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有奖金”征文】神秘的弥佛砚(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神秘的弥佛砚(小说)


作者:云山松 举人,3744.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46发表时间:2017-12-10 19:29:58
摘要:神秘的弥佛砚引发系列事件,造成悍然大波


   上官云山略一沉思,便招呼刘刚、郭威重新回到屋内。
   他们打着带警棍的电简先搜查了一遍屋里各个房间,见确实没有其他人来过和有其他人,便进卧室打开壁柜,提出那只密码箱放在床上由刘刚照着拨弄起那密码来。不到两分钟,密码箱被上官云山打开了,只见里面除了几套女人穿的衣裙外,没有其它东西,刘刚说:“看有没有夹层。”上官仔细地沿着箱边摸索,在左上角发现有松动的缝隙,便用刀一挑.那底板便打开了,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几个小塑料袋子,里面装着白色的粉未,“海洛英!”他们同时地惊喜地喊了起来。
   上官又翻开枕头下面的床单,发现刚才李亚军放的那东西竟是一个存折,只见那存折上写着古仕春的名字,存款数额是五千元。
   上官叫刘刚拿个袋子把那几包海洛英和存折装上,把密码箱放回壁柜内,便俏俏地出了屋,赶回县公安局。
   正当上官云山在联系城关派出所派人监视苏绍华家的时候,派出所的刘所长告诉他:”苏云青老先生家被盗,其中最珍贵的苏氏弥佛砚也在被盗之例。据苏老先生说,这是国宝。”
   上官云山一听,他预感到,案子已进入了关键时刻。
  
   六、辨文物,苏云青痛失弥佛砚
  
   苏云青老先生感到自己真的老了,躺在床上,他想马上出院,因为儿子的丧事还要等他来操办,但是当自己颤巍巍地坐起来费力地穿好了衣裤想下地迈步时,才发现自己浑身虚弱四肢无力。刚走了两步,就稳不注重心了,于是只好踉跄着扑回床沿,坐下直喘气。
   老先生感到自己这辈子是完了,不是吗?人们常说人生最惨不过三件事:少年亡父母,中年失伴,老年绝后。而这一切,恰恰都被我苏云青撞上了!既如此,自己的特长、地位,一切的一切又有何用?
   绝望归绝望,毕竟是历经风霜的人,苏云青老先生稍作喘息之后,还是在旁人的扶持下走出县医院。
   有人问他:“是先回县总工会他个人的住房还是去儿子家?”他回答:“县总工会吧!”
   他之所以要先回县总工会他的住房,是因为在医院里想到出事前几天苏绍华来问他收藏的那些古董分别值什么价,其中还提到那方祖传的砚台为什么不趁现在能卖个好价把它“处理”了。当时他虽严厉地训斥了儿子一顿,毕竟没把这事放在心里。后来听说儿子欠了债把部份古董卖了因那几天会议多所以没空来管这件事。现在,痛定思痛,由那难忘的梦境所启发,猛然想起了这方古砚。
   当苏老先生拉开床头柜的小门见里面空空如也时,竟不住喊了起来:“弥佛砚!我的弥佛砚不见啦!”
   苏云青来到上官云山的办公室时,那虚弱的躯体真是要垮了。刘刚把自己刚买的参七饮料冲了一杯请老先生喝几口歇一会儿再说,老先生喝了一口,便喊了起来:“造孽哟!这祖传的东西都敢偷,难怪会着报应哟!”
   上官云山忙上前劝慰老先生,等他稍平静之后,才请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一番。
   老先生看着面前的这几个年轻警官个个刚毅英俊,联想着自己的儿子却不争气,不由得感触万端。
   他把苏绍华探听文物古董价格及近期八方借债、骗钱的行为告诉给了上官他们,并肯定这弥佛砚失踪与儿子有关,因为他住房的钥匙只有他们父子二人才有,别人是进不去的。
   弥佛砚究竟是何物?为什么是国宝?老先生讲起了这段属祖传不外漏的历史。
   原来苏云青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苏东坡第五十六代第七房嫡孙。熙宁五年,即公元一O七二年苏东坡在杭州任知事时一次路过浙江嘉兴秀州永乐乡宝林禅院得知其老方丈文长老乃四川眉山人,即老乡,便与之长谈,摆谈十分投饥。二人顿生相见恨晚之感,文长老留苏东坡在禅院里住了五日,这五天里二人谈天说地,论古谈今,或抚琴作画,或赋诗诵经,甚是亲密。后来苏东坡离去时,文长老送了一方唐朝占砚给他。其砚台由楠木做盒,制作精美,其砚则是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的澄泥砚。这澄泥砚乃用黄河泥浆澄积泥士印制成坯后进行雕刻,阴干后入窑烧制而成。这种砚、紧实而带柔性,质地细腻温润,呵之即泽,触如童肌,扣之若金声、温柔明澈、如瓷赛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并且飘出一缕淡淡的清香。其造型有人物山水花鸟禽兽仙道神怪等等,由于此砚在明朝绝迹其传世稀少甚是金贵。而这方砚雕塑的是一尊弥勒佛。这弥勒慈眉笑险、脸方额宽、敞穿袈裟,端坐首端,坦胸露肚,双乳挺圆,两手抚膝,大腹便便盘腿而坐,造型自然。左手捻着佛珠,右手放于缸沿。缸内储水可洗笔,脚下的小捻款笔尖。砚长八寸九,砚重十斤二两,砚宽八寸三。取众佛之尊之意。
   后来文长老病殒之后,苏东坡路过闻汛不胜感慨并赋诗一首:“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来去令。存之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园泽,葛洪川畔待秋深。”并把此诗刻在砚底,按现行国家文物法之规定来划定级别此砚属一级文物,称国宝而无愧也!后来祖传训规定:“此砚只能家传而不能变卖他人,否则将遭不幸”。后人曾经变卖,果然言中,又赎回。祖传至今,竟被不肖儿绍华盗卖,才出祸事!真是怪砚啊!
   介绍完毕,老先生又拿出几张照片来,原来老先生为此砚拍了几幅黑白照。大家一看,没想到世上还有这种砚,真是大饱眼福。
   上官云山想到既然苏云青老先生来了,顺便请他鉴定一下二拐子买卖的那批古董来,便拿了出来。
   老先生看了那二十枚铜钱,仔细地辨认后进行了排列,然后惊喜地说:“这是康熙六十大寿时江南钱庄专门为其铸造的铜钱,为使其身显耀,在此铜钱内加入了八成黄金,所以这铜钱呈紫色,正是行话中说的七黄八紫九赤,上次有个收荒匠还来询问有关这铜钱的来历、我追问他是不是见着了,结果他避而不答。由于当年只铸了六十套,献入宫中。后来流入民间不知去向。没想道现在出现在这里,真是件特大新闻!要知道这些是我在史料中得知而从未见报道有发现,这可是二级文物哟!你们看,这二十枚铜钱这左边的字排例后就是“同福宁东江、宣元苏蓟昌、南合湖广浙、台桂陕云彰。这就是当时康熙统辖下的清代二十省。”
   上官云山也为这意外的收获感到高兴。
   苏老先生又查看了一遍那些玉佩和玉扣,然后拿着那玉佩说:“这块玉佩也很有价值。你们看这造型、雕工,真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这就是光绪皇帝送给珍妃的那对玉佩——玉蝶戏春和玉蝶戏蝉。这也是宫廷珍宝,属国家级文物。警官先生,可否告诉我这批文物的来路?看来,这不是一般人家所有啊!”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王局长笑着说:“我们正在查这批文物的来龙去脉,到时候还要请苏老先生多帮忙哟!”苏云青满口答应。
   送走了苏云青后,上官云山专案组又马上开会进行布置:郭威负责和经保科的同志立即清查这批文物的来龙去脉,刘刚负责组织治安科的同志加强对崔建国和李亚军的监控,上官云山参加对二拐子和广东客的预审,尽快掌握更多的情况。
   当王局长和上官云山把崔建国、李亚军、二拐子等人的材料看完时,天已大亮了。刚吃完早饭,船石湖管理处打来电话,告诉上官云山说古仕春投湖自杀被人救起现已脱险。据古仕春说她有重要情况向公安局的人谈,请示上官云山怎么办。上官马上说自己亲自去船石湘,同时请他们保护好古仕春。
   上官云山刚把刚才电话里关于古仕春的事告诉给王局长,电话铃响了,这次是苏云青打来的。他告诉上官,他想起了儿子临死前说的那个人,名字叫李亚军。
   上官听了不由得眼睛都睁大了,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七、出意外,李亚军失踪起风云
  
   上官云山和王局长商量后,决定还是由他去船石湖见古仕春。至于李亚军这头,为不打草惊蛇,而达到引蛇出洞的目的,暂不惊动,看有什么变化。
   于是,上官云山又急急忙忙地到了船石湖。
   那天古仕春在绝望之中投入了船石湖本想再次离开这个世界以求解脱,谁知,却被家住船石湖六孔桥旁一位姓熊的乡村教师发现并把他救了起来。经过一番抢救,古仕春又回到了这个既很精彩又很无奈的世界。
   现在古仕春得知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公安局刑侦科科长上官云山时,想到平时所知的关于上官的传奇传说,便放下顾虑,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给了上官云山,因为这几天她住在熊老师家中,被熊老师夫归那质朴的感情和熊老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执着地忠于山乡教育事业而感动,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并为自己的两次自杀感到羞愧,所以,她想把自己所知的一切告诉给公安人员,以求得一点心理上的平衡。
   我和苏绍华的结合是由他父亲介绍结婚的。头两年他工作踏实,业余时间跟他父亲学书法、篆刻,对我也很好,所以头两年我们夫妻是和谐的。从去年初开始,也不知是哪个把他拖下了水的,他开始赌钱、酗洒了,刚开始小赌小博,有输有赢,我就劝他,他不听。后来竟越睹越大而且他输了以后就猛喝酒,喝了酒后就打人。更气人的是他不但每月把工资输光了后回来把我们存的钱拿去又赌又输,几个月下来家中没有一分存款!又悄悄地把我的结婚戒子和耳环也卖了拿去赌,最后发展到竟然想把我输给人家,要我陪某某人睡觉抵债,我先是劝他,求他,后来无法忍受了就和他吵。他见我不从就打,不把我当人地打,但我仍然忍受着,盼望着他能有朝一日痛改前非。今年初,我发现他竟然在悄悄地吸毒,使我又怕又痛苦。我劝他戒了,他反而威胁我如果外人知道就杀我。
   就在这时,我们电大班和县企业联谊会在船石湖举办了。会上我接触了县物资回收公司副经理李亚军。苏绍华和李亚军相比,同是男人,同样年龄,其为人,事业,却有天壤之别。我早就羡慕他,敬仰他,通过这次接触我爱上了他。我体会到,没得到过白马王子的少妇一但遇上了肯定会投入他的怀抱的。至少我个人是这样认为,在我的主动安排下,我们经常幽会。
   出事的那天下午,我下班回家刚煮好饭在炒菜时。苏绍华回来强行要我的那份才发的工资,我不给,他打我。他一边打一边说我和李亚军通奸他早知道了。我如果不对他百依百顺他就要把我和李亚军的事向社会曝光。当时我吓坏了,钱被他抄去了,我只有哭。后来,我出门去打电话想找李亚军,结果没找着,我又去他们的家属楼前想等他出来好告诉他一切,结果也没等着人。晚上我回到家里越想越气越怕,便大哭了一场。一个有着美好理想并有一定地位。(我的工作是会计部副主任)的女人,本应有个美满的家庭和幸福的婚姻,结果却与这一切恰恰相反,是怎样的心情?特别是到了关键时候无人倾述,那就只有绝望了。于是,我准备自杀。
   真要自杀,我心情反而平静了。我在我的箱包里找出仅有的五十元钱,到街上去买了一瓶“敌杀死”回到家里准备写好遗书和检举信就服药自杀。谁知道,命运之神老是和我作对,正当我写好“遗书”二个字又觉得还是先写了检举信后才写遗书时,苏绍华回来了我竟然没发现。苏绍华一把抓住我的头发便一边打一边骂我:“好一个婊子!你偷人现眼还想抓我来垫背想告发我?老子今天要你晓得我的厉害!”一顿空前的毒打。
   终于他打累了,我也被打得趴在地上爬不起来了,他才放过我,去拿酒个人喝了起来。
   我也不知过了多久才缓过气来,见苏绍华已醉得似睡非睡地躺在沙发上没动了,便咬着牙爬起来拿起那瓶药就喝,想尽快离开这个世界。谁知道这敌杀死很难闻又很难喝,我刚喝了一口便被呛得直咳,咳一停我又喝,又喝又咳,就这样我喝了五口。
   也许是我的咳嗽声把苏绍华惊醒了还是他本来就没睡死,他睁眼见我在吃药便一步上前抓过药瓶说:“咋个?想死?哼!”我说我已喝了这么多了,我死了你好出青天了。他听了看了看药瓶,见我的确喝了三分之一了,便醉醺醺地说:“想死就甩脱干系了?哼!老子也要跟你到阴间去缠死你!”说完,他就一口气喝下了剩下的那大半瓶敌杀死,后来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了。
   上官云山听了后,趁换袖珍录音机磁带的时候问古仕春:“你和李亚军除了有男女关系外,还有其它关系如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关系没有?”古仕春肯定地说:“我和李亚军在经济上是互不往来的,主要是我不愿用他的一分钱,因为我认为我用了他的钱或要了他的钱就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抹上了铜锈,说白了是我爱他的钱而不是人,所以无论他的钱,或给我买金银手饰我都拒绝了。只有我去年生日时,他送了件很漂亮的内衣给我。至于其它东西,我没收过。”上官云山又问:“你放过什么东西在李亚军那里,如衣物、箱子之类?”古仕春想了一下说:“我没放什么东西在李亚军那里。我知道,李亚军的妻子既漂亮又能干,一旦被她抓住了什么把柄,李亚军就完了,因为她的父亲是县商贸局局长。哦,我有一个存了五干元的存拆放在李亚军那里,名字是我的,因为我怕被苏绍华偷去取了。”说着,她又讲了一遍那天偷跑出医院想和李亚军私奔而遭拒绝而到船石湖自杀的经过,同时还告诉上官云山,她撒了的李亚军给她的五千元人民币,也被熊老师夫妇全部收捡并保管着。

共 30955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一篇荡气回肠的侦探小说!小说以九三年春为背景,采用顺序和插叙手法,梦境与现实交替,回忆与现实穿插,两条线索铺展情节,正与邪轮番上演,讲述了一个追查贩毒和倒卖文物重要案件的故事。小说中的苏绍华是省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考古学者苏云青的儿子,与古仕春结婚后夫妻关系不错,后因服装个体户崔建国的引诱,迷上了赌博输光了家里的钱,常常问古仕春要钱,对其打骂,继而又染上了吸毒。古仕春与物资回收公司副经理李亚军在一次联谊会上相识,两人发展成情人关系。当苏绍华再一次赌输后问古仕春打骂要钱时,古仕春绝望喝药自杀,醉酒的苏绍华一气之下也喝了古仕春没喝完的毒药,两人被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苏绍华抢救无效死亡,古仕春苏醒后从医院溜走。室内写了“捡举信”、“报告”几个字的便笺引起了公安人员的注意,在查出两人死因中引发了一系列案件。刑侦人员出入舞厅暗查,跟踪嫌疑人员抓了老广和二拐子,经过突审和顺藤摸瓜查出了和广东客的牵线人崔建国。当崔建国拿着弥佛砚在广州越秀公园与孙云飞接头时,被乔装一路跟踪的上官云山、刘刚等一行抓捕,查获了毒品,而弥佛砚却是假的,而真的弥佛砚又成了悬案。小说结构见胜,开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情节一波三折,案中案,谜中谜,情节发展中悬念跌起,案件层层拨开后,原来是苏绍华从父亲房里偷出了家传国宝弥佛砚,卖给了崔建国,崔建国把弥佛砚藏在情人家,后丢失。小说的结尾又设置了悬念,给人留下了想象和期待。精彩小说,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10 19:40:24
  人物个性演绎情节,情节塑造人物个性。人物逼真,情节跌宕,扣人心弦!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10 19:45:07
  这篇小说也是歌唱刑警人员的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追查国宝弥佛砚,任重道远,艰难与危险并存。祝早日顺利破案!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10 19:48:55
  老师的小说别具一格,剪裁得当,手法独特,处处设谜,又层层揭谜。欣赏学习,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