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日落黄昏(小说)

精品 【丹枫】日落黄昏(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01发表时间:2018-07-18 14:09:16


   大儿子德龙说,爹呀爹,你都六十岁的人啦,找什么老伴儿?丢人现眼哦……
   小玲也说,爹,你一个人寂寞是寂寞了一点,但你想想,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好啊,自由自在,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爱吃什么吃什么,爱买什么买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没人说你没人烦你,这多好呀,活得多自在啊,找什么老伴呢!
   德龙又对老木说,爹啊,你不是不知道,现在你孤身一人想找个伴儿,但万一找个不怎么好的伴儿,整天唠唠叨叨你,这也说你那也说你,你到时肯定会后悔的,你要考虑清楚哦!
   小玲说,爹呀,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对你不够关心?你要是觉得烦闷你就去老二老三那儿住一段时间,散散心……人老了,想干嘛你就干嘛去……
   老三德生想了想说,城里六七十的再娶再婚的人多的是。人老了是很孤寂的,有个伴儿说说话,心里头会觉得很开心的。只要爹开心,他想找个伴儿我是支持的!
   小玲蹙着眉头对老三说,城里是城里的事,城里那些老头老太婆整天都跳着些乱七八糟的广场舞,老太婆七老八十的了穿着比我们乡下中年妇女还性感哩,城里的怪事就是多,我们这是乡下的事儿,我们的事儿是廖家村的事儿,拿什么跟城里比?
   德龙对着天花板长长地吐了一圈烟雾,缓缓地说,城市里的老头老太太整天吃饱没事干闲得无聊,才想那些找伴儿的事。爹你一整天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还想这事儿,你累不累呀?
   小玲又嬉皮笑脸地说,听说城里的人七老八十的了,再婚后有的还能生育小孩呢!
   德生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杨振宁博士九十岁了还生得一个儿子呢!这得看各人的体质。
   德龙的儿子和女儿倒是很赞成老木再婚。
   德龙的儿子小金说,如今村子里都是些老年人,那些失寡的老年人,要是想安度晚年,一定得再找个伴儿。这对失寡老年人无论从生理心理角度来看都是好事儿。你们看看,村子里那些失寡的老人有几个活得像样的?才五六十岁的人就满眼昏浊,嘴瘪背驼老态龙钟的,比城里七八十岁的人还显老摆。
   德龙的女儿小玉也说,每次回家看到爷爷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你们都不理解爷爷的心里有多难,有多苦,他心里有苦不知向谁说去。失寡老人想有个幸福的晚年,必须得找个伴儿。
   小玲对着她的儿女呵斥道,一边去,大人的事你们插什么嘴?你们懂什么呢?
   那一次一家人对廖老木的婚事谈得不欢而散。
   廖老木心想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说的都有理,都是这个理。他想他得给点时间让儿女们考虑考虑,这事一时急是成不了事的。好事多磨,慢慢来。
   后来刘玉兰到城里帮儿子带小孩去了,尽管每年春节玉兰回来过年她也来与老木约会,但一年才这么几天见面的时间,俩人见面总有说不完的事儿,所以俩人再婚的事一拖再拖。
   有时在电话里老木一提这事,玉兰就会说,不急不急,只要心里头相互彼此有牵挂,我已感到很知足的啦,这事要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去考虑,不着急。
   二00三年开始,廖德龙从开始饲养三头瘦肉型猪仔龙宝猪,到逐渐每次进栏十几头,渐渐地他成了远近村子的养猪能手。德龙也严格按照科学养猪管理标准来执行。
   猪栏上都安装有自动饮水器。猪苗进栏时都要打好猪苗三联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
   德龙在配料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般人饲养一头五十斤重的小猪,养到出栏需要饲喂四百五十斤——五百五十斤混合饲料,出栏大概有一百八十斤——二百三十斤左右体重。饲养期为一百天,肉料比为1:3.5。
   而德龙饲养一头五十斤重的小猪到出栏仅用三个月时间,用三百五十斤——四百斤混合饲料即有二百斤体重,有时有二百二十斤,肉料比为1:2.5。
   德龙还可以用木薯渣发酵拿来喂猪,还可以拿喝喜酒剩下的残羹剩饭拿来发酵,然后调点米糠、玉米粉或麦麸就可成为营养极高的可口的猪混合饲料。
   廖德龙计划每个月都有十几二十头大猪出栏,每个月都要购入猪苗。
   德龙与小玲一边养猪一边种植家中的几亩责任田地,日子过得也很舒心。他们还买回几头小黄牛来试着圈养育肥,准备种植象草来一边养猪一边养牛,做个养殖专业户。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二00六年冬,一场持续很久的冰冻寒冷天气给整个广西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好多地方鱼塘里的鱼全都死光,牛羊也冷死、冻死了不少。
   廖德龙养的几头小黄牛也被冻死了三头,损失有四千多元。
   紧接着到了二00七年农历四月份,一场高热病席卷整个大江南北,把廖德龙的猪全部收拾完。
   前一天二十头大猪还好好的,下午跟贩猪佬已谈好价格,只等明天车一来把猪装上车就可以数钱了。谁想,第二天天亮廖德龙到猪场一看,腿脚都软了,站都站不稳。原来他看见那二十头大猪每头都是满身的红疹红斑,耳朵都发紫了,那是高热病的症状。
   贩猪佬开车来时,那些猪站都站不稳,全身发烫,满身麻黑麻紫,老打晃摆的。贩猪佬说,这猪要不得了,就怕拉回到半路就死了。
   德龙和小玲哭丧着脸求猪老板开恩。也是交往了好多年的老主顾了,猪老板狠狠心,说,算了,我也搏一搏,每头二百元怎么样?不行你就自己处理吧,我还怕拉回去进不了屠宰场呢。
   德龙小玲俩人好说歹说,二十头猪原本每头按正常市价都是一千元以上,现在仅仅以四千五百元成交,平均每头才二百二十元,都不够原来一只小猪苗的价格。
   接着十天之内,猪场里几十头七八十斤——一百三四十斤左右的小中架子猪慢慢地病死去,打什么针都救治不了。
   夫妻俩欲哭无泪,几年积累的财富,一下子化为乌有。廖德龙累得躺在床上几天吃不下饭,终于病倒了。
   从此,廖德龙像变了个人样,做什么事都是得过且过,毫无进取之心。家中一切事务全由小玲说了算。慢慢地,德龙又喜欢上赌六合彩了。
   而小玲从一个原本说话很温柔的姑娘,渐渐变成了说话刻薄,做事老爱占便宜的村妇。
  
   五
   廖德龙猪场破产欠了信用社几万块贷款。正在他无望之时,表妹小鸾来了。
   小鸾夫妻俩在二00六年早就去浪侨经济开发区进厂干活了,俩人早上从家里坐摩托车去厂里干活,傍晚下班又坐摩托车回来。他们进的工厂是广西飞捷钢结构公司,那时刚进厂普通工人一般是九百元一个月,平均每天三十元,一个月休息三天。等做久了熟练了慢慢会加到每天四十五元。
   二00七年农村去砍甘蔗一天才二十五元。
   小鸾是来喊德龙去工厂干活的。
   小鸾说,他们钢结构公司现在正招农民工,包吃住,每月九百元,月休三天,加班有加班费,做久做熟练了还会逐渐加工资,附近村子有好多人都去那里干活。你要不想住那里也行,买部摩托车像我们一样早上去晚上回来,挺方便的。
   德龙作不了主,问小玲。
   小玲叱骂道,现在一屁股的债,俩小孩都在读书,都在用钱,你不去找事儿做挣钱养家,成天呆在家干啥?呆在家数你那肚腿毛得钱么?
   德龙被说得不敢出声。
   小玲说,现在做农活眼看越来越不得钱了,化肥种子农药贵得很,种出的东西又卖不了几个钱,有门路的人都出去打工了,要是招女工我也要去,小鸾,下次招女工你记得跟我说哦。
   小鸾说,好的,到时就怕你不去啰。
   小玲说,不去呆在家弄这几亩田地能弄出什么来?我们好歹种了十几年的田地,大伙都知道,只种田地吃饱没问题,没钱才是个问题。记得下次招女工要通知我……
   小玲让德龙跟老木要点钱,去买个摩托车方便上下班。
   德龙不想去问爹要钱,觉得自己已分家另过了还要跟自己老爹要钱,让外面的人知道了自己有何颜面去见人。
   小玲扯着德龙的耳朵,气哼哼地说,跟自己老爹要钱有什么丢人的?又不是去偷去抢,再说爹的钱你不花白不花,他都六十零岁的人啦,留着那钱给谁?留着带进棺材吗?
   廖德龙带着一肚子的委屈来到老木的家,他看到自己的爹老木在小院子里正给几位乡邻阉鸡。
   老木以前做生产队长时,大队派他去学过兽医,所以他懂得阉猪阉鸡。每个星期天早上附近几个相邻村民都拿那小公鸡来给他阉。德龙看见他爹拿着小凳子坐在院子空地上,旁边排放着十来个竹笼,待阉的小公鸡,在竹笼里狂喊乱窜的,想飞出来一样。
   院子中有七八个人或站或蹲或坐扁担上,一边吸烟一边聊些家常事。
   老木打开鸡笼盖,抓出一只两斤多的小公鸡,把鸡放倒在地板上,左脚踩住鸡的两只爪子,右脚踏住鸡的两只翅膀。接着拿两粒消炎片塞进鸡的喉咙里,灌入几小勺水,然后在鸡的肋骨上拔掉一块地方的鸡毛,接着用一把手术刀在鸡的肋骨凹处划了一小道口,同时在鸡冠上浅划一两刀,放一点血。紧接着用阉鸡的工具叫弓的把鸡肋张开……
   德龙在边上看了一会儿,不好张口问老木要钱,他转身走到猪栏那儿,看见栏里又购买了五头小猪。心想爹也真大胆,高热病刚过没多久,现在又买猪苗了。转而又一想,那年禽流感爹就在附近几个村屯收购好多阉鸡回来,那时候一只五六斤重的阉鸡才十五块钱一只,论只卖,还没人买呢。
   那时廖老木买回一千多只阉鸡,亲朋好友人人都说老木疯了,人家家里有鸡还怕卖不出,还怕鸡病鸡死,要知道那时候人人都怕患上禽流感病,还有谁敢吃鸡鸭肉?许多人养的鸡鸭都不敢送给亲戚朋友。
   没想老木农历七月份买回来饲养,到了春节,整个乡镇市场活鸡鸭缺货,老木的阉鸡养的时间又长又是喂玉米稻谷的,所以每市斤能卖到十五六元一斤,那一次老木白白赚了好多钱。事后村里的人不得不佩服老木的先见远见之精明。
   廖老木给德龙四千元钱。德龙去县城买回了一辆“天津本田”男式摩托。
   刚开始德龙不敢开摩托,是小鸾开着德龙的天津本田拉德龙去开发区上班下班的。
   中午休息的时候,小鸾的老公就在工厂空旷的路面上教德龙驾驶摩托。
   几天之后,德龙竟然可以载着小鸾开着天津本田,往返于廖家村与开发区之间的公路上。
   后来小鸾干脆每天上下班都坐德龙的摩托车,不坐她老公的车。小鸾嫌老公的车有些残旧,嫌老公开得有点过快,不安全。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原来小鸾与德龙俩人又回到了初恋的日子。
   小鸾的老公也知道小鸾与德龙的关系,也打小鸾骂小鸾,但打骂过后他又觉得有些后悔,因为他太爱小鸾了,怕哪天小鸾会突然离开他,留下他孤单单一个人,那样他会觉得活着没有一点意思,人生活着没有一点意义。
   小鸾对他老公说,你要是觉得难受,有意见,我分分钟可以跟你去离婚,只要你愿意,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你。
   小鸾的老公不敢出声,心想,好死不如赖活着,离婚?离了婚我只能一个人过。离婚!我傻啊?离了——她就不是我老婆了,不离我天天晚上还照样可以抱着她睡觉,离什么婚……我脑残啊?
   小玲知道了德龙与小鸾的事后,她并不闹。有人来对她说这些事非时,她听后反而对那些人说,天下没有不吃腥的猫。再说现在的男人们挣钱养家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偶尔去偷偷腥放松一下心情也是好事儿,作为女人,最好不要管自己的男人太紧太死。男人在外玩够了,玩累了,他就会回家的。
   来说是非者反倒被小玲说得不好意思起来,别人的老婆都不说,你操什么心呀?
   小玲与小鸾此后却越发亲密起来,俩人交往无所不谈,胜似亲姐妹。有时上那桐街小玲与小鸾和德龙三人还一起逛逛街,一起看看电影的,搞得村人都有点糊涂起来。
   不久小鸾又介绍小玲到飞捷钢构厂来上班。
   廖老木挑着两筐晒干了的牛猪粪混合料到秧田里,把粪肥均匀地撒到昨天整理好的田垄上。然后回家把几斤复合肥料种子及秧盘挑到田头。
   他先把秧盘数好,一亩水稻育秧苗要用四十张秧盘。然后把秧盘摆放到田垄上,田垄的宽度一米三宽,长十五米。秧盘的长度为58cm,宽28cm,因此田垄上摆放两张秧盘刚好为116cm,一垄能放好多张秧盘。
   摆好秧盘,廖老木又拿呋喃丹稀稀哩哩撒入秧盘,呋喃丹是剧毒农药颗粒,专门防止秧苗钻心虫病的。
   接着拿个水瓢舀垄洼里的稀泥巴放到秧盘里。放完泥巴后,用木批板把秧盘里的泥抹平,然后拿已经破肚发芽了的稻种均匀地播撒在秧盘上,最后又用木批板稍微磨一磨,让种子陷入秧盘孔里。
   廖老木种有两亩多水田,刘玉兰又种两亩,俩人共四亩多水田,一百七十多张秧盘,十四斤稻种。廖老木一个人,忙了整整一天时间,忙得腰酸背痛的。
   前几天小玲打电话回来说,现在厂里活儿多,回不了家,要加班加点。今年水稻田也不种了。
   老木接着电话,哦哦,啊啊地听了一阵,挂上电话后他很气愤,德龙小玲他们现在越来越懒了,真不像话。不想回来种田了就推说工厂活儿多,回不来。
   这几年村子里好多田地都荒芜着,几年了德龙他们不种一粒稻谷,每次回来都在老木家吃,临走还要拿一点大米去,说有时候休息了自己煮饭吃或熬点小米粥。

共 3286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反映农村孤寡老人再婚问题以及孤寡老人生活故事的小说,取名《日落黄昏》特别贴切!主人公廖老木曾经是大集体时候的生产队长,在是一位德高望重有着丰富种田经验的老农。整个廖家村六十多户人家,估计还在养猪的不超过十户人家。养牛的人也没几个养了,村子里五十五岁以下的人全部离开家乡,要么进省城南宁市去打工,要么去广东海口海南;要么去隆安县城做生意,或者到浪湾华侨经济开发区去进厂干活。养猪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想有钱花只能往外边跑,往城里跑。一些人在南宁市里买了房子,把老人和孩子都接往城里去了。就算买不了房子,他们也会租房来住,总之宁可做城里狗,也不做乡巴佬。三四十岁的人在浪侨开发区不是买了房子,也是租了房子在那儿居住,尽管开发区与廖家村相隔才十三四公里,但年轻人下了班都不愿意往家中跑。村里许多人家的房屋都是长期无人居住的,就是有也是几个七老八十岁的老人独守着空房。好多田地都荒芜着,无人打理,无人耕种,田地间长满了半人高的各种稗草野草野藤。六十三岁的廖老木身体硬朗得很,挑两桶水还能健步如飞,挑一百斤的稻谷不输现在的年轻人。三个子女早已成家立业,都有子孙外孙的。大儿子德龙夫妻俩在家中附近开发区工厂上班,他们的儿子正在读大二,女儿正在读高一。廖老木的女儿红袖大学毕业后在南宁市某房地产工作,现在已属中层管理人员,丈夫是机关干部,她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一。廖老木的三儿子德生是学医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广州某医院,现在是该医院脑外科主治专家,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外科医生,德生也有一个女儿正在读初二。可惜廖老木的老婆前些年病逝了,不然也称得上是幸福美满之家了。儿女们想尽那孝道,可是廖老木没那享福的命。好在前几年农村有一次是交三万七千多的养老保险金,德生与红袖每人出一万多元帮廖老木交了养老保险。到现在廖老木已领得了几年的养老金。廖老木回到农村后,买了一头母牛,置了一架牛车,种着三亩水田五亩旱地。老婆过世这么多年,他除了偶尔去街上解决问题,村里头还有五婶刘玉兰与他相好。虽然儿女们不同意他跟玉兰结婚,但也不反对他跟玉兰来往。廖老木很想光明正大地娶玉兰过门来,给玉兰一个交待。七八十年代,廖家村有一帮业余戏团,唱粤剧的。刘玉兰和廖德星是那戏团的主力军。俩人经常搭档演出,一个演公主,一个演驸马爷,要么一个演小姐,一个演富家公子。后来俩人结成了夫妻,真个郎才女貌的般配。谁想改革开放之后不几年,戏团瓦解分散。廖德星从此以酒消愁,整天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不能自拔。廖德星整日里酒气熏天的,有时晚上喝多喝高了就对玉兰东骂西骂,骂丑骂相的,甚至扯玉兰的头发,拿烟头来灼炙玉兰的全身。把玉兰往死里揍往死里打,刘玉兰几欲轻生,但每次想着她们那双年仅几岁的儿女,她忍受住了,为了儿女,她得活下去。廖德星三十六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酒精肝病毒,最后治疗无效,终于命赴黄泉。没了男人的刘玉兰精神上一下子全解脱了,但生活中却作难了,儿女还小,她一个女人家的又不会扶犁耙地。正在刘玉兰为田地的事锁愁眉之时,廖老木夫妻俩赶着自己家的牛儿来帮玉兰耕田种地。廖老木那时也才四十来岁,干活里里外外一把手很是利索,田里地里的活一天干到晚也不觉得累觉得困。农忙时节廖老木不但夫妻俩帮刘玉兰的忙,每年每季度村子里的困难户、贫困户的救济老木都力争为玉兰争取到名额。老木的情刘玉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廖老木记不得自己几时与刘玉兰好上的,总之那是他老婆去世以后的事儿。那时候村子里的人也曾偷偷议论过老木与玉兰的是是非非,也曾猜疑。后来时间一久,人们却也是见惯不怪的。 老木碍于儿子媳妇的面上,他与玉兰来往表面上还像老婆在世时一样,唯有夜深人静之后俩人方敢私下呆在一起。前几年廖老木对三个儿女说自己一个人生活孤零零的,想找个老伴儿。可是三个子女只有小儿子支持,他想他得给点时间让儿女们考虑考虑,这事一时急是成不了事的。 后来刘玉兰到城里帮儿子带小孩去了,所以俩人再婚的事一拖再拖。四炮伯去世后,廖老木越发觉得自己一定要娶刘玉兰过门才行。廖老木看透了这个世道,他不能指望儿子给他养老送终。人不论活到啥时候,得有个伴,得有个家,有个家才会有个根。老伴老婆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儿子女儿不是搀扶自己到老到死之人。从南宁回来几天后,廖老木说服刘玉兰,俩人即刻到镇政府办了结婚证,顺便把刘玉兰的户口也转到了他户口簿上。廖老木做完这些之后,才给儿女们打电话,把他与刘玉兰结婚的事说给儿女们听,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小说中的乡村俚语很有特色,作者对农村的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对种田管理等技能谙熟老到,叙事富有知识含量,令人读起来能够自然融入农村生活场景,为农民的生活同情加羡慕!真乃一部难能可贵的反映农村孤寡老人再婚问题以及孤寡老人生活故事的优秀佳作!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2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18 14:10:24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小说中的乡村俚语很有特色,作者对农村的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对种田管理等技能谙熟老到,叙事富有知识含量,令人读起来能够自然融入农村生活场景,为农民的生活同情加羡慕!真乃一部难能可贵的反映农村孤寡老人再婚问题以及孤寡老人生活故事的优秀佳作!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18 14:20:12
  廖老木、四炮伯、杀猪佬阿标、容婆婆、廖德明老婆小何、五嫂刘玉兰以及廖老木的大儿子大儿媳小玲等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将廖家村这台大戏演绎的风生水起,耐人回味!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2 楼        文友:苏十        2018-07-18 16:32:14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平台给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及文友的分享
3 楼        文友:苏十        2018-07-18 16:37:44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鼓励!感谢平台给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及文友的支持与分享
4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21 13:04:42
  恭喜老师佳作获精!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5 楼        文友:苏十        2018-07-21 13:13:17
  此时不知所言,唯有再次说声谢谢老师的鼓励!谢谢江山平台的支持!
6 楼        文友:湘西古痴        2018-07-22 20:30:44
  身边的小事,作者描述的十分精彩,拜读,点赞!
7 楼        文友:苏十        2018-07-22 22:08:11
  感谢湘西古痴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8 楼        文友:唐笑        2018-09-02 17:03:58
  读罢小说不得不对作者肃然起敬,作者不但写文一绝,绝对还是一位种庄稼的好把式,对各种农作物生产生长了如指掌,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岁月丰厚的积淀成就了这篇厚重的文字,洞察人性洞察人心,本文一个小村庄其实是中国大农村的缩影,读者在文中仿佛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中年一代德龙、小玲等在生活这条道路身负重壳努力爬行,走得越久却离原来的自己越远,梦想破灭感情迷茫,在困惑喧器的生活中迷失,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混混沌沌得过且过;孤独的空巢老人们,孤独的生活孤独的情感,功利的世界仿佛要遗忘了这群人,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期望和享受,可敬的老木在这个环境下不攀附,不就将,勤劳自主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本文感人之笔,也是灵魂之处!拜读佳作向苏老师学习!
至诚的爱心,可以温暖人们心灵的凄凉
回复8 楼        文友:苏十        2018-09-03 21:28:30
  感谢唐笑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9 楼        文友:苏十        2018-09-03 21:31:00
  十分感谢唐笑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