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我的明天何处安放?

精品 我的明天何处安放?


作者:黑大汉 童生,901.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8发表时间:2017-01-08 13:00:55
摘要:大力发现父母与儿子生活的这两个小区里,面临各种问题的老年人很不少,这些人晚年的生活境遇因为各自的家庭结构、昔日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单位、收入水平等各不相同。所有这些加之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上、经济上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大力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在十分纠结的心理状态中,在现实的种种矛盾中,思考着他们这一代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在思考着人生的终极意义。

我的明天何处安放?
   女人的想法跟男人在有些方面永远不会一样,因为她们属于感情的动物——很多时候,是在感情的驱动下做出种种选择;反之,男人们则要理性很多,他们会基于现实的种种情况与考虑做出判断和决策。然而,在社会上,男人可以呼风唤雨、主宰一切;可在家庭生活中,女人是大腿,男人是胳膊,胳膊又怎么能够拗得过大腿呢?所以,虽然很不情愿,可春节过后,大力还是陪太太一起去了北京。在他的启发和引导下,唯一的成果是,太太不再固执地坚守在北京了,而是借这机会两人一起在北方几个城市转了转,比如说天津、秦皇岛、沈阳、丹东等。而在丹东期间,大力接到大姐从老家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是母亲中风住院,听她的口气,情况似乎相当严重,所以,大力临时改变了计划,结束了这段旅程,独自赶紧先期回家了。回家,因为没有能够买到直达卧票,他买了从北京到南京的高铁。又因为这列高铁路上出了两次故障,耽搁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所以,到南京后因为时间已经太晚,没有回家的火车与公共汽车了。为了抢时间,大力是打的回家的。而这一趟如果着眼于经济,代价真的不菲:单单是路费就花了1000多。当然,为了避免矛盾,这些他都没跟太太说。再后来,亲家母出了交通事故,进行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因此,照应孙女的事儿也就转移到大力这头来了。他太太也只能匆匆结束了陪伴儿子的日子。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太太白天的时候都守在孙女这头。
   当大力赶到儿子家的时候,太太已经走了,孙女正坐在屋里的地面上与保姆一起玩。那保姆叫章丽,四十七八岁,矮矮的,白白的,胖胖的,左眼上眼皮有一颗黑痣,谈不上好看,但在大力的眼里,有无锡水蜜桃的味道。看到他来了,章丽脸上乐开了花——她知道大力是个实在人,过来了,可以为她换换手,无需太辛苦了。另一方面,大力的孙女文文眼下正是蹒跚学步的阶段,也确实很难带——这时候的她跟这个阶段所有的孩子一样,很想走路但走路又很不稳当,所以,为避免发生意外,照应她的大人必须弓着腰,亦步亦趋;如此这般,能不辛苦?看到大力出现在面前,文文也笑弯了眉毛,从地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扑过来了:“爷爷,抱……”
   大力蹲下身去,乐呵呵地抱起了孙女:“我们的文文真可爱。”说着拿脸颊贴在孙女的小脸蛋上。
   文文算不得漂亮,真的只能算可爱,跟儿子小时候相比更是差多了。不过,也有人说文文跟她爸爸小时候很像。哪里像?嘴巴、眼睛、还是鼻子?这些说法让大力直摇头。虽然已经近三十年过去了,可他迄今还记得当年儿子在孙女这个年龄,不只大头大脑,而且皮肤如桃花瓣一样,两眼就像星星;那漂亮,可不是吹的,而是货真价实,众口一词的。为什么这么说?那时候他拿童车推着儿子上街,一路能够吸引无数做母亲的、做爷爷奶奶的人们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有的还会情不自禁地上前来搭讪几句。所以,在心底里,大力对小时候的儿子是有“百里挑一”的评价的;每次带儿子上街,都会有莫名的自豪和骄傲。但是,文文可不是这样。她的嘴眼鼻子,你虽然挑不出明显的毛病来,可也说不出漂亮之处。当然,他对大家坚持说他孙女跟他爸爸很像,他又很能理解:小孩子不像自己的父母那像谁?假如一点不像,那不是遗传发生了变异,就是“生产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可是大问题喽。
   平心而论,文文虽然并不像儿子,但大力的喜欢是一如既往的。怎么说她都是他儿子的血脉是不是?怎么说她身上都有他大力家族的基因是不是?再说,你看她那双眼睛虽不能说有多大,也不能说有多美,可相当清澈,相当明亮,相当传神,她的喜怒哀乐等的各种情绪都能透过这双眼睛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童真呢?他不知道。他知道的是,满世界他现在很少能够找到这样的清纯。
   文文埋下头来,习惯性地抵住了大力的前额,让他能够感受到儿童皮肤的柔软、细嫩,直弄得他心里热乎乎的。她又忽然往后直起身子,跟他拉开一点的距离,忽闪着眼睛,伸出小手来,在他的下巴上一顿摩挲,格格地笑,又惊异地盯着他的下巴看了又看。大力也笑了,因为突然间意识到自己早上起身后太过匆忙,胡须没有能够剃干净,所以,很可能有些扎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文文,爷爷的胡须大了些是不是?呵呵,是男人,都该有这玩意……”
   文文也不答话,挣扎着下地,然后一个劲儿地把他往衣帽架那边引。大力过去了,孙女踮起脚,努力想从衣帽架上摘下她的小小太阳帽来。大力明白了,她这是想出去玩。
   “我们出去走走?”大力跟坐在沙发上看手机的保姆说。
   十一
   当他们坐电梯下楼走出电梯间的时候,迎面碰上了负责这栋楼的保洁工作的李奶奶。这李奶奶人缘味很好,在孩子面前总是慈眉善目的。大力听她说他们家也有一个孙女,不过她孙女比文文要大太多了——当然,她也比大力要大太多了,已经是六十开外了。像这年岁的人本该轻松一些,专注于颐养天年,可李奶奶为了多挣两个钱,所以,还在工作。她告诉大力,她本来是农村户口,他们的土地被征用搞商品房开发了。根据当年与政府签订的“土地换社保”的协议,眼下每个月政府给他们400多元的社保。这份社保,吃饭还行,可其它问题就解决不了了。所以,他们那个生产队跟她差不多年龄的,男人如今踏三轮车的很多,女人则有不少跟她一样,在市政上或者小区物业上做保洁。她这份工作能够挣多少?一个月1000元上下。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份收入太少了,恐怕谁也不会干,可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别无所能,也确实需要,就接受了。“有了这份收入,至少孙女假如开口向我要点什么,我不会因为拿不出手而难为情……”她这样对大力说。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每当看到瘦精精的,走路还有些摇摆的李奶奶,大力心里就会闪出这样的念头。因为他插过队,也因为他到现在还跟当年插队的那地方的老百姓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他知道在今天城市人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绝大多数老年人靠养老金也能过得还不错的同时,农村老人中有不少人日子并不容易。比如说,他就知道当年大队水利工程员老蒋的老伴已经是78岁的人了,还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走路都像虾米一样半弓着腰,可还在城里做保姆,照应一个中风老人。又比如说,他还知道,他常去钓鱼的那口鱼塘北边的费奶奶,结一天的渔网,算下来也只有五六元的收入。可惜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如今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又关心他们呢?
   “文文,叫奶奶。”大力对孙女说。
   “奶奶。”文文奶声奶气地叫道。
   “哎,你好,小美女。”做保洁的奶奶两眼笑眯成了一条缝,从三轮车上下来了。她这三轮车,自己在上面加了一个棚。为什么要加?那是因为李奶奶在做保洁之余,还会将住户扔掉的纸箱等拣起来去卖废品——如今年轻人热衷于网购,因此而产生的废弃的包装盒很不少。比如说儿子家门口,几乎每天都会多出若干个或大或小的包装箱。“小不过大算,单是这一项,一个月也能增加两三百呢……可恨的是,主家搁门外给我的这些东西,总有人会顺手牵羊捎走……”李奶奶不止一次地跟他说过这话。
   “你孙女越长越好看了……”李奶奶说。
   “真的?那托你的福了……你的腿好些了没有?”大力又问道。前些天,他听李奶奶说过,她的腿莫名其妙地酸痛,她打算歇下来几天去看医生。
   “感觉还不行。”奶奶说。
   “这种事耽误不得,还是早些看医生为好。”大力一听就知道她并没有去看医生,因此好意提醒她说。“有不少毛病如果拦在前面,几片药可能就解决问题了;可假如粗心大意,没准儿会拖出大问题来。”
   “你这话我记住了。谢谢你。我下午就去医院看看,可就是要不少钱哪,今天的医院门真不敢进……”李奶奶说。
   “可真的生病了,你还不能不进。”大力笑道。
   李奶奶也一笑,摇摇头,正打算按下上行的按钮,大力的背后有人叫了一声:“慢着,还有上楼的……”
   大力扭头一看,是家住4楼的何奶奶推着她孙子过来了。
   这何奶奶五十刚出头,从工厂退休不久。她的儿子与早早一样大,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她儿子媳妇生了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她现在童车里推着的是二小。她儿子媳妇本不想生二胎,可她老公一定要他们生,并表示只要他们把孩子生下来就行了,其它的事不需要他们管。他老公是干什么的?开公交车的,月收入也就三千上下。这让大力十分费解:今天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到上学到将来结婚成家,需要花费多少钱?两百万可能都是低标准:今天的孩子都要读到大学吧?那从幼儿园起读到大学是多少年?十八年。就算是一年三到四万,那就是五六十万。结婚需要一套房子吧?一套房子就算100平米,6000一个平米不算多吧,这就是六十万。如今的房子都是毛坯房,不装修是无法入住的,一般性的装修,也该二十万吧?家具家电是不是还得十万二十万?娶媳妇,给人家买辆车表示一点意思也是需要的吧?就简单的大众泡泡,也在十万多呢。何况说,还有酒席钱等等。加起来,是不是得两百万?对于亿万富豪来说,两百万毛毛雨啦——大力居住的小区有个开发商,女儿出嫁,单单是“捏手钱”,家里就给了两千万。可对于小老百姓来说,两百万又意味着什么呢?并且,这奶奶的儿子的情况他也是十分了解的:初中勉强读完后,就跟在他爸爸后面开农用车贩鲜活鱼;鲜活鱼生意做的人太多,不好做了之后,他爸爸去开公交车了,他就进了工厂。他这文化水平,进工厂是没有问题。大力曾经注意到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工厂打出的常年招工的广告,招工的条件十分宽松,往往只有一个——年轻。至于有没有文化与专业技能,根本不是问题——反正招进厂后工厂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也不仅是本地企业是这样,就是江南苏锡常的很多规模企业也是这样。大力听一位校长说过,他去看江南学校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结果发现一些学生做的是一个字不识也能做的工作,比如说,在生产方便面的流水线上拿筷子翻动油锅里的面饼,属于非常典型的简单劳动。何奶奶的儿子的工作也可想而知。
   大力真的对于这些人的思维无法理解:生孩子到底有多好玩?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很不容易,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最终还要面对无奈地老去与死亡的恐惧。再者,当你拥有更多孩子的时候,那么,你能够施与孩子的爱和情感必然会因“分摊”而减少,怎有可能像只有一个那样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这位何姓奶奶的老公表达过这样的想法:多生几个,现在确实会辛苦许多,可将来老了,日子也会好过一些:照顾你的人也就多了。然而,对于他这样的说法,大力表示严重的怀疑:孩子多了,未必将来你晚年的生活就一定有更多保障——眼下这社会,“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多了去了,做子女的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赡养父母责任的还少吗?也不说别的,他自己的小舅子,岳母昔日真的是把心都掏给他了,都三十多岁的人了,一听说儿子有个头痛脑热的,就像掉了魂似的,寝食难安。可到头来怎么样?当岳母全方位失能既不能说,也不能动的时候,别说照应,一年也看不了他一次。时代变了,“养儿防老”也未必靠得住了。既然这样,何必多生呢?为了家族基因的延续?可家族真的那么重要吗?今后是不是还会有家族这样的概念大力认为都是不小的问题:居住地的分散是一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高度的物质化也是一个方面,越往下一代面去越不看重家庭、家族之类更是不容忽视。
   “嘿嘿,我们回来,你们出去,成天也就是做的这个梦……”何奶奶笑笑。
   “有梦做总比没梦做好。何况说人活在世上都得做点事是不是?能够帮他们一把就帮一把吧!你说呢?”大力笑道。他又朝童车中的小男孩做了个鬼脸:“长大了可别忘了你奶奶哟……”
   那小男孩茫然地看着他。他太小了,这一切他还无法明白。
   “我可没指着孙子——如果儿子都指不上,还能指着他吗?要生这二子,完全是我老公的想法……”何奶奶说。
   十二
   经过小区的一家理发店前面的时候,文文不让走了,挣扎着要从童车里出来。因为她看到了理发店门前的电马。这也算得是文文的习惯了:每天出来只要经过这儿,那么,她一定要坐一回电马。大力一笑,把文文从童车中抱了出来。
   文文摇摇晃晃地走到电马边,眼睛盯着大力,嘴里发出“哦哦”的声音。大力知道,她这是要他帮忙,把她扶上电马。章丽抢在大力前把文文抱上了电马——虽然说媳妇在太太面前说了不少保姆的不是,太太也有类似的反应,但大力对这类问题很清醒:媳妇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那是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照应孩子。保姆为什么或多或少存在着难尽人意的地方?因为照看孩子不过是她的一份工作,她对文文不会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样的感情。何况说,一个人成天屁颠颠地跟在孩子后面跑东跑西,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所以,想些主意,适当减轻劳动强度,让自己稍许轻松一些,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共 53489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9...11
转到
【编者按】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力的经历,揭示了我国当前的一个严峻现实——老龄化。目前,进入六十岁“老”龄的人,形成了我国当前的一个特残殊群体。一方面他们需要照料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一方面还要照料儿女的孩子;而此时的他们因岁月奔波、生活劳累等种种原因,自身也或多或少地身带着某种或诸多病患。进入花甲,本该享享“清福”的日子,却被上下两端紧紧地勒逼在人生的死胡同里,难以自圆其身。由此而带来的诸如家庭、社会、邻里、兄弟姊妹、疾患、心理等错综复杂问题,困扰、迷惑着他们。本该放松心身的他们,不得不重新搂抖着残存不多的精力,又一次次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和熬煎。“人无过头之力”,面对中国几千年传承的道德观念,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明知“不能为力”下,却异常艰辛地践行着人性人体承受的极限;续写着中国式人生轨迹辉煌。小说中大力的内心独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现实性,是这个特殊人群共存的典型相征。倾力推荐共赏。 【编辑:古月银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115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1-08 13:04:20
  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力的经历,揭示了我国当前的一个严峻现实——老龄化。目前,进入六十岁“老”龄的人,形成了我国当前的一个特残殊群体。“人无过头之力”,面对中国几千年传承的道德观念,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明知“不能为力”下,却异常艰辛地践行着人性人体承受的极限;续写着中国式人生轨迹辉煌。小说中大力的内心独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现实性,是这个特殊人群共存的典型相征。哎,“我的明天何处安放?”怎一声叹息了得。问好作者,远握致安。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宏声        2017-01-17 05:48:22
  宏声读了相隔万水千山的老师佳作,但我们的心近了,有缘聚会在大型文学网站江山文学网,心心想相连的文友亙相帮助,共同学习文学路上努力前进!
3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8-26 21:22:59
  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