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远山之恋(小说)
转眼间,学期过半,陆道远来到双龙山小学已经两个多月了。
“既来之,则安之。”陆道远用这几个字安慰着自己。难以忍受山区艰难生活的梅馨决然离去,陆道远虽说是留下了,却处在一种矛盾中,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心里偶尔也萌发出想退却的念头,或许是碍于当初的豪言壮语,还是被双龙山的黛山碧水所吸引?亦或是这所设施贫瘠的学校,默默坚守的王老师,还有那一双双澄澈见底充满着渴望的眼睛?让陆道远退却的脚步戛然而止。也许在陆道远内心里,那个意气风发的东西在召唤着他的青春与梦想,让这个朝气盎然的年轻人想改变这里的贫瘠与落后,想让这里的孩子们有朝一日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或许就是因为这一切,陆道远踏踏实实地留了下来。
这所大山里的山村学校,从小学到初中九个年级,共有近百个孩子,就只有八九个老师,除王老师外,其他几位老师都是当地的民办教师。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几位民办老师,也只是初高中文化,可想而知,孩子们所学到的,也只是单纯的来自课本上的知识。这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课外书刊,什么是“奥数”,什么是竞赛。更不清楚现代科技所涵盖的一切事物,道远手里的智能手机和相机,吸引了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目光,这些在道远心里一时间萌发出一些冲动,他暗下决心,想通过努力来满足所有孩子们的好奇。
学校的教室是坐落在半山腰的一排茅屋,九个教室,一个老师的办公室,一间储存杂物,还有一间是王老师的宿舍。道远来后,王老师把装杂物的那间屋子腾了出来,做了他的宿舍。屋子简陋,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个木板凳。道远把他带来的书籍,整齐地排放在木桌上,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用这些书来打发孤独。
山里的生活环境极差,低矮的草房如遭雨天,床铺潮湿的似乎能拧出水来。每到夜晚,蚊虫如轰炸机一般,侵略着陆道远的肌肤,周身上下红肿的疙瘩令陆道远痛痒难耐。生火做饭更是让道远头疼的事情,这个城里长大的大男孩,从没有与柴米油盐打过交道。每天三餐只好依赖王老师,对此道远有些过意不去。王老师话很少,默默地做着事情,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她还要处理学校里一些杂七杂八的事物。道远总想找个时间和她沟通,想解开自己心中的谜团,当看到王老师那张贞静的面孔,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来了十几日都不见校长,他又不好问及此事。体育课上,道远带着阿依那个班级的孩子做游戏,休息时,他问阿依:“我们学校的校长是谁?我怎么从来不见他来学校呢?”
阿依看了看其他同学,低下头喏喏地说:“校长在一个大雨天,送我们下山时,为了救我,被山洪冲走了……”说完小阿依哭了,哭得很伤心!
“阿依不哭……”道远边安慰阿依边为她擦着泪水。
“那座坟里埋葬的就是校长吧?”道远接着问。他想起了每到周末就看到王老师默默地坐在山坡上那座坟前,一呆就是大半天。
“是的,陆老师。”阿依擦着眼泪,点点头。阿依接着说:“王老师是校长的女朋友,他们也都和你一样,两年前来执教的。陆老师,你会留下来吗?”
“我会,我一定留下来,我要带你们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陆道远回答的那样坚定不移。
“陆老师答应留下来喽!”十几个孩子围着陆道远,欢声雀跃,望着一张张灿若春花的笑脸,让陆道远激情澎湃。
此时的陆道远被感动了,这个大男孩被心底涌动的情感湿润了双眸!泪水伴着他的笑容绽放于青山绿水间。看着眼前这些孩子们希冀的目光,心里清楚,自己责无旁贷,没理由丢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面对王老师的崇高与无畏,让他这个七尺男儿觉得汗颜。因为心里去留的矛盾,因为自己那个只想坚持两月的念头,感觉自己是如此的不堪,灵魂是如此卑微。陆道远清楚与之相对比,自己缺少的是一种信仰,一个人生目标,和一个坚定的信念。
两个月下来,陆道远对学校做了更深的了解,试着与王老师沟通。
王老师是江南女孩,师范学校毕业后和男朋友张华(也就是因救阿依而丧生的校长)一起来到这里。他们原本也只是来支教,支教期满后,却没有离开,为了山里的这些孩子,他们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陆道远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梅馨留给他的伤痛,也在逐渐愈合。每天睁开眼睛就会看到青山绿水,听到鸟儿欢乐的吟唱,还有那漫山遍野开得肆无忌惮的山花,恣意,芬芳。山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学校附近的一些学生家长会经常给他们送些蔬菜。虽说生活的艰苦些,但是陆道远体会到了山里人的朴实和善良。
陆道远每天清晨,早早起床,迎着那一缕朝霞,把小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教室的门窗打开,去每个教室巡视一遍,如有坏了的课桌,他会把它修好。他还要把水缸担满水,以供学生们白天饮水。吃过早饭,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他认真备课,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会不厌其烦地为成绩差的孩子讲解难题,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补课。道远把所有热情毫无保留地投入在工作中,这让他的心更安静了,有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走出了当初的迷茫,自己心里有了一个坚定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他要把这些孩子带出大山,让他们去见识祖国的辽阔大地,去实现他们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每天都是在用这些激励着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步履踏实前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日出月落,大山里的春天早已落红成泥,两个月的时光转眼即逝。这短暂的光阴给了陆道远一份人生的收获。暑假快到了,陆道远返校的日子近在眼前,他整理好两月来拍下的照片,把他对山村学校未来的规划形成了文字,装在了他的行囊里,他想用这些记录去说服他的同窗,与他一起去建设那个贫瘠落后的山村学校,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去关注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
一切打理停当,该是陆道远下山的日子。两个月的时间里陆道远和孩子们建立了一份很深的感情,孩子们心目中的陆老师,阳光帅气,和蔼可亲。陆老师的知识丰富,听陆老师讲课,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四十分钟里总是感觉意犹未尽。陆老师幽默风趣,他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大千世界。陆道远也越来越爱这些孩子们,喜欢他们的质朴,他们的天真,还有那一颗颗一尘不染的心灵。
陆道远舍不下这里的一切,面对着巍巍的双龙山,他的心胸多了些辽阔;面对着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内心逐渐被濯洗的日渐澄澈,清透;面对王老师和山坡上那座青冢,灵魂在升华,他一定要回归,回到这个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地方。
一大早,阿依这个班级的孩子来得特别早,因为他们的陆老师要走了。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他们的陆老师。陆道远走进教室和孩子们告别,当他看到那十几双渴望的目光,他心里明白孩子们想的是什么。他定了定神,对着孩子们说:“同学们,我只是短暂地离开,我离开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你们的好成绩作为礼物送该我,好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好,那我就期待着,同学们下学期见!”
“陆老师,我们等着你,你一定要回来!”孩子们在学校大门口与陆道远挥手告别,一双双含着泪水的眼睛,让陆道远无法对视。
陆道远走了,他带着孩子们的希望离开了大山!
踏上了返程的路,经过骡子、三轮车的换乘颠簸,沿途风景变换闪过,陆道远的心也从大山的自然与淳朴中又跌落进都市的繁华与喧嚣。
早晨,还在大山里和孩子们道别,晚上已经冲过澡躺在了自己柔软舒服的大床上。刚进屋的时候,母亲拉着他的手,左看又看,说他瘦了黑了,说着说着就掉了眼泪。陆道远心里也不好受,父母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吃过晚饭,父亲把他叫进书房,告诉他人事关系已经落在了县晨光中学,让他休息一天后去报到。陆道远本想说说心里的想法,却在看到父亲喜悦的神情时,不由自主地就把到口的话咽了回去。
陆道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临别时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一会儿又变幻成课堂上孩子们渴望汲取知识的眼神,接下来又是父母已见苍老的容颜,还有梅馨那如水的眼眸。一句承诺说的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面对父母,他一时还说不出自己的决定,毕竟父母就他这么一个儿子。临睡觉前,母亲送来一杯热牛奶,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关爱。母亲说:这下好了,儿子回来心里就觉得安稳了。母亲的话让陆道远的心再次陷进了矛盾和挣扎中。
重新回到家里这个舒适的环境里,陆道远的心里也有了一丝犹豫。两个月的大山生活是艰苦的,也是枯燥的。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接下来要决定的不再是两个月的支教生涯,将是一生的重要抉择。陆道远不得不慎重考虑,而这考虑的因素在现实面前已经不再是那么简单!
第二天,陆道远仿佛听到了山里彝族孩子的歌声,很早就醒了。瞪着眼看了半天,才明白自己已经回到了家里。洗漱完毕,穿上运动服,陆道远出去跑步。梅馨的家离他家不远,跑着跑着就到了。陆道远很想念梅馨,两个人是高中同学,考到一所大学后开始恋爱。这一路走来,有过多少花前月下,有过多少耳语低喃,他舍不得他的爱情!
陆道远在梅馨家附近停下来,徘徊。不管怎样的结果,他都还想见见她。可巧,梅馨出来买早餐。四目相对,时间静止了,空间停滞了。
“你还好吗?”陆道远柔声问道。
“道远,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梅馨惊喜地问道。
“昨天晚上。”陆道远回答道。
“道远,我听伯伯说你的人事关系已经落在了晨光中学了。我的,还没有着落呢。”梅馨的情绪有些低落。
“哦……”陆道远对于人事关系的问题似乎并不在意,又不知道怎样安慰梅馨,就傻傻地看着她。
“大山里苦吧?非要呆在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你是自作自受嘛!”梅馨说道。
“鸟不生蛋?梅馨,这话可错了。那大山里的早晨到处能听到清脆婉转的鸟鸣,世外桃源啊。”陆道远一说起大山的景色,即刻就沉醉进去了。
“道远,支教结束了,你不会再走了吧?”梅馨满怀期待地看着陆道远。
”我……我还想回那里。梅馨,和我一起去吧。”陆道远咬了咬嘴唇。终于把憋在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梅馨的眼神黯淡下去:“道远,你会后悔的。”
两个人还是没有聊到一起去,道了一声珍重,各自转身。
回来后的第二天,陆道远去了晨光中学。胡校长对他说经过学校研究让他做新初一班的科任语文老师,和他一起搭档的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班主任。这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也是莫大的幸运。
陆道远却沉默了,他答应了山里的孩子们,他就应该回去。他怎么可以让孩子们从自己这里学到的第一堂课竟然是不信守承诺!可是,他需要时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他更想在这个假期,再和同学们联系联系,他希望带更多的人去充实那个师资匮乏的山村。可是面对胡校长,陆道远却没有任何表示,暂时是接受了学校的安排。
假期里,陆道远联系了很多同学,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写出的文字资料都通过邮箱给大家看了。很多同学发来邮件,都是一番感慨,感慨后却没了下文。还有同学对陆道远说:你是不是傻了?把自己的一辈子扔到山里,活着还有什么劲儿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陆道远,你念书念疯癫了!
陆道远睡不着的时候就想,这县城的中学里教师人满为患了,梅馨到现在也落不了人事关系,却还在拼命地往里面挤。可是,那大山里那么缺老师,就是没有人愿意去。陆道远想着想着,不免有些黯然。
一个月后,陆道远接到了一封信。他很奇怪,这都什么年头了,还有人写信。可当他看到信封上的字迹,看到信封上的地址时,他的心狂跳起来。急忙撕开信封,展开信纸:
“陆老师,你好!
我们想你了,你会回来吗?王老师告诉我们,这封信到你的手里时,假期就要过去了。我们很想你回来,很想听你给我们讲山外的故事。我们每天都会等在你来的路口!陆老师,回来吧。”
很简单的一封信,落款上是陆道远所带的十几个孩子每一个人的签名,字写得虽然歪扭,却是很认真很用力。
陆道远拿着这封信,泪水潸然而下。他知道,他收到的是孩子们的心,是期待、是渴望、是信任。陆道远的心被刺痛了,也被激活了——他毅然决定和父母摊牌。
“妈,爸,我有件事情想要和您们商量一下。”吃过晚饭,陆道远在书房坐了一会儿,几番犹豫,终于来到客厅里,面对沙发上正看电视的父母恭敬地说道。
“什么事儿啊?这么郑重。”母亲感觉到了陆道远的不安,心里也跟着有些紧张。
“妈……”陆道远咽了一口口水,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咚咚声。
“发生什么事儿了?”父亲威严的表情中流露出担心的神色。
“是这样,嗯……嗯……”平时说话干脆利落的陆道远口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