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渔舟】岸(小说)

精品 【渔舟】岸(小说)


作者:回味 举人,5322.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03发表时间:2019-05-26 13:18:21
摘要:婚姻的圆满,只是一个开始,而精神的圆满,人格的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

【渔舟】岸(小说)
   “你就是不相信我,我可以让你过得很好。再说,你多少有点退休金,自己用也不错,为什么还要出去奔命呢?还有,我现在忙得很,孩子怎么办?遇事,你有为我着想吗?”戴仁才很少这么大声地吼,他额头上沾满汗珠,脸色绯红。
   “我就是不想做你的影子,你还嫌我不够闹心吗?多少人关注着我们,说着不着边际的闲话。多少人捧着你,鞭策着我,你心里清楚吧。我就是想出去看看,看看我还能不能胜任工作了。你说孩子,你管了几天?他现在可以去幼儿园了,只需要你接送,晚饭都是在幼儿园里吃。”说到孩子,我有点底气不足,我也不想离开他。
   “你是个合格的母亲吗?他才五岁。”戴仁才摔门而去。
   为了平息我们之间的矛盾,二姐把康儿接走了。他和姐夫做豆腐生意,下午就收工了。姐夫负责来回接送,二姐做饭洗衣。一切就绪,我离开了滨城。
  
   十六
   在上海,工作好找,但是坚持下去很难。
   上海人欺生,就是侬啦侬啦地说着瞧不起你的话。房租贵,条件差。一千元左右的房子,连个厨房都没有。如果,每天出去吃,那就是把挣来的钱捐给餐饮企业了。它最吸引人来奋斗的,是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大都市的震撼。
   最初,我是租的大哥朋友的房子。这间房,三十几平,高层,二十三楼,小区环境好,离单位很近。房主没要很多房租,应该有大哥的原因,只是象征性地收了每个月1200元。后来听同事们说,这里的房子最低也要每月3000元。我刚来上海,不熟悉工作环境,不了解生存状态,只能委屈人家房主了。
   我第一次应聘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规模大,工作累,但是工资待遇是最好的。一个月近三万的收入,让我有了一种拼命的想法。起早贪黑,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那一年的春节我都没办法回家,因为公司要上市,不能停下来,老板给了高额的加班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的,我是真的体验过的。
   从一个春天工作到下一个春天,我浑身上下都有了一种力量。一直到了2002年的五一假期,我才返回滨城。这是一次长久的分离,虽然,我每天都会和儿子聊上一会儿,每一周都会和戴老师交流一下,还是有了意想不到的距离。那种距离是陌生的,让我们之间少了谈话的欲望。
   分房而居,我带着康儿好好地休息几天。回到家里,有见到孩子和亲人们的欣喜,也有一种情感的尴尬。戴老师风光依旧,每天西服革履,有板有眼地讲着他的课,他依旧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唯一不同的是,他现在是经济学院的书记了,离他目标只剩下一步之遥了。他给我起了一个新名字,小郭同学。听他说话,总感觉有点阴阳怪气的,他有名气,我有财气,他这是心理的落差。
   我们之间没有理由,没有交流,很自然地便走向了城市中较为普遍的无性婚姻。想一想当年疯狂的我们,仅仅八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变得如陌路一般了。
   这事如果发生在去上海之前,我或许难以接受。在上海这一年,我看到太多之前我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上海的年轻人晚婚,三十五岁还叫正当年。上海人晚育,没房没车拒绝生孩子。上海人因为奔忙,好多夫妻都是两地分居,他们要奋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在上海站稳脚……而且,还有好多自称为“同志”的人与你擦肩而过。所以现在的状况,我可以接受,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能有我的一席之地。
   我休了年假,趁滨城的房价还不算高,用一年的收入和之前存款买了一处房子,直接用的是儿子的名字。这件事,让大家都很震惊。原来,上海的发展比这里,快的不是一点儿,而是一大截。
   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当大家看到这个不争的事实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向往上海。即使在那里住在条件最差的出租房里,也舍不得离开的理由。他们,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我也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孩子交给二姐,房子交给戴仁才,我背起简单的行囊再一次出发了。
   上海,等着我。
  
   十七
   在上海的第二年冬天,我给戴老师邮寄了离婚协议书。没写任何理由,理由的部分留给他来发挥,我只写上的结果,表达清楚我的意愿。房子,买的时候就在儿子名下。他单位分的房子,还是属于他的,因为离开了我,他还要娶妻过日子。我不知道他的收入,孩子跟着他,我也不想要。
   戴老师给我回话,说现在不是离婚的时候,他的组织关系正在上报,没时间理会这样的事情。他的回答激发了我的愤怒,什么时候是时候,难道我还得等他清闲的时候去配合他离婚吗?我请了三天假,专门坐飞机回去把婚离了。这才是最真实的我。
   这一次离婚,我成了众叛亲离之人。姐姐们反对,哥哥们无奈,几个闺蜜更是觉得我很无情。在他们眼里,我总是亏欠戴仁才的。因为他不嫌弃我,娶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岁,还有一些经历的女人。戴老师的人生满是悲悯与仁义,而我,成了一个跳梁小丑。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就是满身缺点。说的严重一点,那就是一个不正经的女人。
   我依旧坚持了我的选择,即使戴老师怀疑我有了新欢,有点急不可耐,我们还是顺利地办了离婚手续。
   冬天的上海,没有落雪,阳光依旧明媚。可室内,远没有北方舒适。阴凉,寒冷。
   我依旧喜欢着散步。晚饭后,走上一小时,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在散步的过程中,思考,想念,忧愁,烦躁,都会留给那些蓊郁的植物,而唯独把绿色代表的希望留给了我。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我顿悟了,像一个研究佛学很深厚的人。其实,我只是看开了。把生活的酸甜苦辣全部消化掉,变成一碗粥,没有味道,但却能解决温饱。
   周末,我会坐上两个小时的车,赶去外滩。那里的景色很美,人流很急,霓虹很亮。岸,在遥远的远方,看不到,看不清。岸的对面,是海。海的对面,是岸。时空变得很飘渺,没有了距离。我很恐惧这种感觉,那种寻找再寻找的孤独感马上就会围上来。
   戴老师很笃定我有了外遇,气愤之后,他却很快地再婚了。听说新娘很年轻,隔了一年,他们就添上了一个小公主。我和康儿通话,他并没有失落感。可能是因为戴仁才有点重男轻女的关系,至少我知道他的父母绝对是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的老人。
   让我下决心在上海呆下去的,还有大哥的病逝。大哥走得很突然,他刚刚退休,在一次晨练中晕倒了,再也没站起来。我从上海急匆匆地赶了回来,大哥是那么安详地躺在那里,与他平时的雷厉风行截然不同。这样的大哥,让我感到很陌生。我没有像别人那样撕心裂肺地去哭泣,告别时,我默默地对着大哥,心里默念着,好好休息吧大哥,我知道您这一生很累,很累……眼泪顺着我的眼角流了下来。我那时候想起了很多人,父亲,母亲,还有我那个夭折了的女儿。
   这个一直努力工作的大哥,这个一直扛着家庭重担的大哥,这个一直像个严父一样的大哥静静地躺在棺木里。
   追悼会很简单,很庄严,是大哥需要的。
   三个姐姐都对我横眉冷对,在她们眼里,我是自私的,而且,极度放纵自己,做母亲肯定是不合格的,这个也是我承认的。我和她们没办法找到共同语言,就连三姐这个国家干部对我也是嗤之以鼻。豪爽的三姐,也终于站到了我的另一边去了,我们就这样僵持着度过了五年的时光。
   这五年,我的奋斗不值得一提,虽然,我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但是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依旧是一个打工族,在上海依旧过着租房度日的生活。只不过,换了N次工作,换了N个出租房,从上海的中心,搬到了上海的近郊。只有一样是稳定的,那就是我的收入,这也是让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唯一的原因。
  
   十八
   我开始了一段我认为安稳的生活。实话,我没有太大的野心。工作成绩不高不低,恰好可以满足我的生活需求。
   我最平静的三年,家里人是最不平静的。
   自从大哥去世,我们家发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三姐,那么强悍的一个女人,居然被儿子骗得差一点倾家荡产。好在,姐夫的机智得以体现,在最后的关头识破了儿子的玄机。可是,儿子终因为负债累累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精明一辈子的三姐,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好长一段时间,她都在跟姐夫吵架,原有的恩爱荡然无存。她的面子,她的财富,还有她仅有的尊严,被儿子一扫而净。叱咤风云的三姐,刚刚退休就离开了家,和姐夫去了南方,就是上海的更南边。听说,在那里三姐和姐夫开始了一个新人生。他们开始做起了生意,在海南的琼海开了一家馄饨店,他们快乐着他们的快乐,他们想把一些不愉快忘记,可是,他们还在为了儿子的未来奋斗着……
   发生这么多的事情,都没有打乱我的生活,我变得冷漠无情,这是二姐说我的话。这话撂下还没有一年的时间,彤彤跑来上海,我的生活彻底地被颠覆了。
   五十五岁的晋琰,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了。他躺在病床上,一说话就流口水,而且咬字不清。最想守住秘密的晋琰,最终成了一个告密者。他趁媳妇不在场的情况下,偷偷地告诉了彤彤,我才是她的母亲。为此,他们夫妻俩大闹了一场。结果,他们和好了,彤彤却开始疏离他们。
   彤彤刚刚结婚,她已经二十三岁了,风华正茂。不过,她很像她的父亲,完全没有我的娇小与美貌。这个孩子性格很中性化,做事雷厉风行,听说,她婆婆家的人都很怵她。
   彤彤说,她必须和我见上一面。我说,你来上海吧,带着爱人一起来。
   彤彤来的那几天,上海天天下雨,绵绵的细雨,从早下到晚。彤彤性格爽快,估计是来之前,她的继母已经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了。她见到我,没有哭,也没有闹,她用少有的冷静来面对我们二十二年的分离。
   我经常在想,如果康儿有他姐姐的坚强,有他姐姐的自信该多好啊!
   彤彤告诉我,她的妈妈对她很好,她一直没想到她居然不是妈妈亲生的孩子。这一点,我早就知道,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打扰她的生活的原因。
   我的影集里有她从小到大的照片,她没想到。她一张一张地看着,突然她指着一个男孩的照片问我,“这个孩子是谁?”我很坦然地告诉她,“他是你的弟弟,他叫戴福康。”
   女婿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只是身材有点胖,是个体经营者。彤彤的父亲把她安排在镇工商联工作,应该是工作关系的缘故,他们才结合的。我没参与她的成长,也就不过问她过去的生活。我们很友好,像朋友。
   彤彤在上海住了九天,她没叫我一声妈。
   有一点我没想到,她从接触到翟立刚,就和他成了好朋友,还一声声地叫着翟叔叔。我和彤彤建立了联系,翟立刚也和彤彤建立了联系,大多数时间,是翟立刚跟彤彤汇报我的生活状态以及工作状况。
   还有我没想到的。回到滨城,彤彤就去学校找到了戴老师,她跑去认了弟弟。第二年,康儿暑假没来上海,电话告诉我,他和姐姐出去旅游啦。
   可以说,彤彤把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当然,站在她的角度,她觉得是一团和气。她大言不惭地说,她是我们家的枢纽,用热情把一家人联系在一起了。她总是给我发短信,虽然没有称呼,但是还是比较尊重我这个母亲的。她把家里的情况逐一汇报给我,自从她知道了她是我的孩子之后,她跟我的几个姐姐,就连与我不常联系的二哥,跟她都有了联系。这个孩子最大的缺点就是自来熟,从不尴尬。
   彤彤生活得如此现实,真的不像我的女儿,可她的的确确是我的女儿。
  
   十九
   戴仁才的新媳妇,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三年生了一个女儿,戴老师圆满了,儿女双全。康儿这孩子乖巧,内向腼腆,从不多话,这也使得他们这个后组合的家庭比较稳定。
   康儿,这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模样也很像我,是个暖男。他是最常来上海的,几乎每个假期都来陪我。或许在那个家里,他感觉自己有点多余,他不说,但是我知道他一直很低落。这是我亏欠孩子的,我一定要弥补回来。
   康儿远没有彤彤的睿智与机敏,当然也没有彤彤身上的“俗气”,他来上海N多次,从来不会打扰我的生活,只是默默地陪伴着我,让我享受一下母子在一起的亲情。康儿,多少有些依赖我。我中年得子,对他也是多了几分溺爱。
   我相信他骨子里一定也会有叛逆因子的,因为他真的很像我。康儿任性,而且任性起来戴老师也劝不了。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他软磨硬泡地把我从上海折腾回来,让我去参加。他成绩一直处于中游,没有提升,也不会下降,用他的说讲,那就是稳定。
   我曾经问过康儿,喜欢学什么?将来要去哪里念大学。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我要来上海。我知道,他恋着我。
   现在的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我一直努力地在上海工作,但一直处于漂流状态。想稳定下来,何其难?有谁知?
   彤彤对现实生活有极高的敏感度,这也是我说她“俗气”的原因。这个孩子,太会利用关系解决问题,总是喜欢走捷径。她没来上海几次,却很快颠覆了我的思想观念。

共 40269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9
转到
【编者按】很有艺术特色的一篇作品,时代之于自我,婚姻之于家庭,小说中所抛出的,都是一些很吸引的话题。作者以《岸》为主题,颇具慧眼,也有野心,所探寻的正是人生的归宿,但这个归宿并没有标准答案。人各有异,所以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岸始终在远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商海浮沉,几经辗转,落户上海,其间透着几分心酸和无奈,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生活总是沉闷,好小说必然要固执地去探寻人性,深究发掘出人性的弱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个漂泊无根的女人如何渡过此岸,寻求人生的光明,是值得思考的。社会永远是复杂且多变的,有时候,生活里的种种现实会将人逼迫到墙角,以致于不得不成为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小说以倒叙的方式拉开,如同站在人生剧场里,回顾了三段婚姻往事。故事构思不错,扎实沉稳,有来有去,警官,老师以及最后在上海和小男人翟立刚的相遇,人生际遇鱼贯而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文本虽趋于理想化,但人物刻画较为出色,可以看出作者几乎是贴着人物内心在写,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跃然纸上。其实回过头来反思,波澜不惊的生活未必好,人生之所以珍贵,正在于前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群体之中不乏心气很高的女人,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过错。人之一生,不过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使我萌发逃离之念。第二次失败的婚姻,诱因是我们之间缺乏交流,很自然地便走向了城市中较为普遍的无性婚姻。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当大家看到这个不争的事实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向往上海。即使在那里住在条件最差的出租房里,也舍不得离开的理由。他们,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小说表面上写的是个体,是我的经历,更是一代人的影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熬了过来。孩子们都长大了,每一个家庭都变得很平静,几乎都是两个人的世界了。在小说里面,有些不经意流露的语言,其实大多意味深长,而文末以对话做为结尾,如电影镜头中的折枝技法,视听形象交叉感染,整个故事收放自如。婚姻的圆满,只是一个开始,而精神的圆满,人格的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编辑:柳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2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约        2019-05-26 13:27:45
  有的人写现实题材的中篇,常常把持不住,就写得臃肿,这篇小说裁剪得当,叙述扎实,笔下的人物有挣扎,有疼痛感,给小说注入了灵魂。
   问好,祝夏安。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回复1 楼        文友:回味        2019-05-26 19:47:40
  谢谢柳约,编按很精彩!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情韵悠然        2019-05-26 16:11:52
  一个有三次婚姻经历的女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回味姐这篇小说思路清晰,描写细致,人物形象和性格突出,自然地展开情节。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交替出现,婚姻工作中的矛盾一次次推动人的选择。这是一个女人从疯狂走向平静,所走过的一条漫长的路。一篇值得一读的小说!
回复2 楼        文友:回味        2019-05-26 19:49:08
  这么长的小说,我写得也很辛苦,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谢谢悠然的赏读!
3 楼        文友:山泉        2019-05-27 08:52:55
  先留个印,再细细来拜读……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3 楼        文友:回味        2019-05-27 21:45:49
  问好,山泉兄!
4 楼        文友:山泉        2019-05-28 15:04:59
  人生其实不长,抛开童年的无知和年迈的昏聩,更是短得令人无言。如此岁月,如何度过个人的一生,就成了千人千种的选择。千人千种的历程,才有了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
   很多人是平凡人,平凡人走过看似平凡的路,其实并不平凡。走过的足迹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缩影里,或喜或悲,这是真实人生的经典重播。
   个人的沉浮或者说是荣辱,与时代紧紧相连,这样,这篇小说在写主人公人生岁月的时候,读到的恰恰是时代的变迁。从上世纪60年代的反右、文革风雨到生活的极度贫困到恢复高考到改革开放,一个家庭就能把社会发展历程全部映衬出来。是的,善良正义而饱受批斗的父亲,慈爱宽容任劳任怨的母亲,为了革命工作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大哥,仗义执言敢爱敢恨的三姐,还有小说中波浪起伏的“我”,由此延伸众多人物。想说的是,读这些故事就是读一个时代在发展中的变迁。
   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细腻的心理描述,恰到好处的环境铺设,相互交融中,一份从始至终的真情贯穿其间,如此带着读者同乐同愁同苦同悲,文学作品能如此,不就是成功的吗!?
   老妹的小说,确实出彩,点赞,必须的!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4 楼        文友:回味        2019-05-28 17:15:39
  兄长给了这么高的评价,我很忐忑也很感动!能得到像兄长这样对文学执着追求的作者的支持,也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这么长的小说,让兄长受累了。回味敬茶!
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9-06-03 23:28:58
  小说故事完整,跨度大,然层次依然分明,能做到收放自如,生活哲理隐于字里行间,结尾暖暖的。
回复5 楼        文友:回味        2019-06-05 09:11:12
  谢谢山地老师的赏读,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正在努力修改中……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