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贾世德(纪实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贾世德(纪实小说)


作者:大地琴韵 举人,3017.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26发表时间:2020-01-31 19:52:17

【看点】贾世德(纪实小说)
   心疼归心疼,但真要和孙景云对起嘴来,贾世德是“常有理”,孙景云曾要求贾世德给找个工作。连给孩子们找工作都张不开嘴的贾世德咋给妻子找?但他不直说,而是给妻子耍“赖皮”:“谁让你恁不争气,生那一大群孩子哩!你走了孩子谁照看?找保姆?你挣那俩钱够不够?”孩子长大了,离开手脚了,妻子还是让他找工作。贾世德说:“还没一百哩,早过了招工年龄了!”妻子对不过他,便说:“你就是那常有理!”
   贾世德也知道愧对了妻子,只能用生活上的关心来弥补。孩子们渐渐独立了,手头宽裕了,有了钱尽量让她花。2007年公司组织到法国旅游,他自费让妻子也去了。这又成了他和妻子对嘴的资本。每当妻子向他念亏欠(这是那种嘴上苦,心里甜的亏欠),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你知点足吧!你到外面问问,满栾川的老太婆,有几个到过巴黎的?”
   想罢了妻子想儿子,贾世德首先想到的是老二贾淑营。
   淑营很懂事。七一年贾世德到洛阳做罢手术回家养病,那个时期最艰难,为了给贾世德补养身体,孙景云把家里最值钱的缝纫机都卖掉了。别说吃鸡蛋,连个粉面茶也难得喝。一个星期天,一整天不见淑营面,孩子哪去了?到了傍晚,淑营满脸汗渍地回家了。他捧着两个鸡蛋走到贾世德床前:“爸,我给你换来两个鸡蛋。”“用啥换的?”“用柴禾换的!”为了两个鸡蛋,淑营打了一天柴!那时候,淑营正上小学二年级,才十岁。
   淑营渐渐长大了,可以当妈妈的帮手了。一次淑营拿着筐子到生产队分玉米,好不容易排到跟前了,一个人拿着他的筐子扔了大老远:“缺粮户分东西怪积极!”淑营哭了一大场,下决心不当缺粮户!上高中,天天星期日回家挣工分。根据淑营的情况,攒粪最合算。夏天割蒿,别人一晌割一担,他割两担;冬天搂树叶,别人一晌搂一挑,他搂两挑。一个孩子,肩上挑的是大人的担子啊!高中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怨他贾世德啊!作为经委主任,招收了多少工人,没能力给自己儿子找个工作吗?但他却说开不了口),他想去当兵,当兵既光荣转业了也有事干。检查身体时哪一关都过去了,就是身高不够数,硬是被挡住了!弟兄妹妹6个数他个子矮,他是被担子压矮的啊!后来按政策进了钼业公司,不久,转到技术监督局。淑营有能力,技术监督局要提他当所长。材料报到经委,主任贾世德硬是没有批!他说:“哪有爸爸给儿子批官干,我贾世德拿不动那支笔。”生生把淑营的前途耽搁了。想到这里贾世德的鼻子酸酸的……
   贾世德觉着亏欠儿子的太多了,他还觉着对不起老三贾淑晓。
   贾淑晓按政策进了钼业公司钼粉厂。九五年因效益不好放长假,求他调换单位。钼业公司几千名工人,七八个分厂。随便动动嘴谁敢不要?但贾世德却说:“几百名工人都放假了,都来找我调换单位,怎么回答人家?”硬是逼着老三到外地打了四年工!
   贾世德就是这样对待妻子儿女的!现在,他要向他们集资——他的儿女都孝顺,还真集成了。这个3000,那个5000,他自己拿了5000元,一共30000元,他给李松民送去了。
   李松民真的不想收,不管贾世德怎么劝,李松民就是那句话:“给你说过了,不收你的钱。”
   贾世德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名单,每个名字下全面写着2元、3元、5元等数字:“你看看这个吧!”
   李松民接过去看了说:“这是啥东西?”
   “我考上洛一高,没钱上不起,这是亲戚邻居给我集资的名单啊!到校后第一个冬天没棉衣,是党救济我棉袄我才没冻死。我欠人民太多了,我欠党太多了,这钱你收下,就当我是还账吧!”
   李松民被感动了。但想到贾世德并不富裕,还是不肯收:“老实给你说,钱已经集够了。”“集够了也得收!”“你让我往哪用?”“按比例给人家退回去。”“退回去?集资款还能退回去?”“怎么不能退?我就退过集资款!”
   接着,贾世德讲了个退集资款的故事。
   那是贾世德在洛阳住院动手术,儿女们兑钱打发住院费。考虑到老三闺女淑华有困难,大家背着她把钱凑齐了。后来淑华知道了,又哭又闹的。她质问贾世德:“爸,我不是你的女儿?为什么别人能兑我就不能兑?”贾世德没办法,只得把钱收下了,把淑华拿的3000元按比例退给了孩子们。贾世德最后说:“你是打着共产党的旗号集资的,大家都是共产党的儿女,你能收了这个不收那个吗?”
   李松民没话可说了,一声不吭地接了钱。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把大桥命名为“世德大桥”,把贾世德的名字悬挂在大桥上空。
   贾世德慌了神:“你那桥花了几十万,我才兑了多少?你这不是胡闹吗!”
   “不在钱多少,而在怎么来。”这时候轮到李松民说服贾世德了。“比如说母亲要饿死,儿子跑了几十里讨了个馍给母亲送回去,这个馍就价值连城啊!”李松民越说越激动:“你的儿女给你集资,你又给你的党集资,这是我们党的一部书啊,这是我们党的骄傲啊!”
   大桥竣工了,“世德大桥”四个字高高地在大桥的上空悬挂着。
   夜深了,伊水河潺潺地流着。贾世德在桥上度了几个来回?记不得了。他用脚步丈量了大桥的长度,大桥的宽度,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老伴还在等着他。
  
   四、别情依依
   罢官之后,贾世德成了闲员,多次要求回家看看,做贼心虚的司敬品哪里肯依,便以整改期间不得随便外出为由拒绝了。二十天后整改结束了,连工作组都撤走了,司敬品没了借口,才重申了“不得上访,不得向媒体反映”的纪律以后,批准了贾世德的请求。
   贾世德三点醒来,思来想去地难以入眠。公司是不会派车送了,行李不大,他准备雇辆面包车回家。可是5点刚过,听见门外有汽车的轰鸣声,接着就有人喊:“贾经理,啥时候走?”贾世德连忙开门,原来是两个司机开着车送行来了。贾世德问:“公司派的?”一个司机答:“他们有那孝心?是我们自己来的。”另一个解释:“你说我们过去的纪律怎么样?他们干着,管他妈那屁哩!”
   这次回家,贾世德本来不想惊动任何人,汽车这么响,吹了集合号似的,院里马上挤满了人,都是送行来的。贾世德连忙劝他们回家去,说话还是过去当经理时的口气:“上午要正常上班,不上班要记缺勤的!”
   职工们哪里肯听他!人越集越多。贾世德见劝着无效也就不再劝了。实际上也是被大家的言语感动了:“贾经理,你太小看我们了!不就是一天的工资吗?我们跟着你,有的几年,有的十几年,二十几年,三道蹱,我们一起住地窝子,一起吃糠咽菜,一起黑汗白汗地拼命。出差为了省钱,你和我们一样啃干粮,吃咸菜,喝自来水。我们吃了多少苦你也吃了多少苦,我们出了多少汗你也出了多少汗。现在光景好过了,有吃有住了,他们要把你撵走,不来送送你,我们忍心吗?”
   送行的人越来越多,机关大门前挤满了人。有机关干部,有城郊几个分厂的工人,有的是跑了几十里专门为贾世德送行的。
   贾世德也不是不得罪人,他疾恶如仇,谁想揩公家的油水,只要让他知道,没有占到便宜的;谁犯了纪律,该咋处理就咋处理,就连他的儿子也未能幸免。三儿子喝醉耍酒疯,他陪着儿子在大会上作检讨。这使一些人无法理解,他得罪了那么多人,有的甚至是死对头,说他的坏话,坏他的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爱戴他,尊敬他,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那么多前呼后拥的群众,有那么多能够两肋插刀的朋友,这是为什么?
   贾世德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地方,按有人的说法也不过是做官不像官,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他压根儿不是官,是个工头,是领着大家干活的。他身先士卒,凡是要求群众办到的,他都不折不扣地做到了。钼酸氨建厂初期义务劳动多,造烟囱,经常往二百多米高的坡上背砖,背水泥,他都一块不少一袋不少地背上去了。他工作忙,白天没有空,只能晚上打着手电背。共青团组织的突击队见他太辛苦,要替他背。他却说,你们是共青团的突击队,不是我贾世德的突击队,我的任务还是我来完成吧!他的儿子贾激营心疼他,一个人完成了两个人的任务。对他说:“爸,你的任务我完成了,晚上你就不用加班了。”他却说:“你超额完成了,该表扬。现在任务紧,多背一块算一块,我的任务还是我自己完成吧。”结果他一块不少地背上去了。职工有了困难,只要让贾世德知道,没有不帮忙的。工人郭石娃子女多,困难大,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盖了三年才盖起来。因用的木料没计划,要罚款。罚单已经送到家里了,超期不交还要加倍罚。贾世德知道了,跑到林业局为他求情,局长看贾世德面子减半罚。贾世德说郭石娃太困难,掏出200元替他交。局长索性全免了。郭石娃不知根底,一次在街上碰见林业局的同志,连忙躲进商店。林业局的同志笑着告诉他:“石娃,你别怕,罚款贾经理替你交上了。”
   吃罢早饭,贾世德准备启程回家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
   厂区的高音喇叭针对送行的人加播了内容,开始时还是假装正经的宣传组织积纪律的重要性,要求大家按时上班。八点后见送行的人越来越多,气氛骤然紧张气来,于是,“通知”变成了“紧急通知”,“罚款”变成了“双倍罚款”,此情此景使人想起十年浩劫那些恐怖岁月。
   贾世德要启程走了。他本来想钻进汽车赶紧走掉,看见那么多熟悉亲切的面孔,他心软了。他要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
   “长亚,你来了……”第一个和贾世德握手的是万长亚。他是禹州人,1958年因右倾下放到栾川改造,现在是公司油库的管理员。不只是先天还是后天原因,他的肩膀一高一低的,走路侧着身,好像时刻都要打人耳光。他脾气乖僻,很少和人说话。在他心目中只有贾世德是个正经人。这缘于他的一场官司——他的嫂子要谋他的房产。诉讼到法院,本来应该赢的官司却让他打输了。这与他的脾气古怪不无关系。法官找他了解情况。他抱着两岁的孩子,法官把桌子上的花生给孩子抓了一把。他夺过去扔了。说是因为没上货,法官在耍戏他。再加上其他原因,该赢得官司硬是打输了。这事让贾世德知道了,派公司的法律顾问五下汝州,费了半年时间把官司翻过来了。从此,万长亚的心里只有贾世德。
   在送行的行列里,两个贾经理——贾世德和贾世才,握手了。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上午,贾世德正在办公室看材料,一个个头不高,肤色黝黑的青年人闯进去,他自称贾世才,是县机械厂工人,半工半读上电大,再有一年就毕业了。工厂里换了领导,不让再上了,希望贾世德收留他。两个人说了一阵,贾世德发现贾世才有志气,是个人才,便接受了他,安排他到一个分厂当工人,还特意给有关领导交待:“这个人半工半读,上班记考勤,上电大也要记考勤。”于是,贾世才就成了贾世德手下的工人。两个人都很忙,偶尔碰个面,贾世德只是问问学习情况,说些鼓励的话。贾世才学的是数学,还自学了机械,毕业后当了一段时间工人,后来担任了马圈矿长,他说:“士为知己者死,我要报答贾经理的知遇之恩。”当了矿长之后,离家几十里的路程,常常几个月不回家。致使老婆怀疑他在外面沾花惹草,向工人打听情况,都说贾矿长是个好人。但他仍不放心,一天深夜到矿上查看虚实。到那里一看,贾世才的门锁着。深更半夜哪里去了?她漫无目的地到处寻找,后来发现一个车间亮着灯光,从门缝往里一看,原来机器出了故障,几个人正忙着修理,贾世才也是跑前跑后地忙碌着,于是便悄悄回屋睡了。贾世才修完机器回屋休息,发现门被人开了,心里不由一惊。恰在那时候屋里有老鼠发出响动,他以为进了小偷,找了几个人捉贼。结果捉住了他的老婆。贾世才当了三年矿长,把工厂经营得热气腾腾。刚进厂时工厂是个每年仅能处理50吨矿石的小厂,待他离场时已是年处理三千吨矿石的大厂了。后来贾世才调到了公司,先担任处长,后提拔为公司的副经理,成了贾世德坚实可靠的臂膀。两个人朝夕相处,配合的得心应手。当然彼此也有争论,也有脸红耳热的时候,但争论的结果总是最后达成共识,哈哈大笑而告终。几十年来,两个人逾越了一道道沟坎,创造了一个个辉煌,正在满怀憧憬地谋划公司未来的时候,贾世德就这样被撵走了,彼此想着往事,两手相握,四目相对,泪水夺眶而出!
   “哦,你也来了……”贾世德握着一个半大老人的手。那人说:“我能不来吗?”“还是恁困难?”“现在不难了,孩子大学毕业了,也上班了。”此人不是钼业公司的职工。那是十年浩劫,贾世德也跟着倒了霉,几个人把他装进麻袋,叮哩嘀咚地往死里打。浩劫后期清理阶级队伍,这个人成了清理对象,按政策是要住上一年半载的。他家境不好,父母死得早,老婆也被别人拐跑了,还给他留了个两岁的孩子。如果住进去,孩子谁照看?这个人也承认打了人,调查组找贾世德落实案情时,他却硬是不承认。只是说那时打的人多,记不得有他了,使此人便免除了牢狱之苦。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共 26352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篇纪实小说让我看到了一个正直无私且不矫柔做作的共产党员形象——贾世德是个当之无愧的共产党员。我们党正是因为有着众多的贾世德式的党员,才使我们党有了取信于民的资本。小说中的贾世德自幼是个孤儿,是乡亲们的百家饭把他养大,是党的学校把他培养成人,又是党组织给了他工作的机会。因此他在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知创造识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心里始终怀着一颗对党的感恩之心,做到了“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此,党组织让他干啥就干啥,从来不跟党组织讨价还价。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正直的党员,却成了某些掌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违背国有的法律和政策,硬生生地把一个红火和纳税企业拆散,从而达到据为己有的目的。文章对好人贾世德的描述真实可信,对坏人司敬品等人的刻画让人憎恨,对工人们的细节描写让人动容。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1-31 20:29:15
  通过细节的描述,让一个正直的共产党员真真切切地站立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欣赏了,问候大地琴韵老师,新年快乐!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20-02-02 10:33:47
  谢谢老师鼓励!遥祝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20-02-02 10:32:30
  感谢武戈老师精心审阅我的拙作、精心编写按语!已经一年多没有在江山文学网发稿子了,再次发稿子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