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流淌在祖院的时光(小说)

绝品 【星月】流淌在祖院的时光(小说)


作者:秦岭 举人,315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16发表时间:2016-04-17 20:51:34

【星月】流淌在祖院的时光(小说)
   “世事咋变,咱都能想得通,栋学妈变成这样,咱打死一百遍,也想不通。”
   “都有点……嗯嗯……老不要脸了。”
   村委会只好用算账的方式替奶奶解围,意思是我爸爸、伯伯捐献的财物是最多的,而奶奶拿走的不及九牛一毛。当儿子的大捐,当母亲的小拿。羊毛出在羊身上,根本就碍不着乡亲什么。也可以理解为,奶奶拿的那一点点,权当是自己家里的吧。
   这个算法好像是个算法,好像也不是个算法,倒也说服了很多乡亲。可是另一个问题反而很明显了,当儿子的时不时拎着大包小包来看老人,老人就缺那一袋面、一桶油、一瓶醋?
  
   六
   媒体隔三差五都在报道灾区重建的情况,四川的,陕西的,甘肃的;市里的,县里的,乡里的。我们全家既想看电视,也不敢看电视。我们的目光和电视银屏之间,像耸立着一个巨大的屏障,那是奶奶的身影。
   当初紧张而活泼的家庭氛围,笼上了一层雾霾一样深重和不明不白的不确定性。爸爸和奶奶的通话内容,无非是腰腿啊天气啊安全啊走路啊吃饭啊喝水啊大便啊什么的。对爸爸的这些唠叨,奶奶往往只是三言两语。可是,聊到我这个孙女时,奶奶似乎才会施舍一点面子,十句的,八句的,二十句的,问我吃问我穿问我学习问我作业问我睡眠问我个头,反正能想起的要问个通遍。问到最后,还要让我接电话,把给爸爸问过的又对我重复一遍。其实我是明白的,她只是想听听我的声音。后来有一次,老人家情不自禁地感慨:“虎虎,一定窜个儿了!”
   这是个重大信号,她内心其实是有目标的,而且黑白分明。
   我的泪水“哗”地就下来了。我赶紧把这个信息转告给伯伯。
   奶奶尽管对伯伯、伯母心硬,但心里装着虎虎呢。虎虎是她老人家唯一的孙子,将来老董家的顶门人呢。我有时就想,假如我是男孩呢?分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我和虎虎之间,奶奶尽管没有直接表现出过重男轻女的迹象,但她内心的那点小九九我早就洞察出来了,比如过去一起聚会,她总会乐呵呵地给我和虎虎的碗里夹点菜夹点肉什么的,而顺序必然先从虎虎开始,那是情不自禁的、下意识的、骨子里的。奶奶走后,我家和伯伯家的聚会由过去的每周一次变成了每半月一次,后来成了一月一次,有时大家一忙乎起来,两月也聚不了一次。在我看来,大人们纯粹是瞎忙。奶奶在时,聚会就像编入了程序,那是板上钉钉的;奶奶不在,聚会纯粹成了形式主义,松了,泄了。其实奶奶在虎虎心里是什么位置,我是看出来了。奶奶刚走那阵,虎虎简直就要疯了,用“十万个为什么”式的诘问向伯伯、伯母发起进攻,哭闹着非得要把奶奶请回来。不久家里雇了一位下岗女工。这位女工高中文化,能说会道,会上网、懂围棋,至少要比奶奶精明十倍,还会赔虎虎玩城里孩子流行的“三国杀”,陪虎虎一起玩“奥特曼”。虎虎很快就和女工混得难舍难分。
   我曾问过虎虎:“你还想奶奶吗?”
   “过去想,阿姨来后,我就不想了。”
   这话假如让奶奶听到了,还不相当于五雷轰顶?我当场指责虎虎:“奶奶对你那么好,你真没良心。”
   “良心?”虎虎一脸的迷惘,“姐姐,啥叫良心。”
   我反而语塞。是啊!啥叫良心呢?
   我只好迂回到奶奶的教导上来:“记得吗?奶奶在时,还给你教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传’呢。你难道都忘记了?”
   “我们老师说了,奶奶教的那些玩意儿,考试时根本用不着。”
   伯伯第二天就去了老家。让我们欣喜万分的是,奶奶终于跟着伯伯回来了。前提是伯伯答应了奶奶的两个条件:一是拒绝住伯伯家而是住我家;二是伯母必须彻底洗手不再干那事儿。
   关于那事儿,据说伯伯给奶奶跪了半个晚上,奶奶才妥协的。其实就奶奶那脾性,跪不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伯伯一句话击中了奶奶的软肋:“您不在的日子里,虎虎夜夜缠着我要奶奶,每天都要哭几场,梦里也在喊奶奶,他已经瘦了好几圈儿,学习成绩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伯伯把谎言变成了杀手锏,而且大获全胜。这样的杀手锏如果过早拎出来,必然是不灵的。是岁月发酵了奶奶对孙子的苦苦思念,最终让奶奶做出了重大让步。当然,前提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对伯母的要求。
   其实伯伯那次去接奶奶,还有调虎离山的意思。奶奶不同意异地搬迁,急得村委会的干部们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只好把电话打给爸爸和伯伯求助,动员他们给奶奶做思想工作。爸爸和伯伯又不好意思扬家丑,只能满口答应坚决支持村里的工作,并表示等异地搬迁进入实质阶段时,由伯伯前往尖山参与建设,投资投劳,坚决不拖全村灾后重建的后腿。爸爸和伯伯是商量好的,等奶奶到了省城,只等村里一个电话,伯伯就重返尖山,参与建设。
   离开村庄那天,奶奶叮嘱伯伯:“你先下山找个僻静的地方等我,我随后下山。”
   “为啥呢?我陪您下山不是更好吗?”
   “还是那句话,村里人看到你来了,你就走不了了,家家户户都在山下忙乎哩,你不闪面,还不被村里人骂死?”
   锁院门之前,奶奶去了一趟耳房,那里堆满了爸爸、伯伯送去的东西,所有的礼品盒均未打开,米面油盐原封不动。哦,不对!其实早已千疮百孔了。随着门板“吱扭”一声响,一群麻雀从窗子的破洞处飞奔而出,在树梢上盘旋。两只黄鼠狼“刷”地窜到了屋顶,钻进了墙缝。一堆儿正在饕餮的老鼠四散奔逃,瞬间无影无踪,只有密密麻麻的蟑螂们、蝇子们、蛾子们大大方方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翼之飞之……
   奶奶不为所动,这预料中的场景显然早已司空见惯。
   这非常不符合她勤俭持家的秉性,却非常符合她对爸爸和伯伯的态度。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她紧紧地闭了眼睛,谁也不知道那一刻她想了些啥。
  
   七
   村干部们对爸爸和伯伯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宽容,始终没有来电催促义务投劳的事儿。伯伯还主动问过,村长就说:“你寄来的几笔款子,完全可以折算到劳务里了。等到了下一个阶段,给你家的新院开槽、动土方时,我再给你打电话,那时必须要来。”
   伯伯就说:“我寄款子的事,是瞒着我妈的。我们坚决响应政府异地搬迁的号召,好在我妈现在省城,我和我大哥慢慢给她做思想工作。”
   “全村人,谁也不会想到你们家居然就是钉子户。”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村长您受累了。”
   什么经啊?无非就是伯母那点事引起的连锁反应。关于伯伯和伯母的关系,让我怎么说呢?在这个世上,很多事情真是难以理喻的。大人们置身其中的很多事情,无论多么的诡异无常,也只能认了。一个认字,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我们这些小不点儿。比如我入园、上小学、读中学,不得不按照大人们的安排舍近求远上全市最好的。一要求人,二要交钱。大人们都是这种权钱交易的当事人,而我呢?既是当事人,又是这种交易的主角儿。大人们认了的事儿,我不仅也要认下,而且心灵深处无时无刻不发酵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怆和愤懑。看病也是这样,每次都是爸爸利用自己的身份托关系联系医院和医生,否则不是被挨宰,就是遭冷遇。再比如我家的住房吧,每次买小房,换大房,卖大房,买更大的房,给人的感觉,一切都是在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与人情的大网中进行的,这还不包括房款,贷了还,还了贷;贷了再还,这世上除了钱,还有什么呢?
   有次爸妈吵架,妈妈一气之下说出了这样的话:“离就离吧,我只要两样,钱,和萍萍。”反过来的意思,是不是我只有和钱才是等值的呢。我当时就反应过来了,她要我,无非是未来不再寂寞,老了有所依靠。当然,这一切也可用爱的名义来解释。可是把我和钱并联起来,再辅以爱的名义,也未免太有些冠冕堂皇了吧。好在都是气话。你一定难以置信,我们全班五十名同学,居然三分之一都是单亲家庭子女,而且年年有递增的态势,但我敢打包票,我上边的这两口子是离不了的,他们彼此可以不爱了,但我是他们的骨血,是他们的心头肉,他们对我的爱好歹是真的。像爱钱那样爱我的人,准离不了。钱嘛,对吧。
   “就得认。”这好像是左邻右舍的口头禅了。
   一个认字,放到伯伯伯母的关系问题上再也准确不过。后来,我通过零打碎敲的信息或多或少分析出了伯伯家的大概脉络。当年伯伯部队复员找不到工作,摆在面前的道路就两条:一是回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爸爸托关系给伯伯找了个在洗浴中心当保安的营生。那种保安,我算搞清楚了,伯伯的保安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保安,是俗话说的压场子的那种。洗浴嘛,听起来是洗一洗搓一搓的事儿,里面的内容热闹着呢,多是男男女女之间的那事儿。一要防着公安来检查,二要对抗江湖上的欺诈拆台。第一个问题好办,有爸爸这样的“内部人”通个风报个信啥的,说穿了就是保护伞。最棘手的是第二个问题。同行是冤家。伯伯在部队练就一身功夫,这下派用场了,打打杀杀,敢动刀子。胳膊腿儿上的刀伤,就能看出他的生猛和血性了。说穿了,伯伯那营生和涉黑差不多。多年前,年轻的伯母就是这家洗浴中心的前台领班,漂亮那是不用说的,当领班的,都是女人中拔梢儿的。
   其实伯伯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的第一个对象是我们村的凤鸾。据说早先两人一起上的小学、一起上的初中。两人的感情那个好啊,像卷心菜的菜叶和菜心似的,紧着,包着,用青梅竹马来形容,那是很贴切不过的。那时的凤鸾张口就能背几段《太上感应篇》什么的,是伯伯教的。伯伯从哪里学来的,还能有谁呢?
   凤鸾兄妹二人,哥哥在乡政府当勤杂工,后来凤鸾经哥哥介绍,去县城给一个什么局长家当了保姆,祖院里只剩下体弱多病的“空巢”老爸、老妈相依为命。伯伯和凤鸾的悲剧由此开始了。谁晓得怎么搞的,局长就把凤鸾给睡了。一睡两说法,一种是局长醉酒状态下把凤鸾扑到沙发上给办了,另一种说法是凤鸾主动投的怀送的抱,把局长当大鱼钓了一把。无论哪种说法,最终的结果是局长的种子在凤鸾的沃土里植根了,发芽了。这样的结果变成了梅开二度:哥哥不久从乡政府转正成了全脱产的正式干部,凤鸾也嫁给了局长的司机,户口随迁,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父母也被接到城里,成了尖山的“空巢”进城大团圆的典型范例。
   当年凤鸾给伯伯的绝交信中,有这样的文字:“……亲爱的栋梁,凤鸾我骨子里相信,你还是原来的你,我还是原来的我,我对你的爱,一辈子都不会改变。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面对世事,你可怜的凤鸾没有一点办法啊……”
   后来这封信变成了茅坑里的零散纸屑,那洒落在屎尿和草木灰上的只言片语,依然能辩得爱字、情字什么的。
   关于凤鸾结婚前和伯伯在洗浴中心见面的版本很多,其中经典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伯伯当场打了凤鸾,硬是把凤鸾赶了出来;另一种说法是两人喝了一阵红酒,凤鸾打也挨了,也请君入瓮地让伯伯睡了。我是不相信第二个版本的,但传言逼真得像现场直播似的,说是伯伯睡完之后骂凤鸾:“你别以为有了这一次两人心里就平衡了,我根本不稀罕你这第一次,何况你和局长早就有过第一次了,你他妈的还有多少个第一次?”
   凤鸾说:“第一次和第一次是不一样的。”
   “你这是啥话,这是跟我玩深沉还是玩哲学啊?”
   “这第一次里面是有爱的。”
   “少来这一套,在我心里,你,还有这所谓的第一次,一文不值的了。你知道吗?你个无情无义的臭婊子,我恨不得把你宰了。”
   凤鸾本来泪流满面,这下反而笑了:“真希望你把我给宰了呢,我失去了你,可是父母和哥哥都被我安排妥帖了,我也到死的时候了,这样没皮没脸地活着,真是没意思了。”
   这句话,如果套用老师给我们作文的批语,那就是主题鲜明、立意清楚、观点明确。气头上的伯伯,立即蔫了下来。
   “栋梁哥,你记住了,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听到我自杀的消息,请你一定记着,我是为你而死的。”
   伯伯紧紧地抱住了凤鸾,一个大男人,顿时哭得天昏地暗。“我的好凤鸾,你千万不要死,千万不要。将来那个臭司机如果欺负你,你告诉我,我会拾掇他,让他一辈子乖爽乖爽地对你好。”
   假如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我相信凤鸾当时的表白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为爱情而死的故事,我看过的传统秦腔戏曲里有,神话传说里有,古典小说里有。据说几十年前四邻八乡也时不时有过。——几十年前,其实很近的,听着咋那么遥远呢?那是指腹为婚、娃娃亲、“两换亲”的时代,为爱情而抗争中的小伙子、姑娘们上个吊、喝瓶药、跳个崖什么的,偶尔也被老人们提起,像一段古老的传说。这年份如果谁为了爱情而送命,岂不成咄咄怪事了,荒唐事了,除非脑子进水,除非走火入魔,除非鬼使神差。
   凤鸾果然没有死,据说和司机结婚后的前几年里,曾经一度郁郁寡欢,差点得了抑郁症,几次跳楼都被司机拽了回来。后来又慢慢风光了,变样儿了。脸蛋更漂亮了,身材更苗条了。旗袍三天一换,发型也是最时尚的。山水滋润过的乡里妹,只要底子过硬,再让洋房捂一捂,让高级美容霜补一补,天然的美就焕发出无与伦比的鲜亮。这样的女人既能上厅堂,又能下厨房,先天与后天结合起来的优势,城里女人是无法比的。两口子用铮明瓦亮的奔驰牌公车接送孩子时,立即让那些档次不一的私家车黯然无光。凤鸾在校门口时而款款而行、时而亭亭玉立的模样,像风景一样吸引着家长们的眼球。

共 29364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一场天灾,引发一场村民生活的动荡与变迁。而伴随其间的,是一个原本大公无私、朴实善良、热情乐观的老人(奶奶)的怪异行径——她有着两个跳出农门的儿子,却拒绝儿子们一次次外迁的请求,坚持一个人住在濒临坍塌的祖屋里,最后死在了柴房里。她让儿子送来的高档营养品喂肥了虫子、黄鼠狼,却为了争一点柴房补偿不惜跟村邻闹翻脸,厚着脸皮向村里索要受灾特困户救济,搞得全村人都对她说三道四;在外人眼里,本该风光地享晚福的奶奶,为什么三番两次地从城里跑回来,加入“空巢”老人的行列,并且变得野蛮、无理、霸道、自私、甚至不近人情?是什么导致了奶奶不惜与富贵的错肩、与亲人的决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文章以汶川地震的灾期和灾后重建为背景,以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和奶奶的命运两条线索交叉并行,用客观冷峻的笔触,将奶奶的命运走向和“我”的社会认知相结合,层层撕裂开生活五光十色、热闹繁华背后的真相,是人们在物质、金钱、权力和享乐面前的沉沦、虚伪、麻木和自私。这不是奶奶与父辈、城市与乡村的对峙,而是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严重脱节的阵痛。奶奶坚守的,并不是一座祖屋,而是已被金钱腐蚀掉的道德与良知。而文中多次出现《三字经》等文字,亦起着强烈的烘托作用。文章以一个十三岁初中生的视角切入,一边是以奶奶为代表的传统美好品质逐渐被忽视的无助,一边是道德意识沦丧下孩子对未来的迷茫与消极。而文章将背景放在地震后的灾后重建期间,更是别有深意。读完文章,读者深深在为奶奶的坚守敬仰和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普遍重物质轻道德的担忧。触动人心的文章,倾情推荐!【编辑:重庆霜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190025】【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1215第74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6-04-17 20:56:44
  道德的沦失与坚守,是个很多人都写过并写着的话题,但老师的视角切入之妙,文章构思之巧,通过一老一少呈现给读者,是一种不一样的精彩与厚重。学习了!
重庆霜儿
2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6-04-17 20:57:15
  阅读老师的文章,是一种享受与提升,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
重庆霜儿
3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6-04-17 20:58:00
  理解尚浅薄,解析不到位的还很多,老师多多担待。遥祝安好!
重庆霜儿
4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6-04-17 21:01:05
  希望那些逐渐被物质挤出人们脑海的传统道德品质,不是被当作纪念的废墟,而是能根植心中,长盛不衰。
重庆霜儿
5 楼        文友:听雨阁        2016-04-17 21:02:55
  欣赏阅读老师佳作!祝老师写作愉快!
听雨阁
6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6-04-17 22:10:20
  秦岭老师不愧是思想性作家,他以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地震为背景,跳出传统的思维和审美观点,以其独特的构思风格和犀利的笔触,对人类普遍性的生存理念、生命意识和精神格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人的心灵回归到人性向善的本真。《流淌在祖院的时光》是秦岭老师地震系列小说中的新作,“奶奶”与晚辈们情感的对抗、对立和对峙,让我们对传统道德与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博弈,又有了新的思考。坍塌后的院落、房屋乃至于家园等可以搬迁重建,但坍塌了的人的心灵与精神,又该怎样搬迁?怎样重建呢?值得我们深思。拜读佳作,问好秦岭老师!霜儿的解读很精彩,辛苦了!
碧波荡漾
7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6-04-19 22:26:38
  欣赏秦岭老师的新作,来自灵魂深处的道德叩问。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8 楼        文友:梦外人        2016-05-01 00:03:12
  秦岭老师用他犀利无比的文笔刀锋,将当今中国城乡结合部撕扯纠结的现实躯体和整个民族迷惘呆滞的腿脚,一刀一刀剥离分解,放置在何去何从的三岔路口让人观。一地鲜血淋漓的场景刺痛了读者的眼球,一个无比厚重的话题添堵着先知先觉的国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小说写到如此境界,令在下叹为观止。
9 楼        文友:宏声        2016-08-12 08:01:37
  向相隔万水千山的作者问好,宏声拜读了远方老师又一篇佳作。感谢大型文学网站江山文学网使我们相聚,祝福老师万事顺心如意,佳作飘香粉丝万万千。伸手遥握!
10 楼        文友:山泉        2016-12-16 09:39:32
  江山绝品能有这样大师级的文章,确实是藏龙卧虎。能读到这样的文章,是我之幸!文章深沉厚重,透过不太复杂的故事,我们感受到的是对当今社会、对人性的深层次的思考。巧妙的情节构思、独到的视角切入、贴近乡土的浓郁气息、鲜明的人物形象、散文式哲理性的环境烘托和心理描述,略带诙谐却隐意深厚的文字,无不使人叹为观止。重庆霜儿老师的编辑按语精炼老道,与文章相得益彰。
   学习!欣赏!
   问好秦岭老师!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