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10天而已(小说)

精品 【菊韵】10天而已(小说)


作者:或左或右 秀才,1113.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5发表时间:2021-12-30 16:09:46

【菊韵】10天而已(小说)
   一家人会安排在同一个窗口。王华夫妻俩的面签官是个外国人,隔壁的窗口有个也是参加孩子毕业典礼的家长被面签官刷了下来,家长讪讪地笑着离开了窗口。王华看着那个离去的背影,觉得他很是落寞。“看,只要手里还拿着护照走的,就是面签没有通过的。”
   张明像是很在行地说,一副经常来大使馆面签的模样。“我在前面,面签官问我的时候,你听着,照着我的回答,我有经验。”张明叮嘱着王华。黄线之外等待着,上一个刚离开,张明跨到窗口边,一家人可以不再黄线外等待,王华站在张明的旁边。面签官打开护照和电脑里存储的比对,问张明是不是去美国是参加孩子毕业典礼,孩子的大学在哪个城市,很简单的二个问题。“Ok。”面签官合拢了护照,张明面签过了。
   王华是护理人员。“你在妇产科工作过吗?”
   “妇产科?”王华略略迟疑了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
   “她是护士。”张明抢着回答。
   “她在妇产科工作过吗?”面签官重复地问。
   “没有,没有。”
   “没有。”这一下子王华醒悟过来,赶紧说没有,也确实没有。“Ok。”面签官合拢了王华的护照过。夫妻两人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窗口,像打一场胜战。
   陆续面签过了的人鱼贯地下楼。楼下马路上的隔栏边有一群热情似火的人们,看着有人从大使馆里出来便高声喊道:“师傅,师傅,面签过了没有?没过,我可以帮你的忙啊?”还有这一波操作,总有一些操作在平凡人的意料之外。“这么高大上的事情,也有黑暗料理,呵呵,世道处处都有坑。”王华小声地自语。
  
   七
   2019年5月10日,王华平生第一次走出国门。
   张明是个唠叨心细的男人,一路上的事情他认为都做好了攻略。再说人家有过出国的经历,不怕。夫妻二人从居住城市坐飞机到了北京。哦,北京的飞机场真大啊!首都就是首都,一切都是大手笔的,国际航班的坐摆渡车到了另一个航栈道,王华跟在张明身后,他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夜里将近2点飞往纽约航班将要起飞。王华在2号候机室的长椅子上迷迷糊糊地打盹,随身包里带了一盒饼干。她在候机室里的饮食店里特别留意一块披萨的价格,上面标的是10美元,王华已经知道了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她在心里默默一折算快到70块钱,所有的食品都很贵,算了,打消要买点食物填填肚子的想法,忍忍,从包里拿出饼干,顺便给张明几块填填肚子。刷刷手机,漫无目的地随便浏览,迷迷糊糊的也竟瞌睡起来。
   “起来,起来,要登机了。”队伍不长,顺顺利利过安检,安检人员有外国人,他们的脸上挂着笑容,用标准化的手势告诉你检查合格,可以进去。进入机舱,前面的商务舱空间宽大,有拖鞋,这是王华扫一眼就扫出来的。经济舱逼仄多了,人们排着队等,等前面的人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坐到位子上,后面的人才能跟进,一个紧挨一个的,乘务员帮忙协作安顿,甜美的嗓音用中文播报一遍欢迎您乘坐某某航班之类的话后,立即再用流畅的英文重复一遍。对这些王华很是新颖。
   三个人的座位,王华坐在中间,张明靠里,外边是位有着华裔脸孔的中年男人。“肯定是外国人,只是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罢了。”王华敢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凭空想象的,她瞥见靠外的男人盯着的手机屏都是英文。
   起飞了。“黑洞洞的。”王华扭过脑袋看了看还没拉上窗帘的小窗户说。经济舱讲究的是经济效应一点也不假,前后的空隙只能弯曲着腿,坐一时半会儿还能凑合,要坐13个小时,真够人难受的。王华看看靠外的“外国人”,他把双脚搭在脚架上,座位往后倾了倾。王华试着也这样,确实要舒服些,心里想人家是常坐飞机,有经验。空姐在前面讲解并示范在遇到突发事件处理时如何逃生,如何保持机舱的安全,一切需求都可以向空乘人员反映,汉语和英语都来一遍。王华看着这些空姐,长相好像一个模子倒出来一般,太像了,说话声柔柔的,高高的个子,连面孔和五官都差不多,她们说话都像个没有脾气的人。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了,空姐要求把窗帘都要拉上。机舱里亮堂堂的。
   飞机餐开始供应,王华早就盼望着。餐盒里一点米饭一点包菜和半个手掌大的猪肉块,谈不上色香味全,四个水果布丁,一小块面包,像品尝一样。王华吃了个精光,靠外的外国人也吃了个精光。空姐推着餐车发放饮料和水。一通算得上是吃吃喝喝之后,可以安心地睡觉了。空姐挨着座位发毯子,王华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次性拖鞋,这是张明有预见性的建议,在飞机上穿。长时间的要把一双脚始终塞进鞋里,那脚一定是麻木僵硬的,把脚解放出来放在拖鞋里活络活络,人家商务舱备有拖鞋是有一定道理的。王华用U型的护颈枕护住脖子,这个护颈的是她为这次远行特地买的。“嗯,还真管点用。”很多人脖子上都套有这玩意儿,颜色大小各异。空姐把机舱里的灯光调温和些,可以睡觉了,有人带着耳机听音乐,有人在捣腾电脑,更有人把座位上灯光调亮看书,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王华从心眼里是佩服:“这是要多么爱读书的人才能做到啊,要不就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不管是哪条理由,在这样不适合读书的环境中打开书,哪怕一个字不看,也是挺好的模样。
   王华醒来,靠里的张明张着嘴,打着呼噜睡得很好。机舱里的人大多都在睡觉,姿势各异,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两腿叉开,脑袋偏向一侧的;张开嘴打呼噜的;拿帽子遮住半张脸的;双手软软绵绵的交叉在胸前的;有仰着脖子,把脑袋歪靠在椅背上;有双手环抱着随身的挎包,脑袋低垂着睡觉;有运气好的,座位旁边恰好无人的,蜷缩着身体半躺在椅子上。个个头发蓬乱,没有了形象,没有了面子,大家现在共同的事情都在睡觉。机舱里隐隐得有不好闻的味道飘出,那是脚臭的味道在空间里弥漫开来。
   王华轻轻地推了一下靠外的老外,示意他起身让让,她要去趟卫生间,老外睡得并不实,立马懂了,他很合作地解开安全带站起来走到过道上。
   厕所很干净,都是感应式的。手纸、洗手液都摆在应放的位置上,有空姐不定时地进来打扫,没有一点臊臭味。王华在2004年坐过飞机到海南去旅游,记得那时飞机上的厕所可不是这个样子,没有自来水感应式的冲刷。
   王华没有急着回座位上,她在第1排的位子空挡处活动活动一下筋骨,这个空阔的类似类似商务舱的感觉,只是离厕所近了点。
   空姐推着餐车轻柔地询问要不要来杯白开水,王华要了杯开水算是润润肠道。有人在卫生间里刷牙,王华认定那是个讲究的人,自己不刷牙,只是用厕所的小小水流,随便地洗把脸就完事了。
   早餐供应和晚餐是一样的,在飞机上吃饭是一件正经和开心的事,王华是这样的感觉。江湖上传说飞机上的饭菜是如何如何地难以下咽,王华是个不挑食的人,即便大家都说不好吃,但她吃起来依然是津津有味,且开心无比,美中不足的是分量少了些,吃不饱。
   一阵子呼啦呼啦吃饭喝水喝汤的声响完事后,王华只有坐着发呆,想想见到孩子的情形?想想冷不丁地从国外回家,见到不知情的朋友们会是个什么情形?想着想着王华的双眼皮开始沉重起来,她瞌睡来了。这倒是个好事,睡觉容易打发时间,消磨时间最好的途径唯有睡。王华做到了。
  
   八
   纽约到了,当地时间是晚上11:50左右。一出机舱,黄皮肤的人面孔陡然地少了。王华知道了真正的到了国外,面带微笑的黑人:“goodevening。”
   海关工作人员没有一张脸是亚洲的,王华很希望有工作人员是中国人,她就不用费心地要表达自己的意愿。
   自助出海关,大部分人选择自助。王华和张明被工作人员分在两个队里,王华是指望不了张明,她只有靠自己,刚开始自助的人不算多,王华看着别人在电脑面前是如何操作的,她迅速跑到一台电脑跟前,眼睛不时地瞟向旁边的人,旁边一个女孩很快地完成了操作,拿着护照准备走开,很幸运,这个女孩是个中国人。“我是第一次来,不会这个,请你帮一下。”王华迎上去说。女孩没有推脱,拿眼睛扫了王华一眼,默默地接过王华递过来的护照,女孩看也没看就把护照上的第一页放到电脑的扫描仪上。“不行,读不出来,你的有问题。”女孩有点不耐烦的样子,顺手就把护照给了王华,王华也不好意思强留住人家。她硬着头皮自己操作,是的,电脑扫不出王华的信息,是电脑系统出了问题?张明呢?王华往人群里扫射,发现张明站在人工出关的队伍里。“我的护照照片有问题,只能走人工。”张明冲王华喊道。“估计是不会操作,什么照片有问题。”王华在心里说,她又跑到另一台电脑跟前,很巧,有俩中国女人在边说边操作,一步一步地,系统里有英文解说,并配上肢体解说,是要把身体往下蹲一点,拍照片。对了,会有英文“yes”弹出。王华这才知道了自己的护照为什么读不出来,原来是放错了页面,要把签证页放在扫描界面上。俩中国女人高高兴兴地走了,又来个中国女人站在王华身边,等着王华做完,王华的信息开始在电脑的屏幕上显现,一步步往下走,旁边的女人看王华迟迟疑疑的样子,催促地说:“问你是不是和你的家人老公一起来的,点“yes”,把头低一点,要拍照,好了,过了。”一张证明合格的信息打印出来了,王华如释重负的舒口气,张明还在排队。“一群笨蛋。”王华在骂,不明白骂谁。
   纽约机场的大厅,真的不怎么样,小、旧。
   张小龙手捧一束鲜花来接父母。王华很感动,没有想到儿子会用鲜花来迎接她,她高高兴兴地在纽约机场大厅的一个角落里手捧鲜花,身边放个行李箱拍照留存。
   张小龙开着他的二手宝马来的,平时粗心大意的孩子准备了4样水果洗干净装在保鲜盒里,巧克力和酸奶,一坐上车,王华毫不客气地拿着这些吃的。张明坐在副驾驶上,开始喋喋不休地问纽约的情况。王华通过车窗看看纽约的机场说:“真不敢恭维,这么破旧,居然堪称世界一流城市。”路灯并不明亮。
   到张小龙的居住点已经是夜里一点多了,张小龙示意王华不可以大声说话,不能打搅他的合租室友,还没有等王华理清位置,就被儿子带领着上了二楼他的卧室,或者称之是他的家,轻手轻脚地进屋,压低声音说话。张明更是夸张地一个劲地给王华递眼色,不能弄出一点声响,门口有拖鞋,王华不知道是穿着拖鞋进屋还是光着脚,犹犹豫豫的,最后觉得还是光脚进屋,用凌乱不堪来描述张小龙的房间是最恰当不过的,无处下脚,床上、地上、桌子上到处都是零零碎碎的东西,走到床边用脚开道。王华的心头抽搐了一下:“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邋遢。”可不能有所表现,更不可以发作!她学着张小龙的样子,把挡脚的东西用脚扒拉开。此时,王华必须洗澡,卫生间是公用的,在走道上,两个孩子的物品井然分开。张小龙把属于他的洗漱物品拿给妈妈用,不忘叮嘱声音小点。“到别人家就得受别人管,亲儿子也不例外。”王华心头掠过丝丝的不快。洗澡间小小的,委屈了人高马大的儿子,在这么狭小的空间了洗澡。
   头发湿乎乎的,王华不敢用吹风机的大档,用小档风随便吹了几下便完事,怕声音大影响别人。房间的地铺有地毯,张明打地铺,王华和张明睡一张床,床铺足够两个人睡。张明说:“儿子,住在你家,我们省了住酒店的钱,我们把省下来的吃喝玩乐掉。”说这些话几乎是低语,确实是夜深人静,不适合大声说话的时候。
   王华很不习惯和孩子同床睡总,觉得她要小心翼翼地。也许太过疲劳,她很快地睡着。
  
   九
   第二天,张明早早地醒来,坐在地板上不敢说话,生怕惊动了什么人似的。张小龙一睁眼看见他爸爸一副可怜无助的样子,立即起床说:“我去给你们准备早饭。”“我和你一去。”张明随着儿子一同到一楼的厨房。
   张小龙准备了速冻饺子,他准备今天的早餐是吃油煎饺子,油烟味很快飘到二楼,王华依然躺在床上,起来干嘛呢?
   张小龙把一盘饺子端到二楼说:“妈妈,吃早饭啊。”“外面的生活锻炼了你,儿子,你看,你看,煎得饺子多漂亮!这是怎么做的?还用鸡蛋裹了一层!”“起来,起来,快吃,快吃!我们一会去儿子学校走走看看。”张明咀嚼着刚刚咽下去的饺子说:“张小龙先把饺子煎得有点发黄,然后把鸡蛋打散倾洒在热热的饺子上,这样饺子熟了,鸡蛋也滑嫩,里焦外黄,孩子在外磨炼出来的。”
   王华三下两下洗把脸,一盘热乎乎的饺子三下五除二地干完。她一直在悄悄地注意着儿子同租伙伴的动静,听不见他上厕所,也没有听到隔壁有声响。“张小龙,你隔壁的同学怎么不见还不起来啊?”“妈妈,你真是多管闲事,人家的事不要管不要问。”王华自讨个没趣,不吭声了。
   没想到,这是5月中旬的日子,这里却很冷。王华此时认为的穿个羽绒大衣刚刚好,实在是太冷了。她找出儿子最小号的小夹袄,即便是最小号的,穿在王华身上像个大袍一样罩在她身上,晃晃荡荡的。不论好看与否,只要保暖御寒,这就可以了。

共 31099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把孩子送到外国读书,是许多家长和孩子的梦想,为何孩子的前程,家长不惜花费所有积蓄,小说把这个社会现实描写的淋漓尽致。张明和王华去美国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用了十天时间。文章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从在国内上飞机,直到一家人回国,写得很详细,虽然也能看出人物的性格,但总的看似乎是一篇游记。特别对异国风情写的很真实,也夹杂着人物的心理活动、行动和对话。篇末点名了题旨:“王华觉得一切都是浮云,没有什么值得津津乐道的。是的,她去了一趟国外,10天而已,仅此而已。”,表现了阅尽繁华之后的空虚和无聊。往深处理解,一个人的一生不过如此。文章做到了文从字顺,含有大量知识或常识,可作为初次出国者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可读性的,欢迎阅读。(编辑 鲁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10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2-30 16:47:33
  好小说,有深度!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