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琅琊榜】冯小芳(小说)

精品 【江南·琅琊榜】冯小芳(小说)


作者:王玉兰 童生,846.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36发表时间:2016-09-13 14:54:02


   老师找到长顺。长顺说:“老师,你就多包涵一点,他已经十四岁了,总不能让他去上一年级吧?也不想他中状元,能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你让他和小芳坐一桌,下课她也好教教他。”
   老师听了长顺一番话,只能苦笑。也无法可想,把冯小芳调到后面,兄妹俩同桌。
   冯小芳本来在班上成绩就一般,又被小华拖住,一会儿问这个字读什么,一会儿问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不等于五分之一。弄得小芳下课都没有时间和同学们玩跳皮筋。
   调皮的同学看见小芳下课了还在教小华写字,有几个就拍着手唱起了儿歌: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哭着嚷着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什么?
   说话、逗笑、解解闷儿。
  
   小小子儿,
   坐门墩儿。
   哭着嚷着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什么?
   蒸饭、炒菜、包饺子儿。
  
   小小子儿,
   坐门墩儿。
   哭着嚷着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什么?
   铺床、叠被、……
  
   冯小芳听出他们说的什么意思,跑过去骂他们,孩子们一哄而散,冯小芳追这个,那个就拍着手喊:“冯小芳,冯小华!冯小芳!冯小华!”追那个,这边又喊。气得哭起来,书包一背,哭回家去。
  
   五
   冯小芳背着书包,边走边抹眼泪:自己姐妹俩过得蛮好的,爸爸妈妈要找个哥哥回来。说是哥哥,邻居经常有人拿自己开玩笑,今天在学校,又被同学起哄,谁要做他媳妇!妈妈不让他走,我就不去上学啦……
   小芳回到家,看见巧锁正好在平台上晒黄豆,气呼呼地把书包往地上一掼,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哇哇大哭。
   巧锁吃了一惊,谁欺负了我的宝贝女儿,连忙下了平台,看到书包摔在地上,心里想:一定是和同学吵架了。平常在学校也不是个忠厚软弱的人呀,今天哭成这样,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这些时是和小华坐一桌,不会是和小华吵架的吧?想到这里,口里就说出来了:“是不是小华和你吵架啦?”
   “你就记得小华、小华!我们姐妹俩哪里不中你的意!偏偏要弄个小伙回来,还要跟我一起去上学,又认不得一个字,天天跟着我,让同学笑我!呜呜……”
   “不弄个小伙回来,以后你和小兰出嫁了,我和你爸爸老了谁给我们养老送终?”巧锁说出了她和长顺的忧虑。
   “等你们老了,我不出嫁,我在家里养你们!”小芳梗着脖子叫。
   “你不嫁人,就没有孩子,你自己老了怎么办?”巧锁决定好好跟她讲讲理。
   “我找个女婿在家里……”小芳说了半句话,顿住不说了。
   “呆丫头,你自己也说了,要找个女婿在家里养爸爸妈妈。人家家境好,小伙儿神气的,哪个肯招给人家做上门女婿?到时候在外面胡乱找个人,还不如现在把小华弄家来,他在我们家长大,自然对我们一家有感情。”
   “反正,反正我不和他一起上学,人家同学都笑话我。”
   “等小华和你爸爸回来再商量,好不好?”巧锁终于哄得她不哭。
   晚上一家人吃了晚饭,商量这件事。小华首先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反正自己的名字已经会写,再上也没有个名堂,还指望能考状元啊!我不能靠头脑,只能靠双手吃饭。
   小芳和小兰脸上都有了喜色,这什么都不会的哥哥和自己一个班,确实有点丢人。
   “今年学费已经交了,还有几个月,你挨死也要上下来,能多识一个字也是好的。”长顺一锤定音,“下一学期没有人逼你上学。”
   “你明天去跟老师说,我不跟他坐一起了。不然我就不上学啦!”小芳瞪着眼跟长顺说。
   “好,好,好。明天让你妈妈去跟老师说。”
   小芳如愿以偿,还跟小兰一起坐到前面,这一扯,原本成绩就中等,现在连中等也没有了。小华一个人坐在教室后面,想听就听一会,听不懂就睡觉,老师也不要求他做作业。
   就这样混了一学期,冯小华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感到无比轻松,放假的那天,他把书包扔过了头顶,大声欢呼着:“噢!我不要上学啰……”。书包掉到平台上,吓得歇在平台上的麻雀“呼啦啦”飞起来,在天井上空盘旋着,怎么也不理解这少年的喜悦心情。
   小华上学打瞌睡,干起活儿来,可是个好手。他天天跟着爸爸妈妈下田,什么事都抢着做,做得凶,吃得多,长得快,一年的功夫,眼看着他窜得比小芳高半头,有巧锁高了。
   长顺心里盘算:儿子十五了,又不上学,不能一家人就种这几亩田。现在玩大船搞运输的行情好,水乡人家,玩船是拿手戏,把家里积蓄都拿出来,还差三千块钱,大沪庄借钱做生意的多,三分的利息,出去做生意的有了本钱,在家里种田的人也能弄几个利钱,双方都满意,所以八十年代中期,在大沪庄借钱很容易。长顺去扬州船厂买个十五吨的水泥船,和小华两个人去跑运输。家里的几亩田丢给巧锁。
   小芳看爸爸和小华出去跑船,妈妈一个人种地,忙得头发蓬起来都没空梳,心里想,自己成绩就这样,也不是读书的料,上完了四年级,和小华比,算是有文化的人,干脆不上学了,帮妈妈种田吧。
   就这样,长顺带了小华跑运输,巧锁和小芳在家种田,小兰上五年级,村里人都夸,长顺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啊!
  
   六
   长顺和小华跑了一年船,加上小芳和妈妈种田的收入,很快还清了三千块钱。
   借这种民间的三分利的钱,时间一长,吃不消。可是它简单方便,几个人家一跑,说一声自己想做什么生意,差一点钱,人家就在头脑里回想一下你的经济状况,平常靠谱不靠谱,还有你从事的生意,能不能赚钱,确保能给他们带来三分的利息。如果人家认可了,就会拿钱借给你,撕一张纸,写个借条,就完成了借贷的过程。银行里也有贷款,申请、审核、担保……,太麻烦,一般没有关系的老百姓,跑断腿也借不到。所以一般人想借钱,都是民间借贷。
   小芳跟妈妈种了一年田,看到大沪庄的人家开始了全民经商,全民赚钱,小脑袋也转开了:大沪庄人分四种,一是贩木材,二是玩大船(搞运输),三是制作粗纸,四是种田带打工。爸爸和小华在外面跑船,我和妈妈除了种田,还能干点什么呢?想来想去,制作粗纸,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村里有好几户人家去年就干了。
   打好了主意,小芳就去看人家怎么做的,自己和妈妈两个人能不能干起来呢?经过几天的观察和请教,小芳弄清楚了做粗纸的流程。
   首先要在靠近水的地方,搭个小茅屋,可以供人吃饭、休息。离茅屋远一点的地方,挖一个石灰塘,里面是融化好的水石灰,旁边几个大稻草堆,然后把稻草一把把在石灰塘里打个滚,捞起来堆在一起,经过十几天的腐烂发酵,再放在打浆机里一打,出来的就是草浆。茅屋旁边用砖头砌一个几米见方的池子,里外用水泥粉好,草浆打好了就放在池子里,大姑娘小媳妇,每个人拿个筛子一样的方框,绰几下往旁边一覆,一张粗纸就出来了,小半天的功夫,一摞有大半人高的粗纸就做好了,抬去空地上,一张张剥开,摊在田埂上晒。做粗纸投入不大,收入可观。
   小芳考察完,认为自己和妈妈有一样做不到:打浆机连在柴油机上,摇不动机器,草浆就打不成。爸爸和小华不在家,没有男劳力。
   小芳转悠了两天,发现二叔长安在家里一直种地,没有别的营生,眼见得日子过得不如人家好,就打算鼓动二叔二婶和自己合伙干,二叔有点犹豫:农闲的时候给人家卸个木材、运个货,也能挣几个钱,合伙做粗纸,就把自己拴住了。
   “你只要打草浆的时候帮我们一下忙,别的时间我们三个人干,你有活儿照去做,怎么样?二叔。”小芳终于说动了二叔。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小芳的粗纸作坊开张了。看到她小小的人儿,地里忙到作坊,作坊忙到家里,二大爷都竖起了大拇指:小芳这丫头,随长顺。头脑活,会寻钱,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啊!
   等长顺和小华开着船回来帮忙割麦栽秧,他们看到小芳的粗纸作坊也赚到了钱,两个人那个高兴就别提了。长顺坐在桌边喝酒,看看小华,看看小芳,嘴一直咧着。
   小华饭碗一放,就忙去姐姐家玩。在家里,小兰跟自己还说说笑笑,哥哥、哥哥的喊着。小芳和自己都因为以后招女婿的事,有点不好意思,即使说句话,也是直呼其名,没有一点亲热的感觉。不过小芳真的很好看,小华和长顺在船上,孤独的时候,常常想起她乌溜溜的长辫子,扑闪扑闪的猫狸眼……唉,她对自己太冷淡,可能是对这门父母一手包办的亲事不满意吧。
  
   七
   冯小华来到姐姐家,苏大梅忙问兄弟,什么时候回来的,有没有吃晚饭呢?小华说:“吃过晚饭了,中午才到家,回来大忙。”
   大梅看兄弟比前一次在家又长高了,壮壮实实到的,在外面跑船,风吹日晒,古铜色的皮肤,更显得精神。三年一过,成了大小伙子。就是父母早逝,自己又没有能力,让他跟了别人的姓。想起来心里发酸。
   “你爸爸对你还好吧?”大梅有点不放心,怕兄弟在外面受委屈。
   “好,他现在什么事都跟我商量。赚钱了也舍得吃,你看我,是不是又长大了。”
   “高是高了,就是没有肉,太瘦。”大梅笑着说。
   姐弟俩谈着家常,对门的金兰凤看到小华在大梅家,也来串门。兰凤是金有才的堂妹,和小华一样大,今年也十七岁,以前小华还是苏小五的时候,在姐姐家,就和兰凤一起玩。后来小五成了小华,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少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小华以后是冯家的女婿,冯小芳是他媳妇。两个人见面,话就少了。
   “小华,你在外面跑船,一定到过很多地方吧”兰凤眼里都是崇拜的神情。
   到过好多地方,每次过长江,没风的时候长江风景很好,一有点小风,浪头怕人呢!我家这十五吨的船,像一片树叶子漂在浪尖上。
   小华天南海北地讲着,兰凤歪着头,听得入了迷。
   大梅见时间晚了,催促兄弟回家,“你怎么不带小芳一起来玩,她也是赚钱的好手,才多大的人,就能带家里人开作坊。”
   “她不好意思跟我一起来。”小华说着站起身,告别姐姐回家。
   兰凤也和他一起出了门。
   大梅也关门睡觉。
   小华回到家,长顺和小芳还没有睡觉,在平台上乘凉,父女俩在谈论着生意。长顺催促他去洗澡,一家人换下的衣服,小芳已经洗好晾起来,就剩下你的。小华说:“我自己洗。”拿了干净衣服,去洗澡。
   “把衣服扔出来吧,看你们在外面,自己把衣服洗得糊里糊涂的。”小芳在平台上喊,小华从窗子里把换下的衣服扔出来,小芳从平台上下来,捡到盆子里,放水洗。长顺回房睡觉去了。
   小芳在天井里洗着衣服,听见浴室里哗啦啦的水声,心里有点乱,以前看他和自己差不多高,也不喊他哥哥,就小华小华的喊,现在看他比爸爸还高半头,自己站在他身边像个孩子,不好意思喊小华,可是也不好意思喊哥哥,就有话说话,把称呼都省略了。
   “蚊子咬人呢,你放下让我洗吧。”小华洗完澡,只穿了三角裤,站在小芳身后。小芳一直起身,正好看见他鼓鼓囊囊的三角裤,好在晚上没有人看见她飞红了的脸,连忙低下头说:“我马上洗好了。你穿衣裳呀!”
   “不穿了,马上睡觉啦。”小华问她,“你刚才和爸爸商量什么呢?”
   小芳一边晾衣服,一边说:“你没有看见呀,现在大沪庄做粗纸的作坊有几十个,加上左右邻村,已经形成了规模。上次人家来收购,我打听了,是送鞭炮厂。你和爸爸去江南一带装石灰,打听到销路,以后把江北的粗纸贩运到江南,江南的石灰贩运到江北,这样来去不脱空,节约了成本,开一趟船做了两趟生意。你看行不行哩?”
   “芳,你太聪明啦!”小华对这个妹妹刮目相看了,平常不多言不多语的,她这么能算计,“我有几次在江南卖石灰,看见过有好几个鞭炮厂,这回先装了我们家的粗纸去试试,赚到钱就回来大量收购,以后就不开空船了。”
   兄妹俩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做生意赚钱,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阿紫小说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当今有些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不是读书中举的料,偏偏赶鸭子上架,其实,不管你处在什么境地,只要尽力而为,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谁能说你不是一个有出息的人?
  
   八
   小华和长顺装了几百斤粗纸,准备先去常州一带试试销路。
   从唐港河一直向南,到了凤城,下引江河,出高港闸,便到了长江上。江面上风平浪静,长顺掌着舵,一路向东顺流而下,从小河口收了口,来到了常州境内。两个人沿途打听,有两家鞭炮厂要粗纸,价钱每百斤二十元。长顺和小华一算账,大沪庄粗纸十三四块钱一百斤就收到,一船运过来,除掉油钱,还能赚千把块钱。
   粗纸卖掉了,可是石灰装了要去南通一带卖,江南的建筑业发达,比江北生意好做。就这样过两三个月。两个人就回家一趟,带一船粗纸到江南。
   小芳和妈妈在家,种地做粗纸,过了两三年,越来越得心应手,小兰初中毕业后,没有再上学,也跟着姐姐做,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共 26452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结构不落俗套,开篇并没有从矛盾冲突开始写起,而是另辟蹊径,从故事背景入手,选取了大沪庄的冯长顺一家为生活横截面,不急不缓,娓娓展开。冯长顺一家是众多贫穷家庭的缩影,又不同于平常的家庭,他们没有安于现状,有头脑,会过日子,一家人齐心协力增砖添瓦,将运输、造纸的生意越来越大,生活也过得红红火火。“家和万事兴”,此情此景,正是映了这句话。冯长顺的深思远见,巧锁的精打细算,冯小芳的精明能干,冯小华的知恩图报,冯小兰的雪中送炭都在全文中彰显无疑,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这个家有他们筹谋划策,又何愁不兴?该小说激烈的矛盾冲突从冯长顺收五万块钱的账被偷写起,小说开始走向高潮,真善美,假恶丑开始显露无疑。冯小华和冯小芳替父亲承担起债务,敢于担当,决不失信于人,这种高尚大义令人感动。相反,丁老大只认钱不认人,逼冯小华打欠条。大梅说谎和冯家撇清关系。金步震报假账,趁火打劫……这些细节描写,将落难时候人心的转变鞭挞无疑,极具讽刺意味,好在结局基调由阴暗转向明朗,故事圆满结束,令人欣喜。很精彩的小说,立意高远,内蕴丰厚,细节描写丰满到位,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最大的亮点,就是用词精准凝练,人物对白融进了一些地方方言,读起来亲切富有特色。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倾情推荐!感谢作者呈现的精彩!祝创作愉快!【编辑:颜夕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92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颜夕溪        2016-09-13 14:55:25
  兰姐的小说真棒,按语不到位的地方见谅哈!
颜夕溪
回复1 楼        文友:王玉兰        2016-09-13 15:13:31
  谢谢社长的按语
2 楼        文友:颜夕溪        2016-09-13 14:57:24
  人物传记类的小说是最难驾驭的,兰姐的却是篇篇精彩!向你学习!
颜夕溪
3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6-09-13 15:32:28
  玉兰老师的小说有汪曾祺老先生的影子,平实见丰腴,还有点像水乡芦苇根儿,越嚼越甜。
回复3 楼        文友:王玉兰        2016-09-13 15:53:53
  好多读者这样说过。我哪儿敢跟汪先生比啊!以前都没有读过他的书,最近才看的,我真的孤陋寡闻啊!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9-13 17:11:02
  小说很精彩,感谢玉兰姐带给江南的精彩,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5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9-13 17:14:27
  玉兰姐出手不凡,期待更多精彩。问好,提前祝姐姐中秋愉快!
樱水寒
回复5 楼        文友:王玉兰        2016-09-13 20:17:55
  祝社长中秋愉快!
6 楼        文友:杨花        2016-09-13 17:46:20
  小说中各种人物的人性剖析得很到位。
杨花
回复6 楼        文友:王玉兰        2016-09-13 20:17:17
  谢谢花编辑赐评!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