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轻舞征文】古寨里的"雪莲花"(小说)

精品 【轻舞征文】古寨里的"雪莲花"(小说)


作者:宏声 进士,649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45发表时间:2015-11-27 14:18:57
摘要:这部小说中李雪莲,年轻时天生丽质,花容月貌,曾经被大家称为一朵盛开的“雪莲花”。解放前她就与在县中学教书的文峰结了婚,丈夫虽然是地主家庭出身,但他是个思想进步的青年,为新中国的诞生他也献出了一份力量。解放后文峰就在县中学任领导了,后来他成了右派分子,捆绑挂牌批斗,放回家乡劳动改造。李雪莲也因家庭情况受到了牵连,她也就这样和丈夫同放回家乡接受改造。丈夫多次被批斗,李雪莲在旁边陪斗。她丈夫多次批斗中被打得遍体鳞伤,雪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法保护自己的丈夫。终于在有一天晚上,面临酷刑,大队文革主任汪元白“救”了他们,是雪莲被逼遭汪元白奸污后才走出虎口,从此那披着人皮的“野兽”伺机多次强奸雪莲。文峰从此肉体上的酷刑没有了,但精神上的痛苦没有消失,妻子被强奸他表面装着一点不知道,妻子为了丈夫不遭毒打被汪元白强奸了也不向丈夫诉说,把恨埋在心里。文峰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雪莲和几岁的儿子文山住在古寨里,母子化悲痛为力量生活着。放牛“老太婆”雪莲又捡养了一个“孙子”取名林生抚养,一家三代人和邻居“丑狗”生活在古寨里。文山是个懂事早、勤劳、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子,他读了小学因家庭背景不能升初中,但他不放弃学知识的决心,在煤油灯下坚持自学初中、高中教材,对难题无法解答他就在公社中学校教室窗台下偷听老师讲课。文山终于在恢复高考的政策下走进了考场,他考上了大学。李雪莲家终于迎来了春天,评反昭雪,补发工资,儿子又在大学里读书。一恍多年过去了,文山成了市里的干部,林生成了一家企业干部。李雪莲仍然坚持住在古寨里,七十多岁的李雪莲临终向后人们道出了真情,把自己的隐私事讲了出来,原来捡养的“孙子”林生是她的亲儿子,林生的生父是邻居“丑狗”,当年美丽的李雪莲和丑陋的“丑狗”相爱有了孩子,林生表面冷静但内心不接受,保密地做了DNA鉴定,否定了他们的父子关系。林生对自己身世要刨根到底,找到了母亲的私密日记,才知道在那动乱岁月里汪元白多次强奸了母亲,还有单身男人老支书和死了丈夫的母亲也有爱情生活。汪元白死去了,林生和老支书做了DNA鉴定,也否定了他们的父子关系。三个否定两个,汪元白是林生生父无疑。林生感到痛苦,母亲恨死汪元白,他也恨那个野兽汪元白,自己身上流着和汪元白相同的血液,他在悲痛中相到轻身。大哥文山救了弟弟的命。林生他知道了自己虽然流着汪元白身上相同的血,是不可否认的父子关系,但他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除了生理上的遗传,其他没有一点影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生母在负责养育,是母亲教育成长。父母所做的一切,只要在子女的生活环境中才子女学习后才对子女是有很大的影响,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改变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也可以变成好人。这部中篇小说故事性强,一个又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小说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小说悬念重重,逻辑性强,观点正确。   


   回到寨里,妈妈在阶沿上大木盆里挽起袖子淘红苕准备煮红苕稀饭。林生已经是五岁多的幼儿了,穿着叔叔从前的补疤衣服,胸前有个花色围腰,他看着叔叔回家,崩崩跳跳地去迎接叔叔。
   “妈妈,我明天要去公社中学读书了。”文山在妈妈面前高兴地说。
   妈妈听了儿子去公社中学读书的事,心想是儿子想读书而讲的话,不是真实的事。妈妈痛心地说:“你要是能去公社中学读书,妈妈梦中都笑醒。”
   “妈妈,是真的,我明天要去公社中学读书了。”文山把情况讲给妈妈听。
   妈妈听了也万分高兴。
   妈妈赶紧给文山把上小学的旧书包洗了,把文山那件补疤较少的衣服洗了,又用针线把破洞用布再补疤,妈妈说:“人的生活里笑破不笑补。衣服烂了补好就是好衣服,可挡寒。无钱买布缝新衣服,旧衣服补好一样穿。衣服要勤洗,水是不会要钱的。衣服脏了不洗,人穷水都穷吗?”
  
   天亮了,妈妈煮好了早饭,文山也早早起了床,把那两条大水牛牵到林子里去啃草,晨雾飘飞。妈妈呼喊:“文山!文山!回家吃早饭!”
   “妈妈!我把牛牵进栏里马上回来!”文山大声答道。今天还早呀!妈妈生怕儿子进校迟到。
   妈妈煮的是红苕混合饭。妈妈又用瓷盅给儿子盛饭,让儿子把红苕混合饭带到学校去做午饭。
   晨雾散了,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把大地照得亮亮的。文山高兴地辞别了妈妈,林生追跑到寨门边,看着远去的叔叔喊道:“叔叔我也要去读书。”
   文山跑着下了寨,在大石板路上奔跑着,高兴地走往离寨七、八里路公社那所古庙学校。
   文山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教室。今天实现了他梦中都想坐在教室里读书的愿望。他在凳子上坐得端端正正。杨老师走进教室,在讲台上说:“学生们,我们班上又增加了一名学生,他的名字叫刘文山,他是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大家欢迎他的到来,团结友好,互相帮助。”
   刘文山感到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同学们都微笑着看着这位被太阳晒黑了脸的新同学。
   老师讲的课他听得津津有味。他暗暗吿之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要用优秀成绩来见老师,见妈妈,见自己。
   今天放学了,文山赶紧跑回家,忙着去帮妈妈把牛牵进圈里,忙着去把屋外的干柴草往灶边移。
   “丑狗”挑着被打米机剥壳的米回家。村里也有打米机了,那台新打米机就在寨下的大院子里。“大叔,谢谢你又帮我家挑谷下寨去打米。”
   “丑狗”放下担子,文山喊着大叔又把竹编扇给“丑狗”散凉。“丑狗”散凉一会,又去缸边挑木桶给文山家担水,春旱来临,寨上那口靠天下雨才有水的井已经枯了,担水要到寨岩下边去,挑水上坡下坎,一挑水倒进石缸里虽然不要钱,也是这样来之不易。
   李雪莲回来了,见儿子放学回到家做了这么多事,儿子又在堂前木叉上架着的晒竹竿上收衣服,他对妈妈说:“妈妈又帮丑狗大叔洗衣服了,丑狗大叔也帮我们家干了许多活。”
   李雪莲说:“我们家和丑狗大叔有缘才会成邻居,他帮我们家干了许多活。”她说完把胸前围腰布打开说:“我今下午放牛又拈了许多艾朵,用艾朵做粑粑很好吃。”
   身旁的林生跳着说:“我要吃艾粑粑!我要吃艾粑粑!”
  
   文山进校学习三天了,第三天下午的一堂课间休息时,李老师走出办公室来到文山身边,小声把文山叫到一边说:“明天你就不要来学校了,你回去和社员们在广阔天地里劳动锻炼,那里大有作为。”
   文山望着李老师问:“李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还是一个少年,正是学知识的美好日光,又要把我拒之校门外。我要去见杨老师,为什么我又不能读书了。”
   李老师摇着头说:“刘文山,你就不要去找杨老师了,杨老师正在办公室写检査呢。”
   “杨老师为什么写检查?难道说杨老师是为了我读书而写检查?如果这样,是我委屈了杨老师。”文山说着心里又痛起来,望着李老师,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刘文山,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有些问题是不能给你作正面解答的。你也要想开点,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快进教室,这是你最后一堂课了,珍惜你最后这一堂课。”李老师说到这里,眼圈都红了,他再也讲不下去了。
   这是刘文山最后一堂课了。文山随着李老师和同学们走进了教室。
   “起立!”班长向同学们喊道。学生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迎接李老师走上讲台。“向老师敬礼!”班长又大声喊道。
   李老师向学生们挥手说:“学生们坐下!”
   学生们向李老师进礼坐下了。李老师站在讲台上叹了口气摇着头说:“学生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呀!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地幸福。”
   李老师讲到这里话也咽住,他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今天下午这一节课后,明年我就会少一位学生坐在这教室里了,你们就会少一位同学一起学习了。同学们天天相见平静,分手了心不痛吗?”
   学生们听了李老师的话,都莫名其妙,教室里是那么安静。班长举手说:“李老师,我们班上又会少哪一位同学?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李老师又叹气摆头说:“你们明天就知道缺哪一位同学了。”他说完摇摇头说,“同学们拿出课本,这节课是数学几何课,希望大家认真听讲。”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角形图,他认真讲起来。
   上了这一堂课明天刘文山就不会再进这学校,再不会在这教室里坐着学习了。他又要去当小农民,又要去和社员们一起耕田种地了。
   要是能继续坐在这教室里学习多好啊!別了,老师们!别了,同学们!别了这座古庙改建的学校。别了,一这间教室、课桌、凳子。
   这一堂课时间过得真快啊,下课的铃声响了。铃声啊,你为什么要响起?为什么不把文山留在这学校里,把这位小农民留在这教室里啊!
   真的别了,别了。刘文山依依不舍地走岀了教室,他路过学校办公室,他多想见一面杨老师、周老师、王老师……他看见了这几位老师在那办公室里面。他们站在那里,站在那里,几位老师都发现了刘文山,老师们皱着眉头,用手势示意着,示意着,似乎在大声说:“回去吧!孩子!为了你读书我们尽了力量的。但无法来继续……”
   文山走了,文山流着泪走了。他又去和社员们参加劳动了,他又去当小农民了。
   文山知道吗?几位老师就这样把文山这个娃娃收进学校,让他坐在教室里好好学习。这个学校的校长只有三十多岁,他也只有小学文化,因为他岀生贫农,缺少知识分子的年代他走上了讲台,当了小学教师。文革初,他很积极,特别是写大字报、批判稿虽然他文字上不通顺,但可以抄写别人的。斗争领导不用书写,只凭他那张嘴巴编的“罪证”就能使领导在台上挨打。他还用脚踢手打领导。领导被赶下了领导岗位,他是这样积极,他踩着领导的肩膀而当上了领导。这校长听说收了一位右派分子的儿子进初中学习,他在办公室里火冒三丈,对几位老师大声怒斥:“我们的学校是培养贫下中农的子弟,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你们头脑里装的是什么思想?未经我们批准,对不明身份的娃娃也收留,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校长说着又继读狠狠地批评了几位教师,并向他们警告,希望他们站稳立场,下不为例,并在教师內部在思想上作一个深刻的书面检讨。
   几位老师的努力,眼看文山就在校学习了。就是这校长这几句话,谁也不敢留文山在学校里继续读书了。校长并要求几位老师:“这件事的出现,你们要书面检讨,吸取教训。今天你们没有公开反对,我就不向公社革委会汇报了,就在教师內部检讨。”
   校长好像还宽大处理了几位老师,没有向公社革委会汇报,否则几位老师会被重处。
   几位老师并没有断绝和文山的来往,他们说:“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不能把他留在教室里,但我们的师生关系不能断,背地里多关心他学习。”
   那座古庙后面窗台下时而又有文山的影子了,老师们都和他暗暗点头示意。老师们暗地里给文山提供教材,暗地里批改文山的作业,暗地里给文山讲解难题。
   初中课本学完了,文山又学高中课本了。
  
   十二、那鸡窝里能飞岀“金凤凰”?
   “妈妈!妈妈!……”文山头戴着麦编草帽,今天收工奔跑着回到大象寨上,他离家很远就在大声喊着妈妈。已经是近二十岁过了的男子汉了,高高的个子,理着平头,他被太阳晒黑了的方正脸上充满了欢笑,今天在水田里和社员们插秧,他把裤管卷得高高的,光脚杆,光脚板奔跑着。今天他好高兴哟,他奔跑着回家,他要把高兴的消息早早告诉给敬爱的妈妈,让妈妈早知道几分钟,要让妈妈也早点高兴啊。
   “妈妈!妈妈!……”文山进了寨门岀着粗气又高声呼喊着。
   “哎!山山呀!妈妈在这里啦。”一位放牛“老太婆”在那树林里应着声。文山奔跑着来到那树林里,来到了妈妈面前。他一口又一口不停地喊着妈妈,他就像个少儿,他拉着妈妈的手,他偎进了妈妈的怀里,他向妈妈说:“妈妈!天上的乌云散了。”
   妈妈问儿子:“山山,今天有什么好事,把你高兴得这样?”
   “妈妈,你的儿子再不会受到岐视了,你的儿子有参加高考的资格了。我要去参加高考。”文山站在妈妈面前,说着话眼泪都流岀来了。
   “有……有……有?你也有参加高考的资格了?参加高考?参加……高考?这是做梦吧?”妈妈带着疑问问自己的儿子。
   “妈妈,这是真的,是真的呀!”
   “是真的?真……的?”妈妈摇着头说,“儿啊!你投错胎了,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连初中的门都不准你进了,还会允许你去参加高考?无论如何也没有你的份啊!”
   “妈妈,推荐升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考生的条件再不论家庭历史和社会关系,只要求本人表现好,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年龄可以放宽到二十八岁。这是党中央的决定啊,是邓副主席对知识的重视呀!”
   “山山,你又是怎么知道这消息的?”
   “妈妈,这是公社中学里教语文的杨老师今天上午骑着自行车专程来吿诉我的呀。他说他们几位老师也希望我去参加这次高考。”文山把情况告诉了妈妈。
   今天,文革结束了一年多的今天,杨老师骑着自行车,在大象寨下面的机耕道上寻找着他时常关心的学生文山。他问了许多人,终于找到文山了,这个满身是泥的男儿,正在水田里和社员们一起栽插晚稻秧苗。杨老师把他喊上了田边,就像父亲见到了儿子,告诉他参加高考的消息。“文山,你可以参加高考了!”杨老师看到满身是泥的学生心中又痛又高兴。
   他手里拿着秧苗,他站着望着杨老师,嘴里带着疑问复说着杨老师的话:“杨老师,我也可以参加高考了?”
   这是多好的消息啊!不论家庭岀生,不讲社会关系,只要求本人表现好,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退伍军人、下乡知识青年……年龄二十八岁以下的未婚者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择优录取进高校学习。这文件还是邓小平副主席审批的呢。
   文山怎么不高兴呢?怎么不早早地把这消息告诉自己的妈妈呢?让妈妈也髙兴啊!
   “文山大叔!奶奶!”林生在大寨古庙学校里读三年级了,中午放学回家吃午饭,在古屋院坝上见大门关锁在呼喊,他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一个听话成绩好的孩子,穿着文山短得再不能穿的旧衣服,团团脸儿,一对明亮的大眼睛。
   “林生!”我和你文山叔马上回家,南瓜稀饭煮好了,你自己舀着吃吧!李雪莲回答着话把牛绳栓住后和儿子走向古屋。
  
   刘文山要去参加高考,生产队、大队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消息,许多人不相信,他们认为他是个小学毕业生,没有真才实学就不要去参加那样的高考。
   没等两天恢复高考的文件精神贯彻到大队生产队了。村上也有好多个青年自愿报名,但他们都是去年、前几年毕业的高中生,有的是城里来的知青。这些当中还没有一个小学生去报名参加高考的。好多初中毕业生都摇头叹气放弃,文山一个小学毕业生还要去考大学?
   有人说刘文山是公社教初中的杨老师亲自来向这娃娃讲的消息,文山一定会去参加高考的。
   一些准备高考的社会青年得到消息,就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到处借书,找有关学习资料,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试题。
   高考时间快到了,他们就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高考前一下子全装在脑子里。谁都愿自己考中,夺得“状元”,名扬天下,走岀这贫穷落后的农村,跳岀农门,有了很高的学历,就会有很好的工作。就是夺不了“状元”,能考上大学、中专,那也是很幸运的事,会使自己前途光明。
   “不是说文山也要去参加高考吗?怎么连没有一点动静?他还在和社员们一起参加劳动。”队长对大家说。
   接着队长喊着文山说,“文山,你要去参加高考?允许你不参加最近的劳动,坐在家里认真学习课本?快去找有关资料,高考那不是戏子演戏,那考场上要有真本领的。”

共 58134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9101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催人泪下,让人万分感动的文章。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十年动乱”的年月,人们承受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是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李雪莲,年轻时天生丽质,花容月貌,曾经被大家称为一朵盛开的“雪莲花”。因为家庭出身的情况受到了牵连,她和当了右派丈夫同放回家乡接受改造。她丈夫多次批斗中被打得遍体鳞伤,李雪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法保护自己的丈夫。终于在有一天晚上,丈夫面临酷刑,大队文革主任汪元白“救”了他们,是李雪莲被逼遭汪元白奸污后才走出虎口。丈夫文峰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雪莲和几岁的儿子文山住在古寨里,母子化悲痛为力量生活着。李雪莲又捡养了一个“孙子”取名林生抚养,长大以后,林生才知道自己流着汪元白身上相同的血,是不可否认的父子关系。小说一波三折,故事性强,一个又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小说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小说悬念重重,扑朔迷离,逻辑性强,值得推荐阅读,建议加精。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为轻舞增光添彩。【轻舞编辑:山村野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2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村野叟        2015-11-27 14:24:25
  作者洋洋数万言,倾力描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人们的苦难岁月,还有一个女人的悲惨命运,让人欲哭无泪,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作者辛苦,好文章期待中。
回复1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7:05:03
  谢谢山村老师认真编辑宏声拙文。我们有缘才会走到一起,在文学道路上我们一同努力奋斗!
2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11-27 15:56:08
  作者用洋洋洒洒五万余字向我们叙述了那个特殊年代发生一些事。貌美如花的李雪莲被人喻为‘雪莲花’他不忍看到丈夫的受批斗,违心让文革主任汪元白多次奸污。林生经过多次排除方知生父是汪元白……作品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拜读欣赏了。
卫斯理
回复2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7:07:25
  谢谢卫斯理弟读评我的拙作,我们虽然相隔万水千山,共同爱好文学使我们心心相连。
3 楼        文友:玉美人        2015-11-27 16:28:21
  宏声哥哥厉害,五万余字的文,让玉儿沉浸在那个年代里的每一个故事情节,为之震撼!向哥哥学习!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回复3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7:12:07
  谢谢义妹鼓励!哥因琐事多离开了轻舞领导层,但不会忘了轻舞,不会忘了我的文友们,友谊永存,共同前进!祝妹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鸽子        2015-11-27 17:46:19
  拜读哥哥佳作。文字朴实,文笔厚重。故事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命运一波三折,作品构思独特,引人入胜。如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著。不愧为一部精品佳作。遥致编创愉快,笔丰冬琪。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回复4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8:13:03
  谢谢鸽子弟读我的拙作!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在业余时间为民众带来精神粮食。向弟问声好!
5 楼        文友:永远的狼        2015-11-27 18:20:35
  一直很佩服天雨老师的写作精神,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小说,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恩怨情仇。让人不忍释卷。祝老师笔健冬怡!
时光静好,与卿语!似水流年,与卿同!繁华落尽,与卿老!
回复5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8:41:36
  谢谢狼弟读吾拙作!因我琐事多,和大家见面的时间少了,上网的时间也少,希望理解。祝弟文学事业上一帆风顺!
6 楼        文友:云飘碧天        2015-11-28 16:58:14
  动荡的年代,曲折的故事,艰辛的人生,老师的大作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历史性可读性都令人叹为观止。
   恭贺老师大作获精!
云飘碧天
回复6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8 17:48:46
  谢谢文友读评我的拙作,有缘聚会江山轻舞,携手共进在文学道路上。向你问声好!
7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5-12-03 11:17:28
  来看大哥,这么多中篇,厉害!
重庆霜儿
回复7 楼        文友:宏声        2015-12-03 12:15:44
  谢谢义妹对大哥的鼓励!大哥刚刚起步,还待继续努力前进!向义妹问好!祝您事业一帆风顺!万事吉祥!
8 楼        文友:黑土涛声        2015-12-17 12:04:58
  读了本篇小说真是感慨万千,那个岁月对于我来说只是懵懵懂懂的年纪,看了故事里的人物不觉思绪翻涌!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代人的记忆,是浓浓的一笔历史的记忆。
   欣赏学习了!祝好!
用文字让人生成为诗意的婉约。
回复8 楼        文友:宏声        2015-12-17 13:19:57
  谢谢老师对我拙作读评!谢谢你的鼓励!我们有缘相聚江山文学网,共同前进在文学道路上!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