄冰地打理着这份祖业,但显然,自己也是被革命的对象。今天一早之所以操办这场迎春仪式,也是王中医的建议。在陈老爷的眼中,王中医远不止是一个医者,他的博学多才让人折服,听说他和革命者走得相当的近。
   “都准备好了么?” 陈老爷问女佣枣花。
   “好了,老爷。”
   “三姨太呢?”
   “妹妹正服药呢,她一入冬就开始咳嗽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在有王中医药到病除,对了,王中医今天中午过来会诊呢。”
   “少爷呢,阿财?”
   “老爷,少爷他还在睡觉。”
   “没出息。”陈老爷本想为此训斥一番,此刻三姨太穿着新款的旗袍出来,大小合适,尽管脸色不是很好,但依旧如出水芙蓉。陈老爷眼前一亮,但还是带着责备的口气说:“天寒地冻的,这样穿着怎么行。”
   三姨太并没有理会陈老爷的责备,而是站在大姨太身边矜持地说:“让大家久等了。”
   三姨太的举止让陈老爷颇为满意,她做什么事情总是谦恭有度,彬彬有礼。陈老爷环视了一下大家,然后对阿财说:“去,把大门打开。”
   村民潮水般涌进来,立马感到一阵暖意,祖堂大院四角都燃起了炭火,不时溅起噼噼啪啪的火星。
   陈老爷明显感受到骚动的村民向三姨太投去的目光,不由下意识咳嗽了一下,向大姨太说:“带小倩去加一件衣服,别又伤寒感冒了。”
   大姨太点点头,拉着三姨太的手说:“妹妹昨天给我讲的什么红楼可好听了,害我一宿没睡好,巴望着妹妹今天给我续着呢。”
   陈老爷非常满意大姨太的处事方式,如果家里没有她操持还真运转不过来。陈老爷仔细打量着站在院子的每一个人,那惶惶不安的神态与乞求的眼神让他兴奋。此刻陈老爷却满脸堆笑,然后恭敬地向大家拱了拱手,大声说:“乡亲们,让你们久等了。”
   陈老爷的问好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悬着的心有落地的感觉,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向陈老爷问好,院子一下闹哄哄起来。
   陈老爷尽量提高嗓门说:“乡亲们,今天是立春,你看,我们给大家做了一些点心米果。尽管天降瘟疫,但是春天来了,希望也来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食春。” 陈老爷说完随手拿起一个米果轻轻咬了一口,然后示意阿财将果盘端到人群中,但并没有人伸手去拿米果。陈老爷并不在意,咳嗽了一声,几个长工将黄灿灿的稻谷抬到院子中央。陈老爷抓起一把稻谷闻了闻那迷人的稻香,心里却泛起割肉般的难受,但还是故作轻松地说:“每人限五升,度过这个紧要的关头就好了,春不是来了么?”
   村民们一下子向黄灿灿的稻谷涌去,尽管他们知道这五升稻谷根本无法驱赶可怕的瘟疫,但如果能够填饱肚子,仍可以让身子充满抵抗能力。阿财一下被人群淹没,但依旧不忘大喊着:“排队,每人五升!”
  
   狗子决定去深水区看看,这是第十网了,捞起来的除了一些杂草,一条小鱼也没有。深水区温度高些,一般有鲤鱼或者鲫鱼在这里取暖过冬。狗子举起镐头的时候感到头晕,酒壶里已经空空如也,如果再没有鱼的话晚上的酒钱就没有着落了。
   “这个该死的大雪!”狗子将镐头狠狠地向深水区的冰面砸去,冰面上泛起白色的印痕。
   “这个该死的大雪!”狗子再次诅咒起来,但又不得不将镐头向冰面砸去,冰屑溅在脸上针刺般痛疼,不过马上被寒冷带来的麻木淹没,“喀嚓”一声,汩汩河水终于冒出了冰面。
   “狗日的。”狗子愉悦地喊了一声,决口越来越大,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狗子的衣襟。狗子将渔网不断向河中放,完了大口地喘气。
   沉甸甸的渔网让狗子窃喜,然后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渔网往河面拽,果真,两条鲤鱼四条鲫鱼在网里活蹦乱跳。
   “狗日的!”狗子把鱼取进木桶,胡乱将渔网一卷然后向河堤的苦楝树上一挂,径直向陈家祖堂走去。狗子根本没有想过明天或者往后还来打渔,他的信条是活过一天是一天,更别说这兵荒马乱与瘟疫横行的年头。今天打渔是狗子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只是没有想到会遭遇一场大雪,当然一直缺少一张渔网,前几天的晚上降雪之前狗子到龚家村龚老爷家走了一趟,在房梁上蛰伏许久的狗子听到了龚老爷的训斥,他训斥女佣的理由是厨房没有猪油了应该早点吱声,要不第二天他无法出门见人。狗子自然知道这个无法见人的含义,很多大户人家为了彰显自己家境的殷实,出门前都会在嘴唇上抹一抹猪油,显示自己家里天天喝酒吃肉。暴雪来临之前让大家早早上床取暖,狗子得以夜猫一般在龚家穿梭自如,但一无所获,狗子遛进厨房想捞点残羹剩饭,结果如女佣所说,连油罐也空空如也,沮丧的狗子只好临走之前顺手把挂在院子里的渔网一起带走。
   村民们提着讨到的五升稻谷向家里走去,途中有人碰到狗子,但都绕道而过,狗子多年行窃使得相邻尽知。
   狗子并不理会他们,甚至鄙视他们,那些衣着得体的人在背地里不是经常干些男盗女娼之事?多年的梁上作业狗子不止一次发现老爷们偷偷摸摸挤进女佣们的房门,一些女佣并不推辞,条件不过是让老爷们为年迈的父母送几升稻谷过去。
   狗子看到了王中医,他是方圆几十里唯一让自己折服的人,在他不多的讲述中狗子觉得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说话做事总是透着一股镇定和不容质疑的味道。对于王中医的医术狗子深有体会,那年母亲痢疾,自己得知病讯的时候她已经奄奄一息,连狗子自己也觉得母亲是熬不过这场疾病了。在狗子想起叫王中医的时候,母亲已经在断断续续安排后事,但王中医的几贴草药却起到了神奇的功效,母亲的起死回生让狗子觉得王中医就是自己父亲,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和蔼可亲。不过又让狗子后悔的是,因为自己的盗窃让母亲见面就是无休止的唠叨,狗子听到心烦之处真想一下将母亲劈死。
  
   二、雨水
   狗子决定在雨水那天动手,天气没有转暖的迹象,山上的残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早上竟然天降寒霜,到中午时分天空就一片灰暗,没一会雨点打屋顶上哗哗作响。江南的湿冷如潜伏在角落里的幽灵,趁着人们不注意咬得脚趾头锥心的痛,大地笼罩在一片不祥的气氛当中。这样的天气狗子求之不得,老水酒的劲头正旺,烧得狗子脸颊酡红。门口响起掌柜谦恭的问候:“阿财,抱着陈少爷干嘛去呢?”
   “少爷要吃棉花糖,顺便买点醋。”
   狗子将头探出窗子,看见阿财抱着陈家少爷已经走到了街巷那头,听说陈家少爷已经十岁了,依旧口齿不清,口角流涎,见人就呵呵傻笑。有流言说陈家少爷是个傻子,看来不是妄传。阿财停下来在询问醋的价格,这是立春那天陈老爷交待的事情。
  
   立春日,狗子提着渔货向陈家祖堂走去,就在举手敲门的时候,狗子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里面传来陈老爷与王中医的寒暄,陈老爷说:“王先生,那些可都是今春的谷种呀。”
   王中医说:“自古善有善报,陈老爷的善举一定会引来功德无量。”
   “那是,那是,王先生,我们开席。”
   狗子举手推门,门上两个铁环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开门的是阿财,看到狗子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派发稻谷的时辰已经过了,你来迟了。”
   狗子很想抽下阿财,但此刻还是谦恭地说:“鱼,我是来卖鱼的。”
   “鱼?”阿财看着木桶中活蹦乱跳的鱼问:“哪来的?”
   “破冰捞的,不信你去河面看我砸开的冰窟窿,该死的天。”一停下来狗子觉得脚趾一阵阵生痛。
   “你等下。”阿财向内房走去。正好碰到了大姨太和三姨太向内房走去。
   这是狗子第一次看到三姨太,恰到好处的旗袍将人衬托得娉娉婷婷,狗子又一次咽了咽口水,不由骂了句“狗日的”。接着阿财从内房出来向他招手。
   宴席已经开始,陈老爷和王中医的寒暄还在进行,根本无视狗子的到来。王中医说:“瘟疫按照西医的说法叫感染,大多数都是病毒引起的,如果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偶遇风寒,普通的感染之所以被称为瘟疫,是我们的身体之前没有遇到这种病毒种类,故而没有相应的抵抗力。对了,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能力。其实大家也没有必要谈瘟疫色变,只要多吃葱蒜或者在家洒些陈醋,是可以抵抗的。”
   陈老爷边听边颔首,完了对旁边伺候的阿财吩咐:“明儿就去街上弄些醋回来。”
   “是,老爷,买多少合适?”
   陈老爷沉吟了一下说:“多买些,给乡邻也送点。”
   “陈老爷真是菩萨心肠。”王中医说完却用眼神瞟向坐在大姨太身边的三姨太:“三太太,感觉喉咙怎么样了?”
   “承蒙王先生妙手回春,好多了。”三姨太快速地扫了一下王中医,然后垂下眼幕说。
   “容我给三太太把下脉。”王中医说完就来到大姨太座位边恭敬地说:“能否请大太太挪个位子?”
   王中医坐在大姨太的位子向三姨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三姨太脸上悄然泛起了红晕,看到陈老爷颔首示意的时候,才迟疑地伸出右手。王中医将手指搭在三姨太脉门上的时候,三姨太滑嫩的皮肤让他心里泛起涟漪。片刻,王中医挪开手指,回到原来的座位沉吟片刻说:“虽有起色,但乃是痼疾多年,要根除还须调养时日,我拟润肺固本汤方饮之。”王中医抽出纸笺熟悉地开出药方:天冬六钱、 沙参六钱、黄芩六钱、熟地六钱、贝母三钱、桃仁三钱、杏仁三钱、地龙六钱、白屈菜六钱、 瓜蒌六钱。
   五剂,日煎一剂,分三次服用。
   陈老爷接过处方交给阿财问:“先生,除了服药,在饮食上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
   “少燥热,多清淡,如果这个时节能有鱼,那是极品了。”
   直到此刻,陈老爷似乎才想起狗子在旁边站立多时了,吩咐枣花说:“去,给狗子盛一海碗饭,加两块红烧肉。”
   狗子接过饭毫不客气地狼吞虎咽起来,几次呛得眼泪都出来了,王中医脸上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说:“这孩子饿疯了,慢慢吃。”
   陈老爷眼中露出慈祥的笑意,说:“鱼我都要了,以后能弄到鱼都送到这里来。阿财,带狗子去结账,另外赏两个铜钱。”
   狗子向三姨太瞟了一眼,提着木桶向厨房走去。厨房在祖堂后院,几个工匠正在修葺被风化的青砖,新补的地方如贴在黝黑皮肤上的狗屁膏药。而陈少爷流着鼻涕正朝地上撒尿,接着用手指蘸了蘸尿液放在嘴巴里舔,看到狗子经过就呵呵傻笑起来。

共 1939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生活就是个万花筒,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社会背景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上演。人人都向往美好,安宁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烧杀抢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而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都是矛盾而复杂的。做为这部作品中的主角陈老爷就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一面向善,一面却有着卑劣的个性;而王中医也一样,他表面的善举却最终没有掩饰他道德败坏的一面;狗子虽说是行窃又坏事干尽,但他讨厌母亲的行径;三姨太,作为这部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一个代表,表面坦荡利落,背地里却有着世人鲜知的卑劣行径……这部作品,以节气为每一节的开头做引子,看似断章,组合起来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品在构架上,语言上,内涵上都有着不可忽视又极其完整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人性的揭示上,有着非常真实的概括,人无完人,优点和缺点都集一个人的一身,作品更是有着历史的影子,题目为《春》,意义深刻,值得再三玩味的上乘佳作,极力推荐赏阅!【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90018】【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120第309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独步寻花        2015-01-21 14:34:02
  文章得绝品,佩服!
22 楼        文友:雨晴兮        2015-01-21 16:06:52
  呵呵,太自信了,以为别人都是白痴,真的没看懂么?《春》有什么含义?我不是主张“高大全”的人,是这篇文章如果属于典型性,那么,整篇文章就是完全忽略了历史的真实:全篇没有革命的符号,却大言不惭地说是写红军,但是是把红军写成狗儿都同意收编了,还滥杀无辜。春,看到的全篇人物和故事几个章节全是写的老爷偷春、狗子窥春、狗子娘叫春、三姨太思春、中医摸春,还有别的么?所谓红军的那几句不多的话,只不过是点缀。不争论了,大家看看各有领会。
23 楼        文友:莫晓寒        2015-01-21 20:18:28
  一笑,飘过,咱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
莫晓寒
24 楼        文友:强子        2015-01-21 21:34:04
  看了这篇绝品,深感自己知识量和遣词造句的不足之处。故找出一些比较疑惑的句子贴出,期望有高人能够帮忙指点一二。虽说不是自己的文字,但在江山这样倡导正文学的严肃网站,多学习是有必要的。
  
   “天寒地冻加一场瘟疫,往往增加了鱼对人们的迫切性。”
  
   “‘下雪不冷融雪冷’这样的人生经验在口口相授中深入骨髓,何况一种不知名的瘟疫在传播,就像蛰伏在某一处的狙击手,然后准确带走一个生命。”
  
   尽管自己这么多年来如履薄冰地打理着这份祖业,但显然,自己也是被革命的对象。
  
   暴风雪来临之前让大家早早上床取暖。
  
   狗子多年行窃使得相邻尽知。
  
   狗子并不理会他们,甚至鄙视他们,那些衣着得体的人在背地里不是经常干些男盗女娼之事。
  
   母亲的起死回生让狗子觉得王中医就是自己父亲,医术高明,和蔼可亲。
  
   江南的湿冷如潜伏在角落里的幽灵,趁着人们不注意咬得脚趾头锥心的痛,
  
   对了,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能力
  
   新补的地方如贴在黝黑皮肤上的狗屁膏药。
  
   她后悔在他出生的时候应该将这个孽种扔进深山喂狼,
  
   衣服扒得精光,一个壮丁正拿起鞭子往脊梁上抽,
  
   抽打整整持续了一个上午,阿财和长工到底吃饭去了,(打了一个上午,竟然没有昏迷也没有疼痛,反而性趣大起,天神?)
  
   任凭自己再怎么努力耕耘,但三姨太那块地依旧没有生根发芽的迹象。
  
   “老爷——”
   “狗子,是我儿子。”(一个主子能够对奴才直接坦诚这样难以启齿的秘密? )
  
   “等下,其实还有其它方式。”王中医看上成竹在胸
  
   山上有一伙土匪打家劫舍,劫富济贫,我给以介绍你过去,
  
   王中医尽管绘声绘色,但眼神不时瞟向低头吃饭的三姨太。
  
   陈老爷放下准备夹菜的筷条
  
   狗子娘感觉自己要被吸光了。
  
   “翠子在家么?”(嫁汉嫁汉,女人既然嫁了汉子,乳名就不存在了。这里是何用意?
  
   殷虹的血顺着嘴角向下巴流去。
  
   “靠,你个臭娘们杀了我父亲李瞎子别以为我不知道(狗子嘴巴里,能忽然吐出这么文雅的叫法?)
  
   嘣一声一个弹头向墙上射去,
  
   杀猪佬把头磕得如如鸡啄米
  
   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滴一滴的尿液。(得多精准而复杂的爬法?爬过去之后,尿液竟然是整齐划一的一滴一滴?)
  
   狗子哈哈大笑起来,“瞧,这才是孩子,好,我需要的就是人手,最近我就带大家去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那个该死的阿财。”想到前些日子爱财对于狗子的开罪陈老爷
  
   至于你么,不过是衣冠禽兽的畜生而已,当年所谓花言巧语不过是为了换取与我的床第之欢,然后扔下我娘两孤苦伶仃
  
   大家将牛撂倒在地,牛的主人竟然还毕恭毕敬(你家的牛被撂倒了,会毫无悲痛之感?还毕恭毕敬?)
  
   却发现一风韵的女人站在屋内打量这父亲的灵位。
  
   大姨太突然发现狗子目光有些异样,不祥之兆迅速膨胀,并下意识朝门口挪去,(不详之兆挪了,还是大姨太挪了?)
  
   狗子将大姨太放倒在床上,掏出阳物刚触到大姨太,却一下瘫倒在她身上。“妈的,怎么这样?”
   狗子还沉浸在进入大姨太那一刻的销魂感觉。大姨太也没有了前面的挣扎,紧要之处甚至变得贪婪,(这两处必须放在一起看,才会让人产生晕眩效果。前面一下子瘫了,不管谁的原因,后面怎么就生龙活虎了呢?不得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明天狗子及钩刀岭的山匪将接收井冈山革命者的改编。
  
   陈老爷吩咐说:“小倩,你送送王先生。”(妾送客?这里是烟花柳巷?)
  
     晚睡的三姨太敏锐地向厨房跑去,
  
   杀猪佬的徒弟把头凑过来,只见白光一闪,杀猪佬的徒弟当即倒在血泊当中。
   “你好像知道有山匪?”
   “我只是刚才回去,看到有人群向这边涌来,觉得情况不妙。”
  
   “嘣!”陈老爷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开始抽搐然直到一动不动。
  
   “不是,不是——”狗子正想分辨,一个手榴弹准确地在他胯下爆炸……
  
  
   至于狗子怎么当的土匪,哪里来的枪,是个很诡异的伏笔。哪里的土匪会平白无故给他枪?还是手枪?而且,还允许他单独回来,自个任意发展人员?
  
   另外,大户人家的第一个夫人,众所周知当称呼为太太。大姨太是谁?本人才疏学浅,看到如此高绝的绝品,忍不住认真看了一眼。这一眼之下,清明堵塞,眼界淤积……
  
  
   至于内涵或者主题,鄙人真没看出什么深刻之处。反而对里面频频出现的粗口和荒唐镜头印象颇深,或许是我居心不正?
   文学要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民族素质和品位,所有阴暗面的描绘,不是为了噱头或者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是为了在污浊之上开出一朵洁净而神圣的莲花,给大家一种或积极向上,或充满希望和光明未来的力量。” 让热爱生活的人们坚信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铁凝语),这篇文章里,阴暗随处可见,但却丝毫看不到一丝铁凝先生所讲的光亮和希望。
  
   暂时说到这里吧。才疏学浅,理解有失偏颇,请作者见谅!
25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01-22 10:21:54
  一篇小说凝聚作者的心血,绝品能够通过,一定有其积极和美好的一面。
   作品中出现别扭的句子和常识性的错误,如果是个别就在所难免;但是能够被细心的作者大量挑出来,并且人家言之有理,就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作者没有很好检查,仓促投稿或者基本功不扎实。
   尊重作品,尊重作者,对于原作者和评论者,我们的学习一直在路上。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6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01-22 11:03:34
  打造精品网站,繁荣江山文学,坚持正文学的路线,需要更多优秀的作品,也需要更多敢于客观地进行文学批评的优秀评论员。我们要本着尊重作品和作者心血的这个原则,避免纠缠于细节的不足攻击作者或者质疑绝品,要通过阅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积极意义,理解作者构思写作的用意,让作者感受被尊重的温暖,让评论者享受评论的乐趣。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7 楼        文友:强子        2015-01-22 14:14:06
  悠扬老师您好:“打造精品网站”,何谓精品网站?“尊重作品和作者心血的这个原则,避免纠缠于细节的不足攻击作者或者质疑绝品”,何谓纠缠细节?何谓尊重作者,那么读者的眼睛谁来尊重?“让作者感受被尊重的温暖,让评论者享受评论的乐趣”,这句话就更难以理解了,这两者不是自相矛盾?如果尊重作者就表示可以对其作品的所有疏漏视若无睹,那么还存在评论者吗?掩耳盗铃罢了。
   “一篇小说凝聚作者的心血,绝品能够通过,一定有其积极和美好的一面。”我只能说琴声老师心里是十分光明美好的。这篇小说只能是我个人片面理解或者揣摩错误。但我估计,看到这么多(还有尚未指出的)的疏漏,大众的眼睛,估计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集体瞎了。
   问候琴声老师!
28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1-22 14:44:39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小说不但有善也有恶,因为人性如此,有善有恶才是人性最真实的体现,看不懂多读读书就懂了。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29 楼        文友:强子        2015-01-22 17:41:21
  楼上的您好,您若是懂得什么是所谓的人性,当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所谓人性,就是你这样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昧着良心、瞎着眼睛说话?您长了几只眼,看了几次文,读过几本书?如果读这样类型的书,估计多年之后会成就无数白痴。且不说内涵以及意义,就句式上显而易见的错误,您这读书多的,眼睛开到天窗上啦?欢迎您继续指正,鄙人愿意奉陪!
30 楼        文友:雨晴兮        2015-01-22 18:33:48
  那位什么悠扬,说话很不到位。发帖子的人都是善意批评,没有挪揄、没有讽刺,文学是需要批评的,如果都如悠扬说的,大家一起捧,最后作者可能被捧杀的。还有那位叫什么花香的不知是哪方神圣回复我,,也许还是作者的代理人,尽然让我小窗说话,难道江山为了打造精品网站,就靠大家一起称赞,不能提一点不同看法么?文学,历来是要开展批评的,要善意,有具体例子,我觉得跟帖的都是善意,都有具体例子,如果这样不行,那就直接说:不许发表不同意见!不同意,或者为了维护绝品权威,那就把不同意见一棍子打死:把不合时宜的帖子删掉吧。
共 62 条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