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田园(小说)

精品 【心灵】田园(小说)


作者:阿钝 秀才,246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2发表时间:2013-12-06 10:58:26
摘要:这一对夫妇啊,在旁人看来,实在就象两头辛勤的老牛,在一年当中最酷热的季节里,仅凭着一份勇气和耐性,硬是把各自的汗水碾磨成了稠稠的浓墨,在这一片原本被称作“低产田”的贫弱的土地上,年复一年地书写着职业农民悲壮的生命的礼歌。


   在平房东面约三十步的地方,用毛竹片和稻草搭了一个比较大的矮棚子,又用水泥砖和石棉瓦搭了一个稍高一点但差不多小了一半的棚子。两个棚子搭好后,把一头小母猪关到那个小的棚子里,天天用精饲料喂养,指望它日后能下出一窝小猪来。等天气稍稍有一点转暖,作生到隔壁镇上一个孵坊里去捉了六百只小鸭子,一百只小鸡,关到那个大的棚子里。小鸡子和小鸭子大多是雄的,因为雄性长得快,长成后就当作肉鸡肉鸭拉到镇上菜市场里去卖,但也有一小部份是雌的,等日后生出蛋来,不但自己可以吃,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要去孵下一批苗子。拿自己的蛋去孵,孵坊里只收加工费,与自己培小猪同样的道理,相比之下成本要小得多。
   到阴历三月初五日,安桥镇上赶庙会,作生到庙会上买了三百株秋梨树苗,在晒谷场前面一块约五六亩大的地里种下,树苗之间空余的地方胡乱地撒下一些菜籽。梨园与关鸡的棚子相邻,等小鸡长大一点,白日里就把它们放在这果园子里,让它们自己在草丛里找食吃,这样子养出来的鸡比鸡场里养的好,更有人愿意买。果园的面积较大,放一百只鸡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所以在空地里还可以套种别的作物,比如香瓜,蔬菜,等等。
   鸭棚子前面一块约有一亩面积的田,作生把它挖成浅池塘,蓄满水,等日后放鸭子用。小鸭子下水前,先放入一蛇皮袋青萍,世界上大概没有比青萍繁殖得更快的植物了,用不了几天工夫,那池塘便被浮萍铺得密不透缝,平平展展的就象一匹巨大的翠绿缎子,使得池塘里完全看不到丝毫的水光了,只有当池边有人路过,顺手用手中的锄头或泥锹向池塘里一撇,在荡开的浮萍尚未合拢的那一刻,看见映照于水底的天光云影时,才知道浮萍底下还有别样的一翻天地。等到小鸭子可以下水的时候,就放到浮着厚厚的青萍的池塘里去,早晨放出去,晚上收回来。那鸭子本是喜水的动物,何况那水里又满是碧绿的青萍,每天早上刚下水的那一会,可真是开了锅了,只见那一潮小鸭子在水里直如一群小小的疯子一般,欢喜极了,也快乐极了,发疯似地争抢青萍吃,吃饱了又拼命地往水里扎猛子,把那黄黄的细绒毛上都披满了斑斑点点的青萍。
   田块之间散散两两地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池塘,在承包合同中是无偿地由承包者经营使用的。这些池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和所外的位置,都有各自特定的名字,面积最大,四方四整的那个叫作算盘塘,最小却最圆的那个叫作海碗塘,塘面不很规整,有些弯曲的两个,一个叫作猪肚塘,另一个叫作斧头塘,离三间平房最近,紧靠在木勺山脚下的那个叫山下塘,而离得最远,很狭长的那个叫作长塘。田间的池塘除出用来蓄水灌溉以外,还有作些什么用呢?自然是养鱼,种莲藕。莲藕这东西是最不让人费心的作物,第一年把藕秧子插入塘泥里,到五月里便长出尖尖的小荷叶来,七八月里就能把水面长满,往后的年份里便生生不息,取之不尽了。又完全不需要人去护理它,只要一年当中池塘不断水,到得年终时,按照塘面的大小承包给附近专业的挖藕贩,钱就到了手。这一笔收入实在来得太轻松了。
   池塘四周的堤埂上,则不分品种地种满了果树,桃子、李子、柑橘、板栗,一来保护了塘埂不至于坍塌,二来么多少总能长出一些果实来,不但自己吃得满意,还能送人。春天里果树开花的季节,各个池塘的边上桃红李白,争奇斗艳,好看得很。
   其余大片的田亩里还是要种粮食,地势较高,灌水不很方便的田块,也种一些玉米。不管是水稻,玉米,还是麦子,作生对于品种的挑选都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产量要高。他存心把大半粮食作饲料用的,家中人口只吃极小的一部份,所以对于品质几乎没有要求。时下乡村里有许多人过日子的要求渐渐有些高了,尤其是对于吃的东西,象大米、面粉、菜蔬以及各类的主副食品,只要味道稍微退板一点就直摇头,嘴里一连声地说:“这个太粗硬了,不好吃!”作生的家里在他母亲还在的时候,是决不允许说这样的话的,因为根据老太太的理论,说这样的话是要遭雷劈的。每当她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就会不顾情面地呛白道:“你这种人是没有饿过肚皮,或者忘记了以前饿肚皮的日子的缘故,不相信你饿上三天试试看,依我看,到那个时候,不要说粗硬一点,就是馊气泡饭,恐怕也如饿狗似的争抢不及了!”
   上阳村是这个县出南门的第一大村,作生只是村子里四个种田大户中的一个,并且种的田也不算最多。其余的三个只搞种植不搞养殖,对于作物的要求也同样只在乎产量,他们除出种水稻以外,也曾想过许多的办法,先后成片地种过西瓜,大豆,花生,樱桃,甘蔗,荸荠,油菜,但在收成上似乎都没有碰到过十分理想的年份。他们都不曾种过麦子,因为政府和粮食贩子都不收购,所以当作生第一年种下一片大麦时,他们都很想不通,其中一个还特地赶到田头来问:“作生,作生,你怎么这么悖时呢,现在哪个还种麦子,又没有人来收,到时你卖给谁去?”
   “我谁也不卖,我只卖给猪!”作生的话听起来有点俏皮,听着象是玩笑话。
   “有哪个猪头三来买你的大麦,真是放大麦屁!真好你自己种了大麦,不过还没到割麦的时候,你倒先放起大麦屁来了。”“大麦屁”是嘲笑人的话,吹牛皮的意思。
   “不相信你就等着看好了,我的大麦到明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我就不相信,现在政府号召要多种经济作物,你倒好,寡妇老婆上花轿,反过来种起大麦来了。”
   “种田还是要靠自己想法子,我讲真话给你听,政府不一定靠不得住的。”作生正经说道。
   “政府怎么靠不住?要不是政府有新政策,你我包得下这么集中的一片田么?”
   “这是两回事。我们包田,靠的是中央的大政策,而推广种什么作物,是当地的小政策,你忘了当年种白菊花了么?也是政府推广,当时乡里的广播里不是说得硬硬的,说是包种包收,结果怎么样?上阳村人有一朵白菊花卖出去了没有?”
   “白菊花确实没有卖出去,但杂交稻种总一连种了好几年吧,不也包种包收么?钞票可没少赚!要不是后来得了病,怕现在还在种咧!”那人依旧辩解。
   “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过一回你还嫌不够!你不长记性,不怕,我是怕的。”
   “好好好,我说不过你,你去种大麦去吧,我看这倒真要成为第二朵白菊花,到时候有苦头好吃的!”
   作生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早已成竹在胸,他打算好到时让圈里的猪来做他的大麦的最好的买家。
   其实,种麦子除了要做饲料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生母亲在世时念经要用麦草,凡是念佛的人,都把麦草中最粗的那一截剪下来,然后根据人们所派用场的不同,一根一根地念各种各样的经,念了经以后的麦草就再不是普通的麦草,而需称之为“金条”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里用火烧去,这就成了另一个世界里的人或神的钱财,据说天堂和地狱都通用。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当地的政府和粮商都不再收购麦子,麦子没有出路,所以就没有人种了,这给村子里另外一些同样需要念经的老太太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于是这帮老太太们只好把希望落在作生的身上,她们要么通过作生的母亲,要么直接找上他本人,请求他卖一点麦草给她们。自从农村人家都有了煤气灶以后,象麦草稻草一类的东西已经不再作为柴禾用来烧火了,母亲一个人又根本用不完这许多的麦草,因此每当有人来讨要时,作生总是一一热情地回答说:“婶婶,麦草不卖的,我也没有空给你送过去,你要用,叫你儿子到田里自己来担一些去吧。”那些个老太太们一个个都对他千恩万谢。
  
   六
  
   主要的作物到底还是水稻。如今种水稻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需要一株一株地插秧了,只需把田泥整平,施足肥料,到时直接把种籽撒下去就行。种麦则更简单,连土都不必翻,只在割了稻子的空田里把种籽撒下去就可以了。只有种玉米相对来说稍稍麻烦一点。
   作生种水稻与别人不一样,他把稻子分成不同的批次,从五月份的早稻开始种,以后每隔两三天或四五天就种两三块,一直种到晚稻插秧的季节。夏天里早稻收割后,倘若还来得及下种的,也再次种上晚稻,来不及种或不能及时腾出空来的,就拖后种一点玉米,其余的都晒白地,一直等到种冬作物。冬作物主要是麦子和草芝。玉米,麦子和草芝自然都是作饲料,喂鸡喂鸭喂猪,除此之外,草芝收割后留在田里的茬还是很好的绿肥。
   水稻种下去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防病除虫,老要喷农药,这么大的面积如何喷得过来呢?作生买了一台小水泵,一卷很长的皮管,两百米地缆线和一只很大的塑料桶,从就近的电线杆上接了电,将塑料桶放在田头,里面调好了药水,把小水泵放到桶里去,一开电源,药水便从皮管口上直冲而去。一般不是很大的田亩,只需站在田块的一侧就可以喷到另一侧,完全不必下到田里去,只在田塍小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一片水稻的农药就全喷遍了。
   村里的有人从田头经过,看到作生用这样的办法喷药水时,就说:“作生,你这个办法也可以算得上机械化了,真好!全上阳村人就你最聪明了!不过,你种这么多稻子,还得买台收割机吧?”
   “不买,收割机太贵,要好几万哩!”
   “你是种田大户,请村委会给你打个报告,可以便宜不少钱的。再说你不买机器,请人割稻子付工资还不是一样么,有台收割机至少可以用上几年的。”
   “我不买机器,也不请人。”
   “吹牛皮!这么多的稻子,就算你俩婆老一个是哪吒,一个是孙悟空,怕也割不过来哩。”
   “哎!我还真有点孙悟空的本事,到时候只要拔一撮汗毛吹一口风,就会有许多帮手来收稻子,它们不但不收工钱,还不喊吃力。”
   “哈哈哈……作生也会得嚼舌头了!谁会来给你白割稻子?”
   “你就等着看吧,到时候你来看,我请你吃饭!”
   田里的水稻在太阳的东升西落中,悄悄地拔节,担肚,抽蕙,开花。稻花开的时候,满野的青蛙在夜里叫得最为欢畅,密雨一般。夜风吹拂着新栽的梨树苗,树苗在水一样的月光中轻轻地摇头。进入七月,各色的蜻蜓在荷塘上空轻盈地飞舞,池塘边的杨树上停着天牛和金甲虫,知了也此起彼伏地唱起来了。天气越来越热,阳光越来越灼人,满野的稻子在骄阳的催逼下,慢慢地黄了,黄了,黄得弯下了腰,沉甸甸的。弯了腰的稻穗看上去有点象老奶奶的笑脸,慈祥而亲切,田野里一片灿烂的金黄。
   夏收的时节就要到了,池塘里的鸭子也都长满了羽毛。作生去镇上买了一些尼龙丝织成的纱网,将熟得最快的那一块稻子用短木桩和纱网围起来。张珍一边用布条向插入泥中的木棍子上缚着纱网,一边很有些怀疑地问道:
   “阳生,你说这个办法能行吗?要是万一不行,你我两个人如何割得这许多的稻子?”
   “能行!”
   “但我还怕浪费粮食?”
   “不会!它们只会比人收拾得更干净,保证一颗谷都不会留下!”
   “那你说明天这田里会怎样?这种事情我倒也从来没见到过,只有你想得出来!”
   “明天么,闹热!比池塘里不晓得闹热多少倍!”
   第二天早晨,作生没有把鸭子往池塘里赶,也没有把鸡放到果园子里去,而是放进了那一块被纱网围住的稻田里。
   上阳村村子里因此而起了一层小小的波澜。村子里的人都在为这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议论纷纷,几个连自己的口粮田也不种了的婆娘还彼此结了伴,特意走一里多路去看鸡鸭割稻。
   “哈哈哈哈,作生真是天底下顶聪明的人,居然想着叫鸭子来割稻,真好笑!”
   “这真是聪明人办聪明事,这样一来,不但省了收割的工夫,就连晒也不用晒了。”
   “哎哎哎,省了工夫还不算,这些鸡鸭畜生在田里吃,在田里屙,恐怕连下一作的肥料都省了哩!”
   ……
   都说三个女人一群鸭,这地里的一群扁毛鸭和路上的一群“细毛鸭”遇到一起,可把上阳村的外畈闹了个沸沸扬扬。
   不过,鸡鸭帮忙收割的水稻到底还是少数,大多田亩还是要靠人工劳作,好在作生把作物收种的季节拉得很长,比如水稻的播种从立夏开始,一直延续到立秋,而收割更是从大暑前开始,一直要到立冬过后才告完结。
   播种相对轻松一些,用小拖拉机把田块整平后,把谷籽直接撒下去就好,不必插秧。主要的负担却是收割,这说起来实在有些令人害怕。作生不愿买收割机,原因是不但成本太重,一台国产机器六七万块钱,用不到几年就坏了,算它用七年,分摊下来一年也得一万块,何况平日里还得烧油。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收割机割过的稻草几乎没法用,而对于养猪养鸭的人家来说,稻草可是万万少不得的东西。
   于是,每一年里,除出由鸡鸭帮忙收割以外的几十亩田的水稻,都靠作生和张珍四只手,以及一台电动机来收割。当然,遇着家中空闲一点的时候,张珍的父母兄弟和作生的妹妹阿香,也会赶来帮几天忙,一伙人分工合作,收割的收割,运输的运输,翻晒的翻晒。尤其是张珍的父母,这一对老人在自己家里已不怎么下地干活了,但每一年作生家里割稻子的那一段较长的日子里,老俩口总要双双到女儿女婿家里来住一段时间,主要是帮他们晒谷子,连带烧饭。做岳父的来的时候还带着剖好的竹篾和作篾匠的工具,倘若看到哪一张拼垫断了篾,破了,顺手就给补好了。

共 34669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田园》一篇反应农村题材的情感小说。出生山区的农民田作生因为父亲在上山砍柴时不幸被毒蛇咬了一口,没有治好,死了,只好离开学校的板凳时,贫病悲苦的母亲自然无力为他去学得一门手艺,只能进入生产队参加劳动,作一个小小的农民。三年后,在学校里坐满了该坐的日月的妹妹作香,也终于逃不出与哥哥相同的命运,随着母亲和哥哥加入了农民这一支极庞大的队伍。分田到户后,分到了二亩四分水田,和黄泥小山上的一百多棵茶树。那两亩四分水田,在作生的手里实在就象玩具一般。二十六日岁的年纪,是谈婚论嫁的时间,由于双方家庭彼此都没有格外的要求,加之作生和张珍两颗年轻的心里都各自暗暗怀了亲切的感情,所以这桩姻缘几乎没有过多的波折和枝节,等到第二年的五一劳动节,张庄姑娘张珍便做了上阳村后生田作生的新娘子了。夫妇俩起早摸黑所得的那一点辛苦的收获,说得出来的大概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供儿子读书,另一件就是供老母亲看病。供完了这一老一少两个人,再把一年的光阴打发下来,手中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他的脑子里一直都在琢磨一条路子。于是他向村子里承包了外畈基耕路以东的半片水田,而这一个区块里的所有池塘,跟随着水田由他免费承包。多病的母亲去世后,作生就拿出了这些年来所有的积蓄,又额外借了一笔钱,按照心中早已想好的计划,一件一件地安排起来。首先是在靠木勺山南面山脚又紧邻着一个池塘的地方建了三间平房。一间是日后吃饭睡觉的起居室,前半间吃饭,后半间睡觉;一间是堆饲料用的,另外一间则是工具间。然后开始发展养殖业,家里养殖母猪、鸡鸭等,河塘里养鱼种荷藕,池塘四周的堤埂上,则不分品种地种满了果树,桃子、李子、柑橘、板栗,大片的田亩里还是要种粮食,地势较高,灌水不很方便的田块,也种一些玉米。不管是水稻,玉米,还是麦子。可他种植的粮食大部分是用来作为饲料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城里工作并成了家,小夫妻俩的工作都不错,工资也比较稳定,他们打算赚够了首付款就去办按揭,所以生孩子的这一件大事还得暂时先等一等,不过时间也不会太长了。猪和鸡鸭都在进入腊月后相继地出卖了,猪除出留好自己的一两头年猪外,全买给猪贩子,鸡和鸭子则自己拉到镇上的菜市场里去卖。生活富足了,但并没有改变喜欢土地的情感,也更显出了农民的大方的秉性,接着作者运用详尽的笔力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而动人的场面,这个绿色环保的农业生态模式,不仅是城里人的追求,也是农业的基本出路,更是唯一的必经之路。看似普普通通的文章,却揭示了农业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一曲农民的战歌,展示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可以说该篇小说反应了一大批种田养殖大户的生活状况,是新的篱笆墙的影子。作品笔墨流畅,场面较大,跨度很大,不缓不急的场面转换都在读者没有感知中前进,一波三折的情节跌宕起伏,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农民的情感,同时作品也反应了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民从吃不饱、穿不暖的饥饿状态走向了富足的小康生活,赞美了当的好政策好领导。我们读者应该从一块荒地、一个农民、一副肩膀的影子里感受到整个生活的沧桑变化,通过几个小人物却反应了社会的大潮流,不失为一篇独到的奇妙构思。优美的文笔,精心的构思充分展示了作者不凡的笔力和遒劲的文学功底,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雨春】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7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雨春        2013-12-06 10:59:49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2 楼        文友:雨春        2013-12-06 11:00:46
  看似普普通通的文章,却揭示了农业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一曲农民的战歌,展示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可以说该篇小说反应了一大批种田养殖大户的生活状况,是新的篱笆墙的影子。作品笔墨流畅,场面较大,跨度很大,不缓不急的场面转换都在读者没有感知中前进,一波三折的情节跌宕起伏,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农民的情感,同时作品也反应了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民从吃不饱、穿不暖的饥饿状态走向了富足的小康生活,赞美了当的好政策好领导。我们读者应该从一块荒地、一个农民、一副肩膀的影子里感受到整个生活的沧桑变化。优美的文笔,精心的构思充分展示了作者不凡的笔力和遒劲的文学功底,佳作,推荐共赏!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3 楼        文友:雨春        2013-12-06 11:01:23
  期待更多精彩点缀心灵、溢美江山!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3 楼        文友:阿钝        2013-12-07 12:17:01
  感谢社长审阅并加长按,可能占用你太长的时间了,不好意思,上茶问安。
4 楼        文友:雨春        2013-12-09 20:26:39
  恭喜你佳作成精!心灵因你而更精彩!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