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燃烧的火焰(小说)

精品 【流年】燃烧的火焰(小说)


作者:安格格 童生,653.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03发表时间:2016-10-18 11:42:05

【流年】燃烧的火焰(小说)
   见班主任领着英语老师进来,同学们都站起来拍手,主持的同学用比较纯正的普通话:“热忱欢迎张老师参加我们班的活动。”掌声响了起来,李明泽老师也跟着拍了起来,张爱玲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在旁边的空地方坐了下来,李明泽也挨着她坐在了她的旁边。原来,这是同学们专门留出的空座位。
   联欢开始了,主持人要求一人准备一个节目,先是同学们的表演。
   李明泽老师剥了一块儿糖,递到了张爱玲面前,张爱玲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来,心中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轮到李老师出节目了,他想了想:“‘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班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打油诗的出处?作者是谁?”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显然是谁也不知道。对于这首诗,张爱玲是很熟悉的,她从小学四年级就看《水浒》,只是觉得这首诗挺朗朗上口,就把它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闲暇时还翻看过几次。看到同学们沉默,张爱玲微微一笑,这个微笑被李老师和主持人同时抓住了,主持人抢先一步:“这个问题让我们的张老师来回答,大家说好不好?”
   “好!”同学们一致赞成。
   张爱玲站起来,落落大方,“这首诗出自施耐庵的《水浒》。”
   李老师看了张爱玲一眼,他没想到张爱玲一个代课的女老师还知道《水浒》,他自己还是上师范时在名著欣赏时才开始认真读《水浒》。
   也许是李老师的目光激起了张爱玲内心深处不服输的性格,本来已经坐下的她又站起来说:“我给大家讲关于这首诗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水浒》中一段有名的‘智取生辰纲’。说的是青面兽杨志替梁中书为东京的太师祝寿送生辰纲,走到黄泥冈歇息。吴用安排晁盖等七人装成卖枣的商人,安排白日鼠白胜装成卖酒的汉子。在杨志他们买酒吃前在酒桶里下了蒙汗药,毫不费力地截取了十万贯金银珠宝。当时,装成卖酒汉子的白胜挑着担子唱着这首打油诗走上了黄泥冈。”
   张爱玲的故事把同学们都吸引住了,他们没想到,张老师不但英语讲得好,故事讲得更好,连声音也那么好听,故事讲完了,同学们还在津津地回味,直到主持人拍起了手掌,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张爱玲的故事也吸引了李明泽,他想不到张爱玲能把那么长的故事就那么几句话就说清楚了,有情节、有人物、有悬念、有结果,真是总结的太好了。一直以来,李明泽只知道张爱玲是代课老师,是因为家庭遭变故才辍学的,要不,人家早就是大学生了。据说初中考上了师范都没去读。当然这些都是听别人说的,张爱玲自己从来没说过。他对张爱玲深怀同情。经过半年的接触,他对张爱玲的同情渐渐变成了好感。在之前,他几次试着去接近张爱玲,甚至去讨好她,可张爱玲总是不冷不热,淡淡的微笑把人拒之千里。经过今天的联欢会,他心里更是情有独钟了。
   晚上,李明泽躺在床上,想着张爱玲以前的一些事,甚至第一次发现,张爱玲的漂亮、温柔是那么醉人心弦。他心神荡漾,激起一股别样的柔情。“她是那么有内涵,”他心里想着,“一定要早早地向她表露,小心被别人抢了先,”他暗下决心,“不过,别人也许还没发现她那么多优点。”
   元旦后休息一天,李明泽睡了懒觉,直到响过早饭的铃声,他才急忙爬起来,洗了把脸,急匆匆地到食堂赶早饭。吃罢饭的老师三三两两从食堂出来了,走到食堂门口的时候,张爱玲也从食堂走出来,看到李明泽,微微一笑,李明泽心神一晃,脸红了起来。
   进了食堂,李明泽开始寻找与张爱玲同宿舍的卢老师的身影,他发现卢老师在一个小饭桌上自己吃饭,“天助我也!”他装作毫不在意地走过去,坐在卢老师旁边,他要通过卢老师来牵线。
   想了很多次的话,说出口却很难,李明泽也不知道是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当时他觉得,比给学生上第一节课要难多了,只觉得口干舌燥,满脸通红,脑子一片空白,直到卢老师告诉他“张爱玲有个青梅竹马的兵哥哥”时,他才恍然醒悟,觉得好像做了一场梦。
   当老师确实是忙,爱玲一直知道,可她没想到会这么忙。以前当学生时,觉得老师还是比较悠闲的,现在自己身为老师才知道,老师的累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加上学校的校规挺严的,一般时间,连学校大门都不能多出。参加完一班的联欢会后,爱玲加班给肖卫国写了一封信,本来打算少写点,没想到越写越多,几乎熬了个通宵,她把自己最近的情况说清楚,再就是把织好的毛衣、毛裤和毛背心一块寄去。
   早饭后,爱玲抱上已经打好的包裹,骑上自行车奔邮局去。出了宿舍门,远远看见李明泽老师吃过早饭刚从食堂出来,她站住脚步,想和他说句话,谁知,李明泽一拐,向教室的方向去了。
  
   九
   要放假了,期中考试明天进行,考试三天后就可以回家。张爱玲教的是初一班,学校不安排补课,初三的学生和老师是要补两周的课。
   早晨起得比较晚,今天是考试的最后一天。在这考试的三天里,晨跑取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可以晚起床半个小时,不过,学生们可没有一个晚起的,他们都早早起床复习功课,在进考场的前几分钟还在临阵磨枪,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亮。
   英语是昨天下午进行的,张爱玲教的那几个班分数应该不错。考试时她还担心地到一个考场里看了试卷,发现试卷上的题目她都讲过。初一的英语,学生们还没学音标,因此,内容比较简单,句型也是最简单的。她当时想,每个班肯定有满分的同学。尖子生出来后,整体的成绩拉分就看中等生了,也就是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90分以上有多少,中等生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班里的成绩。不过爱玲还是有把握的。
   上午没有监考的任务,下午两点钟考生物,爱玲有监考。考完试判卷大约得三天,那么第四天就可以回家了。想到回家,爱玲竟然有点想妈妈。忙于考试,再加上冬天路不怎么好走,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她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想必妈妈也想她了,就在出神的当儿,卢老师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兵哥哥来信了。”说着便把信递给爱玲。卢老师是个不爱开玩笑的人,不过对于爱玲,她一直非常关心,尽管她比爱玲大不了多少。
   爱玲的心猛地一动,抬头看了看卢老师,似乎有点不相信这个事实。确实,卫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信了,看到卢老师手中的信,看到卢老师没有逗她的意思,她才伸手接过信。好厚的信,“他写了些什么?这么多?”爱玲心里想着,装着毫不在意却急急地拆开信,由于拆急了,竟然把信封的口撕坏了。爱玲有点心疼。对于卫国的来信,爱玲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让信封都完完整整的,每封信都整整齐齐地保存着。
   爱玲从信封里取出信,背靠已经叠好的被子半躺着坐着,采用了一种很舒服的姿态。
   卢老师在宿舍的那张临时办公桌上整理着物件,为放假做准备。她整理完书籍,准备开始整理柜子里的衣服,一扭头,她发现爱玲脸色发白,目光呆滞,身体在发抖……
   “怎么了,小张?”卢老师有点着急,边说边靠近爱玲。
   爱玲没说话,眼泪却簌簌地落了下来,“一定是信上写了什么让爱玲伤心的事。”卢老师想着,顺手拿起爱玲扔在床上的信纸看了起来。速速浏览了一遍,没发现什么令人伤心的事,倒是让卢老师觉得,信里处处弥漫着甜蜜的感觉,要不爱玲哭了,她真不想去分享这些甜蜜。“她也许就感动的,”卢老师想,“可她的反应不像是激动,她究竟怎么了?”
   百思不得其解,爱玲这时却泪流满面,还发出呜呜的哽咽声,肩膀随着抽噎一动一动的。她从来没见过爱玲这样伤心,“她真的是有伤心事。”卢老师这样确定着。她拍了一下爱玲的肩,“小张,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可以说出来,不要自己这样。”
   爱玲抬起头,满含泪水的双眼,明显地抑制着抽噎:“看到他进行消防训练,我就伤心……”话还没说完,抽噎的更厉害了。
   卢老师还是不理解爱玲伤心什么。爱玲看到卢老师不理解的表情,她停止了哭声,说:“你不知道,我一听见‘消防’两个字就伤心,我爸爸……我的爸爸……”
   卢老师记得有人说过张爱玲的父亲是因为自己创办了一家小尾寒羊养殖场,后因一场大火几乎送了性命,从此家庭落败,爱玲也因此失学。
   “我不愿意他去干消防工作,一想到那火灾我就害怕……”张爱玲边哭边说。
   “哦……”直到这时,卢老师才勉强理解张爱玲伤心的缘由,但似乎也犯不上如此伤心。她想了想,坐在爱玲的身边,“他当初就是去当消防兵,怎么能不进行消防训练呢?”卢老师慢声慢语地安慰爱玲。
   “可我一听见消防就害怕。”爱玲的口气中满是无奈。
   她想再说些什么,可一时又想不出更好安慰人的话,只好把手放在张爱玲竖起来的膝盖上,用力地按了按,也算一种安慰。“确实,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消防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想到这儿,卢老师又觉得爱玲哭的有道理,“她经历过火灾,知道消防的危险性,她在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担心。”卢老师终于理解了爱玲哭的根由。她认真地想了想,用商量的口气对爱玲说:
   “他是消防兵,就要进行消防训练,以后还得从事消防工作。你要是不愿意他干消防工作,就得想想办法,现在哭没用,”她想了想又说,“主要是让他复原安排工作时不要进消防部门,你说是不是?”
   卢老师的一番话,爱玲觉得很在理,伤心确实是没用,害怕也没用。卢老师虽然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但懂的确实比自己多的多,爱玲突然为自己刚才的表现不好意思起来,她用手掌抹了抹脸上的泪珠。
   下午监考正好和李明泽老师在同一个考场,尽管卫国的来信是上午的事,可爱玲的心理仍然满是阴郁,神情郁郁寡欢。很快,李明泽就发现了张爱玲的不高兴。在课上,李明泽忍不住看了张爱玲好几次,可张爱玲似乎没发现。下课了,趁着收卷的时间,他想对张爱玲说些什么,可最终没有说,他怕爱玲误解,其实他心里只想知道张爱玲为什么忧郁。
   给卫国的信早写好了,时间也有,可爱玲却没有发出去,具体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没有心思去发信,爱玲犹豫着、抑郁着、矛盾着,说不出理由,就是一种感觉。
   自从去学校教书,妈妈发现爱玲开朗起来,人也越来越漂亮了,白净细腻,尤其是心情,每次回来都乐呵呵的。快要放假了,妈妈非常高兴。
   清晨,妈妈去小吃铺买了二斤肉,回家用刀剁好了馅子,昨天就捂好了胡萝卜,今天爱玲回来吃饺子。想学校里的生活一直是很苦寒的,虽然爱玲上次回来说学校的伙食也不错,可妈妈总觉得爱玲在学校吃不好。
   中午过去了,爱军吃了点剩饭出去玩了,妈妈拌好了饺馅,出门向村口望了好几次,可每次都没见爱玲的影子。“莫非今天不回来了?”妈妈想着,和面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听见大门一响,妈妈向外一看,是爱玲,推着自行车已经进了院子。妈妈顾不得满是白面的手,忙迎了出去,“出门看了好几次,也没见你的影子,我刚进门你就进来了,”妈妈说着,要帮女儿提包,爱玲没让,“冷不冷,快进屋。”妈妈乐呵呵地在前面开门。
   很快,妈妈发现了爱玲的忧郁,知女莫如母,她像往常说话、笑、吃饭,但妈妈总感觉爱玲心里有事,并且不高兴。“是学校成绩不好?”不会的;“是卫国怎么了?”也没听他妈妈说;“是和同事们闹矛盾?”不会的。“怎么了?”妈妈悄悄地观察爱玲,怎么也找不到答案。
   一个假期,爱玲一直是这样,妈妈有些心疼。晚饭后,爱玲又坐在窗口发呆,妈妈洗了锅,爬上炕,坐在爱玲身边,“爱玲,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对妈妈说说。”
   爱玲把目光收了回来,对妈妈说说也好,她拿定了主意:
   “妈妈,卫国走的是消防兵,以后会从事消防工作。”
   “是。”妈妈很平静,“消防”连着“火”,“火”是他们家灾难的根源,是灾难的开始。再说,消防也是很危险的。妈妈理解了女儿的忧郁。
   看着女儿抑郁的神情,妈妈也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了,卫国不能去干消防工作,太危险了。妈妈清楚地记得在养殖场的那场大火中,县消防队副队长陈亮的危险动作,要是背不出孩子他爸,他们两人就同时葬身火海了。卫国怎么能干这些的工作呢?每天做这样的工作,爱玲会担心的。
   爱玲长长叹了一口气……
  
   十
   接下来的日子一下子轻松了,没有每天简单而又繁忙的训练,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应。闲下来的日子,肖卫国疯狂地思念张爱玲,开始一封接一封地写信,往往是爱玲的回信还没有到,他的另一封信已经寄出。弄得爱玲这头有点手忙脚乱。爱玲似乎习惯了卫国那种忙碌的军营生活,一下子这样殷勤的来信她有点不习惯,不过,卫国的来信冲淡了她对卫国做消防工作的忧怨,同时,再次更大程度地唤醒了她恋爱的热情。
   “亲爱的卫国哥:
   想你。
   什么时候能回来,爸爸、妈妈和我都在等着你,”卫国知道,信中的爸爸妈妈指的是卫国的父母还有爱玲的母亲,看到这儿,卫国心里暖暖的感动。“快复员安排工作的时候了,卫国哥,你考虑过到什么部门工作吗?”对于复员归属问题,卫国从来没考虑过,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服从,绝对的服从,三年的军营生活,使得卫国对服从有了更深的体会,“那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个信念在他的脑海一时难以转变,现在爱玲这样问,他一下懵了。

共 53878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9...11
转到
【编者按】一场意外的火灾,要当消防兵的念头在小说主人公肖卫国的心里生根发芽,他义无反顾参军成了一名消防兵。因为,他知道,消防兵能从火灾中救人,能从火场里为受灾者最大程度减小损失,这成了肖卫国从事消防工作的最高意愿,也是他身上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的体现。小说以肖卫国身上发生的消防故事为主线,以周卫国与恋人张爱玲的感情纠葛为辅线,采取倒叙、插叙等手法,两条线相互交叉、联系,互为推进,讴歌了肖卫国为代表的消防官兵,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崇高精神。部队的严格训练,让肖卫国成长为一名消防技能高超、意志力顽强、敢于硬拼的消防战士。肖卫国复原的当口,面对着优裕的工作和企业老板女儿主动示爱的诱惑,而张爱玲面对着男同事的热烈追求,肖卫国和张爱玲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爱。张爱玲对肖卫国职业的感受,从鼓励到担心,从担心到抵触,从抵触到慢慢适应,从适应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她和肖卫国的爱情也接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最终肖卫国身上那种爱国家、爱人民、敢于担当奉献、对爱情专一的品质深深打动了张爱玲,他们的爱情迎来了最美好的时刻。就在他们领取了结婚证准备结婚的时刻,肖卫国因为一场火灾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悲情的小说结尾,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感染力。随着煤气站一场意外的大火,肖卫国身上的那种不顾个人安危、甘心为国为民捐躯的精神像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篇小说,也照亮了读者的心灵。小说人物形象刻画饱满,意蕴思想丰厚,表达主旨突出,赞美了肖卫国为代表的消防官兵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美丽心灵和博大精神。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夏云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019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10-18 11:43:20
  欣赏佳作,欢迎继续赐稿流年!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10-20 10:44:4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月草        2016-10-31 17:34:59
  我只想说加强提高语言能力·多观察·多体验·
回复3 楼        文友:安格格        2016-11-01 08:33:28
  谢谢赐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