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日落黄昏(小说)

精品 【丹枫】日落黄昏(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98发表时间:2018-07-18 14:09:16


   老木曾经劝德龙回来种一亩的水田,一亩的水田又不妨碍去上班,但他们就是不听,认为现在种田不赚钱白辛苦。
   老木是经过五八年大饥荒过来之人,虽说这些年有水抽来灌溉田地,而且不算得十分天旱,收成也可以说是种一荐吃一年,但老木从来不敢掉以轻心。自家的三亩水田一年种两荐,他都差不多种完,只留那难要水的几分田不种水稻。屋里保持有两个铁皮圈的稻谷,一个铁皮圈有一千七百斤的谷子。
   每次收了新谷子后廖老木才卖掉旧的谷子,他说家有余粮不忧荒年。
   廖老木播完秧,回到家才喝得一碗粥,容婆婆就来了。
   容婆婆才五十六七岁,但腰椎盘突出,走路显得像锣锅。
   容婆婆丈夫死得早,她只有一个儿子,那儿子也不学好,年轻时偷生产队的电线电缆,变压器零件被劳改九年,前几年从鹿寨劳改农场回来不久,又去别的村偷牛去卖,现在又被抓去判了十几年的刑。害得儿媳妇离婚另嫁他人。媳妇留下一个儿子小西,那小西前两年也跟别人去南宁打工了。
   容婆婆问,他木伯你播秧了吗?还有地方能让我也播点秧吗?我来了三次都不见你……
   廖老木叹口气说,你现在不是有低保了吗,还种那田干嘛?种田很累的!
   容婆婆显出无奈的样说,我也不想种哇,可小西一回来也要吃饭的呀,还有我也想养几只鸡鸭,小西回来也可以杀一两只给他吃啊,可怜的小西,苦了他娃!
   老木说,几分田的秧盘还是有地方给你的,你想播秧就去吧。
   容婆婆说,我就种五分田得了,那田又稳水又近公路边,二十张秧盘够了吗?
   老木说,一亩田用四十张秧盘,五分田二十张,够了。
  
   六
   廖老木怀揣着厚厚的一叠钱在村口等小三轮车上那桐街去。
   三头猪卖得四千多块钱,他今天上街有好多事情要办。一要买化肥,准备种田;二要买三头小猪苗;三买猪买化肥后估计还会剩下两千多块钱,他得把那些钱存入银行去,放家里不安全;四还要帮四炮伯买一斤多的生烟丝,这是每次上街前老四(四炮伯)交代的。
   小三轮车是从邻村马村、卢村、贾村一路开过来的。一般小三轮是坐十二个人,前车厢驾驶员左右两边焊了一个小座位,坐得两人。后车厢上两排长凳上各坐五人共十人。
   小三轮车来的时候,车里已坐了九个人,带上老木正好十个人。
   小三轮即将开走之时,只见从村里飞跑出一个人来,一边跑一边对着三轮车这边喊,“等一等,等一下。”
   车上众人一看,原来是德明的老婆小何。
   众人对小何说,满了满了,等下一趟吧!
   小何一看车上才十个人,说,下一趟不知要等多久,谁有耐烦等?你们不就十个人吗?挤一挤一边坐六个也可以的,一边六个又不是没坐过。
   说着边爬上车来,她看见廖老木也坐在车上,便对老木说,“木伯,你也上街呀?来来你给挤一点点。”说着一屁股便坐在廖老木旁边条凳上。
   廖老木微笑着对小何说:“你也上街啊?上街办啥多?”
   小何说,“好久没上街了,要去买点生活日用品。”
   小三轮晃悠悠地朝那桐方向开去,车厢里的人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聊聊天,倒也显得不那么沉闷。
   廖老木感觉小何的大腿挨他的大腿很紧,开始老木也不太在意,以为大家坐得拥挤。后来小三轮开到国道上,车速有些加快,有时又偶尔稍微刹刹车的,这一刹车,车上的人就相互摆撞一下,这是惯性。然而,老木觉得小何老是有意无意地把身子往他身上靠压着,特别是那双奶子,让老木感觉那奶罩里边的内容。
   廖老木正沉浸在那种感觉里,车到那桐街了,下车后小何回头对着廖老木灿烂地微笑了一下。
   廖老木让小三轮司机把车开到卖化肥的地方,在那儿要了几包化肥,交待司机,拉回去放到他家门口。那些小三轮一般第一趟出来,回去多是空车,只有第三趟才有回去的人。所以买化肥、饲料的都是趁早放回去。
   廖老木转身来到卖猪苗的地方,一看三排猪苗长长的,买的人才十来个,而且只是问问价,并不着急要买的样。
   一个贩卖猪苗的老板走过来对老木说,“公伯,买猪仔吗?来,来,来,你看看我这些猪仔,有本地土猪的,有二元杂三元杂的,也有龙宝猪的,你想要几头?价格优惠给你……”
   老木装模作样地看了看,问:“龙宝猪怎么卖法?”
   猪苗老板掏出一包烟,递一支烟给老木,老木摆摆手说,我不抽烟的。其实老木是抽烟的,他怕陌生人在烟里放迷药,所以不敢接别人的烟,因为之前邻近村有人来那桐买猪苗,抽了人家一支烟,糊里糊涂地买了一些病猪苗回家,而且价格贵得离谱。
   猪苗老板说,我这批龙宝猪仔是整个市场里最好的,你看看,前腿低后脚高,肚子卷小,腰背宽大,耳朵薄大,嘴宽圆,鼻镜扁鼻孔大,我卖了这么多年的猪仔,还没遇见这么好的猪仔过。称斤的话要十二元一斤,估要的话六百元一只,随便你挑随便你选。
   廖老木说,好,好,好,我看看先……
   老木知道,这那桐街的猪仔现在全是被那些贩猪苗的垄断了整个猪仔市场。前些年,他们还给猪苗灌入水泥,买回的猪苗拉不出粪便,活活被憋死。有些猪苗被喷上涂料,整只猪仔表面粉红粉嫩的,很是招人喜爱,等买回几天,那涂料一掉就显出血白色的猪身来,病猪样。还有称猪时,贩猪佬与那个摆公平称的人合伙欺人,明眼人都看出的五十斤重的猪苗,称时有七八十斤,找钱给人家也是假钱的多,原本那桐街的猪苗很好卖的,被那帮人一搞,附近小林、丁当、乔建的人都不敢来买猪仔,市场清冷了不少。
   廖老木在猪苗市场转了一圈,便到别处去了。他心里有底啦,这么多猪苗,到下午四点肯定要降价卖的。所以他不急,市场上没多少人来买猪苗的。
   他先到厕所里去,从身上掏出钱来,数出两千元放好,剩下的又放回内衣口袋里。
   廖老木先到农村信用社,排队存钱。
   存完钱,廖老木就往特码街走去,他要先给老四买烟丝。
   那桐的特码街是一条老街,街是几十米的小街巷,十来米宽,两边摆满了各种卖六合彩特码的资料,还有摆在地摊上的各种十二生肖赌钱下注的。
   卖烟丝的是在特码街往后去的几个铺面里。每个铺面门口是紧关着的,外面坐着一个老头,拿着个蒲扇看着街上来往的行人。
   廖老木知道,这些铺面里头除了卖生烟丝,还有卖人肉生意的。那些鸡婆都是前一天从金陵坛洛这边过来的,也有当天早上从平果隆安屏山乔建过来的,多是些三十几至五十岁的人,偶尔也有二十至三十岁的。那些三十至五十岁的人,每次交易也就二三十元,所以周边好多男人都乐此不疲地来逛那桐特码街。
   廖老木也是久不久来这里解解闷。
   廖老木在特码街碰上了他儿子廖德龙,这让他有点威严扫地之感。
   廖德龙那时正在特码摊前看资料,老木走过时并不在意,是德龙旁边的小鸾喊老木。
   小鸾说,木伯,你也来赶街啊!
   廖老木尴尬地说,“哦,是啊!来帮四炮伯买些烟丝。”说着从手提兜里拿出一袋烟丝晃了晃。
   小鸾笑着说,嗯,好,好……
   老木问德龙,你不上班吗?小玲呢?
   廖德龙一边翻看资料,一边说,“我今天上中班,小玲现在上早班呢。”
   廖老木说,哦,你们慢慢看吧,我还要去看猪仔呢。说着老木往前街走去。
   廖老木才走出十来米,德龙快步赶过来说,爹,问你一点事。
   廖老木停住,看着儿子德龙问:“什么事?”
   德龙说,爹你是不是卖猪啦?
   老木说,是啊。
   德龙凑上来,小声对老木说,“爹,你再借我五百块钱,我想好了,今晚要单挑一个,放它五百块,中了明天我还你一千块,怎样?”
   廖老木一听,火气直往上窜,简直头顶可以煲牛筋蹄,斥道:“整天活儿不干,净想发六合彩钱的梦,说你不听,六合彩有这么好赚它钱的吗?”
   德龙苦着脸对老木央求道:“我想好了,就赌它这一把,要是输了,从此我不再近六合彩。你不给我五百,给三百也行,中三百我就得一万二了……”
   廖老木喝道,“滚,滚我远一点,我怎么有你这么个败家的儿子呢……”
   街上的行人纷纷驻首观看,有人说老头不对的,有人说年轻人不对的,什么说法都有。
   廖老木往前走一步,德龙也往前走一步,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
   廖老木越是生气,德龙越像个无赖似的缠着老木。
   廖老木被逼得无奈,从口袋里摸出钱,数出三张一百的扬手甩到儿子德龙脸上,说,“你他妈的,我老木丢不起你这脸呀。你这脸皮比老黄母牛的脸皮还厚,十二把斧头都砍不进去一把……”
   小鸾对德龙说,都说女人不要脸,谁想男人一不要脸起来比女人还狠。我终于见识了什么叫不要脸了,说你,你不懂得苦,骂你,你不懂得痛,这……
   廖德龙笑着对她说,你没见的事儿多着呢!你见过母鸡打鸣,公鸡下蛋吗?
   小鸾说,你长能耐了!儿子跟老子要钱。
   德龙说,老头子的钱不要白不要,我不要,他还不是往女人的身上塞?那可是个无底洞哦。
   小鸾用指头戳着德龙的额头说:“这说明你爹身体好呀!你看看有几个人六十多岁了还能来逛特码街的?”
   小鸾说,你六十岁后能有你爹的体魄就好了。
   廖老木把三头猪仔带笼抬进猪栏后放着,并不急着解开竹笼让猪出来,这是他的经验,让猪仔稍微休息一下,适应环境。
   他把一袋生烟丝拿到隔壁给四炮伯,顺便喊四炮伯过来炒点菜,俩人喝点小酒。
   廖老木每次上街都买些熟菜回来与四炮伯喝些小酒。他今天买了一些熟狗肉,一些柠檬鸭还有几根卷筒粉。
   四炮伯是廖老木二叔的儿子,原名叫廖老根,为人爱吹牛吹大炮,所以村人喊他四炮伯。
   四炮伯育有四男二女,如今四个儿子拖家带口的去南宁做生意的或打工的,两个女儿也嫁去了别县。家中就剩四炮伯一人。
   四个儿子儿媳妇,个个都嫌四炮伯脾气不好,都不愿赡养四炮伯。
   四个儿子最后决定每人每月拿一百五十元给四炮伯作生活费。
   四炮伯只能接受这一现实。一个人驻守着一栋五间二层的小楼房,久不久打扫那些空房的灰尘,养些鸡鸭等儿子们回家吃餐饭的。一个人显得好孤寡,好在有堂兄老木久不久又喊他去喝两盅。
   老木经常打骂四炮伯,但这在四炮伯的心里却是长兄对小弟的一种关爱,是那一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的爱。
  
   七
   清明的前几天,刘玉兰从城里回来了。
   她放下行李就跑去看秧苗,在秧田里她看到那些秧苗已有二十公分的高度,秧苗多是三叉秧苗,又粗又扁,墨绿色的,长势很惹人喜爱。
   刘玉兰心里喜滋滋地说,这老木,育秧苗还是很有一套技术的!
   刘玉兰又跑去看自己家那片二亩的水田,心想那片田已有三年没种了,如今一定是野草丛生,藤蔓连堆的。
   到了那块水田一看,哪有什么野藤蔓?光溜溜一片全是刚翻耕上来不久的新泥土,连田埂边上的草都被休整过了,她知道是老木帮她干的。她心里很是感激老木。
   傍晚的时候,天空忽然下起了毛毛雨来。
   廖家村几十户人家,仅有稀稀疏疏十来户人家,院落里飘荡起一串串的炊烟,那袅袅的炊烟飘到上空被毛毛细雨压下来,漂浮在村子的半空中,一条条白雾似的飘带缠绕着整个廖家村。
   刘玉兰把自家房屋简单收拾收拾,然后弄点吃的,最后冲好澡就迫不及待地坐着等天黑。
   此时,刘玉兰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她很渴望见到廖老木,她心里有许多许多的话要向廖老木诉说。
   天刚擦黑村子里就变得静静的,偶尔听到从树叶上滴落的雨水声。今年的清明是在农历的二月二十三上,所以天气还是有些微冷的感觉。
   刘玉兰急冲冲前往廖老木家而去,到得老木家院墙外时,听见从厨房里传来廖老木与四炮伯的谈话声,还有容婆婆的声音。
   刘玉兰知道,廖老木、四炮伯、容婆婆三个老家伙在谈天瞎聊。她只好转身往自家走。
   刘玉兰第二次赶到廖老木家时,村子里已没有几户人家的灯再亮了,多是些老年人,他们一般多是早睡早起,而且怕浪费电费。
   谁想老木和四炮伯及容婆婆三人的谈话还没结束,偶尔还传来一两声咳嗽声。
   刘玉兰心说,聊啥多呢?天天呆在一起,怎么有这么多话聊的,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心里恋恋不舍地往回走。同时暗骂自己:“你这骚货!好没廉耻的……不害臊……”
   回到家狠心钻进被窝里躺下。
   可是怎么睡也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老是想着有好多话非要对廖老木诉说才行。她想老木是不可能知道自己回来的。她跟老木通电话时只说要回来,并不确定哪天回来,本来今晚她想让老木来个惊喜……
   在这个月的天气里,在这个寂静的小村庄里,夜晚的十点钟已算是半夜时辰,整个村子显得黑沉沉的,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
   刘玉兰再次冒着毛毛细雨来到廖老木居住的东边厢房的窗户下,屋里传来老木匀称的呼噜声。

共 3286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反映农村孤寡老人再婚问题以及孤寡老人生活故事的小说,取名《日落黄昏》特别贴切!主人公廖老木曾经是大集体时候的生产队长,在是一位德高望重有着丰富种田经验的老农。整个廖家村六十多户人家,估计还在养猪的不超过十户人家。养牛的人也没几个养了,村子里五十五岁以下的人全部离开家乡,要么进省城南宁市去打工,要么去广东海口海南;要么去隆安县城做生意,或者到浪湾华侨经济开发区去进厂干活。养猪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想有钱花只能往外边跑,往城里跑。一些人在南宁市里买了房子,把老人和孩子都接往城里去了。就算买不了房子,他们也会租房来住,总之宁可做城里狗,也不做乡巴佬。三四十岁的人在浪侨开发区不是买了房子,也是租了房子在那儿居住,尽管开发区与廖家村相隔才十三四公里,但年轻人下了班都不愿意往家中跑。村里许多人家的房屋都是长期无人居住的,就是有也是几个七老八十岁的老人独守着空房。好多田地都荒芜着,无人打理,无人耕种,田地间长满了半人高的各种稗草野草野藤。六十三岁的廖老木身体硬朗得很,挑两桶水还能健步如飞,挑一百斤的稻谷不输现在的年轻人。三个子女早已成家立业,都有子孙外孙的。大儿子德龙夫妻俩在家中附近开发区工厂上班,他们的儿子正在读大二,女儿正在读高一。廖老木的女儿红袖大学毕业后在南宁市某房地产工作,现在已属中层管理人员,丈夫是机关干部,她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一。廖老木的三儿子德生是学医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广州某医院,现在是该医院脑外科主治专家,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外科医生,德生也有一个女儿正在读初二。可惜廖老木的老婆前些年病逝了,不然也称得上是幸福美满之家了。儿女们想尽那孝道,可是廖老木没那享福的命。好在前几年农村有一次是交三万七千多的养老保险金,德生与红袖每人出一万多元帮廖老木交了养老保险。到现在廖老木已领得了几年的养老金。廖老木回到农村后,买了一头母牛,置了一架牛车,种着三亩水田五亩旱地。老婆过世这么多年,他除了偶尔去街上解决问题,村里头还有五婶刘玉兰与他相好。虽然儿女们不同意他跟玉兰结婚,但也不反对他跟玉兰来往。廖老木很想光明正大地娶玉兰过门来,给玉兰一个交待。七八十年代,廖家村有一帮业余戏团,唱粤剧的。刘玉兰和廖德星是那戏团的主力军。俩人经常搭档演出,一个演公主,一个演驸马爷,要么一个演小姐,一个演富家公子。后来俩人结成了夫妻,真个郎才女貌的般配。谁想改革开放之后不几年,戏团瓦解分散。廖德星从此以酒消愁,整天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不能自拔。廖德星整日里酒气熏天的,有时晚上喝多喝高了就对玉兰东骂西骂,骂丑骂相的,甚至扯玉兰的头发,拿烟头来灼炙玉兰的全身。把玉兰往死里揍往死里打,刘玉兰几欲轻生,但每次想着她们那双年仅几岁的儿女,她忍受住了,为了儿女,她得活下去。廖德星三十六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酒精肝病毒,最后治疗无效,终于命赴黄泉。没了男人的刘玉兰精神上一下子全解脱了,但生活中却作难了,儿女还小,她一个女人家的又不会扶犁耙地。正在刘玉兰为田地的事锁愁眉之时,廖老木夫妻俩赶着自己家的牛儿来帮玉兰耕田种地。廖老木那时也才四十来岁,干活里里外外一把手很是利索,田里地里的活一天干到晚也不觉得累觉得困。农忙时节廖老木不但夫妻俩帮刘玉兰的忙,每年每季度村子里的困难户、贫困户的救济老木都力争为玉兰争取到名额。老木的情刘玉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廖老木记不得自己几时与刘玉兰好上的,总之那是他老婆去世以后的事儿。那时候村子里的人也曾偷偷议论过老木与玉兰的是是非非,也曾猜疑。后来时间一久,人们却也是见惯不怪的。 老木碍于儿子媳妇的面上,他与玉兰来往表面上还像老婆在世时一样,唯有夜深人静之后俩人方敢私下呆在一起。前几年廖老木对三个儿女说自己一个人生活孤零零的,想找个老伴儿。可是三个子女只有小儿子支持,他想他得给点时间让儿女们考虑考虑,这事一时急是成不了事的。 后来刘玉兰到城里帮儿子带小孩去了,所以俩人再婚的事一拖再拖。四炮伯去世后,廖老木越发觉得自己一定要娶刘玉兰过门才行。廖老木看透了这个世道,他不能指望儿子给他养老送终。人不论活到啥时候,得有个伴,得有个家,有个家才会有个根。老伴老婆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儿子女儿不是搀扶自己到老到死之人。从南宁回来几天后,廖老木说服刘玉兰,俩人即刻到镇政府办了结婚证,顺便把刘玉兰的户口也转到了他户口簿上。廖老木做完这些之后,才给儿女们打电话,把他与刘玉兰结婚的事说给儿女们听,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小说中的乡村俚语很有特色,作者对农村的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对种田管理等技能谙熟老到,叙事富有知识含量,令人读起来能够自然融入农村生活场景,为农民的生活同情加羡慕!真乃一部难能可贵的反映农村孤寡老人再婚问题以及孤寡老人生活故事的优秀佳作!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2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18 14:10:24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小说中的乡村俚语很有特色,作者对农村的生活场景十分熟悉,对种田管理等技能谙熟老到,叙事富有知识含量,令人读起来能够自然融入农村生活场景,为农民的生活同情加羡慕!真乃一部难能可贵的反映农村孤寡老人再婚问题以及孤寡老人生活故事的优秀佳作!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18 14:20:12
  廖老木、四炮伯、杀猪佬阿标、容婆婆、廖德明老婆小何、五嫂刘玉兰以及廖老木的大儿子大儿媳小玲等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将廖家村这台大戏演绎的风生水起,耐人回味!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2 楼        文友:苏十        2018-07-18 16:32:14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平台给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及文友的分享
3 楼        文友:苏十        2018-07-18 16:37:44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鼓励!感谢平台给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及文友的支持与分享
4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21 13:04:42
  恭喜老师佳作获精!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5 楼        文友:苏十        2018-07-21 13:13:17
  此时不知所言,唯有再次说声谢谢老师的鼓励!谢谢江山平台的支持!
6 楼        文友:湘西古痴        2018-07-22 20:30:44
  身边的小事,作者描述的十分精彩,拜读,点赞!
7 楼        文友:苏十        2018-07-22 22:08:11
  感谢湘西古痴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8 楼        文友:唐笑        2018-09-02 17:03:58
  读罢小说不得不对作者肃然起敬,作者不但写文一绝,绝对还是一位种庄稼的好把式,对各种农作物生产生长了如指掌,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岁月丰厚的积淀成就了这篇厚重的文字,洞察人性洞察人心,本文一个小村庄其实是中国大农村的缩影,读者在文中仿佛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中年一代德龙、小玲等在生活这条道路身负重壳努力爬行,走得越久却离原来的自己越远,梦想破灭感情迷茫,在困惑喧器的生活中迷失,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混混沌沌得过且过;孤独的空巢老人们,孤独的生活孤独的情感,功利的世界仿佛要遗忘了这群人,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期望和享受,可敬的老木在这个环境下不攀附,不就将,勤劳自主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本文感人之笔,也是灵魂之处!拜读佳作向苏老师学习!
至诚的爱心,可以温暖人们心灵的凄凉
回复8 楼        文友:苏十        2018-09-03 21:28:30
  感谢唐笑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9 楼        文友:苏十        2018-09-03 21:31:00
  十分感谢唐笑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