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辛酸育女记

精品 【心音】辛酸育女记 ——我们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败


作者:傅冬 秀才,11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43发表时间:2014-11-05 17:48:16
摘要:我们养育第一个孩子取得了成功,第二个却失败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在此与大家共享。


   最不幸的是,此时外婆却从旁说道:“杀人,你什话老是对小二子这个样子唦,你就不能好好的教她吗?”外婆这种盲目无知的呵护,根本不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也正是外婆这种无知的呵护,使我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至此,我已完全失去信心了。
   虽然如此,初中毕业还是报名考高中,那只是考了玩玩的,连最差的中学也没考上。就这样,她匆匆忙忙,草草了了的初中毕业了。除了语文好点外,其他课一塌糊涂,使我伤心到了极点。
  
   六
  
   一九八九年她初中毕业,此时也十七周岁,在家待业。因为那时正值中外合资公司成立,我被聘为总工程师,也是非常忙的。她毕业不久,我就到公司上班了,参加产前筹备工作,忙的连走路都带着跑。她在家里怎么样,我根本不过问了。这段时间她当然没有学习,小说倒是看了不少。一九九零年一月,合资公司正式开工生产,我们无别路可走,只好把她送去当工人,当场交500元集资金上岗。不得已,我们只得把这几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另外还交了一百多元的培训费,实际上根本没有培训,这已是一九九零年的三月份了。这样,我们全家五口就有三个人在这个厂。一家这么多人在同一个工厂,在以前是光荣;在市场经济下,这绝对是莫大的忌讳。工厂一旦倒闭,我们就全部断流。
   和我们在同一个工厂就同一个工厂罢,总比人家失业在家强些。于是,我们就作了这个苦涩的决定。
   工种是她自己选的,这个工种不算很苦,但绝不是好工种:二极管管芯上胶工段,充其量是一个中下等的工种。那里有她往日的几个朋友,她的这一选择没有遇到麻烦,车间主任很快就答应了。作为总工程师的女儿,我向总经理提出让她去这个工段,他欣然应允,并声称这并不是好的工种,说我的要求不过分。但那时刚开工不久,哪个是最差工种哪个是最好工种,还未能识别出来,只是一般的估计罢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工种确实是一个中下的工种,相当辛苦,工作量大,技术性也较强,不是任何一个人随便上去就可以做的。
   在这个工种上她没有怨言,也没有给我丢脸。她读书不行,干工作还是可以的。她学具体的东西还不错,很快的就熟练的掌握了这门技术,能顺利地完成定额,而且越做越快,大约在1991~1992的年度里,她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她在家里时,我一再告诫她不要偷懒,不要犯错误,服从车间主任和工段长的安排,不要给我添麻烦,她基本上做到了。同时,我也向那些大小头头们交代,希望他们严格地管教她,作为总工,我不会袒护她的。并一再声明,我这是真心话,不是世俗上的反话要你们照顾。后来,我和她用行动证实我的话是真心话,车间主任也没有向我反映她的问题,也未听到她反映干部们对她有什么不好。应该说,她做的不错,车间上下无话可说。
   在合资公司的一段时间,工资很低,但我们从未要她交过一次伙食费,她自拿自用。我曾多次要她交伙食费,她不给。我说哪怕是象征性的给些,她还是不给。我们当然不是如外婆所说的有意和他过不去;我们更不是连自己女儿也不放过非交钱不可的刻薄父母;也不是差二三十元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我是想教她想着自己要节约,要想到父母,孝敬父母,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当时我曾决定,不管她交多少伙食费,我们一分不用,存入银行,待她出嫁时交给她,可惜没有能够做到。
   但是,她大约花了30元为我买了双皮鞋,也买了些其他东西,可能是吃的占多数,次数是不多的,我们没有花她多少钱。现在回想起来,她实在成熟的太慢了,所以成熟的慢,原因有两个。一是外婆把她宠坏了,一个曾经被宠爱的孩子是不容易成人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不大容易被宠。我们家很不富裕,但绝不是旧社会那种穷人家,而是要好多少倍了,她在这样的家庭是有条件被宠的。何况,如前所述她还被外婆特别宠爱的特殊情况。二是她的文化程度太低,知识面太狭,涉世不深,还不太懂事,太任性,她根本不知道父母一片良苦用心和艰辛。在这一点上,她比她姐姐差远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她和她姐姐都已参加了工作,经济上都不要我们负担了,我们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由于我们的家底实在太薄,前七八年里他们读书,我们虽未负什么债,但也分文未余。能度过这个难关,全靠我们一家省吃俭用的结果。现在虽然轻松了点,但仍然坚持节省的原则。因为还有小三子在读书,而且还早着呢,至少还要艰辛十年小三子才能出来。但基本生活,基本营养还是得到保证的。
   大概由于工作有时过于紧张或劳累,记得有几次她认为菜太差,吃不下饭,生气了,只吃了一点就不吃了。那时是外婆烧菜,外婆的厨艺确实不好,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是很无奈的。公司刚开业,台湾客户又不守信用,产出来的货销不出去,效益比较低。我和她妈妈的工资都很低,我们不能不省着点。肉是很少吃的,以青菜豆腐为主。但总的来说,我们对她的关心还是少了一点,没有考虑到她工作上的辛苦,饭菜有时确实是差了。
   在公司里,她交了许多新朋友,这些朋友大都在上胶班,还是比较正派的。当时被称为“四大金刚”的,这几个人很要好,工作有干劲,也很机灵,班长可能不太好对付她们,要不怎么叫“四大金刚”呢。
   她是否早恋,我们不知道,在公司的这二年里,她似乎没有谈恋爱,至少我们没有察觉。但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市里某高官的至亲,是一个很帅的小伙子,当时几乎和她同时进厂。他由于有如此的后台,自然是不当工人的,在公关部当了一名文秘。无论在当时或现在,在我看来,这个小伙子未能脱离世俗的作风,他很快就向许多人透露了他的至亲高官这个后台。不过,他并未因此显得高傲,为人倒是很热情的。也不知他在县里的何许人那里,了解了我这个人,或者了解了我的为人,和我一见面,他立即说,县里他们告诉我,说你这个人很好。这“好”中似乎还感觉到他还带有钦佩的味道。有一次,他买了一套吃物送给我,都是补品,虽然并不贵重,但总是一个心意。不久,他对我们的小二子发生了兴趣,在许多场合下,可以看得出来。但小二子对他却毫无兴趣,处处躲着他。为了答谢他的送礼心意,我们特地办了一小桌饭请他和几位朋友来吃,但她却跑得无影无踪,不愿与他同桌吃饭。论他的模样和身高,都在中等以上,配她是不屈的,她为什么看不上他呢?据她后来说,她看不惯他。说他像个大干部的样子,到她们班上到处讲话。在这一点上,倒是很像我的性格,只求看得上,合得来,而不求地位,金钱和后台。至于他为什么会看上她呢?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我们的女儿有他看得上的迷人之处,加上我这个人的为人,两下子凑合起来,大概就产生了好感吧。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然而毕竟无缘,她始终看不上他。这一点上,我倒是很赞赏她的。所以,对此我一直没有说什么话,更没有进行撮合,也许她和我做的都是对的;也许错了。然而这是无法证明的。
  
   七
  
   一九九二年,盐城刮起一股风(也许全国都在刮),即招聘人才风。响应党中央和邓小平的号召,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各个部门,各个县,各个乡镇都在招聘各种人才。盐城城区的环城村工委也刮上了这股风,大批招人。当时她姐姐的男朋友得知后就去打听,环城招人不受年龄限制,于是,他就给我报了名。我又到那里去了一次,有位主任和我一谈即妥,当场拍板。并约定我只在机关里工作,带着一帮年青人把环城村的电子工业搞上去。但由于厂里和县里的阻拦,终于使我未能去成。不过,环城村委还是帮了我一个大忙,证明她是随父调往盐城的。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只花了六百元,她就调到盐城无线电厂去了。
   当时,她姐姐在盐城图书馆工作,正好和她姐姐住在一起。在她调去之前,我曾一再告诉她,只有她一个人去,我们都不去,和她姐姐在一起,问她愿不愿意去。我们当然也明白的告诉她,我们是主张她去的,盐城毕竟比阜宁大多了,也好多了;无线电厂比晶体管厂也好多了。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她表示愿意去,不后悔。此时,外婆也刚刚去世,失去了她所依靠的人。盐城那边有大姐为她办好了一切手续。就这样,她就去了盐城,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多了,我简直就不敢相信。事实上,各地既然招聘人才,调动他们的家属子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各个地方进城人口都松动了。
   从此她和我们分居两地,成为我们家第二个走出家门的孩子。除了书信,她每周还和姐姐回来看我们。我们发现,她成熟了许多。言谈举止和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由于我们的失误,使她没能读上大学,不如人意;不过,我们总算又丢掉了一件心事。孩子,就让她独立地去闯吧,我们已经顾不得她了。接着还有她的弟弟,刚刚上高中,多少的艰难和辛苦在等着我们呢,我们还任重道远啊。
   如今,她是一个平凡的却衣食无忧、优哉游哉的家庭主妇;她的堂姐堂妹和表姐表妹们对她这样看似平庸的日子羡慕不已。是的,平凡的人自有平凡人的福,人世间本来就是这样啊。
   不过,她还是重复着我们当年为孩子们读书而操劳的辛苦,每天都为她的女儿——我们的宝贝外孙女里外奔波着。不过,到了明年,女儿上了大学以后,她又会是什么样的洒脱?是养花种菜,还是累麻将?抑或是码文字?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1998.11.7写完一稿,1998.11.26写成于故土阜宁。2014?10?24修改于南京)
  

共 24484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2345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有关教育成长的时代画卷。文章里总有一个颇具引力的核,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当读者徐徐展开它时,即刻成为其中的行船人,一颠一簸地行进在爱的时间长河里,五味杂阵。“我”有三个子女。天性泼辣不羁二女儿是在那么不巧的年代呱呱坠地。连接生婆也没得选择。她的成长注定多难多磨。生病,寻医,糊里糊涂地治,最后终于死里逃生。为了生存,女儿只得托给在旧社会长大的外婆,注定子女教育的失败。长大只得进父亲的单位。即使后来,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因自身条件的局限,只能默默地在最普通的岗位。只是,无论经历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教育,最终,每个人,都不得不独立,从上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开始下一个循环。时代决定教育,教育决定命运。而每个人,合起来,作为一个集合,又决定了时代的发展。生命就是这样循环互动,一如天体间的奇妙运行。作者文字朴实,没有刻意的渲染和雕琢,通过二女儿的成长教育,不动声色地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也道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谛。我真心说一句,你很爱你的三个女儿,你也尽了父母最大的负责。不必喟叹,更不必愧疚。问好作者,欣赏美文。【编辑:小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06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傅冬        2014-11-05 20:36:51
  谢谢小乙编辑的辛苦,谢谢你的精彩的编者按语,你写得太好啦!
2 楼        文友:冰梅        2014-11-06 10:03:32
  行云流水的叙述,不急不缓,正如小乙说的没有刻意渲染和雕琢。道出了一代人成长的风雨历程。无论父母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孩子的健康与平安就是父母的骄傲和业绩。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烙印和对子女教育的启迪。问好傅冬老师,感谢赐稿!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3 楼        文友:冰梅        2014-11-06 10:08:35
  特别感谢小乙的精彩编者按。提纲振领,言简意赅,概况力广,洞察力强,不愧是心音的精英编辑!道一声,辛苦了!遥握!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4 楼        文友:赵亚亚        2014-11-06 11:25:29
  我是1975年出生的,没念多少书的人自有他们的活法。为人父母不必太自责。我们还有自己的事业、人生,而不仅仅是家庭和孩子。孩子多,人忙,照看教育不周是在所难免的。祝您身体健康。
5 楼        文友:傅冬        2014-11-06 12:43:01
  谢谢赵亚亚文友的光临,谢谢你的理解与支持!谢谢你的鼓励!祝文友秋安!
6 楼        文友:傅冬        2014-11-06 13:10:32
  谢谢冰梅社长的两次光临,谢谢你的精彩的点评和鼓励!你关于父母和孩子的论述非常正确!为人父母所盼的正是儿女们的健康与平安啊!祝社长秋安!
7 楼        文友:小乙        2014-11-06 14:40:36
  一直没有来得及留言。因为昨天改稿。傅冬老师,您好。您的文章我很喜欢,有时代感,有纵深感。正文学。
小乙
8 楼        文友:傅冬        2014-11-06 15:16:19
  谢谢小乙的点评和厚赞,能得到你这样的年青人的赞赏我非常高兴,再一次地感谢你辛苦的编辑!
9 楼        文友:石寸雨        2014-11-17 18:11:28
  老师,您真是世上最好的爸爸了。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10 楼        文友:傅冬        2014-11-17 19:25:57
  谢谢石寸雨文友的再次来访,谢谢你对我的夸赞。确实,我虽然不如你夸赞的是世界上的最好的爸爸,但是作为爸爸,我尽到了最大的责任,我问心无愧。祝文友健康快乐,祝冬安!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