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八一】贫贱夫妻(小说)

精品 【八一】贫贱夫妻(小说)


作者:梅芯 秀才,204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44发表时间:2020-04-30 09:55:38
摘要: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背时和走运的事,杨素兰和周全文这对贫贱夫妻也有……

【八一】贫贱夫妻(小说)
   “你那俩老的都会武功,我挨过了。我那俩老的不会武功,你想把他们都接过来,挨你那俩老的打,我相信……”素兰说着笑了,
   全文也跟着笑道:“你说的是膀话,要是有地坡住,把老人家接过来,我孝敬他们还来不及呢!”
   开心的笑,是健康的因素,长寿的法宝。
   素兰照旧起早贪黑,拼力种庄稼,种菜卖钱,攒钱,还钱,好像是被贫困鞭策的陀螺,她无意瞧着银屋里的电视上演《天鹅湖》舞蹈,便道:“这些女子穿衣裳太少了,白色不喜庆。他们唱歌,不是情呀,就是爱。我年轻时,跳舞不是穿红,就是穿绿。裤子罩着脚背,裙子拖到地。我们唱《太阳一出照高楼》,还有那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全文凝视着素兰,微笑道:“我也喜欢《东方红》,足以说明那个年代在咱心上刻有记号。”
   “到死也忘不了,俺杨庄儿的女子都好扭秧歌,唱《东方红》。”素兰说着,摇筛子的手停下来,她望一眼天空漂浮的云彩,情不自禁地扭起秧歌,好像回到少女时代。
   回忆,确实能令人忘记一切现实。
   周怪头和余玉清的身体不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是一天不如一天。
   素兰端着两碗热乎乎的白菜心煮手擀面,一碗递到周怪头手里,一碗喂余玉清,她叹息道:“你们年轻时,脾气大。俺年轻时,也不瓤茬。对你们说过狠话,头一句是全文的孩子不叫你爷爷,俺说了不算,三个孩子跟你们照样亲。第二句是你老了不给你吃,俺做好饭了,全文和三个孩子把饭端你们手里。第三句是你们老死了,不埋你,俺说了也不算数。全文对金桂说,震世雷山风水好,要在那地坡选墓地,三个孩子都说好。全文还嘱咐我,煮稀饭,擀面条,你们没牙,吃着方便,还好消化。你们能吃多吃点儿,能喝多喝点儿,你们哪天死了,我是不会哭的。”
   “兰儿,当年分家,你和全文没错,是我们错了。瞧着你吃酸醋,我就知道你怀孕了。想着你们要生一大窝坨孩子,我们还得替你养活。到我们老了,你们会不会、会不会……”余玉清泣不成声,她没想到了老景,全文和三个孙子如此孝顺。
   素兰道:“过去的都过去了,话说开就没事了。”
   “咱这辈子应了爷爷奶奶,祖爷爷祖奶奶。年轻时,吵嘴打架也值得!”周怪头说着,把空碗撂桌子上。他又睡下了,再也没醒来。
   事实如素兰说的那样,周怪头病故,由全文和金桂做主,把他送上震世雷山。
   唐家湾和震世雷山之间隔着浉河,他们要送周怪头上山,就得绕远路,打琴桥上走,才能到震世雷山。不想绕远路,就得掏钱乘船,不方便,也不安全。
   全文和金桂不得不领着抬棺材的人打琴桥上走,送葬的队伍排成一拉溜。唐家湾的老年人赞叹道:“周怪头和余玉清这辈子该走火,老的不能动了,有儿孙端吃端喝。死了,有儿孙给他摔牢盆,插爱财棍。亲生的儿咋着?不是亲生的儿又咋着?照这看,好儿不如好媳妇……”
   周怪头和余玉清让素兰在唐家湾留过恶人的名声,也留过好人的名声。
   金桂擦干眼泪,道:“活九十岁的老人,埋风水好的地坡,后人福旺。”
   “我早就请阴阳仙来观看过,他说这地坡山水相依,确实是风水宝地。”全文一边说,一边揉着疼痛的膝盖。
   周怪头下世将才满三个月,余玉清也落气了。
   奇怪的是余玉清落气时,素兰收到汝南素华发来的电报,内容是:“父母不行了,速回!”因此,她跪在余玉清棺材前哭道:“一边是婆婆,一边是爹娘,应了周家儿媳妇,得以婆婆为大,就得把婆婆送上山……”她哭够了,找义珍借伍佰块钱,交给素洁捎回汝南,并嘱咐她一定要给爹娘的丧事办风光些。
   素兰为了埋余玉清,不顾下世的亲爹娘,很快在唐家湾传开了。有人想着余玉清和素兰年轻时是针尖对麦芒,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有人佩服素兰深明大义。
   全文和金桂按照周怪头和余玉清生前的意愿把他们合葬了。
   新旧更替,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谁都无法阻挡,无法改变。
   素兰笑着抹去眼泪,道:“当年,老爷爷和老奶奶闹腾着分家,为了争抢半块坯头子,我和老奶奶搞架,还痛哭一场。现在,我辛辛苦苦支撑起的一个大家,分成三个小家。我对儿媳妇说,只要家里有,你们相中啥,只管拿。儿媳妇都听话,没谁为分家掉眼泪,还都可喜欢。”她的话语标示着明白、安详、快乐、知足、放下、善待他人。
   “大嫂说的尽是大实话,当年,你因为分家痛哭,那是没基本的生活条件。现在,你儿媳妇吃不愁,穿不愁,个个都有房住,有洗衣机,还有日本进口大彩电,她们都是自由恋爱,不光你儿媳妇会笑,任谁都会幸福的笑……”
   素兰不语,抿着嘴笑。
   对也好,错也好,爱也罢,恨也罢,笑一笑都过去了。
  
   十二
   时光如白驹过隙,素兰和全文接回三房儿媳妇,总共得了两个孙妞,四个孙儿,他们已共同度过四十多个春秋。四十多个春秋,中国已是翻天覆地大变化。素兰和全文亲眼目睹信阳平桥壮大,与国际接轨。
   坐落在震世雷山脚下的维雪啤酒二厂,日夜不停地生产,成群结队的大货车载满维雪啤酒打琵琶桥上过,让人担心琵琶桥不堪重负。信阳决策者带领人民抓紧时间又打造一座平南桥。从此,浉河上渡人的船消失了。唐家湾的人去震世雷山打野菜、捡柴不用绕弯路了。素兰站门口望着平南大桥,不自觉地笑了。她瞧着唐家湾的人们扎堆议论城市发展,需要占地的消息,不知真假,也不知占地是利还是弊,便找金桂打听。
   金桂道:“城市需要扩展,就必须占用民田民房。大嫂不用害怕,谁占民田民房,谁赔款。比如说,砍你一棵树,就得赔钱。按树种贵贱,树龄大小来赔……”
   深秋农闲,素兰和全文商量着把稻田修改成池塘。塘埂修好了,素兰挑着粪桶去公共厕所掏大粪,倒进池塘。全文去垃圾堆捡煤渣,踩碎撒进池塘。
   春来,池塘水清清,生出可多青蛙、麻虾、游鱼,等各种生物。
   全文在塘埂上栽了好些果木树,他朝素兰笑道:“占地好,不占地也好。等这些树结果子,把咱孙子孙妞吃,吃不完,挑集上卖钱。”
   “我跟你想的一样。”素兰说着笑着。
   到了初夏,池塘满是赏心悦目的青莲。占地时,素兰家的莲塘自然获得最高赔偿。
   富朝素兰竖起大拇指道:“妈,这就是天道酬勤。”
   “妈,有钱了,去信阳市广州商场买几身好衣裳,买几双新鞋。”山说着,把素兰的破球鞋捡出来装进粪箢子,准备扔了。
   素兰心想:“要是有钱,回汝南老家给爹娘磕头,送些纸钱,心里也好受些。当年,素华为了照顾爹娘,招个上门女婿。姐妹三个,苦了素华一个。”她想到这儿,没好气地朝山嚷道:“别瞎说,你妈得还账,还得盖房。”
   受过穷的人,十有八九懂得勤俭节约,久了,成为一种习惯。但不是所有受过穷的人都懂得勤俭节约,比如说唐家湾的赖货得了占地赔款,就变得好赌、好吃、好喝,他一天两顿下小酒馆。
   半夜,赖货独自喝了酒,他趴在桌子上不动了。胖老板叫赖货,他不理。胖老板觉着不对劲儿,他伸手摸摸赖货,尸体冰凉。
   唐家湾有人说,赖货以前穷,得了赔偿金,他乐极生悲。还有人说,这年头假货太多,搞不好赖货是喝假酒喝死的。
   素兰听义珍说赖货死了,她道:“这人没病没灾,咋能死了?”
   “阎王爷面前无老少,赖货该那个死法。”义珍说罢,进屋了。
   素兰记得义珍曾经说过,赖货预言,他们这一茬最先死的是周全文。事实证明,有病的人未必短命,没病的人未必长寿。
   全文和素兰感觉日子过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他们望着活蹦乱跳的孙子孙妞,好像回到生机盎然的春天。
   素兰笑道:“过去,老邻居说,我借的浅,还的满,赶门儿孙中状元。我儿都没考上大学。将来,你们谁有本事考上大学,爷爷奶奶奖励伍仟块钱,言必行。”她这句许诺,令孙子孙妞喜欢的蹦着欢呼。
   “这些孩子聪明,将来有可能上大学。你没听老古言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咱顺其自然为好。”全文说到做到,他活的通透。
   素兰笑道:“你说这话,我相信。今早起来,雅鹊对着咱家大门叫好一会儿,说不定咱有好运来。”
   全文点点头,他瞅着素兰头发黑黝黝的,脸上不见皱纹,比同龄人显年轻,得福她直爽坦率的性情。
   最美的日子,不过是做个好梦,遇着好人,碰着好事。
   富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坚持阅读,他和唐家湾的队长闲聊道:“愤怒,贪婪,自大,是恶行。无我,慈悲,智慧,真理,是善行。”
   “我说你年纪轻轻,咋懂这个呢?”队长要刨根问底。
   富道:“那是一个禅师说的话,我在书上学的。”
   队长想着富平时为人处事很妥善,为他争取去郑州培训学习的指标。这对任何一个农村青年来说,都是一个无比幸运的奇遇,非常重要的见识。这样幸运的奇遇,这样的见识,能让人焕然一新。
   富从郑州培训学习回来,被安排进单位上班,他下班回家,又抱着书念:“亲缘关系,除了亲人、伴侣、朋友之外,也包括了民族、国家、党派,等千丝万缕的关系……”
   “老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临死还有几分没学到。你知道学习就好。”素兰瞧着富读书,她喜欢的自言自语。
   富听着了,他放下书本,冲素兰笑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妈,晓得这句话是啥意思不?”
   “应该是一句好话,究竟啥意思?你妈不知道。”素兰说着笑着。
   富瞧着素兰双手皴裂一道道血口子,他拿出开塞露,轻轻地为她涂抹。
   素兰想着全文年轻时,为她抹手的情景,便笑道:“东边不亮,西边亮,当中还有个大月亮,你知道是啥意思?”
   富摇摇头。
   素兰满脸都是得意的笑。
   富为人民服务,他用行为证明,唐家湾的队长慧眼识人。他给富一个偶然的奇遇,这个偶然的奇遇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这个偶然的奇遇,又像捻子,燃亮他与人为善的故事,令素兰和全文感到无比欣慰。
   城乡和谐的年头儿,唐家湾的田地占完了。素兰得了一大笔赔偿金,便把全文送医院住着,希望医生能治好他的胃病和腿疾,她花多少钱都乐意。
   全文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清楚地认识这是个充满伤痛、死亡、恐惧、无奈的地坡。他对医院失望了,再也不愿意吃药打针,坚决要回家。
   素兰拿全文没办法,只好随他回家。
   医院的确是开启希望的地坡,也是令人失望的地坡。
   唐家湾没田地,素兰也闲不住,她除了捡人家的田地种,还用䦆头开荒田地,用埌耙埌。
   全文道:“兰儿,辛苦一辈子,别干了,好好歇歇。”
   “不种田地,我心发慌。再说了,咱许儿媳妇的结婚戒指,还没兑现。你想赖账?还有,许咱孙子孙妞将来考大学的奖金,我都得挣回来。”素兰说着笑着,她把上大学的美好心愿,转移到孙子孙妞头上。
   全文笑着,不说话,他希望孙子孙妞能把素兰的心愿实现。
   老天爷下着瓢泼大雨,素兰为了确保丰收,她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照样跑去整田栽秧。
   粮食不值钱,全文就用大米喂猪。素兰把卖大猪的钱,还了亲戚,邻居,剩余的存进中国人民银行。
   夜晚,素兰和全文在电灯泡下瞅着存款本上增长的数字,说出共同的心事。那就是唐家湾家境好的人家娶儿媳妇,都买婚戒。银、富、山结婚时,买不起婚戒,亏欠三个儿媳妇的,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尽力给他们补上。
   早晨,全文胃病发作,疼得狼狈不堪,银、富、山把他送进县医院。医生检查过后,通知银把全文弄回家,并叮嘱他给病人好吃好喝的伺候。
   全文回到家,一觉睡到天亮,感觉精神好很多。他握住素兰的手,想着初见的情景,微笑道:“兰儿,我这辈子最走运的事,就是娶了你。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娶你,愿意呗?”
   “人家女人身上都有香味,自己不是挑大粪,就是捡猪屎,身上经常有汗臭味儿,土垃味儿,你不嫌弃,是我的福气……”素兰说着,害羞地勾着头,脸庞漾起红晕。
   全文道:“兰儿,我想你扭大秧歌,听你唱《东方红》。”
   素兰瞧着全文精神头好,她开心地扭动腰肢,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
   全文也跟着素兰一起唱,他唱着唱着,用白眼瞪着素兰。这一回,素兰没瞪赢全文,用手轻轻地为他合上眼睛。她仿佛瞧着给全文做一身蓝卡其中山装,他舍不得穿,又脱下来,搁在床上铺平,精心折叠的模样。
   素兰突然哭出声来,数落道:“你吃了大半辈子药,我没能给你做一顿像样的茶饭,可怜!棉花准备好了,我想今年冬天给你缝一身新棉衣……”
   贫贱夫妻的爱情也可以是一辈子,缘于一诺相许,彼此懂得珍惜!
   全文辞世,亲朋好友闻讯赶来。
   素洁瞧着素兰哭的眼睛肿了,嗓子哑了,便道:“姐,别哭了,你这辈子对我周哥尽忠了。”她说罢,搂住素兰的肩膀。
   “你周哥是个可怜人,我们结婚头一晚黑,他说胃疼,一夜没睡。忍着不敢吭声,没钱买药,也没找医生。他活一辈子,受一辈子……”素兰哭着说着……
   银、富、山带着亲朋好友送全文出棺,前往震世雷山。
   浩浩荡荡的队伍打平南大桥上走,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欣赏那白净的孝衣,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花圈,以及被风吹起的挽联。
   唐家湾好些老年人站门口道:“全文的大儿下岗做小生意,二儿进了好单位,三儿卖猪头肉,盖小洋楼。你望那些抬棺的人除了银、富、山的老表,舅头儿,还有他们的同学、同事、朋友……”
   风把这些话吹进素兰耳朵里,她不哭了。想着自己年轻时对全文许过的诺言,她觉得这辈子不光赢了自己,也对得起他!
   (黄国燕字于2020年春信阳平桥大道发型屋,原创首发江山)
  

共 35624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
转到
【编者按】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小说以豫南农村四十年的社会发展为背景,围绕素兰和全文这对夫妻的婚姻生活展开,讲述了这个普通农家风风雨雨的故事。素兰、全文是经改嫁他乡的本家婶子泽芳介绍相识的,他们婚后,公婆并不善待并闹着分家。分家之后,所谓的家就是两间稻草屋,家里的东西就是几斤米和破乱不堪的旧东西,“一把盛饭的大铁勺子,是唯一新物。”两人是这往后的日子,还咋过?真是痛到骨头里,苦到心窝里。苦日子,没有安生的时候!加之,公婆变本加厉地刁难,气得素兰拿大坷垃头子要拍周怪头。好在两口子还算乐观,微笑面对生活。这是当时豫南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局部缩影,从侧面反映当时贫困农村的发展状况。苦日子,怎么办?穷则思变!于是,天寒地冻,农闲时节,光脚着去浉河砸冰摸鱼,赚了叁块贰毛钱……没有钱,就谈不上好日子!我们从一个小家庭可以看到社会变革的迫切性。在贫穷面前,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同样经受着风雨考验。丈夫全文一度过得有些不踏实,妻子素兰让他把心放肚子里,“跟着你,挨饿受冻,吃糠咽菜,俺心甘情愿。”我们不难看出,不离不弃的爱情是家庭稳定的基石,而他们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不论贫富,风雨同行,正如文中所言,“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即便日子清苦,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四十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而他们也渐渐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更是儿孙满堂,唯有他们的爱情依旧不变……小说透视着了人性和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和邻里关系,映射了社会关系,传递了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家和万事兴,幸福有时就是一个好心情!小说仿若把读者拉入旧时光,形象写实,文笔流畅,情感舒放,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墨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0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0-04-30 10:02:05
  小说写实普通农家四十多年的生活故事,文笔流畅,情感舒放,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回复1 楼        文友:梅芯        2020-05-22 18:02:19
  我把《贫贱夫妻》交给江山山八一社团的第二天早晨 平桥大道发型屋就被现代路桥收回 理由是国家不让单位房屋对外出租 我开始蚂蚁搬家 装房 找房 再搞个发型屋 就在《贫贱夫妻》里所描述的平南大桥又名(安桥)桥头找到了一间大瓦房 于是 开始找人来刷墙 跑水电 再一回蚂蚁搬家 五月以来 每天早晨六点 晌午十二点 下午一点半 夜里十一点 好得有兰兰搞饭给我吃 就那 我好不容易积攒的一身肥肉膘 还是悄悄遁去 累散了 也没 一滴泪 今天 是我开业头一天 晌午没来头 吃罢晌饭 来个头 他是我从前在平桥大道的老顾客 我高兴的冒眼泪 手指疼 拿不起剪子 慢慢来 ……顾客走了 我回家来瞅瞅 有恁多老师给予《贫贱夫妻》好评,喜欢的眼睛又湿了 谢谢亲们^_^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4-30 10:39:57
  素兰是个好女人,很会过日子。人心齐,泰山移。两口子同心合力,苦日子也会熬出头。小说很有代入感,文笔细腻生动,感人至深。好小说(?▽?)!
淡淡的云彩
回复2 楼        文友:梅芯        2020-05-22 18:23:08
  我把《贫贱夫妻》交给江山山八一社团的第二天早晨 平桥大道发型屋就被现代路桥收回 理由是国家不让单位房屋对外出租 我开始蚂蚁搬家 装房 找房 再搞个发型屋 就在《贫贱夫妻》里所描述的平南大桥又名(安桥)桥头找到了一间大瓦房 于是 开始找人来刷墙 跑水电 再一回蚂蚁搬家 五月以来 每天早晨六点 晌午十二点 下午一点半 夜里十一点 好得有兰兰搞饭给我吃 就那 我好不容易积攒的一身肥肉膘 还是悄悄遁去 累散了 也没 一滴泪 今天 是我开业头一天 晌午没来头 吃罢晌饭 来个头 他是我从前在平桥大道的老顾客 我高兴的冒眼泪 手指疼 拿不起剪子 慢慢来 ……顾客走了 我回家来瞅瞅 有恁多老师给予《贫贱夫妻》好评,喜欢的眼睛又湿了 谢谢亲们^_^
3 楼        文友:紫凝雪芙        2020-04-30 13:12:39
  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人们朴实辛劳的一生,也侧面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背景,那个年代能吃饱饭能有衣穿就不错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等新粮下来,陈粮就没有了,青黄不接说的就是那时的吃饭问题。
回复3 楼        文友:梅芯        2020-05-22 18:02:59
  我把《贫贱夫妻》交给江山山八一社团的第二天早晨 平桥大道发型屋就被现代路桥收回 理由是国家不让单位房屋对外出租 我开始蚂蚁搬家 装房 找房 再搞个发型屋 就在《贫贱夫妻》里所描述的平南大桥又名(安桥)桥头找到了一间大瓦房 于是 开始找人来刷墙 跑水电 再一回蚂蚁搬家 五月以来 每天早晨六点 晌午十二点 下午一点半 夜里十一点 好得有兰兰搞饭给我吃 就那 我好不容易积攒的一身肥肉膘 还是悄悄遁去 累散了 也没 一滴泪 今天 是我开业头一天 晌午没来头 吃罢晌饭 来个头 他是我从前在平桥大道的老顾客 我高兴的冒眼泪 手指疼 拿不起剪子 慢慢来 ……顾客走了 我回家来瞅瞅 有恁多老师给予《贫贱夫妻》好评,喜欢的眼睛又湿了 谢谢亲们^_^
4 楼        文友:草原飞鸽        2020-04-30 13:41:27
  欣赏老师美文,远握问好。
草原飞鸽
回复4 楼        文友:梅芯        2020-05-22 18:03:33
  我把《贫贱夫妻》交给江山山八一社团的第二天早晨 平桥大道发型屋就被现代路桥收回 理由是国家不让单位房屋对外出租 我开始蚂蚁搬家 装房 找房 再搞个发型屋 就在《贫贱夫妻》里所描述的平南大桥又名(安桥)桥头找到了一间大瓦房 于是 开始找人来刷墙 跑水电 再一回蚂蚁搬家 五月以来 每天早晨六点 晌午十二点 下午一点半 夜里十一点 好得有兰兰搞饭给我吃 就那 我好不容易积攒的一身肥肉膘 还是悄悄遁去 累散了 也没 一滴泪 今天 是我开业头一天 晌午没来头 吃罢晌饭 来个头 他是我从前在平桥大道的老顾客 我高兴的冒眼泪 手指疼 拿不起剪子 慢慢来 ……顾客走了 我回家来瞅瞅 有恁多老师给予《贫贱夫妻》好评,喜欢的眼睛又湿了 谢谢亲们^_^
5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4-30 16:23:05
  过去呀,但凡有点底蕴的人家,门口的楹联必然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我觉得,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进步,我们中国人代代传承的本分不能丢。说实话,在我们还不富裕的时候,我们反倒能坚守本分,但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之后,很多人迷失了,很多人把祖宗传下来的本分给丢了。这就造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怪现象,口袋满满的,脑袋空空的。梅芯老师的文章,犹如一股清流,读后百感交集,也让人想起了那早已忘却了的本分。
燕山客
回复5 楼        文友:梅芯        2020-05-22 18:04:12
  我把《贫贱夫妻》交给江山山八一社团的第二天早晨 平桥大道发型屋就被现代路桥收回 理由是国家不让单位房屋对外出租 我开始蚂蚁搬家 装房 找房 再搞个发型屋 就在《贫贱夫妻》里所描述的平南大桥又名(安桥)桥头找到了一间大瓦房 于是 开始找人来刷墙 跑水电 再一回蚂蚁搬家 五月以来 每天早晨六点 晌午十二点 下午一点半 夜里十一点 好得有兰兰搞饭给我吃 就那 我好不容易积攒的一身肥肉膘 还是悄悄遁去 累散了 也没 一滴泪 今天 是我开业头一天 晌午没来头 吃罢晌饭 来个头 他是我从前在平桥大道的老顾客 我高兴的冒眼泪 手指疼 拿不起剪子 慢慢来 ……顾客走了 我回家来瞅瞅 有恁多老师给予《贫贱夫妻》好评,喜欢的眼睛又湿了 谢谢亲们^_^
6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0-05-01 10:12:23
  3,这篇微型小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文章的最后抖“包袱”露出了谜底,更加升华了文章的感染力。精品佳作,热烈点赞!祝您思如泉涌,创作丰收。
太行飞剑
回复6 楼        文友:梅芯        2020-05-22 18:20:58
  杨素兰原型人物唐家湾的杨宝兰 其实 她是十七个年头嫁给唐家湾的周传文 我给杨宝兰理过发 跟她在一坨儿吃过饭 她说没姑娘 没人说知心话 二零一五年就想写她 ,那时忙着搞《平桥纪事》直到二零二零年疫情大闹 思想负担太重了 重感冒 发高烧 一个人缩在平桥大道发型屋写《贫贱夫妻》o(╥﹏╥)o 手机也坏了 信阳市的好友联系不上我 她电话拜托平桥的好友找到发型屋 他瞧着我 说 黄国燕还活得^_^
  
   杨宝兰今年八十多了 再也不愿意提起她跟婆婆的恩恩怨怨。
  
  
  
   谢谢老师们 点评辛苦
7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20-08-19 16:22:12
  生活不易,文中的主人公与老公,齐心协力,把苦日子过得安安稳稳,这篇小说告诉大家,幸福和稳定的日子要靠双手,这样才可以获得踏实的生活。
红袖揽叶
8 楼        文友:梅芯        2022-04-05 10:49:56
  红袖揽叶 我的乡亲
   十分感谢你关注《贫贱夫妻》
   看着你在江山文学网丰富的积累
   与我也有一种成就感
   带你来江山文学网真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