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我的第一任连长

编辑推荐 我的第一任连长


作者:沧海扬沙 举人,3606.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29发表时间:2017-02-18 19:02:16


   工作最难做的是那些小夫妻关系不好的小媳妇们。她们怕自己的小丈夫当兵后会成为陈世美,才坚决反对丈夫去服兵役。就这样没黑没白的在农村走家串户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三十五名新兵的征集工作。
   我回到县人武部交差后,就请示连长回家看看。连长本想陪我一块回去看看我的父母亲,但因事太多离不开,就塞给我十元钱让我给父母买点东西,并说这是他的一点心意。我没有拒绝推辞,我知道连长是真心的。我觉得拒绝了他是对他的不信任,我不能那样做。我认为只有高高兴兴地接受他的赠予才是对他的尊重。
   离开家两年多了,我要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买点好吃的带上。还有在部队出发前为妹妹买的一件她最喜欢的花裙子和发卡,都一起带上。
   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县城的大街上,先是进了一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我在食品柜台前停住脚,货架是空的。只见货架的横梁上贴有一张发黄的破旧的小白纸条,上写着“缺货”二字。只有两瓶锈迹斑斑的罐头静静地躺在那里。我问服务员那罐头咋卖。服务员没精打采地说:“早过期了!”
   我两手空空无可奈何地走出百货店,接着又进了一个又一个小卖部,但凡是吃的东西一概没有。我这才发现小县城的萧条,和我两年前离开时的景象大相径庭。我这才想起一个多月前,军分区首长对接兵人员的讲话。当时我还对“老百姓正在挨饿”的说法感到突然。还认为首长的讲话是言过其实,是危言耸听。刚刚收了麦子不到一个月,怎么会“正在挨饿”;父亲春天的来信还说家里一切都很好呢,没说过挨饿的事呀?春天都没有挨饿,夏天收了新麦倒挨起饿来了,谁信?
   父亲信上只说过家里修了水库。我们那里的十几个村庄都搬出了水库,住在水库外面的一些村庄上。我家被安排在东堤外的梁王庙村居住。还说给安排了比较好的住处。
   说房子宽敞明亮,大大的院子里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不小心就会碰到头。吃饭有食堂,不愁吃不愁穿。妹妹初三毕业考试成绩全校第一名,升高中考试全县第三名。还说姐姐和镇上的转业军人赵军结了婚。姐姐还是我们大队的妇女主任,姐夫在大队当民兵连长。让我在部队安心工作,千万别担心家里。
   在部队进行政治教育时,指导员林楠,还把这封信当做农村形势大好的活教材,在全连大会上读过三遍,讨论过六回。我常常激动地一夜笑醒好几回。
   我现在终于想起来了。去年春天进行“三面红旗”教育时,教练排的严青、木子堆、王向东、吴良等几位优秀教练员,向指导员反映说,他们的老家河阳和怀北都有严重的饿死人现象。有的一家人全部被饿死。有的人饿死在家里,人都没有力气抬出去埋了。有的人想离开家乡讨个生路,但生产队干部就组织力量到处堵截抓捕。跑不掉的被抓回来,就会受皮肉之苦,打不死也会慢慢饿死,惨状目不忍睹。地方干部花天酒地,根本不管群众死活。请求领导向党中央毛主席反映农村的现实情况。他们为了证实情况的真实性,都把信交给了指导员看。结果他们几个人都遭到了批斗,说他们太轻信同学和朋友的话了,要真有这种现象,他们的父母亲不早就来信说了。
   我当时就是用这句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话来劝慰严青他们的。但严青他们相信那是千真万确的。他们说给他们来信的同学朋友是对他们的无限信任才来的信。他们说有些地方干部一手遮天,甭想有个鸡毛飞出去,官官相护,想告状都找不到地方。他们认为解放军里不会像地方那么乱、那么烂,是个能说真话的地方,是个能为民做主的地方,是个不会见死不救的地方。所以才想通过我们部队把情况反映上去。认为党中央毛主席在北京城太远不知道咱农村情况。他们认为大救星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就不会不管老百姓挨饿的事,就不会不管地方干部无法无天的事,就不会不惩办欺压百姓的那些赃官。
   想到这里肚子里不禁打起鼓来。可又想想刚刚在公社农村到处转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到有老百姓挨饿的事情。部队进行“三面红旗”教育时,不是一直都在说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提高嘛。怎么能会挨饿呢!以上说的挨饿现象不都是听来的嘛,我还真的没有亲眼见过。我真的希望听到的那些个挨饿现象都只是一个传言。
   我只好无奈地走进县人武部食堂,对大师傅说明情况。大师傅告诉我说,商店的食品供应短缺有小一年了。你就装些馒头回家也挺好的,总比空着手好。于是我用自己的军用挎包装了满满一下子馒头。我给大师傅钱和粮票,大师傅说这是特供,不收钱和粮票。你情况特殊你就快走吧!
   我整了整军容,把手枪挎在身上,背上我装满馒头的挎包,就朝城南的梁王庙村走去。这条路我不止一次地走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凄凉。公路两旁茂盛的绿化树不见了,广阔的田野里没有茁壮的禾苗。更没有听到一声鸟鸣,大地死一般的寂静。火辣辣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让人感到窒息。
   这是一条通向河南的省际公路。我用一个小时已经步行了十华里,但一直却只有我一个人在这条路上行走。我既没有遇到一个行人,也没有遇上任何车辆和牛马。这路像是专为我修的一样,万物都在躲避着我。
   我知道这里是一个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大漫洼。解放前这里常常是盗贼出没的地方。想到这里我毛骨悚然,不由地把手枪往身前挪了挪,晃了晃。
   突然,在我左前方不远处的一个高岗后面,像有两个人在晃动。我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还一面紧紧地盯住那个高岗的后面。我只隐约听到身后一声响,刚要回头看时,两条腿已经被人从后面紧紧地抱住,动弹不得。我用力挺直两腿站稳脚跟,不让自己倒下去,我从被抱腿的感觉知道抱腿的两个人都不是大力士,都不是我的对手。我这样判断着低下头去看,果然是两个十多岁的瘦弱小男孩。见扳不倒我,就大声喊叫:“快来呀,快来呀……”
   我举目四望什么也没有看到。心想,这两个小毛贼一定是在虚张声势。就笑着说:“就凭你们两个小子,也想打我的主意,也不看看我是谁?快爬起来看呀!”
   那两个小毛贼顺从地松开手站了起来,乖乖地站到我前面一看,吓得“啊”了一声,忙趴到地上连声说:“解放军叔叔,俺们不知道是你。要是知道你是解放军叔叔,你请俺们抢,俺们也不敢抢。求求你就饶了我们这一次吧!我们实在是饿得肚子难受!”
   我看着两个骨瘦如柴的孩子,脑袋像蒜杆上挑着的蒜头,脖子又细又长。挺着一个透明的像是快要爆炸的大肚皮,两条腿像麻杆又细又长。只能看到骨头看不到肉。我的心酸了,全身都软了。这是自己故乡的孩子吗?我这样想着。于是说:“你们站起来吧!你们都抢过几次了?”
   那个身材矮小的说:“我是第一次。”
   “你呢?”
   那个身材高一点的说:“我五次。”
   “就你们两个人?”
   “不,是四个。”
   身材高一点的孩子指指路东的高岗说:“那里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吸引过路人的视线和注意力。我们两个人主要负责从后面抱腿。当我们死死抱住腿后,高岗那边的两个人就赶紧跑过来抢。不知今天是咋回事,大概可能他们看到你是解放军叔叔了,就不管俺俩,他俩悄悄溜了。妈的,真不够意思!”
   我说:“还挺讲战术策略哩。就凭你们,人家还不把你们打个稀巴烂!”
   高一点的孩子说:“谁能把我们小孩子咋样了?行就赚个嘴痛快,不行也舍不了什么!”
   我说:“以后不许再干这种勾当。这是犯法的行为。可记住了?再过两年你们都可以服兵役了。到时候我还来咱县接兵,把你俩都带到部队去,好不好?”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好,好。我可愿意当解放军了。当解放军吃得饱又光荣!”
   我既严肃又认真地说:“不过有一条,首先要当个好学生。今天干这事只能是最后一次,以后不许再干的。要不然,当兵是去不成的!”
   两个孩子又异口同声地说:“解放军叔叔请放心,我保证不会再干这种事情了!”
   我听了两个孩子决心要改邪归正的话,很受感动。忙将挎包里的馒头分给他俩一人两个。说:“吃吧!”
   那个高一点的孩子馒头一到手,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个个子矮小的孩子接过馒头后,就从身上摸出一块不算太脏的布片,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今天是他娘的生日,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他要用这两个馒头给娘过个生日。
   我问那个矮小的孩子:“你今天出来参加干这事,就是为了这个?”
   那个矮小的孩子紧紧抱住馒头连连点头。我再一次被感动了,我从挎包里又拿出两个馒头,送给那个孝顺的孩子。那个小孩摇摇头表示不接受。我硬是塞给了他,并命令他吃掉。那个孩子还是没有吃。他又打开了那块布片,把这两个馒头也放进去一起包了起来。
   我说:“快回家给娘过生日去吧,我也该赶路了!”
   转眼间两个孩子就消失在田野的小道上。
   第四章
   梁王庙距离我水库中的老家葛家楼子仅有四华里,我对这个村子还算熟悉。村子紧挨新修水库大堤的东北角上。
   梁王庙实际就是春秋时期的梁丘,时属宋邑。齐、宋、楚等国的侯头们,都曾在这里开过高级军事会议。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邦不敌项羽败北,与打渔出身的义军领袖彭越会兵于梁丘,方得三万精兵。从此彭越便屡断项羽粮道。不久又率兵跟随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汉初刘邦封彭越为梁王,都定陶,梁丘为其封地。汉朝政权建立后,因彭越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但老百姓并不这么认为,认为是刘邦轻信小人谗言而冤杀了彭越。老百姓够不着与刘邦和他的狗官们去理论,也没有理论的权力。但他们有为正义树碑立庙的自由,有把正义藏在心里的自由。于是就在梁丘建立了梁王庙,以纪念这位被冤杀的百姓义军首领彭越。所以后来人就不再叫它梁丘,而改叫它梁王庙了。
   大革命后破除迷信,曾几度有急先锋欲拆梁王庙,以示其革命的坚定性。但被英雄群众的棍棒锄头制止了。以后再革命的急先锋,再也不敢打梁王庙的主意了,梁王庙才幸存了下来。
   眼看就要正午了,我才匆匆走进了梁王庙村。村子里冷清的连个人影儿也没有。我想打听一下父母的住处,抬头一看梁王庙还在。离梁王庙不远的路边上有一间面南的破草房,我正在踌躇,忽然从草房低矮而破旧的门洞里传出一个细小但口气严厉的女人地说话声:
   “你这馒头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你不说清楚,我饿死也不会吃的,你们谁也都甭想吃!”
   一个孩子委屈地申辩说:“我都说了几遍了,是解放军叔叔送的。你不信我也没办法!”
   我听得出这就是刚才在公路上认识的那个孩子的声音。那个妇人一定是他过生日的母亲。我不由自主地走到草房门口,弓下腰探过头去。刚要开口问路,那个委屈的孩子一眼就认出了我。忙理直气壮地说:
   “娘,就是这个解放军叔叔他给我的馒头。你还不信,他来了,你随便问他吧!”
   我正在犹豫,说还是不说那馒头来的真相。那妇人从三条腿都不一样长的,晃晃悠悠的小方凳上,颤颤巍巍地直起有些驼背的腰。然后慢慢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我。
   我向前跨了一步,忙扶住那妇人。妇人最后把目光锁定在我的脸上。她用手背一遍又一遍地揉着眼睛,又一遍一遍地审视着我的脸。她刚把颤抖的手举到我的脸上。我忙把脸一扭说:
   “大娘,那四个馒头是我给我的……”
   “你是超儿……”老妇人不知是激动还是身体虚弱,话没说完就瘫在了地上。
   我见妇人晕倒,忙和那个小男孩把妇人抬到一块门板上。小男孩突然眼睛一亮,忙对我说:“你就是超英哥哥!肯定就是娘天天念叨的那个超英哥哥!”
   我被小男孩的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睁大两只眼睛看了看静静躺在门板上的妇人,又看了看小男孩,又环视了一下小草房里用土坯砌成的小货架上,摆放的一些日用品。货架前的小窗下放着几个麻袋和铁桶。一看地上就知道麻袋里装的是食盐和碱面,闻闻那刺鼻的味道就知道铁桶里装的是煤油和白酒。
   小男孩忙从一个破竹皮的保温瓶里倒了一碗水,一口一口地喂到妇人的嘴里。然后扭过脸来说:
   “超英哥,你还不认识我。我叫超美。”
   我问:“这位妇人是……”
   超美又着急又气愤地说:“她是咱娘啊!你咋不认识了?”
   我惊讶地说:“娘,这哪是我娘啊?是我娘我还能不认识?再说我也不认识你这个弟弟呀……”
   超美生气地说:“不认识我还有情可原,不认也就算了。你竟然连自己的亲娘都不认,你还算什么解放军!”
   超美说着朝我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随后也将那四个馒头塞到我的怀里,用力往外推我。
   我说:“我娘不是这个样子的。她刚刚四十岁。我想起来了,今天就是她四十岁生日。两年半前,我穿上军装离开她的时候,她满面红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说起话来清脆而富有感染力;她一米六三的身材,丰润而挺拔,走起路来像一阵风,脚踏在地上步步有声;整天浑身有用不完的劲。而眼前的这位母亲,头发花白,满脸皱纹,驼背弯腰,少气无力,无精打采,实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哪儿有我娘的一点影子啊!”

共 34117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情节,通过描写自己当兵离家以后的变化和以前的变化的一番对比。讲述了挨饿年代的农村,吃不饱,穿不好,到处是衰落贫穷。触动内心深处对改善家乡的面貌,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亲人的愿望。开始在部队,主人公和连长带领战友展开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取得资金,为家里寄钱,为战友们改善生活,却让善良的连长劳动受了重伤,而失去生命。小说文笔描写细腻,语言流畅,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塑造了解放军战士的光辉形象,值得品读,推荐欣赏!【编辑:雅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雅润        2017-02-18 19:03:07
  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雅润
2 楼        文友:雅润        2017-02-18 19:07:41
  小说语言流畅,描写细腻,对家乡的描写很具体,画面感强。唯一一点,感觉对主人公的事件再具体刻画一下,人物形象会更加饱满,高大,烘托主题。个见,说的对错与否,请作者海涵。
雅润
3 楼        文友:雅润        2017-02-18 19:11:05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交流,请加江山小说作者交流群 483319874期待您的下一个精彩!
雅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