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新生】“周衰”与“归隐”(散文)

精品 【看点·新生】“周衰”与“归隐”(散文)


作者:荥阳家族 童生,565.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4发表时间:2020-04-19 15:03:56
摘要:西汉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难道老子的辞官归隐真就这么简单?那么,老子离开朝廷之后又去了哪里?这位太史公没有交代。只说“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义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位伟大的先哲去了哪里?太史公不知道。这位先哲为什么辞官归隐,太史公的理由并不充分。 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在浩瀚的历史书籍中翻阅,也在众多老学研究者中检索。终于拨开了历史的迷雾,接近了老子那扑朔迷离的身世——

【看点·新生】“周衰”与“归隐”(散文)
   笔者在此所列举的实例中,孔子是与老子同时代生活的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继承人,而刘向、班固与吕不韦诸公,包括司马迁都是史学大家。在他们提到老子时都多称“老聃”,而少叫或不呼“老子”。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子列传”的标题中用了“老子”的称呼,而后一提到老子大多称“老聃”。这就足以说明,老子不是老莱子,老莱子另有其人。
   对于老莱子这个人,西晋学者皇甫谧在他所著的《高士传》中曾有介绍:老莱子者,楚公室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蓬蒿为室,枝杖于床,饮水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于楚王,王于是驾至莱子之门,莱子方织畚。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子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可拟以官禄者,可随而鈇钺,妾不能为人所制者。」妻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河南,以莱子为老莱子,人莫知其所终也。(皇甫谧《高士传》)。
   皇甫谧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老莱子是楚国人,并且“避楚公室乱,逃世耕于蒙山”。那么老莱子应当是在楚国或为官、或为民。但是我们知道,史学界对老子没有争议的就是:老子是在东周天子门下做“收藏室史”。那肯定就不是一个人了。
   笔者认为,皇甫谧的话还是可信的。为什么呢?因为,皇甫谧是西晋的学者,他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他不仅是史学家,还是个医学家。曾有医学著作《针灸甲乙经》问世。并因此被誉为“针灸鼻祖”。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逸士传》、《列女传》、《元宴先生传》和《高士传》。在文学史上也负有盛名。
   我们抛开皇甫谧文学上的成就不说,单论医学。医学属于科学。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构。皇甫谧既然能够写出像《针灸甲乙经》这样的医学著作,并且在医学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被誉为针灸鼻祖。仅此一点就说明皇甫谧老先生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他绝不会信口雌黄。以此推论,皇甫谧先生对老莱子的考证是可信的。
   讨论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确认老莱子并非老子了。
   对于司马迁的第三种说法,老子就是周太史儋的传说是否可信呢?这一点,在司马迁以后也还有人这样认为。《后汉书.班彪传》之“略论”中说:“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唐李贤在此注曰:“《书》之见于史籍者:夏太史终古,殷太史向挚,周太史儋也。”当代学者刘国城先生据此认为“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任周守藏室之史,在当时就颇负盛名。”
   那么老子怎么就“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了呢?我们还是要从老子生活的时代来考证。
   史学界普遍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的100年之间。查一下历史就会知道,公元前571年正是周灵王在位之时。在老子27岁时,灵王驾崩,周景王即位。老子担任周收藏室史之职应当就是在周景王执政之后的事情。而老子生活的年代应当是在从周灵王(27年)即位,历经周景王(25年)、周悼王(1年)、到周敬王(44年)驾崩前后。经历了东周的四任天子。
   我们知道,东周官制承袭了西周的世袭制。那时还没有科举取士的制度,朝廷的官职都是世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岗位。老子所任一职虽然只是管理国家的图书典籍,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十分重要,并且是周天子十分信任的职务。更不能随便任用,若非重大变故,必须是贵族后裔来世代相袭。而且,“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所以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首,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班固《艺文志》),也就是说,老子担任的职务是常常给国君出谋划策的重要职务。这么说来,老子如果姓李,东周王朝一定有个李姓大家族。事实是否如此呢?
   洛阳古文物研究所郑贞富先生回答了这个问题。郑先生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得出了结论:在周景王时期的贵族中没有李姓。周景王时期东周有九大家族:分别是召氏、尹氏、刘氏、单氏、甘氏、巩氏、儋氏、毛氏、宾氏。其中,单氏为首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老子则属于儋氏家族。
   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子。这一点我们在<<左传》和》<<史记》中都能找到依据。
   《左传》定公四年中说:武王同母弟八个,周公为太宰,康叔任司寇,聃季任司空。其余五人没有官职。
   《史记》管蔡世家第五中说: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弟十人、母曰太娰,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聃季载。聃季载最小。
   ……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王命,伐逐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徽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聃。聃季、康叔皆有训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聃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从这两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聃(儋)姓家族始于西周开国之初的王子分封。老子的祖上聃季载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同母弟弟。因其有训行而被当时摄政的周公举为西周的司空。而且一直做得很好。
   西周的世袭官制一直沿用到东周时期。期间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老子的祖上应该是世代为官。但是,一般情况下只有长子才能承袭父亲的官职。其他的儿子虽不能承袭父职,也不是没有官做,这就看自己的学问与德行了。
   生活在东周景王时期的老子,虽然没有承袭他祖上司空的官职,却也做了收藏室史,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副部长。大小也算是个副部级干部了。实际上是周王朝的史官中的长官,为朝中的卿士,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由于做这一职务的人掌握着历代留下的历史文献和文化典籍,所以,这一职务的任职者往往是大学问家。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渊博的学识,当政者往往将他当做重要的谋臣来用。一遇重大的国事活动,总要听听他的主意。
   当我们理清了老子生活时期东周王朝贵族的脉络,知道了老子或老聃原来就是儋氏家族的成员之后,我就可以从记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找到老子生活的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可以知道老子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而且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有了合理的答案。
  
   三、长达一十八年的王位争夺战给老子的思想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与老子同时期的鲁国人左丘明(公元前556年——451年)编撰的断代史《左传》记录的史实我们可以知道:周景王驾崩之后,他的两个王子——朝与猛进行了长达十八年的王位争夺战。
   周景王初立其子圣为太子,但太子早卒。太子圣是惟一的嫡子。按照王位继承顺序,应由庶长子王子朝继位。
   周景王于是立王子朝为太子,但遭到大臣单旗(单穆公)和刘康公之子刘狄的反对。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带满朝文武到北邙山狩猎。但狩猎途中,周景王心病发作,遗诏立王子朝为太子,继承王位,由宾起为顾命大臣。周景王未及回到王宫,便驾崩于回宫途中。
   这次狩猎过程中,随行的大臣有宾起,以及单穆公、刘文公(刘狄)。单穆公、刘狄遂杀死宾起,假传遗诏,立景王的次庶子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当年六月,既葬景王,王子朝联合旧官、百工之失业者,与灵、景之族谋取王位,调动军队讨伐单穆公、刘狄。刘狄逃回刘国,单穆公逃到平畤,王子朝带群王子追之。单穆公反击,杀王子还、王子姑、王子发、王子弱、王子鬷延、王子定、王子稠七个王子。王子朝奔京(今洛阳西南),刘狄占领王城,调动军队讨伐王子朝,但大败而归。单穆公急忙向晋国求救。
   七月,周悼王逃到平畤,又到达圃车,停留在皇。单穆公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王子朝命鄩肸伐皇,大败,鄩肸被俘,单穆公下令将其火焚于周王城的市场中。八月,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王城,百工再叛,局面已不可控制。十月,晋国将军籍谈、荀跞率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护送悼王入居王城。十一月,悼王忧惧而死。单穆公拥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为王,是为敬王。晋军和周敬王的军队讨伐王子朝,王子朝受挫。
   次年,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敬王派兵迎战。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敬王为东王。
   在这个过程中,执政的九大家族分成两派。宾氏、儋氏、召氏、毛氏、尹氏、巩氏、甘氏这七大家族支持王子朝,单氏、刘氏支持周敬王。
   单穆公联合刘狄发动了政变,他首先杀死了顾命大臣宾起,又杀死景王八个儿子,先后立了王子猛、王子匄为王,是为周悼王、周敬王。韩非子称此为“单氏取周”,他说“单荼、刘狄等九大奸臣结为朋党,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而下乱治,援外以挠内,侵下以谋上。”又说:“单氏取周……人臣之弑君者也。奸臣闻此蹶然举耳,以为是也。”
   单穆公发动的这场流血政变,导致十八年的战争和动乱,周王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周王室的动乱,直接影响了天下局势,使以“尊王攘夷”为目的争霸战争,演变成一场彻底动摇周王朝根本的兼并战争。
   周敬王,居住在翟泉一带。在此期间,晋国魏舒等大夫入京师,会诸侯于翟泉,着手扩建成周城,准备在该城北面增建一座小城,作为王室寝宫。晋士弥牟制订了施工方案,在各诸侯国的援助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成周城的扩建。成周城面积应小于王城。城内大型宫室建筑有太庙、新造、襄宫、宣榭等。
   东王周敬王和西王王子朝,分别得到一些诸侯国的支持,支持周敬王的主要是晋国,支持王子朝的主要是楚国。
   在王子朝集团中,最有学术名望的是老子。在周敬王集团中,最有学术名望的是苌弘。
   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当时的周王室分裂为二,两王并立,王子朝居王城为西王,敬王居狄泉为东王。王子朝得到民众的支持,敬王则是晋国扶植的傀儡天子。
   老子是周景王庶长子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上文已经交代,老子曾经是周景王的重要谋臣,老子也理所当然的要维护周王朝的“传长不传幼”的王位传承制度。就是这种原因,老子又成了王子朝的重要谋臣,成了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周景王的两个儿子性格也迥然不同。庶长子王子朝性格忠厚善良,而庶次子王子猛则奸诈诡异。当时的九大家族在朝公卿分成两派,上文已经交代。一派是王子朝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宾起、老子(儋氏),以及召氏、毛氏、尹氏家族。一派是王子猛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单氏、刘氏家族。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与道德标准,老子一派所代表的是正义的一方,他们所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而单穆公和刘狄代表的是非正义的战争。
   因为他们擅杀大臣,篡改圣旨,随意废立,是十足的乱臣贼子。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东周已经不是东周天子的东周了,而是单穆公和刘狄的东周了,周悼王也好,周敬王也罢都不过是傀儡。所以,《左转》将这一段叫做“单氏取周”。
   两派各为其主展开了规模宏大的王位争夺。在争夺战中,王子朝凭仗其正统地位,有国内正义人们的支持曾一度占了上风,但王子猛在晋国的支持下也与他哥哥打了个平手,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然而平衡是暂时的,战争间歇中的暂时平衡往往酝酿着更大的风暴。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敬王使人散布谣言,称王子朝之乱,使上天震怒,南宫极是被天雷劈死,于是王城民众人心悚惧。
   敬王复请兵于晋国。晋国遣大夫荀跞率兵入周。王子朝率众拒守,城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老子等携周之典籍逃往楚国。敬王入居成周,晋国使成公般带领部分军队驻在成周。老子一行在楚国,即今天的鹿邑隐姓埋名生活了十一年。老子明道宫讲学就是在这一时期。
   故事叙述到此,前文提出的问题应有一些答案了:一是桑敬民先生的老子与孔子的鹿邑会面为什么没有记载的问题;二是老子为什么姓李的问题;三是“老聃”或“老儋”怎么就变成了老子?
   我们知道在老子一行避难鹿邑之时,王子猛已经死去,周天子是周敬王。而这位周敬王还是单穆公和刘狄之流的傀儡,而且,当时两王并立。老子虽然还是东周的收藏室史,但服务的已经不是朝廷,而是反对派王子朝。那么老子将朝廷的文化典籍带出皇宫就属于违法的秘密行为。
   当然,从今天看来,老子的这一举动拯救了华夏文化,并使其得到了发展和传承,功莫大焉!但是在当时看来,却是违背当政者的意愿的。老子对此非常清楚。

共 28275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带有严谨学术意义的散文。文章就周朝的衰亡和老子的归隐分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分析。在“待解的历史之谜”一节中,我们通过阅读文章,知道了老子是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先人、哲人。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更是博大精深的存在。在“老子到底是谁”一节中,关于老子、老聃、老莱子算不算一个人,文章已经做了详尽的分析,相信看了文章的人也会得出结论。文章接下来的几节是关于老子思想理念形成的过程和历史上周王朝动乱的细节,以及老子在这之后为了思想疗伤而归隐老君山的猜测,和老子与孔子的历史性会面等等。可以看出,这篇散文,老师是耗费了很多心血写就的,而且是花了时间,研究考证了历史才形成的文字。不瞒老师说,对历史上的这位哲人我原本知之甚少,现在通过阅读这篇长文,我总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了。感谢老师为看点带来这篇沉甸甸的佳作并倾情推荐。【编辑:兰花悠悠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2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20-04-19 15:06:58
  老师这篇文文虽然长达两万多字,读来却不见丝毫拖沓,而且这篇文字干净流畅,这不由人不感叹老师真是一位驾驭文字的高手。感谢老师给看点带来的精彩。
2 楼        文友:铁禾        2020-04-19 19:35:04
  具有学术性的文章,有意义,好文。
铁禾
3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20 10:19:05
  谢谢编辑老师的精彩点评!编安!
4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20 10:20:26
  谢谢文友铁禾老师的评论!祝文安!
5 楼        文友:陶桃        2020-04-20 19:26:59
  欣赏老师佳作,增长了很多见识。祝文丰春安!
6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21 10:54:29
  谢谢陶社长!能耐着性子看完拙作就已经很感幸运了!遥祝春安!
7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20-04-21 23:58:05
  老乡好,应该在楼层里回贴,感谢编和读者,不能另起高楼。写的真好!前几日,我一直醉着,有几个朋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还说,中国之现代,不读老子、孔子、庄子就是孙子,就是现代文盲!央视有句广告语,说的真好,豫见中国,河南老家!感谢先生为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会好好阅读的,有问题会和先生讨论的!祝你老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8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4-27 07:47:43
  恭喜获得精品,祝贺荥阳家族。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9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20-04-27 08:17:25
  恭贺佳作获得精品,祝贺郑老师!
10 楼        文友:闲云馆主        2020-06-03 12:34:28
  道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主流和源泉——
  
   而儒家只是继承了其中的一部分——
   即入世思想!
  
   所以,如果按照思想源流来讲,道家是主流,儒家是支流才对。
  
   可是现在有些人,却说儒家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
   正统思想——
  
   其实呢?只不过儒家善于把自己卖给封建统治者,而统治者呢,
   又觉得儒家方便利用而已!——方便他们一起去欺骗人民嘛!!
   所以,便封了一个儒家的正统虚名!
  
   而儒家呢?他们卖身上床,甘心沦为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而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他们早以丧失追求真理者的立场——
  
   所以,终为子孙后代中的那些觉悟者所不耻……
  
   不就是一点高官厚禄吗?
  
  
   ——为了它,什么都可以出卖吗??
  
   这种人——终为子孙后代所唾弃!!
  
   ——切记!!!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