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左门(中篇小说)

精品 【家园】左门(中篇小说)


作者:扬眉出鞘 秀才,1982.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11发表时间:2013-09-23 21:00:41


   尽管吕林临走时说不想给解丽去信,但他还是抽时间给解丽写了几句,并告诉了他现在的地址,邮编和电话。这些其实打个电话也能说清,但吕林想起分别时解丽的阴阳怪气,突然就不想听到她的声音了。
   在采访的间隙,他给《跨世纪》拨了个长途,问杂志出来没有,郝编辑说出来了。他便告诉了郝编辑一个地址,让郝编辑用特快专递给他寄几本样刊来。
   慰问、采访快结束了,而杂志还没有寄来,吕林心急火燎。吃晚饭时,他觉得嘴有点疼,用镜子一照,才发现满嘴是泡。这泡是急出来的。
   幸亏在慰问团离开的前一天,刊有他长篇纪实小说的《跨世纪》终于寄到了他手中。他立即开始了又一番“活动”。他不想离开老山,他还没挖到“矿”呢!要一举成名,这就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要留下,必须留下!在他心中,这次是唯一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他先找红军师参谋长,又找政治部主任,再找师长、政委,见了哪个首长都要毛遂自荐,把自己“吹嘘”一番,然后拿出《跨世纪》给他们看。《跨世纪》上有他写的《法门寺千年佛骨之谜》。吕林清楚,上老山来的名作家、名记者太多太多了。采访、慰问活动频繁,部队战事紧张,按战区规定,都得限时离开。也就是说,那些名家、名记直到现在也没一个在“规定”之外留下,吕林,你一个小小的地方党报的记者,凭什么资格破例?凭的是硬活,这硬活就是《跨世纪》。看,我吕林能写大东西!
   红军师首长们听了吕林的表述,硬硬的态度软了。政委说:“写老山的英雄事迹我们欢迎,但你得经你们慰问团同意,否则谁也不敢留。”
   时值八七年三九时节。老山纬度不高,但也冷风习习。一个晨风很硬的早上,吕林“咚咚”敲开了慰问团王团长的门:“王团长,我求你了!”吕林说着就要下跪。
   王团长一把拽起他,迷惑地问:“求我什么?”
   吕林说:“我要留下来!”
   王团长一听,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吕林说:“你没这个权力谁还有这个权力?”
   王团长说:“市上领导交待过了,电台、电视台、报社、话剧团、豫剧团、秦腔团,我带走25人,必须带回去25人。”
   吕林说:“25人少一人看不出来,我自己会给报社方总编交待。”
   王团长说:“那我怎么向市领导交待?……再说,我和你父亲一起蹲过牛棚,你不知道,走时他悄悄找到我说:王兄啊,我把吕林这根独苗苗就交给你了!要是你在这里出了麻达,我如何向你父亲我的老战友交待?”
   王团长就这样把吕林顶出了门。
   可吕林没灰心,又去缠慰问团李副团长。一见面吕林就抹泪:“李团长,我求你了!”李副团长莫名其妙:“这小子,平白无故哭的哪门子?”吕林说:“让我留下来吧!”李副团长立刻绷了脸,话比钢还硬:“我和你不谈!”
   吕林几乎绝望了。
   这时吕林接到了丫丫的长途。丫丫说,爸爸,我想你!听到女儿亲昵地呼唤他真想立刻飞回她的身边。但他突然又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因为他实在不愿听到又确实听到了电话里有一枚棋子落地的脆响……司马男是名人,解丽现在喜欢的就是名人呀!如果我不成名,我连妻子都保不住了。
   吕林毕竟是吕林。他眉头一皱,又生一计—
   他找到红军师何副政委。通过几天来的采访,他摸到了何副政委的“弱点”:和蔼、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吕林依葫芦画瓢把前面那一套又表演了一番。果然,何副政委松了口。何副政委说:“看你是诚心留下来,也诚心宣传我们红军师的英雄们,这是好事,那我就帮你试试,看能不能让你破例留下来。但丑话说在前,只是试试,不能给你打保票。”吕林双手合十,赶快说:“那当然!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何副政委同师长、政委通气以后,径直去找王团长:“王团长,商量一件事。吕记者在《跨世纪》上的作品我看了,他的笔头很硬,我想以私人名义留他帮我整一份材料,整完后立即让他返回华林市,怎么样?”
   王团长被将了一军。何副政委发了话,他实在不好拒绝。什么以“私人名义”,分明是吕林在其中活动。但他又没有好的办法对付。想了片刻,他只好说了个折衷办法:“这样吧,我们明天早上走,吕林今天就不参加活动了,去给你整一天材料,晚上再奋战一夜……凭吕林那两把刷子,应该差不多了。”何副政委脸一沉,说:“我留吕林一天,只一天!连留一天的面子也不给我?你们前面走,他随后就到。好,我自作主张,就这么定了!”
   话说到这份上,王团长和李副团长相觑一丝苦笑,只有默许了。二人知道,只要留下来,那就不是一天的事了,谁知道会留多少天?将在外,不由帅。但又怕其他慰问团团员都来个照此办理,那可怎么办?于是,就悄悄叫了吕林,低声耳语了一番……主要是让他到时候躲一躲,避开其他团员的耳目。
   翌日,团员们都在手忙脚乱地收拾行李,却不知吕林一个人像小偷似的躲在伙房里。
   正、副团长煞有介事地清点了一下人数。没人注意少了吕林。
   清点完毕,车缓缓启动了。吕林眼看就要得逞了!
   这时,一个勤务兵拎着吕林藏在床旮旯的手提箱,追着车屁股喊:“停车!快停车!谁的东西掉了?”
   王团长的一切安排却没告诉当值司机。这是漏招。司机便嘎然刹车。满头大汗的勤务兵十分殷勤地把手提箱往车上递。王团长眼看要败露,气得大喝一声:“拿下去!这不是我们的东西!”
   “怎么不是?”勤务兵也急眼了:“就是!我看像是吕记者的!”
   大家一看车内没有吕记者,立马炸开了锅。黄记者首先跳下车,睡在车轮子前大喊:“我也要留下!”
   众人立即响应:“我们都不走了!”
   王团长和李副团长什么也不顾了,一把将手提箱扔到车外,然后迅速把黄记者揪回车内,命令司机:“开车!”车这才“呜”地一声奔跑起来……
  
  
   六
   吕林就那样艰难地留下了。他给方总编亲自打了个电话,陈述了他留下的原因,还顺便问了一句他那部《我的编辑生涯》进展情况,方总编一句话都没吭。
   从留下那天起,吕林就一头扎进猫耳洞,和战士一混就是通宵,和军官们一扯就是半夜。渐渐地,红军师的指战员开始相信他了,他们把本不该告诉他的事告诉了,把本不该透露的计划透露了,吕林心里有点不安,也有点羞愧,这是战士和首长们信任我呀!战士和首长们这样信任我,自己又该如何不辜负这种信任呢?
   更使吕林感动的是,红军师给他提供了食宿方便,疏通了各种渠道,还配发了一套干部服,批准他临时入伍。这就意味着,吕林走到哪,哪就会给他亮绿灯。何副政委还特地派了两名小战士当他的“秘书”。
   吕林一感动就决定暂时隔绝和后方的一切联系,包括父母妻女。
   吕林开始紧锣密鼓地采访了。他除了隔日向大本营《华林报》发回一篇战地特稿外,心中开始酝酿一个宏大的计划,他要写一部震惊军内外、震惊中国文坛的《军魂》,他要成为一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这是一个捷径,写小说成名比较慢,写纪实、写报告文学成名比较快,比如《法门寺千年佛骨之谜》,很快就发了出来,很快就有人认可。小说就没这速度,环节多,周期长,不仅要四处投稿,发表时还要改来改去,而要让一篇小说轰动,谈何容易!
   《华林报》吕记者要写长篇报告文学《军魂》的消息不胫而走。没几天,老山战场的几万名官兵几乎无人不晓了。
   可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时间匆匆流逝了五十九个日日夜夜,《军魂》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战士们不买账了,一个个用疑惑的目光看他。瞧,屁本事没有,还“混”了一套军装,没准儿是个骗子!《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的记者至多才在老山滞留15天,他一个小报记者竟那么大牛皮,两个月了还在这里“混”?一位“秘书”对人说:“哼,他算哪一级官儿,要我伺候?我从来不侍候吹牛皮的人,一边呆着去吧!”于是不辞而别了。没走的那位“秘书”也疑虑满腹,心事重重地问:“吕记者,你到底能不能写出来?”
   吕林坚定地挥了一下手,干脆极了:“能!一定能!”
   在老山呆到第60天时,吕林突然动笔了——
   他钻进猫耳洞,让“秘书”买来几条烟又买了几箱方便面,搞了十来把小白菜,掩上门,与世隔绝。猫耳洞又潮又冷,他索性钻进被窝,叼上一支烟,捂住被藤条划烂了的手,冲“秘书”说:“来,我口述,你记录!”
   “秘书”挪过凳子,拿起笔,铺开稿纸……于是,新一代的指挥员;丹心报国、二次参军的退伍老战士;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年轻小兵;被越军炮火炸断双臂仍顽强指挥战斗的突击队长;还有英雄战士的母亲和妻子……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跃然纸上——突然,没有声音了,“秘书”一看,吕林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一连20多天,吕林没脱衣服,没刷牙,没刮胡须,没去食堂。每天五点准时起床,连续奋战到次日凌晨一点才略微躺一躺,一天工作二十一小时!小便撒在猫耳洞里的半截炮筒里,实在憋不住了,才去外面大大方便一下。
   其间,丫丫打来几次电话找他,他都让人回绝了。
   20多天下来,他的体重由163斤一下子减到136斤。每天三四盒烟薰得他呼吸困难,满嘴大泡,目光呆滞,眼睛浮肿,简直有点儿人鬼不像了。
   但是,伴着老山滚滚的炮声,《军魂》终于在猫耳洞的军床上诞生了!初稿13万字。
   他兴冲冲跑到附近一个名叫马大街的边寨小镇,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洗完澡,他又用三天三夜四易其稿删改到7万字……吕林不要命到了疯狂的地步。
   吕林把稿子交给红军师审查,就去何副政委办公室抱来一沓报纸如释重负地翻看。他发现黄记者在一家很有脸面的周末报上发了一篇题为《非法小报与盗版书刊为何久查不绝》的文章,有一段情节与吕林办《时代报》的经过非常相似,好在黄记者没把吕林的名点出来。吕林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不知道他在骂那张报呢,还是在骂黄记者。
   红军师将稿子用微机打了出来,并盖了公章。
   吕林要亲自送到北京去!北京的刊物多,他想,也只有北京的刊物才能承载他的大作。也只有北京的刊物发表了,才能引起关注和轰动。北京是什么?是祖国的心脏,是万众瞩目的首都。
   红军师派车送他到昆明,又给他买了机票。上飞机前,他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给解丽拨了个长途。等了好半天,解丽才懒洋洋地答了话,从她喘气的声音和说话的腔调,吕林断定房子里还有一个人,难道又是那个快到知天命之年的司马男?吕林“叭”地把电话一压,喜悦的心情一落千丈……
   在北京下了飞机,他匆匆上了一辆“面的”。司机瞥一眼他的帽徽领章,漫不经心地问:“哪儿来的?”他忙递过证件:“老山!”车在天坛体育馆门口停了下来,他掏出钱包问:“多少钱?”司机一把推开他的手说:“我在这儿等了整整一天才等到你这一位顾客,既然你是从老山来的,50元车费免了!”说完一踩油门飞驰而去。看着远去的“面的”,吕林心里一热,眼眶就湿润起来。
   住下以后,吕林想:北京名刊如林,稿子给谁?苦恼之际,他将几个大杂志的刊名写在纸片上揉成团,双手合着一摇,甩下,抓起一个——《九月》!又抓又甩又是《九月》。最后一次还是《九月》。绝了!次日,是个星期三,他毫不犹豫地把《军魂》送到了《九月》编辑部,并给编辑们每人送了一只用弹壳做的和平鸽。
   回到宾馆,吕林还没坐稳,宾馆经理就闻讯敲门而进,经理请他给全体服务员作一场报告。老山来的人,了得!让服务员也受受爱国主义教育。
   吕林故意推辞了几句,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有一种欲望迫使他不得不答应。在他心中,作报告的不是领导就是大人物大名人。他能被邀请作报告,可见别人把他已不当一般人了。当他走进豪华的会议室时,号称“京油子”的服务员们一个个满不在乎地坐着,或剪指甲,或看小报,或叽叽咕咕,直到他坐到讲桌前了,还有人指着他低声问:“他像前线来的么?面黄肌瘦、满嘴黑牙、蔫不溜秋的!”
   吕林装没看见没听见,呷了一口水,抹了一下嘴角,按《军魂》的线索讲开了:“国际和平年,一九八六年的最后一天,我在老山见到一位叫杨卫国的军人……”
   讲着讲着,叽咕的不叽咕了,剪指甲的不剪了,报纸塞到屁股下了,一双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吕林……讲完了,一片哭声送他出了门。他讲得真是太动人了。连他自己都没料到。
   第五天一早,《九月》编辑部突然来电话:《军魂》已定稿,拟发一九八七年第三期。还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定发一篇稿,这在该杂志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关键在于老山是当前的热点,而《军魂》正切中热点。《九月》也正需要这种热点稿子。这稿子在这个时候发表,再恰当不过了,它不仅歌颂了老山前线的英雄,也鼓舞了士气,还可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吕林在电话里谢了《九月》,就兴奋异常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华林……

共 47344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10
转到
【编者按】小说《左门》表述一个记者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新闻记者的工作听起来使人羡慕,但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只有记者自己知道。主人公吕林从一家工厂的新闻干事,到创办自己的事业,再到成为《华林报》一名堂堂正正有编制的党报记者,开始了执着追求的记者之路。一次机会难得,还要有巧妙的计策。一个信念支撑着这位奔赴老山前线的吕记者,他用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在与前线部队官兵采访攀谈,在潮湿阴冷的猫耳洞里,写下了震撼心灵的《军魂》。功名代表着什么?名人效应又是什么?是不是成名自然就飘飘然?光阴似箭,生活还是五味俱全。其间,吕林这个对事业执着的人,在黄记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所设下的圈套里无法自救。宣传是带着社会效应的,生活需要平静的氛围,在人潮汹涌的经济时代,人的精神能支撑多久?人生是一次经历与坎坷的过程。事业、家庭、名利、收获、情感、痛苦。渴望成功,渴望成名,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成功与失败仅一步之遥,也许一夜风雨两片天际。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人心总隔着肚皮,伪装的总会露陷。欺骗与被欺骗就是这个世界的悲哀。小说写作特点:1.作者娴熟的工笔技巧。从专业的角度和技巧展示主人公的形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使故事起伏跌宕,紧扣读者的心弦。2.人物性格刻画细腻。吕林一味地追求名人效应,为自己为家人,而付出的艰苦和心酸,以及被人利用后内心的爱憎情愁,从幻想到成功的喜悦,从家庭的分裂到病痛缠身,精雕细刻,入木三分,使人难忘。3.揭示社会复杂性。人与人利益熏心的揭示;情感与真爱的展露;幻想与现实的残酷;以及新闻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和轰动效应。正像小说结尾主人公所说的“你的丑能看见,我们的丑看不见。这不能怪你,你没有错,错的是时代。”具有一定的警醒、警示作用。引人入胜的佳作。欣赏!推荐共赏!建议加精!【编辑: 伊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24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扬眉出鞘        2013-09-23 21:38:51
  伊蕊看得很细,点评也很到位,非常感谢!
2 楼        文友:伊蕊        2013-09-24 08:36:09
  一篇优秀的文章,细细品读,真挚感人,人生就是拼搏加努力,碰壁是难免的,没有一帆风顺的航行。欣赏佳作!创作辛苦了!问好扬眉出鞘!佳节快乐!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3 楼        文友:伊蕊        2013-09-24 19:54:59
  恭贺扬眉出鞘作品获精!好文章值得品读!问好哈!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4 楼        文友:天阙梅香        2013-09-27 09:08:22
  人生就要搏几回,让自己的青春无悔,坎坷如何,碰壁也无妨。欣赏扬眉精彩!梅香恭贺并问安!
回复4 楼        文友:扬眉出鞘        2013-09-27 19:36:41
  谢谢梅香!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