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辰

精品 星辰


作者:姬秀春 秀才,126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27发表时间:2017-02-06 21:23:42


   不止一回,看完了星星回到屋里,姥爷高兴着呢。他说:“我要归位了。”看到姥爷高兴,我们姐弟几个就都高兴。我问姥爷:“姥爷,你还要到小学校里去念老师吗?老师会给你派位的,你想跟男生一位还是女生一位啊?”姥爷笑了。我和姐姐还有二弟也都笑了。我想起了三弟和小妹妹。要是他们还在,他们也会跟着我们一起笑吧?我真的像是听到了他们的笑声了。三弟和小妹妹那笑声可好听呢!姥爷的笑声却太苍老了,又沙又哑的。多少年过去后,我还能听到姥爷那笑声呢!那是实实在在从姥爷心底里发出来的声音啊!都笑完了,姥爷摸摸我的头,又拍拍二弟的光屁股,说:“你们都是小屁孩儿,还啥都不懂呢。”我说:“姥爷,你再给我们唱一个吧好吗?”“好——月亮走,跟我走,我跟月亮手拉手。星星哭,我不哭,我为星星盖草屋……”
   躺在炕上,我又感受到了日子的美好。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姥爷一只手拉着三弟,一只手拉着小妹妹,唱着“月亮走……星星哭……”到姥姥的坟地那里去了。我在后面喊他们,他们都没回头,我就拼了命喊……睡在边上的姐姐把我叫醒了。
   美好的时光往往是短暂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过了冬天又来到了春天,姥姥的头周年(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那几天,姥爷高高兴兴的,他说,他的那些出嫁的闺女们还有那些他的还活着的兄弟们就要都来了,他想他们了。他还说,姥姥头周年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他活了八十岁了,还从来都没有像样地过过一回生日呢,这回就一块儿热热闹闹地过过。
   那一天的一大早曦,我母亲就把我们姐弟几个都喊起来了。我看出来,她很为难。她小声和我父亲商量,亲戚们来了是先让他们到家里来,还是都先把他们领到坟地里我姥姥的坟上去。从母亲和父亲的谈话里我明白了母亲为啥为难了,这真是一个两下为难的事情,姥姥的周年和姥爷的生日赶在一天里,亲戚们来了都是要带着烧纸的,如果要是让亲戚们直接来家里那他们就会把烧纸带到家里来,怕姥爷看到了会忌讳,姥爷必定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要是不让亲戚们回家,直接让他们都到姥姥的坟地里去烧纸,母亲又从心里感觉怠慢了亲戚们。后来还是父亲拿了主意,让亲戚们都先到坟地里去烧纸,然后再到家里来。父亲说,相信亲戚们会理解的。即使就是他们不理解,为了让姥爷高兴,也只能对不起亲戚们了。父亲让我们姐弟仨都去村庄外面的岔道口那里等着,亲戚们来了,由我和二弟轮班领着他们去坟地姥姥的坟上去烧纸,姐姐一个人总在岔道口那里等着,防止有个别亲戚大意,直接到家里来。
   陆陆续续地,亲戚们都来了,到坟地里烧了纸后都到家里来了。
   天气真好啊,天上的太阳暖暖的,阳光格外地明媚。我们的家里真的挺热闹的,该来的亲戚都来了。
   吃了中午饭,下午的时候,亲戚们陆陆续续地走了。我的姨妈们问姥爷,她们要不要在家里住下陪他呆一宿,姥爷说,要她们都各自回家去,好去她们的生产队里去上工,说生产队的工分儿万万也耽误不得,还说这节气就快要种地了,地里的活计也耽误不起。自己和她们见了面儿就行了。我的姨妈们也都走了。
   那个夜晚,姥爷睡的很好,很安静。早曦,母亲叫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起来了,姥爷却没有答应,他在睡梦里走了。
   亲戚们又都回来了。
   九爷儿领着打墓子的人把姥姥的坟堆劈开了,人们把劈下来的那一半儿土铲开,姥姥的棺材盖子的一边露出来了,还好好的呢。九爷儿指挥打墓子的人在和姥姥的棺材并排着的地方又挖了一个坟坑。姥爷的坟坑挖好了,姥姥那棺材的整个一面都露出来了。我在边上看着,心里想,姥姥是不是还好好地躺在里面呢?她不会等着姥爷来都等得着急了吧?
   又一个早曦,太阳还在都山背后往上爬的时候,轻重(抬棺材)的人们把姥爷的棺材抬到坟地去了。庄里那几个吹鼓手在后面吹着喇叭。九爷儿指挥人把姥爷的棺材下到坟坑里了,看上去姥爷的棺材和姥姥的棺材前前后后都对得齐齐的呢。九爷儿拿出一双筷子搭在姥姥和姥爷的两个棺材盖子之间,我知道那叫“搭桥”,说是给死去的人来回走路用的。我心里稳当多了:姥姥和姥爷可以每时每刻在一起了。
   从坟地里回来,帮忙的人都散了,亲戚们也都回去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啊,他们都回家里一家人团聚着。我们的家里原来八口人,现在就剩五口人了。我感到了一阵恐惧我想到了将来,我赶紧在心里祈求老天爷,将来别让父亲和母亲走啊!
   七
   和以往的冬天一样,这个冬天还是多雪。立冬那天早起一开门,就有大风卷着雪花子从西北面山口那边呼呼地刮过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过,雪花子飘的漫山遍野,没用多大的功夫,东边的都山从山顶往下全都给一层厚厚的白雪盖住了,一会儿,周围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山也都给盖严了。后来整个村子里里外外的,小河、树木、大街、碾子、磨盘、房子、院落,都是一片白茫茫,向远方看过去,这一切,同远处的山和山那边的天都连在一起了。
   就在人们吃完早饭的时候,我们的九爷儿死去了。九爷儿是无疾而终的,后来听他的儿媳妇说,九爷儿当时还饱饱地吃了早饭,就在吃完了饭打算出去看看外面的雪下了多深,下炕猫下腰穿鞋的时候,一下子就倒在地上了。听说九爷儿没了,我首先想到的是:九爷儿没了,以后这村子里“生”和“死”的事谁来管啊!还好,这“生”的事就不用太担心了,九爷儿还在的时候,大队部里就已经有了一个每天都坐在那里拿生产队工分的赤脚医生了,听说是专门给生产大队里的人治病的,我们的村庄里一切都有九爷儿在,所以就没有几个人去找他。那“死”的事呢?以后庄里死了人谁来做杠子头啊。
   我们一家人是一起出门的,以往一贯不主张我们姐弟几个到发送人的场合里去的父亲,那天却说:“九爷儿一辈子都在送别人,现在九爷儿没了,你们几个一起跟着去送送吧,也好最后看一眼。”
   外面的雪早就都铲好了,茫茫的一片白里人们都在运动着,人们都向九爷的家里走去。
   九奶奶没有哭,她要比九爷儿小十来岁,身体还相当硬朗,人更是从不糊涂,在家里大小事情都能做主。她经过和儿孙们商量决定尽快办理九爷儿的丧事,好让九爷儿早点儿入土为安,也省得村子里的人们都跟着在冰天雪地里挨冻。但是村子里的大人们都不答应,他们很快商量好,要给九爷儿操办一场隆重的丧事,他们说服九奶奶一定要在家里给九爷儿接三。给死人接三的仪式在村子里已经好多年没有过了,一来那些年上面总在提倡“破四旧”,再就是村子里户户家里都穷,死了人都想尽早的发送出去了事。开始的时候九奶奶不同意,后来那些大人们围着九奶奶说,九爷儿一辈子在村子里即管死人的事又管活人的事,现在,轮到他自己了,这是九爷儿这一辈子最后的一件大事了,一定要让九爷儿轰轰烈烈地走,才对得起一直以来九爷儿对大家伙儿的付出。大家还说,这几天大家都可以不在九爷儿家里吃饭。九奶奶听大家这样说,眼泪就流出来了,她点头答应了,立刻把儿媳妇叫过来,吩咐把院子里猪圈里那口还没喂肥的,准备留给孙子娶媳妇时杀的小半大肥猪杀掉,好拿猪肉招待帮忙的人们。发送人的时候杀肥猪的事在我们的村子里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大家开始不答应,九奶奶说,九爷儿都活了八十岁了,也该算是喜丧,他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贪热闹,也正好这两天大家伙儿一起给他热闹热闹。后来大家看拗不过九奶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我们这一群孩子,又惦记着吃九爷儿家的猪肉了。这时父亲叫我到屋里去看九爷儿最后一面,我和另外几个孩子一起进屋里去了。
   我们看到了九爷儿。九爷儿躺在屋里搭在地上的秫秸拍子上面,他的身上也从头到脚盖了纸被。那几个吹鼓手早就坐在炕上吹吹打打起来了,他们吹的还挺好听呢。不断有人来看九爷儿的遗容,我们这些孩子们也都随着自己家的大人一起瞻仰了九爷儿的遗容。我父亲揭了九爷儿脸上的纸被,我看到了九爷儿,他就像是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呢,他要是睁开眼睛,一准儿还和活着时候没什么两样呢。
   看过九爷儿的遗容,我又想起了谁当杠子头的事,就跑到九爷儿家的大门口去看,我看到庄东头的大贵和庄西头的胡占两个人正在门口脸红脖子粗地争论呢。胡占说:“你别争了,我给九爷儿当杠子头,我爷爷奶奶还有我爹我妈死时都是九爷儿当的杠子头,我现在得报答九爷儿。”大贵说:“谁家不是啊。都是。你也敢跟我争,你不知道我是九爷儿的徒弟吗?九爷儿活着的时候就答应我了,说等他死了,我就是咱庄里的杠子头。”胡占笑了,说:“你还有脸说,谁都知道,你那是想夺九爷儿的权,九爷儿咋说你的你忘了。”“不管那个,反正我现在就是杠子头了。”“我也不管,我是。”“我是。”“我是。”看两个都只有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这样争论,围过来看的大人和孩子们都大笑起来。我记起来,在发送我姥爷那天,就是这个大贵非要替九爷儿绑杠子(发送死人抬棺材时的木头架子,由木头杠子用绳子绑成,棺材就被绑在上面抬到坟地去,绑那架子就叫绑杠),说自己以后替九爷儿做杠子头。九爷儿一听就哈哈哈大笑起来,看了看大贵,说:“你能行?”大贵说:“能行。不能是你孙子。”九爷儿哈哈哈哈笑得把刚刚叼在嘴里的旱烟袋掉在地上了,“他妈拉个巴子,你本来就是我孙子啊。”大贵不服:“不是。是重孙子。”人们都笑:反正都是孙子。九爷儿说:“好好好,大家都说了,反正都是孙子。这样吧,你现在绑给我看,绑好了要是我相上了,我就答应你做我徒弟,这杠子头就是你的。”大贵摞胳膊免袖子就绑起来,九爷儿又重新装满了旱烟袋叼在嘴里点火抽着在边上看,大贵很快绑好了,九爷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大贵说:“师傅,你看我中不?”大贵说完还向九爷儿拱拱手,看上去和以前当街来的耍猴子的人让那猴子作揖时一个样。九爷儿哈哈一笑:“好。你这徒弟我收下了,不过你他妈拉巴子马上夺权不行,我现在还不想死,等我死了,这杠子头就是你了。你耐心等着吧。”又说:“不过你回去可不能烧香祷告催着我快点儿死啊。”周围又是笑声一片。
   九奶奶早就听到了两个人争论,已经站在边上看了好大一会儿了。说:“好了,你们两个孩子别争了,你们的九爷儿活着时总说他后继有人了,我现在知道他的心思了,我就替你们的九爷爷,不对,是你们的太爷爷做回主,从今儿个起,你们两个都是我们庄里的杠子头,以后这庄里的丧事就由你们两个帮衬着一起来给操办好了。”两个人听后,就不再争论,都点头,都笑了,脸上都挺神气的。
   风停住了,天上的雪没有了,很快地,乌云散了,大太阳就出来了,那天的太阳好像离我们很近。人们都说,九爷儿一辈子修好,早起他没的时候,老天爷就刮了大风下了大雪,是在为了九爷儿哭泣呢,又说,这要是在夏天,就是倾盆大雨呢,现在风停了雪住了,连太阳都赶紧出来了,是给九爷儿开路来了。一切都是九爷儿一世修来的。
   真的,就连我们这些孩子都记着九爷儿的好呢。可是我并没感到心里多么地难过,我感觉九爷儿并不是真地死去了,他明明就是出远门儿走亲戚去了,用不了多久他一定会回来的。他回了了,他还得给庄里人看病呢!他还得给庄里死去的人当杠子头呢!想着,我心里又有点难过了。我看看那些忙活着的大人们,他们都有说有笑地,我心里又好受一些了。
   其实九爷儿并不是在兄弟之中排行老九,他的父母其实就他一个独子,他的小名叫“九儿”,家里父母的五个闺女都是她的姐姐。九爷儿在我们的村庄里辈分大,要是细致点儿论起来,就连我的母亲都得叫他太爷。开始的时候他的孙子辈儿们为了区分家族之中的其他“爷”,就带上小名喊他九爷,也许是由于都山根儿人说话带儿音,后来不知是哪个“孙子”别出心裁,就在“九爷”两个字后面加了“儿”,这样,“九爷”就变成了“九爷儿”。什么“儿”不“儿”的,九爷儿压根儿就不在乎,一来二去,“九爷儿”就成了官称,庄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地都喊他九爷儿了。有时候,要是遇到他的太孙子辈儿人喊他九爷儿,他也会说:“他妈拉巴子,又赚你太爷爷便宜,可好,连你老子都一块儿绕进去了。”说完哈哈哈哈大笑起来,边上的人们都跟着笑。九爷儿小的时候,他的家里家境还算殷实,他的父母就送他上了学堂,可是九爷儿不喜欢读书,他对那些什么“之乎者也”和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的都不感兴趣,在学堂里不是调皮就是捣蛋。后来他偶然间发现了教书先生的另一本花花绿绿的书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是一本《本草纲目》。原来那教书先生家里祖上是医学世家,原来是在京城里开药铺的,他爷爷一次不小心治死了人,摊上了人命,铺子就倒闭了。他爷爷临死时留下了遗训:后人再不可以行医。打从他爹那辈儿就来这山沟里当了教书先生。那书就是祖宗留下来的。后来,九爷儿的父亲发现了儿子的这个嗜好,就送他去山外面的镇子上的药铺里当学徒。可这九爷儿还真天生就不是那块料,他受不了药铺里的拘束,还没出徒就跑回山里来了。九爷的父亲了解自己儿子的脾气,只能随他去了。也多亏了九爷儿聪明,后来就在村庄里干起了治病救人的事来。还别说,经过九爷儿治过的病人,不管好的快还是慢,但是就从来没有过大的闪失。九爷儿一来二去就有了名气,成了最受尊敬的人。

共 43004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9
转到
【编者按】地上死了一个人,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每当我们遥对满天星辰的时候,似乎,能感觉到远方亲人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这是心灵的一份嘱托,是一份深深的思念,也是一份浓浓的牵挂。小说通过回忆的形式,写出了童年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往事,那苦难的岁月里,一个村子里那浓烈的乡音乡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不论是小伙伴,还是兄弟姐妹手足情深,还是邻里乡亲,还是黑黝黝的不堪往事,还是九爷那样的德高望重,还有姥爷、姥姥带来的暖意。尽管日子是艰苦的,但在这样的土地上,我们互相热爱,彼此包容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这样的土地上走出来,不论在哪里,那片土地的热情,那片土地上的人,都会深深的烙印在心里,促使着我们坚强地走下去,让它变得美丽富饶。铭记是美好的,不论悲伤还是欢笑,明天更是美好的,因为有一天星辰,陪伴着我们,也祝福着我们。欣赏推荐佳作。【编辑: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07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2-06 21:24:52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短篇栏目,祝创作愉快!顺祝新年快乐!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2-06 21:26:03
  明亮的星辰里,有亲人的目光,永远祝福着我们。
哪里天涯
3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2-07 19:15:58
  拜读老师精彩之作,欣赏学习来了,祝老师新春愉快!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