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菊韵】牛年牛典话牛词儿(评书)

编辑推荐 【菊韵】牛年牛典话牛词儿(评书)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9发表时间:2021-01-06 11:09:41

【菊韵】牛年牛典话牛词儿(评书)
  
   话说回来,钻牛角尖未必不是研究科学达到进步目的的好方法,关键是如何去钻。我们常常笑话杞人忧天,说那个杞人思考问题钻牛角尖,成为千古笑柄。其实反过来想,杞人忧天未必不是好事。我们对现在的天,现在的地不是忧心忡忡吗?地球变暖,环境污染,水源短缺、地震预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忧吗?难道不需要钻牛角尖的精神去绞尽脑汁地去钻吗?
  
   钻牛角尖这个成语,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形象地用钻牛角尖来形容,越是钻到牛角的尖上,空间就越小,就越是难以找到出路,一般是贬义。有人讥讽民间研究科学的人为“民科”,意思就是钻牛角尖的人,如那个研究永动机的人一样,不会有结果。其实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否定和肯定,谁能说民科就不能出成果呢?且不去钻这个牛角尖,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民科去加入研究科学创造的队伍,这是民族的幸事。其实,我从科学家的身上看到了“钻牛角尖”的成果,这种“钻”,我认为是褒义。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究出超级稻,为世界解决粮食问题立下大功;陈景润“钻牛角尖”,穷一生之力去问鼎数学皇冠……这样的科学地“钻牛角尖”,我看,要大大提倡。而搞什么永动机的“钻”,已经被否定,仍有人相信...那就去钻吧,反正不花国家的钱,万一能成功呢?呵呵!
  
   不过有一种“钻牛角尖”我却大不以为然。很多地方领导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管上级如何制止百姓如何反对,一个个“大面子”还是被他们用“钻牛角尖”的精神搞了起来,结果,很多面子成为没有面子,要脸成为不要脸。如果这些领导从另一个角度“钻”一下牛角尖,会是什么结果呢?为民做一两件好事实事,解决百姓的烦事难事,一届不行,下一届接着,就这样用钻牛角尖的精神,老百姓能不欢迎拥护吗?一门子心思用面子工程当政绩一门子去钻营升官,这样的钻牛角尖,应该杜绝。
  
   列位,钻牛角尖的事情,俺就不再多说,让他们该怎么钻就怎么钻去吧。俺说说牛耳朵的事情。牛典中有一个词儿,叫做“执牛耳”,很奇怪是吧?当初刚接触这个词儿的时候,以为是揪着牛耳朵怎么怎么地。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原来,“执牛耳”是古代的一种选举仪式,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主盟者率先将祭拜过天地神灵的牛血涂在口上,与盟者接着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要坚守盟约,要言而有信。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造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这种"歃血为盟"的仪式在古代是很隆重的。“椎牛歃血”是同样的意思。
  
   演变到现在,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就是执牛耳,与"第一"的差不多吧。弄明白了,俺认为跟一把手一个意思对不对?执牛耳,就是从牛耳朵上采血,就像到医院去化验一样,那里都是毛细血管,采血不会造成失血过多,也能解决实际问题。嘿嘿!古人歃血很有意思,我记得刘伯承带领红军过彝族地区,与小叶丹也是歃血为盟,不过那是杀鸡取血,还是只大公鸡。还有的土匪是刺手指歃血,将每个人的指血滴在酒碗里,轮着喝,仪式完成。有的将酒碗顺势摔在地上,以表示诚意和决心。
  
   古代,牛耳朵也办这样的大事,真是不佩服也不行。现在明白了,执牛耳的人是领导,是一把手,是盟主,是最有号召力也最有权威的人物,说一不二,吐口唾沫砸个坑,谁不服,就揍他兔崽子……所以就有一个跟在其后的词儿,很有意思: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简称鸡口牛后。鸡口是鸡头,虽小却在前面,牛后虽大却是牛屁股,屁股再大也得听牛脑袋的,对不?在大地方当个副手,还不如在小地方当个一把手,自己说了算,天高皇帝远。所以,古代人通过实力和势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行就决斗,就打仗,反正谁强谁当盟主。《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的大侠们,不是谁都想当号令天下的盟主吗?到了当代,很多人瞪大眼睛想尽办法争取当一把手,就是这样重复着过去的故事。
   这正是:钻要钻出成果,执就执成一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回
  
   初生牛犊不怕虎
   泥牛入海无消息
  
   且说牛典中,既是成语又是谚语的一个牛词儿,就属“初生牛犊不怕虎”了。刚生下来的小牛犊子,活蹦乱跳,什么也不怕,遇到不认识的老虎,也要上去亲热一下,老虎呢?好像跟那只黔之虎遇到黔之驴一样,一开始也吓了一跳:怎么它不怕我呢?为什么它不怕我呢?有阴谋有陷阱吧?
  
   我们经常说,年轻的人是初生牛犊,思想敏锐,没有框框,很少顾虑,敢作敢为。俺觉得青年人如此,那些老一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人物。在改革开放面前,他也是算一个初生牛犊吧?至少是一个老牛犊。他老人家说,摸着石头过河,失败了再退回来,就有一种不怕困难挫折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牛犊精神。我们知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后面还跟着一句话,叫做“长出角来反怕狼”。人的岁数大了,反而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总觉得不保险,总觉得不如慢一点稳当一点好,所以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进度若老牛拉慢车,长期不能改变模样。与邓小平他老人家比,岁数不是怕这怕那的前提。年轻怕的东西也很多,怕失败怕笑话怕丢人怕人骂等等……其实邓小平他老人家让国人富起来后,不是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声音吗?最初小岗村分田到户的时候,不是连遗书都写好了吗?对深圳特区的改革,不是连当时的党报都发表社论批判吗?那些改革开放的先驱,是不是初生牛犊呢?
   “无知者无畏”这句话,要套在牛犊身上,也未尝不可。动物世界,那野牛群浩浩荡荡,被狮子围剿。但是,老牛大牛母牛还是不怕的,遗憾的是不能团结起来一起斗——据说草食动物一般都这样。而小牛被老牛们掩护着,也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唯一害怕的是,不知道危险的牛犊,想结识新朋友亲近人家,就无异于送上门的嫩肉块。这样看来,初生牛犊,还是胆小点好,别动不动的成天乱喊乱叫“我什么也不怕”。该怕的还是要怕,怕不是胆小,而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前提。由怕到不怕要有过程,认识了规律胆子就会壮起来。典出《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暂且不提。
  
   列位,牛典之成语“泥牛入海”,好像与另两条谚语加歇后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意思差不多,但是具体用起来就有了很大区别。想当年,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带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满怀希望地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没有消息的消息。一怒之下,从泰山到秦皇岛遍寻徐福踪迹,也无结果。秦始皇心中怎样想的,俺不得而知,但是设想一下也会明白:一定是徐福找到仙药自己受用了。他肯定是恨得牙痒痒,一定要找到他算账——老天没有给他留下足够的时间,没有等到算账的就呜呼哀哉了。徐福很聪明,欺骗了第一位皇帝还能全身而退,跑到海外去了,据说,日本民族就是徐福的后裔。
  
   古书上一个故事,一位卖肉的带着没有卖完的肉,赶夜路回家。遇到一只狼紧追不舍,只好将肉一点点扔给狼,那只能给狼当点心塞牙缝。后来还是将最后一块肉用肉钩吊起,挂在树上钓鱼似的将狼擒住。故事开始好像肉块儿打狼有去无回,后来凭聪明捞回成本还有赚头。这个卖肉的比秦始皇聪明多了。所以说,卑贱者最聪明这句话真的很智慧。徐福一去没有了下落,让秦皇望着大海空嗟叹;而卖肉的背着狼回家心里肯定优哉游哉。
  
   有所失有所得也算了,就怕投资巨大没有所得且血本无归,那可是逼着人跳楼啊。咱们的股市让所有的股民经历了潮起潮落波澜起伏的痛苦,咱中国的股民心理素质真的很好,股市黑色的星期几似乎没有击倒任何人,心脏很棒,心情过几天就恢复得很好。我始终没有弄明白:股市就算是黑洞,钱一进去咋连一个响声也没有,就没啦?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照单全收,然后拜拜了您那。那么。钱究竟去了哪里?物质不灭定律在这里好像解释不通,一个蒸发就完了。放个屁还有点响散发点味儿呢,而股市简直让你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泥牛入海的典故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这个成语说的是意思大家也知道了,不再饶舌。不过,俺们这里有一个村子的名字,好像与此有点联系,但意思完全相反。列位不嫌麻烦,俺借机讲一下。看过《岳飞传》的大概记得,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就出自俺们这儿。南宋初,赵构还是康王之时,从金国逃出,被紧紧追捕。自己的马受伤,就见一老翁献红马,二话不说骑上就跑,来到波涛滚滚的滹沱河边,那马毫不犹豫渡河而过,路过一村有庙,康王下马去拜,看到神像旁一泥塑红马浑身湿淋淋,与自己骑的红马一样,忙出庙查看,所骑之马已无踪影,这才知道是仙人所救。后来此村名泥马。这匹泥马与牛典的泥牛不一样,入水却无碍,也很神奇。我思摸,是否滹沱河不宽呢?泥马还没有湿透就过去了,所以没有还原成烂泥?我去查看一下,河宽五六里。那就是速度的问题。那马是神马,速度快,游泳速度赶上汽艇了哈!都是传说,总要分析一下,孰优孰劣,一看就知,泥牛不如俺们那匹泥马呢。
  
   这正是:该怕就怕,怕非胆小,谨慎无大错;当投则投,慎是前提,投资有风险。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牛郎织女鹊桥会
   气冲牛斗雄心生
  
   话说国外情人节在咱们国家扎根落户,很是红火热闹。少男少女恋人新人还有心藏浪漫的老少男女们,热衷情人节的花朵玫瑰——什么一朵代表什么,两朵代表什么……九十九朵代表什么,说得头头是道,忽悠得国人一愣一愣的,那花店可赚老鼻子啦。不就是一朵玫瑰吗?硬是卖到十几元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俺家的地里种着几百棵,开花时节一棵就有二十几朵花,每朵一毛钱也没有人要……等回味过来,才知道,咱们有国粹在那里亮着呢。于是赶紧从故纸堆里翻腾出来一些老玩意儿,无非是神话童话传说故事,开讲,没人听;宣传,没人注意;申遗,没人关心…….倒是有几个地方争那个发源地,倒是很热闹,无非想开发旅游新景点,赚点游客的银子罢了。这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小时候,晴朗的夏日晚上,奶奶指着南天的星星,就给我们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什么老牛,牛勾槽,什么梭子,如何认识,如何拆散,七夕喜鹊搭桥让他们相会…….让我们心生联想。也奇怪,每到七夕晚上,非但阴天,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气下小雨,或者滴几滴雨——据说相会的时候,二人抱头哭泣,因而下雨——不过,有的年份的七夕没有下雨,我觉得,都什么年代了,人家牛郎侄女老夫老妻了,还哭什么劲儿啊?银河中也不缺那点水水的。改革开放了,早揭过那一页啦。天宫也可能为他们所感动,出了新政策,早就为他们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所以应该是皆大欢喜。至于阴天下雨什么的,我自忖是高兴闹的,牛郎的一双儿女估计也早大学毕业安排工作了是不?人家毕竟是天上嫡亲骨肉,哪能真的撇下不要呢?不知可对?
  
   将这个故事说成是中国的情人节,有点牵强。但也没有别的可拿,将就吧。关键是人们是否认同。如何将牛郎织女的文化深入人心,让人们在七夕这一天,也有滋有味地热闹上一天。有的地方,在这天举行集体婚礼,这个创意不错。中国对情人的理解与外国不同。情人是老婆以外的女人——国人的思维通常如此。所以,第三者二奶之类的为国人所鄙视。而情人有着暧昧的味道,谈恋爱,还与情人沾点边,结婚后还叫情人就有些那个味儿。暂且不提。
  
   且说与气有关也与牛有关的一个词儿,那就是气冲牛斗或者气冲斗牛,意思一样。牛,当然是牛郎星之牛,斗即北斗星之斗,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在天上等着你的气去冲呢!
  
   这里说到了气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字眼儿。气乃神之核,无气,精神会萎靡不振;气乃元之基,无气,万物则无从谈起;气乃国之运,无气,国家命运堪忧。气,存在于天地之间,充盈于五脏六腑,飘忽于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之中。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军而无气,不知其威也;国而无气,不知其固也。气,与风相似,看不见摸不到,但又有区别。风可以通过砂、土、树、叶、水、草等等,传递自己的存在,但风也是气的另一种形式。而我们所认识的气似乎无影无形,又无所不在:通过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一举一动表达气的存在。一个人,要有志气和骨气;一个家庭,要有和气和热气;一个地方,要有生气和活气;一个军队,要有士气和斗气;一个国家,要有大气和傲气。无气则一事无成。

共 43355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9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非常欣赏刘春老师牛年力作,岁逢中华独特之辛丑年——牛年,刘老师独到构思,精心策划长篇评书《牛年牛典话牛词儿》。洋洋洒洒,气势恢宏。真是扛鼎大“牛” 佳作。一篇“牛”文字,立意深远,盛赞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矗立世界。我们的民族就是“牛”的民族,日新月异,不卑不亢,雄立亚洲。长篇评书21回,采用古典章回小说形式,讲述有关牛的典故,牛的文辞,牛的人事,饱含世间真牛。内涵博大深远,且不说那些牛的动人故事,单是看21个回目标题,就是一部绝唱。牛年话牛语,牛语说牛事,牛事当入牛典。这些牛语,牛典,牛词,牛联、牛语和“牛皮”。气象万千,吹得扎实,吹得厚实,吹出了牛的精神,吹出了牛的骨气,真是一部牛的杰作,构成难得的一篇牛文化巨著。读此文,心旌摇荡,荡气回肠,“ 国兽大比牛当头,无愧孺子甘俯首”每一回目,故事设置精彩,文笔灵动犀利,富含情趣,读来既使人轻松添趣,又引人无限思索,更是催人上进,振奋精神,在牛年使出牛劲,让牛之精神,牛之性格,牛之韧劲,牛之勇气,牛之品德统统进入深化改革之中,把我国的经济牛起来,把人民生活牛起来,把我们的国防牛起来,叫我们十亿神州处处牛气冲天,让这一条中华大牛牛遍地球...... “风云变幻且横眉,惜时奋蹄健步走。” 牛年,让我们与牛一起走,走出伟大强大的中华牛。精彩尽在回目中,大家尽情地细品吧,包你和我一样对此大作拍案叫绝。问好刘春作家,鼎力推出牛年绝品,大家欣赏!谢谢赐稿,期待精彩不断!【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1-06 11:10:56
  一部牛年的绝品,一部牛文化大书。推荐大家欣赏!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刘春        2021-01-07 08:25:14
  谢谢黄兄评点。拙文粗浅,讹误很多,容后再做修改。
2 楼        文友:叶雨        2021-01-06 13:26:53
  刘春大哥这经典之作是献给牛年的最好礼物,打包带走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刘春        2021-01-07 08:26:22
  问候叶社,冬寒心暖,握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