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并非虚构

精品 并非虚构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0.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58发表时间:2015-05-12 09:33:58
摘要:河南养蜂人王良因为一场车祸事故,流落到湖北小坝河的夜壶沟,并与丧夫之妇桂花产生了感情。当他回到老家河南去申办结婚证明时,却发现老家人已因黄河水患被政府整体迁往别处,且不知去向。王良失魂落魄地回到夜壶沟,在桂花亲友的热情操办下,与桂花喜结连理,并且生儿育女。在夜壶沟生活了二十余年后,王良遭遇到一场依法治村运动,查出他是一个没有户口、没有身份,也没有结婚证明的三无“野男人”。王良的命运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他碰上了一个很负责任的业余通讯员,通讯员将他的坎坷命运披露报章后,引起了王良家乡领导的高度关注,最终使他这个三无“野男人”有了一个较好的归宿。


   “慢点吃,别烫着。”桂花关切地说。
   “有辣椒吗?再给我来一碗拌辣椒的。”
   “有,有,来,我给你舀。”
   王良吃完了甜豆腐脑,把碗递给了桂花。桂花以最快的速度,给王良调制了一碗辣椒拌豆腐脑,王良又是一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吃完第三碗豆腐脑,王良恢复了体力,他长舒了一口气:“我已经九天没吃东西了,好香啊!”
   “见到父母和家人了吗?”桂花问。
   “哎,村庄没了,人也找不到了。”王良眼睛一红,再次长声叹息。
   “到底怎么回事儿?”
   “我走的那一年秋天,黄河突发大水,冲走了岸边的几户人家,其它人家勉强逃离洪水,据说是被政府转移安置到外地了,问了很多人,也不知道被迁到什么地方去了。哎!”
   “哦,转移走了,总比被水冲走了好,以后再慢慢找,总能找到的。”桂花劝慰道。
   “可是,可是,开不来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我就没法娶你呀。”王良非常沮丧地说。
   “没关系的,良子,开不来证明没关系,我答应嫁给你,就一定会嫁给你的。”
   “可是,没那两样证明,我和你就领不来结婚证呀。”
   “那有啥?我们这个地方没领结婚证结婚的人多的是。何况,镇上的干部轻易不到夜壶沟来,也没有人知道的。”
   “可是,没有登记的婚姻是不合法的婚姻啊!”
   “不合法怕啥,只要合情合理就行了。良子,只要你愿意,我这就去通知我的那些亲戚,接他们来喝顿喜酒,我们的婚姻就算是合乎村规民约了,村规民约不也是法规吗?”
   “那也只能这样了。”
  
   八
   亲爱的吴老师:您好!
   由于您在前几次的来信中,一直没有说清“野男人”的真正含义,我的前几次采访也不太成功,王良一直也没有提说过自己的户口问题,我的心底里便一直把王良当作一个专门勾引良家妇女或四处嫖宿别家女人的野男人。直到今年春天,当我第四次到夜壶沟采访王良和桂花时,这才弄清您所说的“野男人”的真正含义。原来,所谓的“野男人”,竟然是对没有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的男人的谑称。
   李贤惠从我的手稿中读到王良因为开不来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而无法跟桂花结婚的情节时,也着急得火急上肝:“咋办呢?你能不能帮他说个情,让二龙山村给他开一张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好歹让他们结婚啊!”
   老师,李贤惠的话,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俗语:“皇上不急太监急。”呵呵!不过,李贤惠对小说主人公王良和桂花的态度,也让我十分开心,这充分说明,我这部名叫《野男人》的小说毕竟揪住了部分读者的心。尽管李贤惠代表不了一部分读者,但她毕竟是读者的一部分。
   老师,我这样解释行吗?
  
   满山的香花再一次竞相开放的时候,夜壶沟第二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第一次当然是桂花的前夫李迎山迎娶桂花时候,第二次却是河南人王良迎娶桂花。两次的婚礼虽然都在夜壶沟,新娘也都是桂花,婚礼景象却大不相同。
   那天早上,王良老早就用柳枝编织了一个花环,花环上缀满了雪白的、粉红的香花,他特意嘱咐桂花务必换上前年秋天买的那件枣红色中长风衣,穿上那双半高根的黑色长筒靴,还必须戴上那双网眼状礼服手套。
   婚宴所需的东西早在三天前就已备好,什么鸡、鸭、鱼、肉。时令蔬菜、烟、酒、糖果,样样齐全,王良还抽空做了两张大桌面,准备到时候架在小桌面上,就是两张超级大餐桌。
   窑洞里外的窗花,也是王良自己剪的,都是些鲤鱼闹莲、喜鹊登枝、麒麟送子、花好月圆等传统图案,厅堂的两个圆窗上,四口窑洞的窗户上、门头上都贴着他剪好的窗花和大红双喜字,对联也是他自己编写的。厅堂门口写着:
   香花题诗,千里姻缘由天定;
   蜜蜂为媒,百世佳偶今日成。
   作为新房的窑洞门口也写着一幅颇有新意的对联:
   常情不问归属地;
   真爱哪管结婚证。
   桂花的那间草屋门枋上也贴着一幅寓意深刻的对联:
   真情相爱,同室三载不越轨;
   两性相悦,好合百年永相随。
   对联创作得不是十分工整,却是非常地切合实际。
   王良忙罢这一切后,看到时间还早,客人也都还没有到,便抽空到厨房做了一碗豆腐条子鸡蛋面条,盛了一小汤钵端到草屋里,叫桂花先吃下去,垫垫肚子再说。
   上午十点过一刻,客人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夜壶沟。最先到来的是桂花的大舅胡铁匠。胡铁匠在王良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这座别致新颖的构筑物。当他得知,那些门窗、雕花都是王良亲手所做时,扭过头来把王良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好像很不相信的样子。
   随后,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十七位客人,基本上都是桂花的姑姑、姑父、姨妈、姨父,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等己亲内戚,而且还都是小坝河与曹家河一带的人,距夜壶沟并不太远。他们在参加完李迎山的葬礼后,大多都没有再来过夜壶沟。如果不是桂花时不时地去看看他们,他们也许就忘记了还有桂花这门亲戚。
   桂花的两个表姐和一个表嫂来后,主动承担起大厨的重任。其它人不分老幼,加入迎亲队伍。
   迎亲的仪式非常简单,大舅胡铁匠先行来到草屋里,他今天的角色是娘家人。表弟郝新清拿着鞭炮,走在迎亲队伍的前面,其它人跟在新郎王良的后面。一行人说说笑笑地来到草屋前,表弟郝新清点燃了鞭炮,新郎王良随后从关闭的门缝里递进一个包了十张十元钞票的红包,大舅胡铁匠接过红包,拉开草屋的门扉,把迎亲队伍迎进屋内,给每人敬了一根“红宝花”牌纸烟。作为引娘的表妹从里间陪着桂花走出草屋,大舅胡铁匠锁好草屋房门,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表弟郝新清提前跑回厅堂,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在新娘桂花进屋前,用烟头往炮稔上一点,“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和鞭炮的硝烟便弥漫开来。蜜蜂们也像是前来凑热闹的小孩,高唱着独特的《婚礼进行曲》,盘旋在客人们的头顶上空。
   大表哥郝新礼是婚礼主持人,趁着新娘和新郎在洞房里喝交杯茶的工夫,他把小桌子搬到两个窑洞中间,请大舅胡铁匠坐在小桌的旁边,桌面上点燃了一对红蜡烛之后,便扯长脖子对着洞房门口高喊:“新人拜堂喽!”
   小表弟郝新清在外面放起鞭炮,王良陪着桂花来到厅堂中间,面向大舅胡铁匠站好。郝新礼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天赐佳偶配成双!
   王良和桂花朝着红烛方向深深一拜。
   二拜高堂,孝老敬老理应当!
   王良和桂花又朝着胡铁匠深深一拜。
   三拜亲友,友谊花开正向阳。
   王良和桂花转过身子,朝着众位来宾深深一拜。
   夫妻对拜,百年好合情义长。
   两个人面对面地拜了一拜。
   送入洞房!鸣炮奏乐。
   小表弟再次点燃鞭炮,厅堂里的客人便自由活动起来。
   说是自由活动,其实也就是几个老年人在厅堂里休息或出来闲逛,年轻人则忙着摆桌子、搬板凳,铺盅筷。
   婚宴的菜肴大部分都已备好,两个表姐和表嫂只是帮着炒几个小菜,大菜早就在蒸笼里蒸着,其它的糖果、糕点也都已装在盘子里,酒也已经煨热。因此拜堂结束不到十分钟,郝新礼便宣布开席。
   第一席,大舅胡铁匠坐了首席,第二席是桂花的姑父童新怀坐在上席,其它人陪坐在宴席四周,大家很随意地吃着喝着,欢快地谈论着。
   桂花负责出菜,王良负责端菜。
   扣碗猪蹄端上桌后,桂花和王良双双来到席前,小表弟郝新清到外面放了一小挂鞭炮,郝新礼站起来说:
   “各位尊长,亲朋好友:
   良辰吉日里,大家伐龙步、抬贵手,相继走进夜壶沟,来喝桂花和王良的双喜酒,喜酒喜酒,越喝越有,现在由新郎新娘双双前来敬酒,给每人敬斟美酒四杯,这叫作四红四喜,敬请大家一一喝起,年长的喝一个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仙,年轻的喝一个花儿红又红,喝个月儿圆又圆,祝愿大家身体好,荣华富贵万万年!”
   这顿喜酒从中午十二点,一直喝到下午三点。
   酒罢饭后,客人们都来向王良和桂花辞行,王良却百般挽留,希望大家在窑洞住上一宿,晚上还要请大家喝一个通宵,明天早晨吃罢饭后再走。
   客人们向大舅胡铁匠投去征询的目光,胡铁匠说:“既然王良和桂花盛情挽留,我建议大家就都留下来,晚上再好好地喝他个天翻地覆,只看你们敢不敢?”小表弟郝新清大声争辩说:“大舅既然这么说了,咱们今晚就陪大舅再好好地喝上一顿,跟大舅猜上二十四拳。”
   火塘里生着熊熊大火,众宾客围着火塘而坐,王良又用铁铲铲了两堆火倒在洞房和另一口窑洞里,招呼着客人烤火取暖。可是,另外两堆火基本没得人去烤,大家都围坐在火塘周围,听大舅胡铁匠啪古今。
   晚上的酒宴虽然没有笼蒸大菜,办得却也十分丰盛,众宾客按照一喝门盅二相陪三划拳的老规距,一直喝到凌晨一点。几个女客耐不住瞌睡,早早地跑到草屋里睡了,男客们仍然兴致盎然地划拳、猜宝,喝得不亦乐乎。
  
   九
   亲爱的吴老师:您好!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野男人》的创作,大约有两个多月没有给您写信了吧。实在是抱歉得很啊!
   老师,我知道您是不会在意我是否按时给您写信的问题,您最关心的,是《野男人》的创作进程问题,因为很多读者经常给您、给《天河》编辑部打电话,询问野男人王良和桂花的爱情到底演绎到什么程度了?王良的野男人身份是否有望得到正名。
   老师,针对读者向您和其它编辑询问的这个问题,我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我只知道他们俩在亲友们的见证下步入婚姻的神圣殿堂,目前还不知道养蜂人王良的野男人身份到底能不能得到正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啊!
   我的老婆李贤惠是个法律意识极其淡薄的女人,她在读到王良和桂花结婚的情节后,跟她自己与我结婚时一样,兴奋得手舞足蹈。随后又关心起王良和桂花婚后会生下几个什么样的小孩,并跟我打赌说,他们的第一胎肯定会生男孩。她才不管王良的野男人身份是否得到正名的问题哩。老师,我老婆是农村众多法盲的缩影,请您不要见笑哦。
  
   王良和桂花的新婚,使名不见经传的夜壶沟成了小坝河人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守寡四年多的桂花最近嫁给了一个河南养蜂人,住进了一座造型奇特的四孔窑洞里。
   婚后的王良依然干着自己的养蜂老本行,并承担起耕种那三亩多坡地的义务,他不希望桂花继续饱受劳作之苦,便主动地承担起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桂花的主要任务,是料理家务,偶尔帮着培育蜂卵、提取蜜汁,稍重一点的体力活儿,都被王良抢着做了。
   上个世纪的1987年,也就是王良和桂花结婚的那一年,王良29岁。桂花30岁,从他离开家乡黄河滩,到他跟桂花结婚,他已经在夜壶沟这个地方度过了1110多个日夜。在这些日夜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那些不知去向的亲人。他们究竟被政府安置在哪里?他们是否还健在?这一切都无从获悉,桂花也替王良难过,但却帮不上王良。
   这年冬天,他们的大女儿大妞出生了,是陡坎那边的阮阿婆接的生,幸好是顺产,母女都很平安。大妞满月之前,王良亲自登门,邀请了参加过他们婚礼的全部亲友和陡坎边的一部分乡亲,阮阿婆也在被邀请之列。大妞满月的那天,他独自操办了四席酒宴,席上虽没有名贵海鲜,鸡、鸭、鱼、牛、羊、猪肉却十分丰富,喝的是他头一年酿制的拐枣酒,那个热闹劲儿啊,一点也不亚于他们的新婚大喜。
   随后,桂花又为他生下了儿子大根和二女儿二妞,孩子们一天地长大了,王良和桂花也一天天地衰老了。
   回头再说到公元一九九三年,天河市柳城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这是文革后的首次大型运动,要求每个人都要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就是因为这场教育,王良的户籍问题和结婚证的问题,被工作队给清理出来了。工作队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养蜂人王良既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口本,更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鉴于这个养蜂人的身上有着诸多疑点,工作队把他们夫妻二人“请”到了社教大队部,责令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向工作队说清楚。
   王良明确地告诉工作队,自己是河南孟县黄河滩人氏,1986年回老家开结婚证明时才发现,老家村庄因为遭遇水灾,被政府集体性迁移到别处安置了,直到现在还没有老家人的任何消息。因此,1985年办第一代身份证时,他因为没有户口而无法申报,1987年跟桂花结婚时,也因为没有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无法履行婚姻登记手续。
   因为王良老家的村庄被当地政府集体迁移到别处安置,向河南孟县发出协查通报也没有回音,更没有人能够证明他的真实身份,王良成了小坝河,乃至大坝河的野男人,一个没有户籍证明的野男人。社教搞了半年,王良就被工作队关押了半年。社教结束时,因为没有发现他有其它任何的劣迹,只好不了了之地将他释放回家。

共 23846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现实与小说同时进行的过程中,一段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也渐露端倪。野男人,竟是一个厚道,聪明,勤劳,踏实的汉子。文章如行云流水,在两种境况中穿插游走,毫无滞涩之感。王良与桂花,他们用普通人最平实、朴素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对人生的真实态度。民俗、地域风情、人情世故、人文地理等等涵盖众多的知识含量,加深了文章的厚重。鲜明而个性的人物形象,饱含生活原汁原味气息的语言,辅之以真实可感的故事原型,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主人公的身份问题是最具人情化的伏笔,吊起读者心中那根正义的弦。最终的结局美好而温暖,恰好与国民“好人有好报”的观点贴合至一处。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起落,却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叙事冷静从容,情节推进井然有序,张弛有度,主题突出。一曲讴歌人性真善美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513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5-12 09:34:52
  武戈老师的文章越来越好看!期待老师更多佳作!
紫玉清凉
2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5-12 09:40:00
  无论是否虚构,文章所表现出一切都具有一种真实感。不仅让读者感觉亲切可信,其中蕴含的人性之善良更为感人。厚重与唯美并重的佳作!问候余老师!
紫玉清凉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5-12 11:14:26
  感谢紫玉清凉老师选用此文。
   这篇小说是一个民政员在消除茅房调查摸底时了解到并讲给我听的。我将这个故事和人物在心里沉淀了五年,直到现在才写岀来,并在同吴老师勾通的过程中逐步展开故事情节,描摹王良和桂花的爱情历程。我不知道这么写是否符合创作原理,试着投给江山,渇求行家批评指正。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4 楼        文友:吴炳轶        2015-05-12 11:40:16
  我小时候特爱看小说,结婚后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生活,也没空看小说了,武戈老师的文章没有现代言情小说那么夸张煽情的情节,却有人性本来的真善美,期待余老的佳作!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5-13 11:34:47
  欢迎吴炳铁先生注册江山并注小文,也希望能读到炳铁先生的佳作。
5 楼        文友:远航        2015-05-13 10:29:31
  问好老师,恭喜佳作成精!遥祝创作愉快!
有容乃大 多助则刚
回复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5-13 11:29:00
  感谢远航兄的关注!我这几天下乡了,抽空去赏读远航兄的精品大作。祝好,问安!
6 楼        文友:花过无影        2015-05-13 21:36:37
  这个结尾,虽然没有明说以后的事情,但是,给人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王良释放回家后,旁人怎样扑街他?他自己又会有什么想法?这些,都值得大家各自去体会。
回复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5-14 08:25:22
  王良已和家人相会,谢谢关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