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菊韵】牛年牛典话牛词儿(评书)

编辑推荐 【菊韵】牛年牛典话牛词儿(评书)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01发表时间:2021-01-06 11:09:41

【菊韵】牛年牛典话牛词儿(评书)
   国有企业的老板年薪数千万元,哎呀呀,真的眼晕。这千万牛毛放到老板身上,又细又密又厚实,拔一根又怎样?还有慷国家之慨的,还有看国家的钱红了眼的,以为花一点捞一点不过是从牛身上拔了一根细细的小小的牛毛,但是,牛毛虽多终有数,你拔我拔他也拔,总有拔干净之日,那国库成了“大家拿”的裤兜了。看来一根牛毛也是大问题。不但不能“微不足道”,还应建章立制管理好每一根牛毛。
   说远了。牛之一毛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九牛一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里说的意思,与钱无关,与人的死生有关。好像是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死了若拔了一根牛毛;或者说,像咱这样的毛毛官死一两个,就像捻死个蚂蚁一般,对国家对别人也不会有任何损伤。按下不提。
  
   且说20世纪的1963年,河北发大水,大雨小雨连绵雨,连下七天七夜,遍地是水啊。雨过天晴之后,凡是低洼之处,就有鱼在里面优哉游哉。大人说,下着雨房上也有鱼,顺着瓦口游下来...也不知道鱼从哪里来的,反正记得抬着水桶到地里抓鱼,水洼里大鱼小鱼很多,北方人没有吃鱼的习惯,大鱼熬着吃,小鱼就用油裹了面炸了吃……后来,水开始退了也渗了,逐渐干涸了,鱼也没有了。讲到这儿,就说一个成语叫做“牛蹄中鱼”。乍一听以为是一道菜,看看解释,才知道非也非也大谬也。这个成语,原来说的是牛蹄子踩出的坑里挣扎着的鱼。那个坑才有多大?多深?水能有多少?鱼儿能存活几天?
   这个成语隐含的故事很有意思。说那个梦中变成蝴蝶的庄周先生,因为快揭不开锅了,到魏文侯处借粮食。老魏说:等俺的地里庄稼成熟后就借给你。庄周叹口气说:看来还真是这样。老魏奇怪,问他为何叹气。庄周就说:来的路上,我看车沟的牛蹄坑里有一条鱼,一边喘息一边对我说,俺想活,救救俺。我说,别着急,我去为你求一求楚王,将长江与淮河引来,你就可以活命了。你猜,那鱼儿怎么说?老魏很感兴趣,嗯哪,怎么说呀?庄周说:鱼儿很生气,瞪着我说,哼哼!俺的命就在旦夕。长江淮河之水引来的时候,俺早成了鱼摊上的咸枯鱼了。老魏当然明白庄周的意思,赶紧称了几百斤粮食送到庄周家。
   谁知古人的作为竟然与俺家乡一件事暗合,但结果不同。要不说历史往往有惊人地相似之处呢!家乡一人家贫患病,去跟所谓朋友借钱看病。那朋友根本不想借给他,就敷衍说:哎呀,对不起,眼下手头很紧,你别着急,我一笔货款还有一个月就回来了,那时候你想用多少都行!这个人大愤:等你的货款回来,你就上俺的坟前祭奠去吧……这个人的境遇就如“牛蹄中鱼”差不许多。成语出处于汉代刘向《说苑》: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今周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文侯于是乃发粟百钟,送之庄周之室。
   这正是:车沟之水,焉能活命;牛蹄中鱼,怎能变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回
  
   牛鬼蛇神怪妄谈
   牛骥同皂鸡凰食
  
   且说牛典中的词语,当然有褒义也有贬义还有半褒半贬的中性词儿。而牛鬼蛇神这个词儿,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越发被人们熟稔,且深入人心。牛鬼蛇神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阴间的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牛鬼,与第四回说的牛头是一个鬼,名字叫牛头阿傍,俺就不再细表。蛇神与牛鬼列入一类,倒是让其委屈了好多。蛇神本是“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天龙八部依次为: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相传摩睺罗迦即蛇神是人身蛇首的乐神,主要任务是护卫佛法。
  
   看此状况,蛇神并不坏,但如何被搅和在“牛鬼蛇神”中被打倒被横扫呢?查《地藏本原经》中有几句话,是其最早否定的话语:“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在这里,蛇被列入阴间鬼卒形象了。到了唐代,以杜牧在《李贺诗序》中说了代表性的一句话,说牛鬼蛇神还不如李贺的诗歌虚荒诞幻。蛇神虽然还是被叫作“神”,但这个神似乎与正神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就像白蛇小青一样,成了神也带着“妖气”,不为大众尤其是那些正人君子所承认。
  
   牛鬼蛇神这个词词义比较宽泛,未经严格定义。到了现代,常常被一些人作为政治概念,将词的范围用到极致。其被扩大到只要不符合某些人的意愿,铁定被荣幸地横扫进入牛鬼蛇神的行列。什么黑帮、反动学术权威,什么地、富、反、坏、右“黑五类”,什么走资派、叛徒、特务等,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彩绝伦。牛鬼蛇神被关起来,就有了一个新的代用旧词“牛棚”。季羡林大师就专门写了一本《牛棚杂忆》以纪念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暂且不提。
  
   列位,人才在荒唐时代被极大的摧残,而人才浪费已经在第二回中说过一些。但还有一个牛典中的词儿,对人才的歧视、浪费说得入木三分。牛骥同皂,就是说牛与好马在一个槽中吃饭,比喻贤愚不分。牛,在这里成了庸人,无能的人;骥,良马,在这里成为贤者,有才干的人。事情就是这样的讽刺。牛身上的种种优点,在这个词中,已经荡然无存。什么老实能干,什么吃苦耐劳,什么改革开拓等等,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就如三鹿集团那个董事长,本来头上的光环很大很光彩,让三聚氰胺一闹,立马成了罪人...牛的美好形象一下子从高高的山顶上,落入深深的低谷里。中国人真的很牛!但是遇到了马,马上就去拍马...
  
   上面说的,只是我的一面之词,而牛骥同皂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在一些机关单位,在某些企事业里,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论资排辈自是不用多说,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评职称升教授不也是讲究面子吗?俺去医院看病,看到岁数老一点的俺打心眼里信任...哈哈俺是不是很矫情?这个典故出自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使不羁之士与牛同皂,此鲍焦所以愤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人家有才干的人不屑于与庸人在一起干:对不起,你们去享受富贵吧,俺走了!...让有本事的人与庸人一起同工同酬,是对有才干的人的侮辱。所以说,对能人有才干的人的不尊重,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也有不辞职的,比如人家东方朔先生,开始俸禄与一帮子侏儒薪酬一样。心下不服,便生一计,就对侏儒说:你们不能做官不能务农不能打仗,白白消耗衣食,皇帝要杀你们啊,快去求皇帝免去死罪吧!侏儒们听了去见皇帝大哭。皇帝很生气,招来东方朔,让说明原因。东方朔是谁呀?肚子的词儿多着呢。巧舌如簧为自己辩解说:侏儒身高三尺,臣身高九尺,俸禄一样,人家要撑死,臣要饿死,不公平啊。皇帝便升了他的官职,自然俸禄也多了。待遇不公,的确让贤者寒心,能者难留。这不,连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也写进去了:“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牛与千里马拴在一个槽里,鸡和凤凰一起啄食,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好好想想,战国时有个国王为求千里马,不惜重金买下一副千里马的骨架,结果,得到了很多匹千里马。因为他是真正喜欢千里马的人;而那个叶公,虽然爱龙画龙,但是见到真龙却吓跑了,他不是真的爱龙的人。还有的领导,唯恐下属比他能力大,千方百计打压逼着人家走人。就如方成漫画《武大郎开店,个高的不要》一样,什么时候这个单位也不会有发展。咳咳,打住。牛骥同皂还衍生了牛骥同槽、牛骥共牢的词语,意思一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回
  
   绣阁团圞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列位,细心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幅很工整的对联。而且,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清代乾隆朝大才子纪晓岚先生。大家一定很奇怪,弄副对联来说牛,有联系吗?诸位有所不知,这里面的联系太紧密了,可以说,这就是一副上下与牛皆有关的牛联。
   大家都知道,纪晓岚胸有珠玑,出口成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好雅谑。给人开玩笑,那是张口就来不打磕绊。传说中他也吃过嘴的亏,但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诙谐的脾气走到什么地方也不会改变的。
   却说有一年,天津太守的儿子大婚。这太守与纪晓岚先生是表兄弟,姓牛,名稔文。牛太守的儿子结婚,纪晓岚当然要送份厚礼了。不过纪先生在北京,距离天津太远,不像现在有城际列车,几十分钟就到,即使不坐火车,开小车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可那会儿哪有那个玩意啊!所以,纪先生先派人送去一副对联作为贺礼:绣阁团圞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
  
   牛太守收到纪先生的对联,那个高兴啊。要知道,求纪晓岚字的人不知道谁是谁,人家写得好,又有名望又有地位,能得到他的字,那不是荣幸是什么?脸上有光啊!要是拍卖的话,说不定还能大大赚上一笔。所以,赶快命人装裱好,挂在中厅正对门。来人就炫耀一番:怎样?俺表弟的字!表弟是谁?这都不知道?自己看去……纪大学士啊!看这字,写的,文笔秀雅,书体秀逸,啧啧!看这词儿,文雅典致,文采斐然,啧啧…….来人都附和着说好,谁敢说一个不好?大喜的事情,不能给人家扫兴啊!就有学问好的人,看出端倪,便偷偷笑、捂着嘴笑。那牛太守不明所以,也不推敲,还以为纪大学士的对联,倾倒大家,羡慕自家,顿觉门厅生辉。
  
   到了喜期,适逢纪晓岚公干到天津,便亲自登门贺喜。牛稔文见到非常高兴,说着说着说起对联,夸着对联字好词好,还引纪大学士看挂在中堂的对联。纪晓岚忍不住哈哈大笑,指着对联说:老兄啊,这副对联用的典故全与尊府相关,表兄难道没有看出来?牛稔文这才琢磨出不是滋味的味道来……
  
   列位,这副对联,上联用的是吴牛喘月,下联用的是对牛弹琴,全部隐去牛字。吴牛喘月典故出自《太平御览》:“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是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因为南方天气多炎暑,水牛很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就是说,在晋武帝时有一个叫满奋的人,怕吹冷风,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风。有一天,风很大,他刚好进宫朝见武帝,看见宫里的窗户是透明的琉璃做成的,好像很不坚固,不禁发起抖来,脸色变得很苍白。武帝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满奋照实回答。武帝一听,便笑着说:“琉璃窗根本是密不透风的。”满奋觉得很不好意思,便也笑着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意思是说:我就好像吴地里的牛一样,一看到了月亮就吓得喘起气来了。
  
   而对牛弹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典故出自汉代牟融的《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是说人家牛不懂琴的意思,对蚊蝇声音明白得很。这个成语是说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不看对象,白费功夫。不过,俺曾看过一则报道,说现在有的奶牛、肉牛场内放着音乐,那牛随着音乐蹭痒痒吃草遛弯儿,很是惬意,据说这样养出来的牛产奶多,肉质细腻,好吃……还有科学道理。看来,不是牛不懂琴声,或许那时候的音乐太单调,或许弹的曲子牛不感兴趣……
   这正是:弹琴要看对象;喘月当分季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回
  
   认死理钻牛角尖
   歃血盟欲执牛耳
  
   列位,说到钻牛角尖,这样的人看到得太多了。也不知道人家是真认真呢,还是假认真,反正是认死理,纠缠住一个问题,不依不饶,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很多科学家都在那里钻着牛角尖进行研究,研究了一千多年,据说最近才有了结果:先有蛋。我就纳闷呢:先有蛋,这个蛋是怎么孵出小鸡来的?对有些人稀奇古怪的问题,你说不知道都不行,他要问你为什么不知道,好像你不知道有罪似的。小孩子也会钻牛角尖,记得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一会儿问一个为什么?一会说后来呢再后来呢?让你很生气很无奈,小孩子嘛,你能把他怎么样?农村里将这种人叫做“杠头”,抬杠成为了职业,惹人烦。其实这类人古今中外皆有之。我们在老相声中可以看到这些人的踪影:穷追不舍就是乐趣。那个对声音的由来刨根问底的人,非要弄个明白,但另一个人就是说不出所以然,回答的问题又破绽百出,所以有了钻牛角尖的笑料……古籍《艾子杂说.营丘生折难》也记载着类似的故事:一个书生从骆驼脖子挂的铃铛到佛塔上挂的铃铛,再到猎鹰挂的铃铛,再到送葬队伍摇的铃铛,问个不休,艾子开始认真回答,到后来不耐烦了,就讽刺了一下才结束。

共 43355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9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非常欣赏刘春老师牛年力作,岁逢中华独特之辛丑年——牛年,刘老师独到构思,精心策划长篇评书《牛年牛典话牛词儿》。洋洋洒洒,气势恢宏。真是扛鼎大“牛” 佳作。一篇“牛”文字,立意深远,盛赞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矗立世界。我们的民族就是“牛”的民族,日新月异,不卑不亢,雄立亚洲。长篇评书21回,采用古典章回小说形式,讲述有关牛的典故,牛的文辞,牛的人事,饱含世间真牛。内涵博大深远,且不说那些牛的动人故事,单是看21个回目标题,就是一部绝唱。牛年话牛语,牛语说牛事,牛事当入牛典。这些牛语,牛典,牛词,牛联、牛语和“牛皮”。气象万千,吹得扎实,吹得厚实,吹出了牛的精神,吹出了牛的骨气,真是一部牛的杰作,构成难得的一篇牛文化巨著。读此文,心旌摇荡,荡气回肠,“ 国兽大比牛当头,无愧孺子甘俯首”每一回目,故事设置精彩,文笔灵动犀利,富含情趣,读来既使人轻松添趣,又引人无限思索,更是催人上进,振奋精神,在牛年使出牛劲,让牛之精神,牛之性格,牛之韧劲,牛之勇气,牛之品德统统进入深化改革之中,把我国的经济牛起来,把人民生活牛起来,把我们的国防牛起来,叫我们十亿神州处处牛气冲天,让这一条中华大牛牛遍地球...... “风云变幻且横眉,惜时奋蹄健步走。” 牛年,让我们与牛一起走,走出伟大强大的中华牛。精彩尽在回目中,大家尽情地细品吧,包你和我一样对此大作拍案叫绝。问好刘春作家,鼎力推出牛年绝品,大家欣赏!谢谢赐稿,期待精彩不断!【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1-06 11:10:56
  一部牛年的绝品,一部牛文化大书。推荐大家欣赏!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刘春        2021-01-07 08:25:14
  谢谢黄兄评点。拙文粗浅,讹误很多,容后再做修改。
2 楼        文友:叶雨        2021-01-06 13:26:53
  刘春大哥这经典之作是献给牛年的最好礼物,打包带走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刘春        2021-01-07 08:26:22
  问候叶社,冬寒心暖,握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